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抽空强润滑磁力滑片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7058发布日期:2018-07-04 19:0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抗抽空强润滑磁力滑片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力滑片泵,尤其涉及磁力滑片泵的润滑机构。



背景技术:

磁力滑片泵又称为磁力叶片泵、刮片泵或刮板泵,由泵体、定子、滑片转子、内外磁传动总成、滑动轴承、泵盖组装构成。滑片安装于转子的径向槽内,转子偏心组装于泵体内,依靠离心力使滑片紧贴定子,在转子前半周,相邻两滑片所包围的空间逐渐增大中其局部真空而吸入液体,再于后半周中此空间逐渐减小,将液体挤压出输送管。滑片泵广泛应用于油库倒罐、油罐车卸车、火车扫仓、真空系统抽底油等使用领域,主要为汽油、柴油、丙烷、甲苯、丙烯等易燃易爆,且没有润滑性的溶剂类介质石化产品的输送泵,泵送中的气液混输比可达50%。现有的滑片泵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技术问题:一、主要以两端泵盖的机械密封来实现泵密封,密封效果不理想,二、不耐抽空,抽空状态时普通磁力滑片泵会加速轴承系的磨损,存在气化温升问题,内外磁传动总成内也会因缺乏润滑液冷却,磁涡流温升而导致退磁,损坏泵设备,甚至发生事故,因此,现有滑片泵难以满足复杂介质泵送工况,尤其对于易气蚀、易气化、易结晶的介质,难以卸净低温及易气化介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高泵密封性能和抗抽空性能,提供一种即使在抽空状态下也具有良好的泵内润滑能力,尤其要满足适于低温下且易气化介质,如液氨、液化气泵送装卸的抗抽空强润滑磁力滑片泵。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抽空强润滑磁力滑片泵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抗抽空强润滑磁力滑片泵,其组成包括泵体、泵盖、泵轴、定子、转子、滑片、两侧盖板、内外磁传动总成、隔离套、轴套、滑动轴承的轴承系和轴承密封构成,泵盖支撑轴承系,轴承系泵体端的梳齿密封分隔泵腔与轴承系和内外磁与隔离套的润滑空间,甩液环安装于相对梳齿密封的轴承系另一端;本泵的组成中还包括有辅助润滑系,本辅助润滑系包括抗抽空循环罐,抗抽空循环罐的上进液口经上管线与泵出口管相通,抗抽空循环罐两下送液口各经一下管线连通至两侧泵盖润滑环腔,泄放管线与润滑环腔的上方相通、引出连接泵送管,泵盖的润滑环腔一路径向通至轴承系,一路轴向通至甩油环。

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的抗抽空循环罐中心水平线低于泵体中心水平线。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抗抽空强润滑磁力滑片泵技术方案,梳齿密封的设置,将轴承系的润滑空间和内磁与隔离套的润滑空间与泵腔隔离密封,以确保轴承系不受泵抽空影响,与辅助润滑系配合,保持稳定的润滑。在正常泵运行时,部分介质由上管线被带入抗抽空循环罐,再由下管线压入泵盖的润滑环腔中,进入轴承系润滑空间和由甩油环分散至内磁与隔离套的润滑空间各处。当泵入管没有介质进入,即出现泵呈抽空状态时,抗抽空循环罐中装贮介质可以继续由下管线压入泵盖的润滑环腔,分配至轴承系和隔离套内润滑空间各处,为轴承系和磁工作提供润滑、冷却,避免泵部件在抽空状态下因缺乏润滑而损坏,解决了现有磁力滑片泵不抗抽空、产生卸料不净、安全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装剖视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向视图。

图5为图2中的抗抽空循环罐采用剖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抗抽空强润滑磁力滑片泵,如图1所示,其组成包括泵体1、泵盖2、泵轴3、定子4、转子5、滑片6、两侧盖板7、内外磁传动总成8、隔离套9、轴套11、滑动轴承10组成的轴承系和轴承密封,泵盖2中组装支撑包括滑动轴承10在内的轴承系。泵盖2于轴承系的泵体端设置有梳齿密封12,梳齿密封12将泵腔与轴承系和内外磁与隔离套9的润滑空间分隔开来,从而加强对轴承系润滑空间的密封,尤其在抽空状态下密封保护运转部件。泵盖2上、相对梳齿密封12的轴承系另一端安装有甩液环13。本泵的组成中还包括有辅助润滑系,如图2所示,本辅助润滑系包括抗抽空循环罐14,抗抽空循环罐14的上进液口经上管线16与泵出口管21相通,上管线16于泵出口管21内的管口迎向介质泵出方向,增加介质进入抗抽空循环罐14的压力,抗抽空循环罐14的两下送液口各经下管线15连通至两端泵盖2的润滑环腔18,泄放管线17与润滑环腔18的上方相连引出至泵出口管21,泄放管线17于泵出口管21内的管口与介质泵出方向相同,从而增加介质的泄流阻力,延长介质润滑滞留时间。泵盖2的润滑环腔18一路径向通至轴承系,一路轴向通至甩油环13及甩油环13所在的隔离套9的润滑空间,甩油环13上设有将介质分散至内外磁与隔离套的润滑空间各处的甩油孔130。如图5所示,抗抽空循环罐14水平中心线m低于泵腔水平中心线n,泵送介质易在虹吸作用下进入抗抽空循环罐14,并产生推动压力,将介质压入两泵盖2的润滑环腔18,既使在抽空状态下,抗抽空循环罐14贮装介质也会顺利的压入泵盖2的润滑环腔18,实施有效的润滑和冷却,保证泵抽空状态下正常工作。本技术方案中可设置自动检测装置,当抽空持续时间过长,至使循环罐14贮装介质达超低位限时,则及时报警、关泵,检修、排除故障。

抗抽空循环罐14内的上进液口两侧设有散流孔板19,散流孔板19上均匀设有若干散流孔,以协助进液介质均匀的向两侧下送液口的罐体分散,均衡进入两下管线15的介质压力和流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