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1930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用配套设备,具体是一种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



背景技术: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对该词有两种理解: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指涵盖了都会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是沿着地面铁路系统的形式逐步发展形成的一种用电力牵引的快速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模式,其线路通常敷设在地下隧道内,有的在城市中心以外,从地下转到地面或高架桥上敷设方式。除了上述的地下铁以外,也包括高架铁路或路面上铺设的铁路。因此,地铁是路权专有的,无平交,这也是地铁区别于轻轨交通系统的根本性的标志。

同时,现有的地铁风机中的消音筒一般是外筒体和内筒体的两端直接焊接固定两个环形板,由于是环形板的边部与外筒体、内筒体的端部焊接而成,其牢固程度有限,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其环形板上直接焊接螺母,从而通过螺栓将环形板与风机壳体的端面连接,其螺母焊接在环形板上时定位麻烦,焊接麻烦,增加了焊接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包括风机壳体、电机壳体和消音筒,所述风机壳体上方一体成型有电机壳体,电机壳体内固定安装有风机电机,风机壳体内设有变速器支架,变速器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变速器,风机电机通过皮带驱动连接变速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风机转子;所述风机壳体左端的进风口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轮毂;进风口圆周上设有调节阀,调节阀位于风机壳体内部,调节阀末端转动连接有调节阀导叶的一端,调节阀导叶的另一端连接轮毂上;所述进风口左端通过连接法兰连接有消音筒,消音筒包括外筒体,外筒体中插套有若干内筒体,外筒体内左右两端焊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上开设有若干通孔,通孔直径与外筒体外径一致,通孔处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与连接架一体成型,连接环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内筒体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和第一连接孔通过连接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轮毂位于风机壳体上的进风口的圆心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阀导叶相对于风机壳体的轴线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填充有消音玻璃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缩短了风机的轴向长度,使风机结构更加紧凑,调节阀导叶相对于风机壳体的轴线倾斜设置,对风机入口气流导流有很大的好处,进一步提高了风机的效率;使得外筒体、连接架与和内筒体之间连接牢固;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填充有消音玻璃棉,消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中消音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中消音筒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中内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4,一种地铁隧道用消音风机,包括风机壳体1、电机壳体2和消音筒5,所述风机壳体1上方一体成型有电机壳体2,电机壳体2内固定安装有风机电机21,风机壳体1内设有变速器支架11,变速器支架11上固定安装有变速器12,风机电机21通过皮带驱动连接变速器12,变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风机转子3;所述风机壳体1左端的进风口13处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轮毂4,且轮毂4位于风机壳体1上的进风口13的圆心位置;进风口13圆周上设有调节阀41,调节阀41位于风机壳体1内部,缩短了风机的轴向长度,使风机结构更加紧凑,调节阀41末端转动连接有调节阀导叶42的一端,调节阀导叶42的另一端连接轮毂4上,调节阀导叶42相对于风机壳体1的轴线倾斜设置,对风机入口气流导流有很大的好处,进一步提高了风机的效率;所述进风口13左端通过连接法兰14连接有消音筒5,消音筒5包括外筒体51,外筒体51中插套有若干内筒体52,外筒体51内左右两端焊接有连接架53,连接架53上开设有若干通孔531,通孔531直径与外筒体51外径一致,通孔531处设有连接环532,连接环532与连接架53一体成型,连接环532的侧面开设有第一连接孔533,内筒体52上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533对应的第二连接孔534,第二连接孔534和第一连接孔533通过连接螺栓535固定连接,采用以上结构,使得外筒体51、连接架53与和内筒体52之间连接牢固;外筒体51和内筒体52之间填充有消音玻璃棉6。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