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节能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5532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真空节能排气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节能排气系统,属于工业气压传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不小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代价。制造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面临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严重制约,未来20年制造业的增长,如果单纯依靠数量增长,这是资源、能源和环境所不能承受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科学发展之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根本途径。因此我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绿色制造技术,在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的同时,努力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这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节能降耗已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节能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己成为工业中各行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气动技术是以压缩气体为工作介质,靠气体的压力传递动力或信息,以实现生产机械化与自动化的一门技术。从70年代开始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至今已形成全球年销售额约11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在中国年销售额达到近50亿人民币。在工业生产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使用比例。但气动系统的工作介质——压缩空气的制造成本高,能量利用率相当低。压缩空气系统能耗的96%为工业压缩机的耗电。我国工业压缩机的耗电量2006年1800亿度,2007年高达2000亿度,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6%。而GDP为我国1.6倍的日本的工业压缩机耗电量仅为400亿度。这说明我们迫切的需要大力提高压缩空气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因此,气动系统的节能降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在原油日益高涨、能源问题突出的今天,气动系统使用中浪费严重等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提高压缩空气的利用率在我国正成为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其中,在工业生产中,以真空为动力源,作为实现自动化的一种手段,真空系统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完成搬运作业等。真空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真空泵将容器内的空气抽出来产生真空,另一种为采用压缩空气,经过真空发生器内的喷嘴形成高速气流,将气体的压力能转化为气流的动能,因此在喷嘴出口处形成真空,从而产生真空抽吸的作用。后一种方法在自动化生产设备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技术实现要素: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节能排气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节能排气系统,包括气源、气源处理单元、换向阀、真空发生器、第一气容、第二气容、工控机、节流阀、单向阀、多个压力传感器以及消声器,其中所述气源与第一气容连接,气源处理单元设置在气源与第一气容之间,第一气容还连接真空发生器和工控机,真空发生器还分别与第二气容、工控机以及消声器连接,所述第一气容与真空发生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换向阀和节流阀,所述真空发生器与第二气容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节流阀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优选的,上述工控机和第一气容之间设置一压力传感器。优选的,上述工控机和第二气容之间设置一压力传感器。优选的,上述真空发生器和消声器之间通过一压力传感器与工控机连接。优选的,上述真空发生器包括有喷嘴。优选的,上述系统的第一气容内填充一定的压缩空气后,将换向阀打开,第一气容内的压缩空气放出,经真空发生器在第二个气容内产生真空;应用压力传感器分别测量第一气容内的压力变化、换向阀后的压力变化、第二气容内的真空度;保持节流阀的开度,改变第一气容的容积和充气压力、真空发生器的喷嘴口径,对数据进行采集经数据采集板卡输入工控机。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真空节能排气系统,克服传统类似设备无法调整和设置参数的缺陷,通过设置各种不同的条件和配置,实现了灵活配置,为真空节能的整体设备系统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真空节能排气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排气状态时的系统数据状态图。附图标记:1-气源;2-气源处理单元;3-换向阀;4-真空发生器;5-第一气容;6-第二气容;7-工控机;8-节流阀;9-单向阀;10-压力传感器;11-消声器。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节能排气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真空节能排气系统,选取一定容积的第一气容5(A),先填充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利用气容排气模拟气动系统中(如气缸工作过程中)的排气过程。气容的排气通过真空发生器4,在第二个气容6(B)中产生真空。本发明提供的真空节能排气系统,具体包括气源1、气源处理单元2、换向阀3、真空发生器4、第一气容5、第二气容6、工控机7、节流阀8、单向阀9、多个压力传感器10以及消声器11,其中所述气源1与第一气容5连接,气源处理单元2设置在气源1与第一气容5之间,第一气容5还连接真空发生器4和工控机7,真空发生器4还分别与第二气容6、工控机7以及消声器11连接,所述第一气容5与真空发生器4之间依次设置有换向阀3和节流阀8,所述真空发生器4与第二气容6之间设置有单向阀9,所述节流阀8的两端各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10。其中,工控机7和第一气容5之间设置一压力传感器10。工控机7和第二气容6之间设置一压力传感器10。真空发生器4和消声器11之间通过一压力传感器10与工控机7连接。真空发生器4包括有喷嘴。本发明提供的真空节能排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气容5(A)内填充一定的压缩空气后,将换向阀3打开,第一气容5(A)内的压缩空气放出,经真空发生器4在第二气容6(B)内产生真空。应用压力传感器10分别测量第一气容5(A)内的压力变化、换向阀3后的压力变化、第二气容6(B)内的真空度。在本实施例中,保持节流阀8的开度,改变第一气容5(A)的容积和充气压力、真空发生器4的喷嘴口径,对数据的采集及分析与给气状态操作大致相同。通过进行给气状态下的气动节能系统工作研究,对排气状态下的操作步骤进行部分调整。将节流阀8圈数开到不影响系统工作的较大开度,着重考虑其余的可变参数。其中,在气过程中考虑到A、B容积的变化也可能对真空度及响应时间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调整的参数为如下三个:气容A、B的容积、真空发生器的喷嘴口径、气源对第一气容5(A)的充气压力。气容A、B有6种组合(如表1所示),真空发生器4的喷嘴口径也有6种规格(如表2所示),第一气容5(A)的充气压力与给气状态时相同。将上述条件进行组合,如图2所示。具体工作条件的组合方法与给气状态相同。其中,气容A、B的选择在给气状态实验系统中A=1518cm3、B=425cm3在排气状态时A、B为三种不同规格气容的六种组合,如表1所示。表1气容A、B规格组合123456A(cm3)15181518686686425425B(cm3)151842515184251518425表2真空发生器型号规格真空发生器,共有六种规格,如表2所示。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真空节能排气系统,克服传统类似设备无法调整和设置参数的缺陷,通过设置各种不同的条件和配置,实现了灵活配置,为真空节能的整体设备系统提供了保障。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