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721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集水室、弧形消涡锥、整流板、拦污格,集水室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集水室为矩形断面,集水室底部为对称弧形反拱结构;进水口设置在集水室的室墙上,进水口中心距集水室底部距离为集水室高度的1/2~3/4倍;弧形消涡锥、整流板、拦污格设置固定在进水口以下的集水室内;弧形消涡锥为弧形锥体,弧形锥体的底部形线与集水室底部形线相同;整流板为等厚度的实板,固定于集水室的内壁面;拦污格为圆形镂空结构,设置在整流板上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类型的立式潜水泵,达到多孔入流、消除进水结构内涡带和有效阻止杂物沉积,提高潜水泵的运行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专利说明】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装置的进水结构形式,尤其涉及立式潜水泵的进水结构,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潜水泵装置由潜水泵、进水结构及出水结构三部分构成。目前,潜水泵装置的进水结构主要为入流方向单一的箱型结构,出水结构主要为圆形出水管道。箱型进水结构内易产生涡带,影响潜水泵的水力效率及运行稳定性,降低潜水泵的使用寿命。入流方向单一的箱型进水结构无法满足有多向入流的潜水泵装置设计要求,且传统的箱型进水结构内易导致水中杂草、生活垃圾等杂物的沉积,甚至堵塞潜水泵的叶轮进口。箱型进水结构内部流态紊乱,易导致潜水泵水力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潜水泵的使用寿命及运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备多向入流的新型柱形泵装置进水结构,解决潜水泵装置的传统箱型进水结构无多向入流功能、箱型进水结构内部流态紊乱和易产生涡带的问题,达到满足潜水泵装置多向入流的设计要求、消除进水结构内部涡带、提高潜水泵装置水力效率及潜水泵运行稳定性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对潜水泵的传统进水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实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包括集水室、弧形消涡锥、整流板、拦污格,集水室设有进水口,其特征是,所述集水室为矩形断面,集水室底部为对称弧形反拱结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集水室的室墙上,进水口中心距集水室底部距离为集水室高度的1/2~3/4倍;所述弧形消涡锥、整流板、拦污格设置固定在进水口以下的集水室内;所述弧形消涡锥为弧形锥体,弧形锥体的底部形线与集水室底部形线相同;所述整流板为等厚度的实板,固定于集水室的内壁面;所述拦污格为圆形镂空结构,拦污格设置在整流板上部,分别与集水室内壁和整流板连接固定。
[0005]所述集水室的相邻室墙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
[0006]所述进水口断面为圆形,进水口的数量为2~4个。
[0007]所述弧形锥体的断面由三段弧线相连构成,弧线为四分之一的椭圆线或变曲率线。
[0008]所述弧形锥体为轴对称结构。
[0009]所述整流板的厚度为10.0 ^ 20.0 cm,长度为集水室高度的7/20~2/5倍,宽度为集水室宽度的3/25~3/20倍,数量为偶数对。
[0010]所述整流板由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整流板与集水室的内壁面相接处光滑过渡。
[0011] 所述圆形镂空结构为内圆环与外圆环之间镂空成网状或采用金属片焊接成网状,内圆环直径与潜水泵的出水管外缘尺寸相匹配,外圆环直径与集水室内部净宽相等。[0012]所述集水室、弧形消涡锥、整流板由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造而成。
[0013]所述出水口设置在集水室顶部,出水口直径与潜水泵的出水管外缘尺寸相匹配。
[0014]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简单,加工制作安装方便,便于大规模实施,适用于各类型的立式潜水泵,可达到多孔入流、消除进水结构内涡带和有效阻止杂物沉积的目的,提高潜水泵的运行效率,增加潜水泵运行稳定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a为图1中A-A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b为图1中B-B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消涡锥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拦污格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中:1弧形消涡锥;2整流板;3拦污格;4集水室;5进水口;6出水口;7潜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由集水室4、弧形消涡锥1、整流板2、拦污格3和进水口 5、出水口 6等构成,集水室4为矩形断面,集水室4底部为对称弧形反拱结构。集水室4采用金属或钢筋混凝土制造而成,制造过程中应确保集水室4相邻壁面(室墙)采用圆弧过渡连接,依据设计要求预留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集水室的室墙上,进水口 5断面为圆形,进水口 5的数量为2?4个,进水口 5中心距集水室4底部距离为集水室4高度的1/2?3/4倍,出水口 6设置在集水室4顶部,出水口 6直径与潜水泵的出水管外缘尺寸相匹配。弧形消涡锥1、整流板2、拦污格3设置固定在进水口 5以下的集水室4内。
[0024]弧形消涡锥I为弧形锥体,采用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造而成,弧形锥体的底部形线与集水室底部形线相同。弧形锥体的断面由三段弧线相连构成,弧线为四分之一的椭圆线或变曲率线。
[0025]整流板2为等厚度的实板,固定于集水室4的内壁面。整流板2厚度为10.0?20.0cm,长度为集水室4高度的7/20?2/5倍,宽度为集水室4宽度的3/25?3/20倍,数量为偶数对,采用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造而成,整流板2与集水室4的内壁面相接处光滑过渡连接。
[0026]拦污格3为圆形镂空结构,整体形状为圆环,内圆(内圆环)直径依据潜水泵的安装外缘尺寸而定(内圆环直径与潜水泵的出水管外缘尺寸相匹配),外圆(外圆环)直径与集水室4内部净宽相等,采用金属片焊接而成,金属片可采用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焊接。
【权利要求】
1.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包括集水室、弧形消涡锥、整流板、拦污格,集水室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是,所述集水室为矩形断面,集水室底部为对称弧形反拱结构;所述进水口设置在集水室的室墙上,进水口中心距集水室底部距离为集水室高度的1/2?3/4倍;所述弧形消涡锥、整流板、拦污格设置固定在进水口以下的集水室内;所述弧形消涡锥为弧形锥体,弧形锥体的底部形线与集水室底部形线相同;所述整流板为等厚度的实板,固定于集水室的内壁面;所述拦污格为圆形镂空结构,拦污格设置在整流板上部,分别与集水室内壁和整流板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集水室的相邻室墙之间为圆弧过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进水口断面为圆形,进水口的数量为2?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弧形锥体的断面由三段弧线相连构成,弧线为四分之一的椭圆线或变曲率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弧形锥体为轴对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整流板的厚度为10.0?20.0 Cm,长度为集水室高度的7/20?2/5倍,宽度为集水室宽度的3/25?3/20倍,数量为偶数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整流板由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整流板与集水室的内壁面相接处光滑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圆形镂空结构为内圆环与外圆环之间镂空成网状或采用金属片焊接成网状,内圆环直径与潜水泵的出水管外缘尺寸相匹配,外圆环直径与集水室内部净宽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集水室、弧形消涡锥、整流板由金属或钢筋混凝土材料制造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水泵的多孔入流柱形进水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集水室顶部,出水口直径与潜水泵的出水管外缘尺寸相匹配。
【文档编号】F04D29/70GK203783967SQ201420157282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日
【发明者】杨帆, 刘超, 周济人, 罗灿, 茌国丽, 陈锋 申请人:扬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