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2228发布日期:2018-08-28 22:3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空压机余热回收是指在没有能源消耗的前提下,利用一款新型高效的余热利用设备回收空压机废余热来把冷水加热的一种节能环保技术。作为新型高效的余热利用设备,主要用于解决员工的生活用热水、生活取暖、锅炉补水、清洗池加热、余热制冷和烘干产品等问题,企业空压机房使用螺杆式空压机或活塞式空压机,余热回收只是增加了螺杆空压机的功用,为企业节省能源的消耗,从而节省大量的成本。

然而现有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体积较大,在放置时时常放置在角落或者一面靠墙,这样在清洗时十分不方便,特别是靠墙的面上更不容易清洗,不仅效率低下,并且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在清洗时不方便,效率低下并且操作麻烦,目的在于提供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解决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清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所述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的上端连接有水平的放置箱,所述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的倾斜侧面上均设置有两条滑道,所述两个相对的倾斜侧面上的滑道相同,所述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的两个相邻的倾斜侧面上的滑道分别为滑道A和滑道B,所述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的竖直侧面上连接有竖直的滑道C,所述滑道C分别与滑道A和滑道B连接,所述放置箱内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D和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E,所述滑道D和滑道E相互垂直,并且滑道D和滑道E分别与滑道A和滑道B连接,所述放置箱内滑道D和滑道E相交处设置有清洗箱,所述滑道D和滑道E上均设置有用于清洗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侧面的清洗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分别沿滑道D、滑道E、滑道A、滑道B、滑道C构成的滑道滑动,所述清洗箱的四个竖直侧面为可在竖直平面上进行伸缩的伸缩板,所述清洗箱的上端设置有抽水管和入水管,所述抽水管的底部在清洗箱的内底部上,所述入水管的底部在清洗箱内的上端,所述放置箱的上端设置有水箱A和水箱B,所述水箱A和水箱B分别与抽水管和入水管对应连接;所述清洗箱内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检测清洗装置进入清洗箱的红外发射器,所述清洗箱的内底部设置有对应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连接一个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红外接收器的信号后,控制伸缩板伸长将清洗装置密闭在清洗箱内,同时控制入水管入水以及抽水管抽水。

进一步的,本装置在使用时,清洗装置沿滑道D、滑道A、滑道C所在轨道滑动,同时另一侧面沿滑道E、滑道B、滑道C所在轨道滑动,在滑动时清洗装置对本装置的侧面进行清洗,清洗完后,清洗装置沿滑道D和滑道E滑动回到清洗箱中,清洗箱上的红外发射器发出红外线,当清洗装置进入时,红外线接收到进入的信号,在向控制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伸缩板伸长,进而将清洗装置密封在清洗箱内,控制器控制伸缩板伸长后,控制器同时控制入水管入水以及抽水管在清洗箱内进行抽水,进而清洗装置在清洗箱中可通过不断的干净的水进行清洗,进而使得在清洗本装置时,清洗效率更高,并且使用也更方便。

在清洗箱中清洗完毕后,入水管停止入水,抽水管将清洗箱中的水抽出,清洗箱底部的液面传感器接收到液面到达底部的信号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伸缩板缩短,然后清洗装置沿滑道D和滑道E从清洗箱中滑出,进而使用干净的清洗装置对本装置的侧面进行清洗。本装置的清洗过程循环上述过程,与现有的装置相比,本装置不需要人工进行清洗,并且对于放置在较狭窄的位置上时,更便于清洗。

具体的,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清洗装置包括连接在滑道D和滑道E上的旋转装置、连接在旋转装置上的海绵层和毛刷层。清洗装置在清洗时,滑动的过程中进行旋转,旋转装置为现有的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的旋转结构,在旋转的同时,海绵层和毛刷层对本装置的侧面进行清洗,这样更便于快速清洗干净。

具体的,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D之间的距离为放置箱的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E之间的距离为放置箱的长度的三分之一。本装置每个侧面上均有两条滑道,在移动的过程中,两条滑道之间的距离适中,在旋转的过程中能有效的清洗本装置的侧面,清洗的范围更广泛。

优选的,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抽水管抽水的速度小于入水管入水的速度。抽水管抽水的速度小于入水管入水的速度,这样不会堆积较多的水,并且及时的将污水抽出,对于清洁装置的清洗更有利。

具体的,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清洗箱的伸缩板靠近清洗箱内侧的面上设置有海绵层。伸缩板上设置有海绵层,一方面可以保护清洗装置,防止发生碰撞,另一方面,海绵层可以进行吸水,进而防止清洗箱中的水较多,伸缩板缩短后水流出清洗箱。

进一步的,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所述清洗箱上设置有入水管停止入水,伸缩板缩短的控制按钮。通过控制按钮,对开始清洗时进行,控制,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本装置在使用时,能有效的对位于狭窄位置的面进行清洗,清洗的更加全面,清洗效率更高;

2、本实用新型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本装置不需要人工进行清洗,更便于使用;

3、本实用新型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并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箱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2-放置箱,3-滑道A,4-滑道B,5-滑道C,6-清洗装置,7-滑道D,8-滑道E,9-清洗箱,10-抽水管,11-入水管,12-水箱A,13-水箱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1,所述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1的上端连接有水平的放置箱2,所述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1的倾斜侧面上均设置有两条滑道,所述两个相对的倾斜侧面上的滑道相同,所述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1的两个相邻的倾斜侧面上的滑道分别为滑道A3和滑道B4,所述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1的竖直侧面上连接有竖直的滑道C5,所述滑道C5分别与滑道A3和滑道B4连接,所述放置箱2内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D7和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E8,所述滑道D7和滑道E8相互垂直,并且滑道D7和滑道E8分别与滑道A3和滑道B4连接,所述放置箱2内滑道D7和滑道E8相交处设置有清洗箱9,所述滑道D7和滑道E8上均设置有用于清洗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1侧面的清洗装置6,所述清洗装置6分别沿滑道D7、滑道E8、滑道A3、滑道B4、滑道C5构成的滑道滑动,所述清洗箱9的四个竖直侧面为可在竖直平面上进行伸缩的伸缩板,所述清洗箱9的上端设置有抽水管10和入水管11,所述抽水管10的底部在清洗箱9的内底部上,所述入水管11的底部在清洗箱9内的上端,所述放置箱2的上端设置有水箱A12和水箱B13,所述水箱A12和水箱B13分别与抽水管10和入水管11对应连接;所述清洗箱9内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检测清洗装置6进入清洗箱9的红外发射器,所述清洗箱9的内底部设置有对应的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接收器连接一个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红外接收器的信号后,控制伸缩板伸长将清洗装置6密闭在清洗箱9内,同时控制入水管11入水以及抽水管10抽水。

实施例2

所述的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清洗装置6包括连接在滑道D7和滑道E8上的旋转装置、连接在旋转装置上的海绵层和毛刷层。所述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D7之间的距离为放置箱2的宽度的三分之一,所述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E8之间的距离为放置箱2的长度的三分之一。

实施例3

所述的便于清洗的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抽水管10抽水的速度小于入水管11入水的速度。所述清洗箱9的伸缩板靠近清洗箱9内侧的面上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清洗箱9上设置有入水管11停止入水,伸缩板缩短的控制按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