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5406发布日期:2018-07-24 23:2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充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气泵。



背景技术:

目前,充气产品由于其携带方便,便于收藏的特点,越来越受消费者的欢迎。现有技术中的充气床摆脱了传统床垫笨重的缺点,室内室外都可以随意的放置,放气后体积小,便于携带和收藏,适用于普通居家、家里来客临时铺床、办公室午睡和旅游露营等。随着充气床的产生也使得为其充气泄气的装置也进入了市场。

现有技术的充气装置一般主要包括气压泵、气压泵开关的充气阀门。充气的时候按动开关,气压泵开始工作,气体从充气阀门进入到充气床内部,充气完成后按动开关,气压泵停止,充气阀闭合,完成充气过程。排气的时候,按动开关,阀门打开,气压泵开始工作,将气体从气床内部抽出。

由于是手动的控制充气放气过程,使用者在选择充气或放气的旋钮后,需在旁等待气床充气到满意的状态时手动的旋动旋钮停止继续充气。有时在充气的过程中使用者忘记关气泵开关,而气床还在继续的充气,这样会导致充气床充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泵,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充气泵达到充气要求后需手动关闭气泵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充气泵包括:壳体、控制机构和充气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和所述充气机构均设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压力感应器和控制线路板,所述压力感应器与所述控制线路板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线路板与所述充气机构信号连接,所述压力感应器通过第一通气管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充气机构通过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旋钮和弹片盖,所述旋钮与所述弹片盖固定连接,所述弹片盖上设有与所述控制线路板接触的金属片,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设有多个触点,所述旋钮可带动所述弹片盖转动,以使所述金属片与不同的所述触点接触,以对不同档位的压力进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单向阀和推动组件,所述单向阀设于所述进气口;

所述旋钮与所述推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旋钮通过所述推动组件控制所述单向阀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拨动盘、槽轮和转换器,所述旋钮与所述拨动盘固定连接,所述槽轮与所述转换器固定连接,所述拨动盘与所述槽轮配合,所述转换器与所述单向阀相对设置,且所述转换器上设有与所述单向阀配合的开关结构;

所述旋钮通过所述拨动盘驱动所述槽轮带动所述转换器绕所述槽轮的轴线转动,所述转换器通过所述开关结构控制所述单向阀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结构包括设于所述转换器外周的弧形凸起,所述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转换器的圆周面接触,且位于所述弧形凸起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电机、风叶和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分隔板均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将所述壳体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多个所述分隔板连接形成第三腔室;所述隔板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三腔室的开口;

所述风叶设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二腔室,且与所述风叶传动连接,所述转换器设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转换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三腔室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连通和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器上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通道贯穿所述转换器的圆周面和所述转换器的与所述槽轮相对的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泵还包括泄气阀,所述泄气阀设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控制线路板与所述泄气阀信号连接,所述泄气阀通过第二通气管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泵还包括补气泵,所述补气泵设于所述壳体内;

所述控制线路板与所述补气泵信号连接,所述补气泵通过第三通气管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充气泵包括:壳体、控制机构和充气机构,控制机构和充气机构均设于壳体内;控制机构包括压力感应器和控制线路板,压力感应器与控制线路板信号连接,控制线路板与充气机构信号连接,压力感应器通过第一通气管与壳体的外部连通,充气机构通过设于壳体上的进气口与壳体的外部连通。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充气泵给物体充气时,进气口和第一通气管均与被充气物体的内部连通,充气机构使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被充气物体,同时,压力感应器感应被充气物体内的压力,当检测到被充气物体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压力感应器将信号传送至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控制充气机构停止充气,防止对被充气物体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泵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泵的转换器与单向阀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泵的转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泵的转换器与第三腔室的配合示意图。

图标:1-壳体;110-进气口;120-面板;2-控制线路板;3-旋钮;4-弹片盖;5-单向阀片;51-支撑座;52-螺旋弹簧;6-拨动盘;7-槽轮;8-转换器;81-弧形凸起;82-通风罩;9-电机;10-风叶;11-分隔板;13-泄气阀;14-补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泵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泵包括:壳体1、控制机构和充气机构,控制机构和充气机构均设于壳体1内;控制机构包括压力感应器和控制线路板2,压力感应器与控制线路板2信号连接,控制线路板2与充气机构信号连接,压力感应器通过第一通气管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充气机构通过设于壳体1上的进气口110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控制机构还包括旋钮3和弹片盖4,旋钮3与弹片盖4固定连接,弹片盖4上设有与控制线路板2接触的金属片,控制线路板2上设有多个触点,旋钮3可带动弹片盖4转动,以使金属片与不同的触点接触,以对不同档位的压力进行设置。

如图1所示,壳体1的开口处盖合有面板120,面板120上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用于外部气体进入充气泵,或使充气泵内的气体排出外部;旋钮3设于面板120上,面板120上具有充气档位、关闭和放气的标志,旋钮3上设有标示线;旋钮3与弹片盖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弹片盖4上的金属片与控制线路板2上的触点接触,每个触点对应压力感应器一个压力值。旋转旋钮3,标示线与相应档位的标志相对,金属片与相应档位的触点接触,控制线路板2将压力设定值信号传输至压力感应器,当压力感应器感应到被充气物内的压力达到设定值,将信号传输至控制线路板2,控制线路板2使充气机构停止充气。通过旋钮3控制充气的档位,实现了无极调档。

进一步的,控制机构还包括单向阀和推动组件,单向阀设于进气口110;旋钮3与推动组件传动连接,旋钮3通过推动组件控制单向阀的开启和关闭。

如图2所示,单向阀通过支撑座51安装于壳体1上,单向阀的单向阀片5位于支撑座51的背离壳体1的一侧,支撑座51上设有通孔,单向阀片5由橡胶材料制成,并覆盖于通孔上;单向阀的阀杆穿过支撑座51,且阀杆与支撑座51上的推杆固定连接,推杆远离单向阀的一端与推动组件连接,推杆上套设有螺旋弹簧52。

在充气过程中的气体使单向阀片5变形,气体通过支撑座51上的通孔进入被充气物;放气过程中,旋钮3带动推动组件运动,推动组件推动推杆向靠近单向阀片5的方向运动,推杆推动单向阀向壳体1的外部运动,从而单向阀打开,同时,螺旋弹簧52处于压缩状态;当控制机构回复至原位时,在螺旋弹簧52回复力的作用下,单向阀向壳体1的内部运动,单向阀关闭。推动组件和单向阀的设置,可通过旋钮3控制进气口110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推动组件包括拨动盘6、槽轮7和转换器8,旋钮3与拨动盘6固定连接,槽轮7与转换器8固定连接,拨动盘6与槽轮7配合,转换器8与单向阀相对设置,且转换器8上设有与单向阀配合的开关结构;旋钮3通过拨动盘6驱动槽轮7带动转换器8绕槽轮7的轴线转动,转换器8通过开关结构控制单向阀的开启和关闭。

如图1所示,拨动盘6位于弹片盖4的远离面板120的一侧,且通过螺钉与旋钮3固定连接,拨动盘6的下端面设有两个与槽轮7配合的拨动柱;槽轮7设于拨动轮的图1所示的右侧,槽轮7设有两个拨动槽;转换器8位于槽轮7下侧,且通过螺钉与槽轮7固定连接。

当旋钮3处于关闭状态时,两个拨动柱与两个拨动槽一一配合,开关结构使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自充气泵的外部向面板120看去,旋转旋钮3按图1所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至低档时,弹片盖4和拨动盘6的转向与旋钮3的转向相同,同时,拨动盘6拨动槽轮7逆时针转动,并且,拨动柱与拨动槽分离,槽轮7带动转换器8转动,充气泵中的气体使单向阀片5变形,使充气泵中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10进入被充气物;继续旋转旋钮3至中档,弹片盖4和拨动盘6跟随旋钮3转动,槽轮7和转换器8不转动,单向阀继续打开,控制线路板2改变压力感应器的感应压力设置;继续旋转旋钮3至高档,弹片盖4和拨动盘6跟随旋钮3转动,槽轮7和转换器8不转动,单向阀继续打开,控制线路板2改变压力感应器的感应压力设置。关闭充气泵时,旋钮3逆时针转动,当旋钮3转动至低档时,拨动盘6与槽轮7配合,拨动盘6带动槽轮7和转换器8逆时针转动,槽轮7和转换器8回复至原位,单向阀关闭。

旋转旋钮3按图1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至放气时,弹片盖4和拨动盘6的转向与旋钮3的转向相同,控制线路板2改变压力感应器的感应压力设置,同时,拨动盘6拨动槽轮7顺时针转动,并且,拨动柱与拨动槽分离,槽轮7带动转换器8转动,转换器8上的开关结构使单向阀打开,被充气物中的气体通过充气泵排放至大气中,当被充气物内的压力达到放气压力时,停止放气。

进一步的,开关结构包括设于转换器8外周的弧形凸起81,单向阀的一端与转换器8的圆周面接触,且位于弧形凸起81的一侧。

如图2所示,弧形凸起81设于转换器8的与单向阀相对的一侧,单向阀中的阀杆通过推杆与转换器8接触,且推杆的端部位于弧形凸起81的一侧,放气时,转换器8转动,弧形凸起81通过推杆推动单向阀开启,转换器8转回至原位时,单向阀关闭。

进一步的,充气机构包括电机9、风叶10和多个分隔板11,多个分隔板11均设于壳体1内,且将壳体1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多个分隔板11连接形成第三腔室;隔板上设有连通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开口;风叶10设于第三腔室,电机9位于第二腔室,且与风叶10传动连接,转换器8设于第三腔室,转换器8用于控制第三腔室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连通和断开。

具体的,第一腔室分别与壳体1外部和第三腔室连通,第三腔室分别与第二腔室和进气口110连通。充气过程中,单向阀打开,电机9带动风叶10转动,外部气体通过面板120上通风口进入第一腔室,第一腔室中的气体通过转换器8进入第二腔室,隔板在电机9与风叶10连接的部分设有通风口,电机9驱动风叶10转动,第二腔室内的气体进入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10进入被充气物;放气过程中,单向阀打开,转换器8使第三腔室的左右两端断开,被充气物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10进入第三腔室,然后通过隔板上的开口进入第二腔室,电机9驱动风叶10转动,第二腔室内的气体进入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左端的气体通过转换器8进入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的气体通过面板120上的通风口排到外界大气中。

进一步的,转换器8上设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贯穿转换器8的圆周面和转换器8的与槽轮7相对的端面。

如图3所示,转换器8具有位于中部的转动体,转动体呈圆柱形,转动体的上端通过螺钉与槽轮7固定连接;转动体靠近槽轮7的一端设有第一封板,转动体远离槽轮7的一端设有第二封板,第二封板上设有弧形凸起81,转动体的圆周面上设有通风罩82,通风罩82的截面呈扇形,通风罩82的两个侧壁均与第一封板、第二封板和转动体固定连接,通风罩82远离转动体的弧形面上设有通风口,弧形面上的通风口与弧形凸起81位于转动体相对的两侧,第一封板与通风罩82相对的位置设有与通风罩82内部连通的通风口,从而形成气流通道。

如图4所示,第三腔室内设有柱形空腔,转换器8位于柱形腔内,第一封板的圆周面、第二封板的圆周面和通风罩82的弧形面均与柱形腔的内壁接触,转动体未设置通风罩82的部分与柱形腔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充气过程中,槽轮7带动转换器8转动,通风罩82上的开口与隔板上的开口相对,第一腔室中的气体通过第一封板上的开口进入通风罩82内,通风罩82内的气体通过隔板上的开口进入第二腔室,电机9驱动风叶10转动,第二腔室内的气体进入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内气体经过转换器8与柱形腔内壁之间的空隙流动至进气口110,然后通过单向阀进入被充气物;放气过程中,槽轮7带动转换器8转动,通风罩82将第三腔室的两端断开,通风罩82上的开口与第三腔室的左端连通,转换器8与柱形腔室内壁之间留有空隙的部分转动至隔板设有开口的位置,弧形凸起81使单向阀打开,被充气物内的气体通过进气口110进入第三腔室,并通过隔板上的开口进入第二腔室,电机9驱动风叶10转动,第二腔室内的气体从第三腔室的左端进入第三腔室,第三腔室内的气体进入通风罩82,并通过第一封板上的开口进入第一腔室,第一腔室内的气体通过面板120上通风口进入大气中。转换的结构实现了对第三腔室连通方式的控制。

进一步的,充气泵还包括泄气阀13,泄气阀13设于壳体1内;控制线路板2与泄气阀13信号连接,泄气阀13通过第二通气管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

泄气阀13设于第一腔室内,壳体1上设有通孔,第二通气管一端与通孔连通、另一端与泄气阀13连通。将旋钮3从高档位转动至低档位时,设定的压力值降低,压力感应器检查到的压力高于设定值,并将检测结果信号传送至控制线路板2,控制线路板2控制泄气阀13开启,对被充气物进行放气,当检测到的压力等于设定值时,控制线路板2控制泄气阀13关闭。

进一步的,充气泵还包括补气泵14,补气泵14设于壳体1内;控制线路板2与补气泵14信号连接,补气泵14通过第三通气管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

补气泵14设于第一腔室内,壳体1上设有通孔,第三通气管一端与通孔连通、另一端与补气泵14连通。压力感应器检查到的压力低于设定值,并将检测结果信号传送至控制线路板2,控制线路板2控制补气泵14开启,对被充气物进行补气,当检测到的压力等于设定值时,控制线路板2控制补气泵14关闭。

泄气阀13和补气泵14的设置,将被充气物中的压力控制在需要范围内,方便对被充气物内的压力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通气孔包括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和第三通气孔,第一通气管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第二通气管与第二通气孔连通,第三通气管与第三通孔连通。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通气孔包括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和第三通气管中的任意两个通过第四通气管与第一通气孔连通,另外一个与第二通气孔连通。

具体的,第一通气管和第二通气管通过第四通气管连通,第四通气管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第三通气管与第二通气孔连通,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或者,第二通气管和第三通气管通过第四通气管连通,第四通气管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第一通气管与第二通气孔连通,第二通气管与第三通气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或者,第一通气管和第三通气管通过第四通气管连通,第四通气管与第一通气孔连通,第二通气管与第二通气孔连通,第一通气管与第三通气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控制线路板2与电磁阀信号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控制线路板2与电磁阀信号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通气孔包括第一通气孔,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和第三通气管通过第四通气管与第一通气孔连通。

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和第三通气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控制线路板2与电磁阀信号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泵可应用于充气床中,具体的,壳体1位于充气床内部,进气口110和壳体1上的通孔均位于充气床的内部;面板120与充气床固定连接,旋钮3位于充气床的外部,通过旋钮3设置对充气床的充气压力,或对充气床进行放气;使用充气床过程中,压力感应器实时感应充气床内的压力,并通过泄气阀13和补气泵14调整充气床内的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泵包括:壳体1、控制机构和充气机构,控制机构和充气机构均设于壳体1内;控制机构包括压力感应器和控制线路板2,压力感应器与控制线路板2信号连接,控制线路板2与充气机构信号连接,压力感应器通过第一通气管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充气机构通过设于壳体1上的进气口110与壳体1的外部连通。使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气泵给物体充气时,进气口110和第一通气管均与被充气物体的内部连通,充气机构使气体通过进气口110进入被充气物体,同时,压力感应器感应被充气物体内的压力,当检测到被充气物体内的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压力感应器将信号传送至控制线路板2,控制线路板2控制充气机构停止充气,防止对被充气物体造成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