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泵及其挡水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1803阅读:14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泵及其挡水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泵及其挡水环。



背景技术:

空调机的室内装置在进行制冷作业时,空气中的水蒸汽会冷凝为液滴并附着在热交换器上,液滴不断聚集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到热交换器下方的冷凝水盘内,为了将积存在冷凝水盘内的冷凝水排出,通常设置与该冷凝水盘连通的排水泵。

目前,常用的排水泵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排水泵的局部剖视图;图2为图1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所示,该排水泵通过驱动电机的转轴4'与叶轮连接,当驱动电机驱动叶轮旋转时,积存在冷凝水盘内的冷凝水从排水泵泵壳的进水口吸入泵体1'内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排水泵内壁排出。

但是,如图1和图2所示,该排水泵的泵体1'为开放式结构,挡水环2'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且由于该挡水环2'与端盖11'之间的径向间隙较大,因此,在排水泵包装、运输、储存及使用过程中,外部环境中的灰尘等杂质存在通过该较大的径向间隙进入电机轴承3'内孔的风险,而电机轴承3'内孔与转轴4'之间的径向间隙较小,杂质进入后会导致转轴4'与电机轴承3'内孔发生摩擦,进而产生噪音,甚至卡死。

另一方面,由于挡水环2'与端盖11'之间的径向间隙较大,当排水泵停机时,水管内的冷凝水回流,并绕过挡水环2',经上述较大的径向间隙倒灌入驱动电机内,从而稀释驱动电机内的纤维油,导致排水泵寿命降低。

鉴于上述排水泵存在的缺陷,亟待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杂质进入电机轴承内孔,并能够防止冷凝水倒灌入驱动电机的排水泵。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排水泵,该排水泵的第一间隙内设置有沿径向延伸的挡流部,该挡流部能够减小该第一间隙,从而减小外部环境的杂质经该第一间隙进入电机轴承的风险,甚至电机卡死的风险,进而减少轴承内孔的磨损,并减小冷凝水回流入驱动电机的风险。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为提供一种排水泵的挡水环。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泵,包括泵体与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端盖,所述转轴的外周壁与所述端盖的内壁沿径向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内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挡流部。

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间隙内设置沿径向延伸的挡流部时,能够减小上述第一间隙,从而减小外部环境的杂质经该第一间隙进入电机轴承的风险,进而减小杂质对电机轴承内孔与转轴的磨损,并减小排水泵工作时的噪声。

同时,当排水泵停机而导致冷凝水回流时,通过设置该挡流部,能够降低冷凝水经该第一间隙倒灌入驱动电机的风险,进而避免驱动电机内的纤维油被稀释,以保证排水泵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端盖内壁与所述转轴外周壁中,一者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为所述挡流部。

可选地,所述端盖内壁与所述转轴外周壁均设有所述第一凸台,且两所述第一凸台沿轴向相互错开。

可选地,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转轴的挡水环,所述挡水环的小径端伸入所述第一间隙内,所述小径端与所述端盖内壁中,一者设有所述挡流部。

可选地,所述小径端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为所述挡流部。

可选地,所述小径端与所述端盖内壁均设有第二凸台,且两所述第二凸台沿轴向相互错开。

可选地,所述挡水环的大径端能够沿轴向遮挡所述驱动电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排水泵的挡水环,包括大径端与小径端,所述小径端沿径向设置有环形凸台。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排水泵的局部剖视图;

图2为图1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排水泵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3中挡水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中:

1'泵体、11'端盖、2'挡水环、3'电机轴承、4'转轴。

图3-5中:

1泵体、11端盖、12下盖、2挡水环、21小径端、211第二凸台、22大径端、3驱动电机、31电机轴承、4转轴、5旋转叶片;

A第一间隙、B第二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附图3-5,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排水泵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Ⅰ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挡水环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排水泵,如图3所示,该排水泵包括泵体1与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的转轴4穿过端盖11,且转轴4与电机轴承31小间隙配合,其另一端连接于叶轮的旋转叶片5。排水泵工作时,驱动电机3的转轴4转动,转轴4带动旋转叶片5旋转,从而使得冷凝水盘内的冷凝水进入泵体1内,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排出。

同时,如图3和图4所示,转轴4的外周壁与端盖11的内壁沿径向具有第一间隙A,电机轴承31与转轴4沿径向具有第二间隙B,通常情况下,第二间隙B较小,小于0.01mm。另外,该第一间隙A内设有挡流部。

而本实施例中,在第一间隙A内设置沿径向延伸的挡流部时,能够减小上述第一间隙A,从而减小外部环境的杂质经该第一间隙A进入电机轴承31的风险,进而减小杂质对电机轴承31内孔与转轴4的磨损,并减小排水泵工作时的噪声。

同时,当排水泵停机而导致冷凝水回流时,通过设置该挡流部,能够降低冷凝水经该第一间隙A倒灌入驱动电机3的风险,进而避免驱动电机3内的纤维油被稀释,以保证排水泵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端盖11内壁与转轴4外周壁中,一者设有沿径向延伸的第一凸台,且该第一凸台为上述挡流部。

显然,该第一凸台可设置于端盖11内壁,也可设置于转轴4外周壁,且第一凸台设置于转轴4外周壁时,该第一凸台为环形,无论该第一凸台设置于何处,均能够减小上述第一间隙A。

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端盖11内壁与转轴4外周壁均设有第一凸台,且两第一凸台沿轴向相互错开。

如此设置,上述两第一凸台的设置不仅能够减小上述第一间隙A,且由于二者沿轴向相互错开,使得冷凝水或外界杂质流过该第一间隙A时,在两第一凸台之间绕流,从而使得冷凝水或外界杂质的流通路径增加,从而进一步减小外界杂质进入电机轴承31的风险,并进一步减小冷凝水倒灌入驱动电机3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挡流部并不是必须通过第一凸台实现,也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其它结构,例如,可在上述第一间隙A内设置挡流板。

在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中,该排水泵还包括套设与转轴4的挡水环2,该挡水环4包括大径端21与小径端22,其中,大径端22用于遮挡冷凝水,以保护驱动电机3,小径端21伸入至上述第一间隙A内,显然,该小径端21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第一间隙A,因此,该挡水环4不仅能够起到遮挡冷凝水的作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外界杂质和冷凝水进入经第一间隙A进入电机轴承31的风险,从而起到保护驱动电机3的作用。

同时,该小径端21与端盖11内壁中,一者设有上述挡流部。

显然,上述挡流部可设置于端盖11内壁,也可设置于挡水环2的小径端21,无论设置于何处,该挡流部均能够减小上述第一间隙A。

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小径端21设置有环形第二凸台211,且该第二凸台211为上述挡流部。

如上所述,该挡流部也不仅限于为第二凸台,也可为设置于小径端21的挡流板。

可以理解,由于挡水环2的体积远远小于端盖11,且该挡水环2比端盖11加工方便,因此,当第二凸台211设置于挡水环2的小径端21时,更加容易实现,且成本更低。

在第四种具体实施例中,挡水环2的小径端21与端盖11内壁均设有第二凸台211,且两第二凸台211沿轴向相互错开。

如上所述,上述两第二凸台211的设置不仅能够减小第一间隙A,且由于二者沿轴向相互错开,使得冷凝水或外界杂质流过该第一间隙A时,在两第一凸台之间绕流,从而使得冷凝水或外界杂质的流通路径增加,从而进一步减小外界杂质进入电机轴承31的风险,并进一步减小冷凝水倒灌入驱动电机3的风险。

具体地,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凸台211为圆柱形结构,当然,也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其它结构,例如圆锥形等,但是,本实施例中的圆柱形第二凸台211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其边缘较平滑,当冷凝水流过第一间隙A时,还能够避免形成紊流,进而减小冷凝水对电机轴承31的冲击。

以上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挡水环2的大径端22为直径较大的圆盘状结构,且能够沿轴向遮挡上述驱动电机3,从而防止喷出的冷凝水附着于驱动电机3上,保证驱动电机3工作环境干燥。

因此,该大径端22的直径不小于驱动电机3的径向尺寸,在满足该条件的基础上,该大径端22的直径可根据实际情况任意设置,此处不作限定。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排水泵的挡水环2,如图5所示,该挡水环2包括大径端22与小径端21,其中,小径端21沿径向设置有环形凸台,且该挡水环2具有与如上所述的排水泵相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排水泵及其挡水环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