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987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压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泵。



背景技术:

泵用于对液体进行加压,输送至相应的用水系统中,以满足各种用水系统对水压的要求,传统的泵只能与一套用水系统配套使用,效率不高;当多套用水系统需加压时,每套用水系统需分别配备一个泵,整个系统结构复杂,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泵的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多套用水系统的缺陷,提供一种泵。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泵,包括驱动机构和依次设置的第一泵座、第二泵座、泵盖,所述第二泵座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所述泵盖和第二泵座上均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第一泵座和第二泵座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叶轮,所述第二泵座与泵盖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叶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叶轮、第二叶轮转动;和/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泵座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第三叶轮,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第三叶轮转动。

当只有一个第二泵座时,液体通过泵盖和第二泵座上的入水口分别进入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通过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转动对液体增压后,将液体甩出泵盖和第二泵座的出水口,完成对液体的加压。当设有多个第二泵座时,液体通过泵盖和第二泵座上的入水口分别进入到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以及各第二泵座之间的第三腔体中,通过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第三叶轮的转动对液体增压后,将液体甩出泵盖和第二泵座的出水口,完成对液体的加压。

由于本技术方案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泵座,因此,在原有的泵的基础上增加了至少一组入水口和出水口,使本技术方案的泵能与至少两套用水系统配合使用,增加了泵的效率,同时减少了产品的成本,简化了系统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或第三叶轮同轴设置。

通过将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第三叶轮同轴设置,因此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第三叶轮可通过同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即可,减少驱动机构的数量,降低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与电机连接的转轴,所述第一泵座、第一叶轮、第二泵座、第二叶轮和/或第三叶轮穿设于转轴上,且所述转轴驱动所述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或第三叶轮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座与第二泵座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保证第一泵座与第二泵座之间的第一腔体的密封性,避免第一腔体内的液体或气体泄漏,影响加压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泵座与泵盖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保证第二泵座与泵盖之间的第二腔体的密封性,避免第二腔体内的液体或气体泄漏,影响加压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泵座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

保证相邻两个第二泵座之间的第三腔体的密封性,避免第三腔体内的液体或气体泄漏,影响加压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座与第一叶轮之间设有第一轴封。

所述第一轴封套设于转轴上,保证驱动机构的转轴与第一泵座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泵座与第二叶轮和/或第三叶轮之间设有第二轴封。

所述第二轴封套设于转轴上,保证驱动机构的转轴与第二泵座的密封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泵座、第二泵座为黄铜泵座、铸铁泵座或不锈钢泵座。

黄铜泵座、铸铁泵座或不锈钢泵座耐高温,可用于高温水的加压,适用于温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由于本技术方案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泵座,因此,在原有的泵的基础上增加了至少一组入水口和出水口,使本技术方案的泵能与至少两套用水系统配合使用,增加了泵的效率,同时减少了产品的成本,简化了系统构造。

通过将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第三叶轮同轴设置,因此第一叶轮、第二叶轮以及第三叶轮可通过同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即可,减少驱动机构的数量,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泵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泵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泵的结构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说明:

10、驱动机构;11、电机;12、转轴;20、第一泵座;30、第二泵座;31、第二入水口;32、第二出水口;40、泵盖;41、第一入水口;42、第一出水口;50、第一叶轮;60、第二叶轮;70、第一密封圈;80、第二密封圈;90、第一轴封;100、第二轴封;110、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泵,包括驱动机构10和依次设置的第一泵座20、第二泵座30、泵盖40,所述泵盖40和第二泵座30上均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即所述泵盖40上设有第一入水口41和第一出水口42,所述第二泵座30上设有第二入水口31和第二出水口32;所述第一泵座20和第二泵座30之间形成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叶轮50,所述第二泵座30与泵盖40之间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叶轮60,所述驱动机构10驱动第一叶轮50、第二叶轮60转动。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泵座30的数量为一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泵座30的数量可增加。所述第一入水口41、第一出水口42与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入水口31、第二出水口32与第一腔体连通,液体通过泵盖41和第二泵座30上的第一入水口41和第二入水口31分别进入到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中,通过第一叶轮50和第二叶轮60的转动对液体增压后,将液体甩出泵盖40和第二泵座30的第一出水口42和第二出水口32,完成对液体的加压。

由于实施方式添加了一个第二泵座30,因此,在原有的泵的基础上增加了至少一组入水口和出水口,使本实施方式的泵能与两套用水系统配合使用,增加了泵的效率,同时减少了产品的成本,简化了系统构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轮50和第二叶轮60同轴设置。通过将第一叶轮50、第二叶轮60同轴设置,因此第一叶轮50、第二叶轮60可通过同一个驱动机构10驱动即可,减少驱动机构10的数量,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10包括电机11和与电机11连接的转轴12,所述第一泵座20、第一叶轮50、第二泵座30、第二叶轮60依次穿设于转轴12上,且所述转轴12驱动所述第一叶轮50和第二叶轮60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座20与第二泵座30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70。保证第一泵座20与第二泵座30之间的第一腔体的密封性,避免第一腔体内的液体或气体泄漏,影响加压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泵座30与泵盖4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80。保证第二泵座30与泵盖40之间的第二腔体的密封性,避免第二腔体内的液体或气体泄漏,影响加压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座20与第一叶轮50之间设有第一轴封90。所述第一轴封90套设于转轴12上,保证驱动机构10的转轴12与第一泵座20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泵座30与第二叶轮50之间设有第二轴封100。所述第二轴封100套设于转轴12上,保证驱动机构10的转轴12与第二泵座30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座20、第二泵座30为黄铜泵座、铸铁泵座或不锈钢泵座,所述泵盖40也为黄铜泵盖、铸铁泵盖或不锈钢泵盖。黄铜、铸铁或不锈钢材料座耐高温,可用于高温水的加压,适用于温度控制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泵座20、第二泵座30以及泵盖40上设有互相匹配的螺栓孔,通过固定螺丝110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一泵座20、第二泵座30以及泵盖40的螺栓孔上,完成对泵的固定和密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相似,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泵座30,第一泵座20、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泵座30、泵盖40依次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泵座20之间形成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内设有第三叶轮(图中未示出),所述驱动机构10驱动第一叶轮50、第二叶轮60和第三叶轮转动。

液体通过泵盖40和第二泵座30上的入水口分别进入到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以及各第二泵座30之间的第三腔体中,通过第一叶轮50、第二叶轮60以及第三叶轮的转动对液体增压后,将液体甩出泵盖40和第二泵座30的出水口,完成对液体的加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叶轮50、第二叶轮60以及第三叶轮同轴设置,可通过同一个驱动机构驱动各叶轮,减少驱动机构的数量,降低成本。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泵座30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图中未示出)。保证相邻两个第二泵座30之间的第三腔体的密封性,避免第三腔体内的液体或气体泄漏,影响加压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泵座30与第三叶轮之间还设有第二轴封100。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