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液比例控制的低压调节换向组合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4000发布日期:2018-08-14 17:1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电液比例控制的低压调节、换向组合阀, 主要用于船舶及其它带有湿式液压摩擦离合器的传动装置上,既能实现传动装置的档位控制功能,又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连续调节档位离合器的控制压力,实现传动装置各档位无极变速的目的,属于电液控制阀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可逆转船舶传动装置,其转向的改变,一般是通过液压控制阀对湿式档位离合器的控制实现的,这类控制装置只有换向功能,但在消防、靠岸、垂钓、过闸等特殊工况下,还要求控制装置兼具调速功能:即在控制阀换向的同时,还要能在一定范围内改变离合器压力,通过离合器摩擦片的相对滑磨,得到不同的输出转速,从而得到更低的船舶航行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既可以实现对传动装置的电控换向操作,又可以对档位离合器油压进行连续低压调节,使摩擦片充分滑磨的电液比例控制的低压调节换向组合阀。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电液比例控制的低压调节换向组合阀,它主要包括:压力控制部分、换向部分、电液比例低压调节部分,所述的压力控制部分、换向部分和电液比例低压调节部分三部分以模块化设置,并通过各自的内油道相互连通,其中

所述的压力控制部分是依次由安装在调压阀体内的挡圈、密封座、"O"形密封圈、小活塞、压力弹簧、升压活塞、单向阀和节流阀组成,并形成进油腔和控制油腔;

所述的换向部分是由两个插装式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插装式梭阀以及换向阀体组成;所述的插装式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分别与I档位离合器和II档位离合器联通,B口与回油口联通,且在初始位置、即失电状态下时A、B口联通;

所述的电液比例低压调节部分是由插装式电液比例阀及其比例阀座和内置油道组成;所述的插装式电液比例阀在初始位置、即失电状态下处于截止状态,其进油口与K腔联通,出油口与回油口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弹簧包括大弹簧、中弹簧和小弹簧,所述的小活塞和升压活塞存在一定的截面积差;

所述压力控制部分的进油腔P通过内置油道与换向部分的换向阀P口联通,通过节流阀与控制油腔K联通;所述的控制油腔K,通过单向阀、梭阀与换向阀A口联通,同时与电液比例阀的进油口联通。

当两电磁换向阀电磁铁均不得电时,I档位离合器和II档位离合器均与回油口相通,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油液进入P腔后,推动小活塞向右移动,经T1口溢流。此时经节流阀进入K腔的油液,通过单向阀和梭阀回油。P腔和K腔在节流阀的作用下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差,小活塞和升压活塞共同压缩大弹簧和小弹簧并达到平衡状态,P腔保持在低压状态。

当进行换向操作(如YV1电磁铁得电)时,P腔油液进入I档位离合器,同时将单向阀关闭,流经节流阀的油液进入K腔后,如果电液比例阀处于失电状态,则K腔与所有回油口断开,形成封闭腔,P腔与K腔压力相等,小活塞被向右推移,升压活塞被向左推至设定的位置,大、中、小弹簧被同时压缩, P腔的油压达到离合器设定的最大工作压力,离合器摩擦片处于完全的结合状态。当操作者给予电液比例阀控制线圈一定的电流时,比例阀被打开,K腔在比例阀的控制下,与T口接通(回油的流量大小受控于通过比例阀中的电流大小),K腔的压力下降,并与P腔形成压力差(阻尼小孔的作用),小活塞和升压活塞在新的压力条件下,重新达到平衡。通过改变通过比例阀的电流大小就可以调节K腔的压力,也间接的调节了P腔的压力,使进入离合器的工作压力也逐渐下降,当工作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摩擦片开始打滑,传动装置的输出轴转速也随之下降。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船舶及其它带有湿式液压摩擦离合器的传动装置上,能够在控制传动装置档位的同时,连续改变离合器的控制压力,使离合器处于不同的滑磨状态,从而达到无极调节传动装置输出转速的目的;它采用模块化设计、体积小、便于安装;具有结构合理,使用可靠,既可以实现对传动装置的电控换向操作,又可以对档位离合器油压进行连续低压调节,使摩擦片充分滑磨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介绍: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电液比例低压调整-换向组合阀阀,适用于船舶及其他带有湿式液压摩擦离合器的传动装置上,所述的一种电液比例控制的低压调节换向组合阀,它主要包括:压力控制部分、换向部分、电液比例低压调节部分,所述的压力控制部分、换向部分和电液比例低压调节部分三部分以模块化设置,并通过各自的内油道相互连通,其中:

所述的压力控制部分是依次由安装在调压阀体内的挡圈19、密封座17、"O"形密封圈18、小活塞9、压力弹簧、升压活塞13、单向阀4和节流阀组成,并形成进油腔P和控制油腔K;

所述的换向部分是由两个插装式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5、7、插装式梭阀6以及换向阀体16组成;所述的插装式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5、7的A口分别与I档位离合器和II档位离合器联通,B口与回油口T联通,且在初始位置、即失电状态下时A、B口联通;

所述的电液比例低压调节部分是由插装式电液比例阀2及其比例阀座15和内置油道组成;所述的插装式电液比例阀2在初始位置、即失电状态下处于截止状态,其进油口与K腔联通,出油口与回油口T相通。

图中所示,所述的压力弹簧包括大弹簧10、中弹簧11和小弹簧12,所述的小活塞9和升压活塞13存在一定的截面积差;

所述压力控制部分的进油腔P通过内置油道与换向部分的换向阀P口联通,通过节流阀与控制油腔K联通;所述的控制油腔K,通过单向阀、梭阀与换向阀A口联通,同时与电液比例阀的进油口联通。

实施例:图1、2所示,本发明由换向阀体16,插装式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5、7,插装式梭阀6组成的换向部分;

由压力调节阀体8、小活塞9、大弹簧10、中弹簧11、小弹簧12、升压活塞13、节流隔板14(含节流孔3)、单向阀4、密封座17、密封圈18、挡圈19组成的压力控制部分,所述的小活塞9和升压活塞13存在一定的截面积差;

由比例阀座15、插装式电液比例阀2组成的电液比例低压调节部分;

以上三部分为模块化设计,通过内油道相互联通,结构紧凑、体积小。

本发明所述的插装式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5、7,A口分别与档位离合器I和II联通,B口与回油口T联通,且在初始位置(失电状态下)时A、B口联通;

本发明所述的插装式电液比例阀2在初始位置(失电状态下)处于截止状态,其进油口与K腔联通,出油口与T2回油口相通。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调节部分,其P腔一方面通过内油道与换向阀5和7的P口联通,另一方面经过位于节流隔板14上的节流孔3与K腔联通,油液同时作用在升压活塞13的右端面和电液比例阀2的进油口上。

本发明所述的单向阀4,其开启压力可调,一端与K腔联通,另一端经梭阀6与换向阀5、7的A口联通。

当电磁换向阀5和7的YV1、YV2电磁铁均不得电时,档位离合器I和II均与回油口T相通,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油液进入P腔后,推动小活塞9向右移动,经T1口溢流。此时经节流阀3进入K腔的油液,通过单向阀4和梭阀6回油。P腔和K腔在节流阀3的作用下保持着一定的压力差,小活塞9和升压活塞3共同压缩弹簧12和弹簧11并达到平衡状态。

当进行换向操作(如YV1电磁铁得电)时,P腔油液进入档位离合器I,同时将单向阀4关闭,流经节流阀3的油液进入K腔后,如果比例阀2处于失电状态,则K腔与所有回油口断开,形成封闭腔,P腔与K腔压力相等,小活塞9被向右推移,升压活塞13被向左推至设定的位置,弹簧10、11、12被同时压缩, P腔的油压达到离合器设定的最大工作压力,离合器摩擦片处于完全的结合状态。当操作者给予电液比例阀2控制线圈一定的电流时,比例阀2被打开,K腔在比例阀的控制下,与T口接通(回油的流量大小受控于通过比例阀中的电流大小),K腔的压力下降,并与P腔形成压力差(阻尼小孔的作用),小活塞9和升压活塞13在新的压力条件下,重新达到平衡。通过比例阀2调节K腔的压力,也间接的调节了P腔的压力,使进入离合器的工作压力也逐渐下降,当工作压力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摩擦片开始打滑,传动装置的输出轴转速也随之下降。

YV2得电时,档位离合器II结合,压力的调节过程与YV1得电时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