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室内空气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7544阅读:1895来源:国知局
建筑室内空气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室内空气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室内电梯中的风机一般包括一个壳体、一个电机、一个轴流式风机;其中壳体为方形结构,其上相邻三侧面具有进风口、一侧面具有入风口,其中入风口没有匀风器,导致入风口的出风紊乱而且噪音较大;另外,轴流式风机在工作时会振动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室内空气循环系统,解决如何使入风口出的风均匀同时噪音小的技术问题。

建筑室内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壳体、风机、消音件;壳体上具有入风口,在该入风口内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消音件,上述风机上具有多组叶片,相邻的叶片之间成交错设置;上述消音件整体形状为一个圆筒形,顶部和底部均具有流风口,内部具有多层上下对称且间隔倾斜设置的隔音板,隔音板上附有一层消音棉,每层隔音板整体成环形。

所述壳体底部具有一个支架、一个橡胶垫;支架顶端具有出风通道,橡胶垫固定在支架底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壳体的底部入风口的左右两侧均具有一个消音件,消音件内部具有隔音板,利用手枪消声器的原理,这样从轴流式风机流出的风就能从入风口均匀的流出,同时降低出风的噪音,通过设置橡胶垫,这样减小风机在工作时发生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建筑室内空气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建筑室内空气循环系统从底部朝顶看A向示意图;

图3是轴流式风机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建筑室内空气循环系统从顶部朝底看B向示意图;

图5是消音件的示意图;

图6是壳体底部与支架固定的示意图;

图中 1. 壳体、11. 进风口、12. 入风口、2. 电机、3. 轴流式风机、4. 消音件、41. 流风口、42. 隔音板、43. 消音棉、5. 支撑机构、51.支架、52.橡胶垫、53. 出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6,图中的建筑室内空气循环系统,包括壳体1、电机2、轴流式风机3、消音件4、一个支撑机构5。

壳体1为方形框式结构,其上具有进风口11、入风口12,其中进风口11处于壳体1相邻的三个侧面上,上述进风口11为长条形形状具有多个,入风口12处于壳体1底部;在该入风口12内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消音件4。

电机2与轴流式风机3固定在一起,电机2为普通的应用在电梯出风机上的电机2,上述轴流式风机3上具有多组叶片,相邻的叶片之间成交错设置。

消音件4整体形状为一个圆筒形,。消音件4的顶部和底部均具有流风口41,内部具有多层隔音板42,隔音板42上具有消音棉43,隔音板42的设置如图中所示。在实际应用中,隔音板42可做成弧形,隔音板42沿着送风路径其口径逐渐减少,这样形成缩口结构降低噪音。

壳体1底部安装一个支撑机构5,该机构包括一个支架51、一个橡胶垫52;支架51顶端具有出风通道53,该出风通道53与入风口12连通;橡胶垫52固定在支架51底端并与电梯固定在一起。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