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和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9318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例如搭载于吸尘器。



背景技术:

搭载于吸尘器的送风装置要求有静压。作为这样的送风装置,例如有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1-80427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1-80427号公报中公开的送风装置在多个空气引导件的外周侧和基座部侧具有多个弯曲部。由此,记载为能够提供送风效率高的电动送风机。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1-8042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1-80427号公报所记载的送风装置中,从叶轮排出的空气从叶轮的外侧经由设置在与托架内连接的流路上的多个弯曲部而被排出。然而,在流路的长度短的送风装置中,无法形成多个弯曲部,因此无法效率良好地对在流路内流动的空气进行引导,因此在流路内产生空气的紊流,送风装置的送风效率降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送风装置中,即使在流路的长度短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送风效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具有:马达,其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环状罩,其位于比所述马达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叶轮,其被固定于所述轴上;以及叶轮壳,其包围所述叶轮的上方和径向外侧,所述叶轮具有:基座部,其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以及动叶片,其与所述基座部连接,沿周向排列有多个所述动叶片,所述叶轮壳在比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具有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延伸的排气引导部,所述环状罩具有:环状罩上表面部,其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与所述基座部在轴向上对置;以及环状罩外缘部,其位于比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隔着间隙而配置,并且所述间隙构成对从所述叶轮流入的流体进行引导的流路,在所述间隙中,在比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靠外侧、且比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外端靠内侧的区域,具有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的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间隙中所述流体流入所述间隙的流入开口宽度和所述流体从所述间隙流出的流出开口宽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能够提高送风装置的效率。并且,能够提供具有这样的送风装置的吸尘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下侧观察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定子、电路板以及下盖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马达的平面剖视图。

图7是示出旋转传感器的安装方式的说明图,并且是从下侧观察静叶片部件的立体图。

图8是放大示出叶轮、静叶片部件、叶轮壳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9是静叶片部件的局部侧视图。

图10是静叶片部件的侧视图。

图11是叶轮的动叶片的平面图。

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叶轮的仰视图。

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16是吸尘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变更。并且,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和各构造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不同。

并且,在附图中,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将z轴方向设为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将x轴方向设为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是图1中的左右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

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延伸的方向(z轴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称作“上侧(轴向上侧)”,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称作“下侧(轴向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不对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进行限定。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1和图2所示,送风装置1具有马达10、叶轮70、静叶片部件60以及叶轮壳80。

在马达10的上侧(+z侧)安装有静叶片部件60。叶轮壳80被安装于静叶片部件60的上侧。在静叶片部件60与叶轮壳80之间收容有叶轮70。叶轮70以能够绕着中心轴线j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马达10。

[马达]

图3是从下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马达10具有壳体20、下盖22、定子40、电路板50、下侧轴承52a、上侧轴承52b以及具有轴31的转子30。

壳体20是收容转子30和定子40的有盖的圆筒容器。壳体20具有圆筒状的周壁21、位于周壁21的上端的上盖部23以及位于上盖部23的中央部的上侧轴承保持部27。定子40被固定于壳体20的内侧面。上侧轴承保持部27是从上盖部23的中央部向上侧突出的筒状。上侧轴承保持部27在内部对上侧轴承52b进行保持。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壳体20的周壁的上部侧设置有沿径向贯穿壳体20的壳体上部贯穿孔25、26。在壳体20的周壁上,绕轴线交替地配置有三处壳体上部贯穿孔25和三处壳体上部贯穿孔26(参照图6)。通过该结构,从后述的排气口95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能够流入到壳体20内而对定子铁芯41和线圈42进行冷却。在壳体20的周壁21与上盖部23之间设置有绕轴线环绕上盖部23的台阶部28。

在壳体20的下侧(-z侧)的开口部安装有下盖22。在下盖22的中央部设置有从下盖22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的筒状的下侧轴承保持部22c。下侧轴承保持部22c对下侧轴承52a进行保持。

如图3所示,在下盖22上的绕着轴线的三个部位设置有在径向上具有宽度的圆弧状的贯穿孔22a。在下盖22的外周端设置有三处切口部22b,该切口部22b是将下盖22的外周部切成直线状而成的。壳体20的下侧的开口端20a与切口部22b之间的间隙是马达10的下侧开口部24。

如图1所示,转子30具有轴31、转子磁铁33、下侧磁铁固定部件32以及上侧磁铁固定部件34。转子磁铁33是在径向外侧绕着轴线(沿θz方向)包围轴31的圆筒状。下侧磁铁固定部件32和上侧磁铁固定部件34是具有与转子磁铁33相等的直径的圆筒状。下侧磁铁固定部件32和上侧磁铁固定部件34以从轴向两侧夹住转子磁铁33的方式安装于轴31。上侧磁铁固定部件34在中心轴线方向的上侧部分具有直径小于下侧(转子磁铁33侧)的小径部34a。

轴31被下侧轴承52a和上侧轴承52b支承为能够绕着轴线(沿θz方向)旋转。在轴31的上侧(+z侧)的端部安装有叶轮70。叶轮70与轴31一体地绕着轴线旋转。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定子40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定子40、电路板50以及下盖22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马达10的平面剖视图。

定子40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绕着轴线(沿θz方向)包围转子30。如图4和图5所示,定子40具有定子铁芯41、线圈42、多个(三个)上侧绝缘件43以及多个(三个)下侧绝缘件44。

如图5所示,定子铁芯41具有铁芯背部41a和多个(三个)齿部41b。铁芯背部41a是绕着中心轴线的环状。铁芯背部41a具有这样的结构:三处直线部41c和三处圆弧部41d绕着轴线交替地配置。齿部41b分别从直线部41c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延伸。齿部41b沿周向以均等的间隔配置。在铁芯背部41a的圆弧部41d的上表面上分别配置有将排气引导向定子40的内侧的倾斜部件46。倾斜部件46具有随着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而厚度变薄的形状。

上侧绝缘件43是覆盖定子铁芯41的上表面和侧面的一部分的绝缘部件。上侧绝缘件43分别与三个齿部41b对应设置。上侧绝缘件43具有:上侧外周壁部43a,其位于铁芯背部41a的上侧;上侧内周壁部43e,其位于齿部41b的末端的上侧;以及上侧绝缘部43d,其位于齿部41b的供线圈卷绕的部位的上侧,将上侧外周壁部43a和上侧内周壁部43e在径向上连结起来。

下侧绝缘件44是覆盖定子铁芯41的下表面和侧面的一部分的绝缘部件。下侧绝缘件44分别与三个齿部41b对应设置。下侧绝缘件44具有:下侧外周壁部44a,其位于铁芯背部41a的下侧;下侧内周壁部44c,其位于齿部41b的末端的下侧;以及下侧绝缘部44b,其位于齿部41b的供线圈卷绕的部位的下侧,将下侧外周壁部44a和下侧内周壁部44c在径向上连结起来。

上侧绝缘件43和下侧绝缘件44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夹着定子铁芯41的齿部41b。在被上侧绝缘件43的上侧绝缘部43d和下侧绝缘件44的下侧绝缘部44b覆盖的齿部41b的周围卷绕有线圈42。

位于定子铁芯41的铁芯背部41a上的三个上侧外周壁部43a在定子铁芯41的上侧环绕线圈42。上侧外周壁部43a在周向的两端具有第一侧端面43b和第二侧端面43c。第一侧端面43b是相对于径向倾斜并且面向径向外侧的倾斜面。第二侧端面43c是相对于径向倾斜并且面向径向内侧的倾斜面。上侧外周壁部43a的外周面中的位于直线部41c上的部分为与直线部41c的外周面对齐的沿轴向延伸的上侧平坦面43f。在上侧平坦面43f的周向的两侧设置有沿着壳体20的内周面配置的圆弧状的面。

如图6所示,在周向上相邻的上侧外周壁部43a彼此以规定的间隔分开。关于相邻的上侧外周壁部43a,一个上侧外周壁部43a的第一侧端面43b与另一个上侧外周壁部43a的第二侧端面43c在周向上对置配置。第一侧端面43b相对于径向的倾斜程度与第二侧端面43c相对于径向的倾斜程度不同。更详细而言,形成在相邻的上侧外周壁部43a之间的间隙cl的径向外侧的开口部90的周向宽度小于径向内侧的开口部91的周向宽度。

配置在铁芯背部41a上的倾斜部件46位于间隙cl的下方。倾斜部件46被夹在第一侧端面43b与第二侧端面43c之间。间隙cl位于比壳体20的壳体上部贯穿孔26的内侧。壳体上部贯穿孔26和间隙cl为将从壳体20的外侧流入的排气引导向定子40的内侧的空气流路。从上侧观察到的间隙cl相对于径向的倾斜方向(从径向外侧朝向内侧的方向)与从静叶片部件60放出的排气的周向的流通方向一致。即,与叶轮70的旋转方向一致。

如图6所示,通过相对地增大间隙cl的入口侧的开口部90,能够从壳体上部贯穿孔26吸入更多的排气,通过相对地减小出口侧的开口部91的宽度,能够使从间隙cl放出的空气更准确地朝向所瞄准的位置(线圈42)流动。由此,能够效率更高地利用从壳体上部贯穿孔26流入的空气对定子铁芯41和线圈42进行冷却。

位于铁芯背部41a的下侧的三个下侧外周壁部44a在定子铁芯41的下侧环绕线圈42。在周向上相邻的下侧外周壁部44a之间隔开了间隙,但下侧外周壁部44a彼此也可以在周向上相互接触。下侧外周壁部44a的外周面中的位于铁芯背部41a的直线部41c的下侧的部分为与直线部41c的外周面对齐的沿轴向延伸的下侧平坦面44d。在下侧平坦面44d的周向的两侧设置有沿着壳体20的内周面配置的圆弧状的面。

在下侧平坦面44d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在图示中为三个)板状部45。如图6所示,板状部45大致垂直地立于下侧平坦面44d上。板状部45的径向外侧的末端到达壳体20的内周面。板状部45将下侧外周壁部44a与壳体20之间的区域沿周向划分成多个区域。

如图1和图6所示,电路板50被配置在定子40与下盖22之间。电路板50具有圆形环状的主体部50a和从主体部50a的外周缘向相对于径向倾斜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三个突出部50b。主体部50a具有供轴31贯插的贯穿孔。电路板50固定在下侧绝缘件44上。

如图6所示,在电路板50上至少安装有三个旋转传感器51。旋转传感器51例如是霍尔元件。电路板50可以与线圈42电连接。在该情况下,对线圈42输出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可以安装在电路板50上。

图7是示出旋转传感器51的安装方式的说明图。

如图6和图7所示,旋转传感器51配置成被夹在沿周向相邻的下侧内周壁部44c的末端部之间。三个旋转传感器51在周向上以每隔120°的等间隔配置。旋转传感器51的径向内侧的面与转子磁铁33对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转子磁铁33配置于转子30的轴向的中心部。因此,旋转传感器51通过引脚51a而与电路板50连接,该引脚51a具有与从电路板50到转子磁铁33的轴向长度相当的长度。通过将三个旋转传感器51配置成夹在沿周向相邻的下侧内周壁部44c的末端部之间,例如,与在下侧磁铁固定部件32的下方配置传感器磁铁并且在传感器磁铁的下方配置旋转传感器51的构造相比,能够缩短马达10的轴向长度。

也可以在下侧内周壁部44c的末端部设置对旋转传感器51进行支承的机构。例如,设置供旋转传感器51插入的凹部,从而能够限制旋转传感器51的径向的移动。或者,也可以利用扣合件等将旋转传感器51固定于下侧内周壁部44c。

下盖22安装于收容有定子40和电路板50的壳体20的开口端20a处。如图1所示,下盖22的三个贯穿孔22a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电路板50的主体部50a的外周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下盖22的外周的切口部22b被配置成在沿轴向观察时与定子铁芯41的直线部41c、上侧绝缘件43的上侧平坦面43f以及下侧绝缘件44的下侧平坦面44d大致一致。马达10的下表面的下侧开口部24为定子40与壳体20之间的空气流路fp的排气口。

[静叶片部件、叶轮、叶轮壳]

接下来,对静叶片部件60、叶轮70、叶轮壳80进行说明。

图7是从下侧观察静叶片部件60的立体图。图8是放大示出叶轮70、静叶片部件60、叶轮壳80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静叶片部件60的局部侧视图。

<静叶片部件>

如图1和图2所示,静叶片部件60具有第一静叶片部件61a和环状罩部61b。第一静叶片部件61a和环状罩部61b沿轴向层叠而安装于马达10的上表面。

第一静叶片部件61a具有下部静叶片支承圈62、安装圈63、三个连结部64以及多个下部静叶片67b。下部静叶片支承圈62和安装圈63配置成同轴,被沿径向延伸的三个连结部64连结起来。三个连结部64沿周向以每隔120°的等间隔配置。连结部64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64a。三个贯穿孔64a沿周向以每隔120°的等间隔配置。安装圈63在上表面上具有与安装圈63同心的凹槽63a。

多个下部静叶片67b从下部静叶片支承圈62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多个下部静叶片67b沿周向等间隔配置。下部静叶片支承圈62的外周面是朝向上侧而末端变窄的锥状。下部静叶片67b具有随着朝向上侧而径向宽度变大的形状。

环状罩部61b具有:圆板环状的环状罩平面部66a;圆筒状的上部静叶片支承圈66b,其从环状罩平面部66a的外周缘朝向下侧延伸;多个上部静叶片67a;外周圈65,其与上部静叶片67a的径向外侧连接;以及圆环状的突出部66c,其从环状罩平面部66a的外周缘向上侧突出。多个上部静叶片67a在径向上将上部静叶片支承圈66b的外周面和外周圈65的内周面连结起来。上部静叶片支承圈66b具有在下端部的外周侧遍及整周地延伸的台阶部66d。

如图8所示,环状罩平面部66a具有:安装圈68,其从中央部的下表面朝向下侧延伸;以及三个圆柱凸部69,它们从环状罩平面部66a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安装圈68具有圆筒状的筒部68a和圆环状的突出部68b,该突出部68b在筒部68a的下侧的端面上从径向的外周部向下侧突出。三个圆柱凸部69具有相等的直径和高度,沿周向以每隔120°的等间隔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圆柱凸部69是中空的,在下侧的端面69a的中央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69b。

如图1和图9所示,马达10的上侧轴承保持部27被插入于第一静叶片部件61a的安装圈63中。第一静叶片部件61a的下部静叶片支承圈62的下端面与马达10的台阶部28的朝向上侧的台阶面28a接触。

环状罩部61b安装于第一静叶片部件61a。如图9所示,上侧轴承保持部27被插入于环状罩部61b的安装圈68中。安装圈68的下侧末端的突出部68b嵌入于第一静叶片部件61a的凹槽63a中。环状罩部61b的上部静叶片支承圈66b的台阶部66d与下部静叶片支承圈62的上侧开口端嵌合。上部静叶片支承圈66b的外周面和下部静叶片支承圈62的外周面在上下方向上平滑地连接。

环状罩部61b的圆柱凸部69被插入于第一静叶片部件61a的贯穿孔64a中。圆柱凸部69的端面69a与马达10的上盖部23的上表面接触。利用贯插于圆柱凸部69的贯穿孔69b和上盖部23的螺纹孔23a中的螺栓bt而将环状罩部61b和马达10紧固在一起。第一静叶片部件61a通过环状罩部61b的圆柱凸部69在周向上被定位,被环状罩部61b的安装圈68和上部静叶片支承圈66b按压而固定于马达10。

在本实施方式中,静叶片部件61由两个部件(第一静叶片部件61a、环状罩部61b)构成,而与马达10的金属的壳体20的紧固仅为环状罩部61b。通过采用这样的固定方式,能够抑制在送风装置1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时马达10与静叶片部件60之间的紧固状态产生不良情况。

具体说明的话,假设在使共同的螺栓bt贯插于第一静叶片部件61a和环状罩部61b双方而将它们固定于马达10的情况下,螺栓bt对两个树脂部件进行锁定,由温度变化引起的体积变化量变大。这样,在低温环境下存在静叶片部件60收缩而产生松动的可能。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环状罩部61b的圆柱凸部69的端面69a与壳体20接触并且使用螺栓bt进行紧固,因此能够减小被螺栓bt固定的树脂部件的厚度。由此,温度变化时的体积变化量变小,因此能够抑制紧固松动。

图10是静叶片部件60的侧视图。

如图10所示,上部静叶片67a和下部静叶片67b在周向上配置有相同的数量。上部静叶片67a和下部静叶片67b一一对应地在轴向并列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上部静叶片67a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大于下部静叶片67b相对于轴向的倾斜角度。为了使在向叶轮70的旋转方向倾斜的方向上流动的排气效率良好地流入到上部静叶片67a之间,上部静叶片67a以比较大的角度倾斜配置。下部静叶片67b将排气引导向下方使得从排气口95放出的排气不会向径向外侧流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67c是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间隙,但也可以是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的间隙。当采用在倾斜方向上延伸的间隙的情况下,优选采用为与上部静叶片67a的倾斜方向相同的方向。通过设置这样的倾斜方向的间隙,排气穿过间隙,能够高效地利用整个排气流路93。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在排气口95的附近,排气流路93向径向外侧移动。即,第一静叶片部件61a的下部静叶片支承圈62的外周面是随着朝向下侧而直径变大的锥状。并且,环状罩部61b的外周圈65中的、与下部静叶片支承圈62在径向上对置的下部圈65b是朝向下侧而内周径扩大的裙状。通过这些结构,排气流路93随着朝向下侧而在维持了径向的宽度的同时向径向的外侧扩展。这样,排气流路93的水平截面积随着接近排气口95而逐渐变大。由此,能够降低从排气口95放出空气时的排气声。

<叶轮>

叶轮70将从向上侧开口的进气口70a吸入的流体经由内部的流路而朝向径向外侧放出。叶轮70具有叶轮主体71和叶轮轮毂72。

叶轮主体71具有基座部73、护罩75以及多个动叶片74。基座部73是圆盘状,在中央部具有沿轴向贯穿的贯穿孔73a。基座部73的贯穿孔73a的周围为向上侧突出的圆锥面状的斜面部73b。动叶片74是在基座部73的上表面上从径向的内侧朝向外侧延伸的、向周向弯曲的板状部件。动叶片74沿着轴向竖立配置。护罩75是朝向轴向的上侧而末端变窄的圆筒状。护罩75的中央的开口部为叶轮70的进气口70a。基座部73和护罩75通过动叶片74而连接。

图11是叶轮70的动叶片74的平面图。

如图11所示,多个动叶片74沿周向(沿θz方向)配置在基座部73的上表面上。如图1所示,动叶片74从基座部73的上表面沿着轴向垂直地竖立。

在本实施方式中,三种动叶片74在相同的种类之间沿周向等间隔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动叶片74包含多个(三个)第一动叶片74a、多个(三个)第二动叶片74b以及多个(六个)第三动叶片74c。三个第一动叶片74a沿周向以每隔120°的等间隔配置。第二动叶片74b在周向上配置于相邻的第一动叶片74a的中间位置。三个第二动叶片74b也是沿周向以每隔120°的等间隔配置。第三动叶片74c在周向上配置于相邻的第一动叶片74a与第二动叶片74b的中间位置。六个第三动叶片74c沿周向以每隔60°的等间隔配置。

动叶片74在平面观察(xy面观察)时在基座部73的上表面上具有曲率地延伸。动叶片74的一端位于基座部73的外周缘。动叶片74的另一端位于比基座部73的外周缘靠径向内侧的位置。

即,第一动叶片74a、第二动叶片74b、第三动叶片74c的径向外侧的端部都位于基座部73的外周缘。另一方面,第一动叶片74a的内周侧的端部p1位于最靠近基座部73的中心的位置。第二动叶片74b的内周侧的端部p2位于比第一动叶片74a的端部p1靠径向外侧的位置。第三动叶片74c的内周侧的端部p3位于比第二动叶片74b的端部p2进一步靠径向外侧的位置。通过该结构,能够减少叶轮70内的紊流,因此叶轮70的送风效率提高。

第一动叶片74a、第二动叶片74b以及第三动叶片74c都具有向逆时针方向弯曲成弓形的形状。

第一动叶片74a由曲率半径不同的四个圆弧构成。第一动叶片74a的凸状的叶片面74d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三个拐点cp11、cp12、cp13。

第二动叶片74b由曲率半径不同的三个圆弧构成。第二动叶片74b的凸状的叶片面74e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两个拐点cp21、cp22。

第三动叶片74c由曲率半径不同的两个圆弧构成。第三动叶片74c的凸状的叶片面74f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一个拐点cp3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叶片74a的拐点cp11、第二动叶片74b的拐点cp21以及第三动叶片74c的拐点cp31在基座部73上配置于相同的半径位置c1上。并且,第一动叶片74a的比半径位置c1靠外侧的部分的曲率半径、第二动叶片74b的比半径位置c1靠外侧的部分的曲率半径以及第三动叶片74c的比半径位置c1靠外侧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彼此一致。

其次,第一动叶片74a的拐点cp12、第二动叶片74b的拐点cp22以及第三动叶片74c的端部p3在基座部73上配置于相同的半径位置c2上。并且,第一动叶片74a的半径位置c1与c2之间的部分的曲率半径、第二动叶片74b的半径位置c1与c2之间的部分的曲率半径、以及第三动叶片74c的半径位置c1与c2之间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彼此一致。

并且,第一动叶片74a的拐点cp13和第二动叶片74b的端部p2在基座部73上配置于相同的半径位置c3上。并且,第一动叶片74a的半径位置c2与c3之间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和第二动叶片74b的半径位置c2与c3之间的部分的曲率半径彼此一致。

本实施方式的动叶片74(74a~74c)在叶轮70的径向的每个区域内使叶片面74d~74f的曲率半径不同。另一方面,即使是不同种类的动叶片74(第一动叶片74a~第三动叶片74c),属于相同的径向的区域的部分也是被设定为彼此相同的曲率半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轴向观察时,半径位置c3与叶轮壳80的进气口80a一致。因此,在进气口80a的内侧仅配置有第一动叶片74a的比拐点cp13靠内周侧的部分。

叶轮轮毂72具有:筒部72a,其沿轴向延伸;圆盘状的凸缘部72b,其从筒部72a的外周面的下部向径向外侧扩展;以及多个凸部72c,它们从凸缘部72b的上表面向上侧突出。筒部72a在上侧的末端部具有末端变窄的锥状的斜面部72d。

叶轮轮毂72通过将筒部72a从下侧插入于基座部73的贯穿孔73a中而被安装于叶轮主体71。可以将筒部72a压入于贯穿孔73a中,也可以使用粘结剂等进行固定。叶轮轮毂72的凸缘部72b从下侧支承叶轮主体71。凸缘部72b上的凸部72c嵌合于基座部73的下表面的凹部73c中。通过凸部72c和凹部73c的嵌合,叶轮主体71与叶轮轮毂72的周向上的相对移动被限制。

通过使叶轮轮毂72具有凸缘部72b,能够利用凸缘部72b在径向的大范围内从下方支承叶轮主体71。由此,能够稳定地对叶轮70进行保持,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变高。即,由于能够利用凸缘部72b在径向的大范围内从下方支承叶轮主体71,因此能够减小叶轮70相对于轴31的振动。

在叶轮70中,叶轮轮毂72的筒部72a的末端的斜面部72d与基座部73的斜面部73b在上下方向上平滑地连接。斜面部72d和斜面部73b构成将从叶轮70的进气口70a吸入的流体引导向径向外侧的圆环状斜面70b。

通过由叶轮主体71和叶轮轮毂72构成圆环状斜面70b,即使不增高基座部73的斜面部73b,通过增加筒部72a(斜面部72d)的长度,也能够增加圆环状斜面70b的最大高度。因此,能够抑制基座部73的厚度的增加并且实现理想形状的圆环状斜面70b。

叶轮轮毂72优选是金属制的。由此,能够将轴31和叶轮70牢固地连结起来。因此,能够使叶轮70稳定地高速旋转。并且,由于能够使斜面部72d为金属面,因此能够使圆环状斜面70b的上侧末端的表面平滑化。

叶轮70通过将轴31的上端部从下侧嵌入于叶轮轮毂72的筒部72a中而被固定于轴31上。如图1和图9所示,与轴31连结的叶轮70配置于环状罩部61b的圆环状的突出部66c的内侧。因此,突出部66c位于叶轮70的排气口70c的附近。

突出部66c与后述的叶轮壳80的排气引导部83一同将从叶轮70放出的排气引导向下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66c的外周面是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66e。突出部66c的外周面是向外侧凸出的平滑的曲面形状。

突出部66c的外周面的下端与圆筒状的上部静叶片支承圈66b的外周面平滑地连续。因此,突出部66c的下端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为大致90°。突出部66c的上端位于叶轮70的基座部73的外周端的径向的紧挨着的外侧。突出部66c的上端位于比基座部73的下表面靠上侧的位置,另一方面,位于比基座部73的外周端的上表面靠下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中,通过使突出部66c具有上述的形状和配置,能够将从叶轮70放出的空气顺畅地引导向下方而不会使其流动紊乱。在叶轮70的排气口70c的下端,从基座部73的外周端沿大致水平方向放出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突出部66c的上端位于比基座部73的上表面靠下的位置,因此所放出的空气不会与突出部66c碰撞,而被沿着突出部66c的外周面引导。由此,能够效率良好地输送空气。并且,通过设置突出部66c,能够减少从排气口70c向径向外侧排出的空气流入到环状罩部61b与基座部73之间的轴向间隙中。

<叶轮壳>

叶轮壳80在上侧具有进气口80a,是朝向轴向上侧而末端变窄的圆筒状。叶轮壳80具有:进气引导部81,其位于进气口80a的开口端;叶轮壳主体部82,其收容叶轮70;以及裙状的排气引导部83,其从叶轮壳主体部82的外周缘朝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延伸。

叶轮壳主体部82具有模仿叶轮70的护罩75的截面形状。叶轮壳主体部82的内侧面(下表面)与护罩75的外侧面(上表面)以均一的间隔对置。

在叶轮壳主体部82的内周侧的上端部配置有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圆环状的进气引导部81。如图9所示,进气引导部81从上侧覆盖护罩75的上端面75b。在进气引导部81的下表面与护罩75的上端面75a之间存在沿径向延伸的宽度窄的间隙。

叶轮壳主体部82的外周侧端部82a以向下侧围绕护罩75的外周端的方式弯曲。在外周侧端部82a的内周面与护罩75的外侧端面之间存在向轴向上侧延伸的宽度窄的间隙。

排气引导部83在下端面的径向内侧具有在遍及整个周向的台阶部83a。如图9所示,台阶部83a与环状罩部61b的外周圈65的台阶部65a嵌合。排气引导部83的内周面和外周圈65的内周面在上下方向上平滑地连接,构成排气流路的外周侧的壁面。

排气引导部83的内周面与位于叶轮70的下侧的环状罩部61b的突出部66c的外周面一同构成将从叶轮70向径向外侧放出的排气引导向下侧的排气流路92。排气引导部83具有引导部内侧凹部83b和引导部内侧凸部83c。引导部内侧凹部83b是内周面凹陷的部位。引导部内侧凸部83c是位于比引导部内侧凹部83b靠下侧的位置、且内周面鼓起的部位。倾斜面66e与排气引导部83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在引导部内侧凸部83c与倾斜面66e对置的区域为最短。由此,送风装置1的效率提高。即,在利用叶轮70将空气向径向外侧排出时,空气通过倾斜面66e与排气引导部83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的区域。在该区域,流路的截面积局部变窄,因此静压变高,减少了在排气引导部83的内周面和倾斜面66e处空气的流动产生剥离的情况。因此,减少了在构成于倾斜面66e与排气引导部83的内周面之间的流路内产生紊流的情况,能够在流路内效率良好地进行引导,因此送风装置1的效率提高。

如图9所示,排气流路92与静叶片部件60的排气流路93连接。如图10所示,静叶片部件60的排气流路93由上部静叶片67a之间的流路和下部静叶片67b之间的流路构成。排气流路93与外部连接的连接部为排气口95。

<送风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通过利用马达10使叶轮70旋转,如图1所示,将空气从进气口80a吸入到叶轮70内,经由叶轮70内的空气流路而向径向外侧放出空气。从叶轮70放出的排气经由排气流路92而流入到上部静叶片67a之间的区域内。上部静叶片67a对排气进行整流而向下侧放出。下部静叶片67b在使排气的流动方向朝向下侧的同时将该排气引导向径向外侧。然后,排气从排气口95排出到送风装置1的外部。

从排气口95向下侧放出的排气的一部分沿着马达10的壳体20的外周面向下侧流动。并且,从排气口95放出的排气的另一部分从设置在壳体20上的壳体上部贯穿孔25、26流入到马达10的内部。

经由壳体上部贯穿孔25流入到了马达10的内部的一部分的排气流入到图6所示的定子40与壳体20之间的空气流路fp内。在空气流路fp内,排气向下侧流动。在空气流路fp内,如图4所示,直线部41c(定子铁芯41)的外周面露出而被排气冷却。在空气流路fp内配置有多个板状部45,对在空气流路fp内流通的排气进行整流。通过该结构,在空气流路fp内流通的排气的送风效率提高。在空气流路fp内流通的排气从马达10的下侧开口部24被向下方排出。

如图6所示,经由壳体上部贯穿孔26流入到了马达10内的一部分的排气经由间隙cl流入定子40的内侧。构成间隙cl的第一侧端面43b、第二侧端面43c以及倾斜部件46将通过间隙cl的排气引导到线圈42的侧面。即,与没有设置倾斜部件46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从间隙cl通过的排气与圆弧部41d的上表面碰撞而导致排气效率降低的情况。通过该结构,能够效率良好地对作为马达10的发热部位的线圈42进行冷却。排气在线圈42的周围朝向下方流动,从马达10下表面的贯穿孔22a向下方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中,绕着轴线的环状的排气口95配置在比马达10靠上侧的位置。由此,无需在马达10的径向外周侧设置用于排气的空气流路部件。其结果为,能够使用直径更大的马达10,能够提高送风能力而不会增大送风装置1的直径。或者,能够在维持送风能力的状态下使送风装置1小型化。

另外,排气口95只要配置在比定子40靠上侧的位置即可。由于马达10的能力与直径的关系是由定子40的大小决定的,因此只要排气口95配置在至少比定子40靠上侧的位置,就能够将排气口95配置在比马达10的直径靠内侧的位置。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送风装置1具有三个间隙cl和三条空气流路fp。通过该结构,能够利用从间隙cl流入径向内侧的空气效率良好地对定子铁芯41和线圈42进行冷却,能够利用穿过空气流路fp而沿轴向流动的空气对定子铁芯41进行冷却。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图12是上述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送风装置101的纵剖视图。另外,关于本变形例,对与上述的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送风装置101具有马达10、环状罩部166、叶轮70以及叶轮壳180。马达10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配置的轴31。马达10的径向外端位于比叶轮70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叶轮70被固定于轴31上。叶轮70具有基座部73、护罩75以及多个动叶片74。基座部73是在与轴31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的部件。护罩75位于比基座部73靠上侧的位置,并向上侧开口。多个动叶片74与基座部73以及护罩75连接,沿周向排列。

叶轮壳180包围叶轮70的上方和径向外侧。叶轮壳180具有排气引导部183。排气引导部183在比叶轮70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延伸。叶轮壳180在比环状罩部166的下端部靠上侧的位置具有排气口195。由此,在排气口195位于比马达10靠上侧的位置的情况下,即使在构成于后述的倾斜面166e与排气引导部183的内周面之间流路的长度短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送风装置101的送风效率。即,由于能够在流路内构成流路截面积局部变窄的区域,因此在该区域内空气流的静压变高,从而能够减少在流路内空气剥离而产生紊流的情况。

环状罩部166位于比马达10靠轴向上侧的位置。环状罩部166具有环状罩平面部166a和突出部166c。环状罩平面部166a在与轴31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与基座部73在轴向上对置。突出部166c在比叶轮70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比环状罩平面部166a向上侧突出。突出部166c具有倾斜面166e。倾斜面166e的外周面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

突出部166c的内端的径向位置与排气引导部183的内端的径向位置相同。即,排气引导部183随着从内端朝向外侧而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平滑地弯曲。并且,突出部166c的倾斜面166e随着从内端朝向外侧而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平滑地弯曲。由此,从叶轮排出的空气被排气引导部183和倾斜面166e平滑地引导向径向外侧和下侧。由此,在流路内,能够减少在叶轮壳180的内周面附近和倾斜面166e的附近产生空气的紊流的情况,因此送风装置101的送风效率提高。

排气引导部183具有引导部内侧凹部183b和引导部内侧凸部183c。引导部内侧凹部183b是内周面凹陷的部位。引导部内侧凸部183c是位于比引导部内侧凹部183b靠下侧的位置、且内周面鼓起的部位。倾斜面166e与排气引导部183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在引导部内侧凸部183c与倾斜面166e对置的区域为最短。由此,送风装置101的效率提高。即,在利用叶轮70将空气向径向外侧排出时,空气通过倾斜面166e与排气引导部183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的区域。在该区域内,由于流路的截面积局部变窄,因此静压变高,减少了在排气引导部183的内周面和倾斜面166e处导致空气的流动剥离的情况。因此,减少了在构成于倾斜面166e与排气引导部183的内周面之间的流路内产生紊流的情况,能够在流路内效率良好地进行引导,因此送风装置101的效率提高。

送风装置101具有内侧排气口196。排气口195和内侧排气口196沿周向交替地配置。被叶轮70向径向外侧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流路,并经由排气口195向径向外侧排出。另一方面,被叶轮70排出到了径向外侧的空气的另一部分通过流路,并经由内侧排气口196被引导到马达10的内侧。

环状罩部166在排气口195与内侧排气口196之间具有环状罩连接部166f。环状罩连接部166f的至少一部分被固定。即,叶轮壳180的至少一部分和环状罩部166的至少一部分被固定。由此,能够高精度地组装叶轮壳180和环状罩部166。即,能够高精度地管理叶轮壳180的内周面与环状罩部166的位置关系。由此,能够精度良好地构成在叶轮壳180的内周面与倾斜面166e之间构成的流路的截面积,因此能够减少在流路内产生气压的不均匀的情况。并且,能够减少叶轮壳180的振动。

图13是本发明的例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201的纵剖视图。另外,关于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201,对与上述的送风装置1或送风装置101相同的结构要素,有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送风装置201具有马达210、环状罩261b、叶轮270以及叶轮壳280。马达210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j配置的轴231。马达210是外转子型,但也可以是内转子型。

叶轮270被固定于轴231上。叶轮270被下侧轴承252a和上侧轴承252b支承为能够绕着中心轴线j旋转。叶轮270具有基座部273和动叶片274。基座部273在与轴231垂直的方向上扩展。其中,基座部273的径向外侧的部位是在与轴231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基座部273的径向内侧的部位是随着从内侧朝向外侧而平滑地向轴向下侧扩展的斜面。由此,能够将被叶轮270排出的流体平滑地引导向径向外侧。另外,基座部273也可以是整体在与轴231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板状,也可以是整体随着从内侧朝向外侧而平滑地向轴向下侧扩展的弯曲面。动叶片274与基座部273连接,沿着周向排列有多个动叶片274。另外,动叶片274可以与基座部273形成为一体的部件,也可以与基座部273形成为分体的部件。

叶轮壳280包围叶轮270的上方和径向外侧。叶轮壳280在比叶轮270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具有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延伸的排气引导部283。排气引导部283具有引导部内侧凹部283b和引导部内侧凸部283c。引导部内侧凹部283b是内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的部位。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径向内端283d被配置在比叶轮270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由此,引导部内侧凹部是配置在比叶轮270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的部位。引导部内侧凸部283c是配置在比引导部内侧凹部283b靠轴向下侧的位置、且内表面向径向内侧鼓起的部位。引导部内侧凸部283c是配置在比引导部内侧凹部283b靠径向外侧且轴向下侧的位置的部位。

环状罩261b位于比马达210靠轴向上侧的位置。环状罩261b与上述的送风装置1和送风装置101的环状罩部61b和166对应。环状罩261b具有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和环状罩外缘部266c。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在与轴231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与基座部273在轴向上对置。另外,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也可以不是在与轴231垂直的方向上扩展的平板状。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的一部分也可以例如随着朝向径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

环状罩外缘部266c位于比叶轮270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266g的轴向位置与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的轴向高度相同。即,环状罩外缘部266c是从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的径向外端向径向外侧且轴向下侧平滑地弯曲的部位。

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外表面与排气引导部283的内表面隔着间隙而配置。而且,间隙构成引导从叶轮270流入的流体的流路292。即,从叶轮270排出的流体经由流路292而被引导向比叶轮270靠径向外侧且轴向下侧的位置。关于送风装置201,在间隙中,在比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266g靠外侧、且比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外端266h靠内侧的区域,具有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外表面与排气引导部28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的第一宽度292a。另外,这里所说的距离是指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外表面上的任意的点与排气引导部283的内表面上的任意的点所成的直线距离。即,第一宽度292a是在考虑了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外表面上的任意的点和排气引导部283的内表面上的任意的点时将这些点连结起来的距离为最短时的长度。

第一宽度292a小于在间隙中流体流入间隙的流入开口宽度292b和流体从间隙流出的流出开口宽度292c。即,流路292的截面积在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外表面与排气引导部283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宽度的区域中最小。由此,即使是流路292的长度短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叶轮270的外侧临时提高流体的静压,从而抑制在流路292内流动的流体中产生紊流的情况。这里,流入开口宽度292b是将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266g和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径向内端283d连结起来的距离。同样地,流出开口宽度292c是将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外端266h和排气引导部283的径向外端连结起来的距离。

另外,在间隙为第一宽度292a的区域中,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是随着从轴向上侧朝向下侧而沿径向扩张的倾斜面。即,也可以通过使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外表面在径向上扩张来实现使流路292的宽度为第一宽度292a。由此,能够利用环状罩外缘部266c平滑地引导流路292内的流体,并且提高流体的静压。

更详细地描述的话,间隙的宽度在引导部内侧凸部283c与环状罩外缘部266c对置的区域中为第一宽度292a。即,流路292的截面积在引导部内侧凸部283c与环状罩外缘部266c对置的区域中为最小。由此,能够在排气引导部283的理想位置形成引导部内侧凸部283c,在流路292的理想区域中构成第一宽度292a,因此设计的自由度提高。并且,由于利用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向外侧凸出的区域和排气引导部283的向内侧凸出的区域来实现第一宽度292a,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小流路292的截面积,能够进一步提高流路292内的静压。

环状罩261b具有从环状罩外缘部266c向轴向下侧延伸的环状罩外周部261c。环状罩外周部261c是外表面为大致圆周状的筒状部位。在环状罩外周部261c的径向外表面上沿周向配置有多个静叶片267。由此,能够平滑地引导在流路292内流动并且在环状罩外周部261c的外侧朝下流动的流体。另外,静叶片267的片数优选与上述的动叶片274的片数为互质数。由此,能够抑制在叶轮270旋转时在静叶片267与动叶片274之间产生共振从而噪声变大的情况。

另外,环状罩外缘部266c也可以比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向上侧突出。由此,能够顺畅地引导从叶轮270排出的流体。并且,能够抑制从叶轮270排出的流体流入到基座部273与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之间从而导致送风装置201的送风效率降低的情况。基座部273和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径向内端在径向上对置。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上端优选配置在比基座部273的径向外端处的上表面靠下侧的位置。由此,即使在存在叶轮270的组装误差的情况、或叶轮270旋转时叶轮270的径向外侧稍微在上下方向上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环状罩外缘部266c的上端突出到比基座部273的上表面靠上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从叶轮270排出的流体与环状罩外缘部266c碰撞,因此能够抑制送风装置201的送风效率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叶轮270具有护罩275,护罩275被配置在比基座部273靠上侧的位置并且与多个动叶片274连接。而且,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径向内端283d配置在比护罩275的径向外端处的下表面靠上侧的位置。由此,即使是存在叶轮270的组装误差的情况、或叶轮270旋转时叶轮270的径向外侧在上下方向上稍微振动的情况,也能够抑制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径向内端283d突出到比护罩275的下表面靠下侧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从叶轮270排出的流体与排气引导部的径向内端283d碰撞,因此能够抑制送风装置201的送风效率降低。

图14是本发明的例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叶轮270的仰视图。如图13和图14所示,基座部273的下表面具有随着朝向径向内侧而向上侧凹陷的基座部凹部273a。基座部273的上表面是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而轴向位置平滑地变低的弯曲面。由此,例如在基座部273是树脂部件的情况下,在径向内侧的区域,基座部273的轴向厚度变大,因此有可能在树脂成型时产生气孔。然而,通过在基座部273的下表面上形成基座部凹部273a,能够抑制在成型基座部273时产生气孔。并且,通过形成基座部凹部273a,不论基座部273的材料如何,都能够减轻基座部273的重量,因此能够降低材料费,并且易于提高叶轮270的旋转速度。

在基座部凹部273a中配置有沿周向配置的多个肋273b。由此,能够提高基座部273的刚性。另外,多个肋273b从基座部273的中心朝向外侧配置,但肋273b的配置不限于大致放射状。例如,多个肋273b也可以相对于基座部273的中心配置在同心圆上。

肋273b的径向外端配置在比肋273b的径向内端靠叶轮的旋转方向r后方侧的位置。由此,在叶轮270旋转时,肋273b实现将处于基座部273与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之间的流体向径向外侧排出的效果。由此,通过使肋273b为上述的结构,能够抑制流体流入到基座部273与环状罩上表面部266a之间。由此,送风装置201的送风效率进一步提高。另外,肋273b的根数优选为质数。由此,能够减少在叶轮270旋转时肋273b与其他部位共振的情况,能够降低送风装置201产生的噪声。

图15是本发明的例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301的放大纵剖视图。另外,关于第四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301,对与上述的送风装置1、送风装置101以及送风装置201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间隙为第一宽度392a的区域内,环状罩外缘部366c的外表面是向径向外侧且轴向上侧凸出的弯曲面。并且,排气引导部383的内表面具有向径向外侧且轴向上侧凹陷的引导部内侧凹部383b。与送风装置201不同,在送风装置301中,排气引导部383不具备引导部内侧凸部。而且,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r1小于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r2。即,排气引导部383的内表面比环状罩外缘部366c的外表面平缓地弯曲。由此,在流路392内流动的流体被平滑地引导向径向外侧且轴向下侧。而且,在流路392内的一部分的区域中,间隙为第一宽度392a。由此,能够使流体的流动平滑并且能够在流路392内的一部分的区域提高流体的静压。

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366g的径向位置与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径向内端383d的径向位置相同。即,环状罩上表面部366a与环状罩外缘部366c的边界区域、和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径向内端383d在轴向上对置。由此,能够在叶轮370的外端由环状罩外缘部366c和排气引导部383构成具有平滑的曲率的流路392。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送风装置301的送风效率。并且,在送风装置301中,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366g的径向位置与叶轮370的径向外端的径向位置相同。另外,在难以判断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366g的径向位置的情况下,只要将在环状罩上表面部366a的径向外侧、从大致平面状的区域变化成平滑的曲面状的场所作为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366g即可。同样地,在难以判断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径向内端383d的径向位置的情况下,只要将在叶轮壳380的内表面中叶轮370的径向外侧附近的区域中、从大致平面状的区域变化成平滑的曲面状的场所作为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366g即可。

在基座部373的下表面上具有向轴向上侧凹陷的基座部凹部373a,环状罩上表面部366a具有内侧突出部366i。内侧突出部366i在比叶轮370的径向外端靠径向内侧的位置突出到比基座部下表面的下端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内侧突出部366i与基座部凹部373a的至少一部分在轴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由此,能够在基座部373上形成基座部凹部373a,并且抑制从叶轮370排出的流体流入到环状罩上表面部366a与内侧突出部366之间。

图16是吸尘器100的立体图。本发明的例示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1、101、201、301例如被搭载于吸尘器100。由此,吸尘器100的送风效率能够提高。另外,送风装置1、101、201、301不限于搭载于吸尘器100,也能够搭载于其他电气设备。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例如能够用于吸尘器等。

标号说明

1、101、201、301:送风装置;

100:吸尘器;

10、210:马达;

20:壳体;

21:圆筒状的周壁;

22:下盖;

22a:贯穿孔;

22b:切口部;

22c:下侧轴承保持部;

23:上盖部;

23a:螺纹孔;

24:下侧开口部;

25、26:壳体上部贯穿孔;

27:上侧轴承保持部;

28:台阶部;

28a:台阶面;

30:转子;

31、231:轴;

32:下侧磁铁固定部件;

33:转子磁铁;

34:上侧磁铁固定部件;

34a:小径部;

40:定子;

41:定子铁芯;

41a:铁芯背部;

41b:齿部;

41c:直线部;

41d:圆弧部;

42:线圈;

43:上侧绝缘件;

43a:上侧外周壁部;

43b:第一侧端面;

43c:第二侧端面;

43d:上侧绝缘部;

43e:上侧内周壁部;

43f:上侧平坦面;

44:下侧绝缘件;

44a:下侧外周壁部;

44b:下侧绝缘部;

44c:下侧内周壁部;

44d:下侧平坦面;

45:板状部;

46:倾斜部件;

50:电路板;

51:旋转传感器;

52a、252a:下侧轴承;

52b、252b:上侧轴承;

60:静叶片部件;

61a:第一静叶片部件;

61b、166:环状罩部;

261b:环状罩;

261c:环状罩外周部;

62:下部静叶片支承圈;

63:安装圈;

64:连结部;

65:外周圈;

66a、166a:环状罩平面部;

266a、366a:环状罩上表面部;

66b:上部静叶片支承圈;

66c、166c:突出部;

266c、366c:环状罩外缘部;

66d:台阶部;

66e、166e:倾斜面;

166f:环状罩连接部;

166g:突出部的内端;

266g、366g: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

266h: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外端;

366i:内侧突出部;

267:静叶片;

67a:上部静叶片;

67b:下部静叶片;

67c:间隙;

68:安装圈;

69:圆柱凸部;

70、270、370:叶轮;

73、273、373:基座部;

273a、373a:基座部凹部;

273b:肋;

74、274:动叶片;

75、275:护罩;

80、180、280、380:叶轮壳;

83、183、283、383:排气引导部;

83b、183b、283b、383b:引导部内侧凹部;

83c、183c、283c:引导部内侧凸部;

183d:排气引导部的内端;

283d、383d: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径向内端;

292、392:流路;

292a、392a:第一宽度;

292b:流入开口宽度;

292c:流出开口宽度;

95、195:排气口;

196:内侧排气口;

j:中心轴线;

r:叶轮的旋转方向;

r1: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

r2: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