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电动打气筒及打气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86103发布日期:2018-07-20 21:16阅读:2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钻井工程中钻井液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电动打气筒及打气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钻井液性能测试中,涉及钻井液中压失水(api-fl)的测定时,钻井队所用的中压失水仪器全部采用手动打气筒装置进行供气,此种供气方式的不足之处有:①单次实验过程中需要多次手动打气,操作误差大,供气气压不稳定,造成实验数据波动大;②每次实验过程中,频繁加压打气,操作繁琐,人工劳动强度大;③手动打气筒的手柄易断裂,且无法焊接,使用不便;④手动打气筒占地面积大,放置于地面时,稳定性差,易倾倒,砸伤脚部。

每次测试完中压失水实验结束后,需要将手动打气筒内部的气体排空,再次实验时,又需要手动重新加压打气,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在钻井液中压失水实验过程中,手动打气造成的气压不稳、频发打气加压、打气筒易损坏、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电动打气筒,包括电机驱动器、单项泵、流体筒、进气阀、出气阀、电源和气管线,电源、电机驱动器和单项泵依次连接,单项泵出气口通过气管线连接进气阀,流体筒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依次连接进气阀和出气阀。

还包括固定螺丝和电源插头,电机驱动器的左端连接电源和电源插头,电机驱动器的右端顶部连接单项泵,电机驱动器底部通过固定螺丝连接流体筒,流体筒右端分别连接进气阀和出气阀。

还包括提手、第一垫脚和第二垫脚,电机驱动器的左端顶部连接提手,第一垫脚连接在电机驱动器和流体筒之间,第二垫脚连接在流体筒底部。

所述出气阀包括输气接头、放气阀体和放气阀杆,放气阀体左端连接流体筒右端,放气阀体右端连接输气接头,放气阀体顶端连接放气阀杆。

所述放气阀体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左端下部和右端中部分别由外向内水平开设阶梯状圆孔,圆柱体的顶端中部由外向内竖直开设阶梯状圆孔,阶梯状圆孔的内径由外向内递减,圆柱体左端的阶梯状圆孔右端和右端的阶梯状圆孔左端均与顶端的阶梯状圆孔相通,顶端的阶梯状圆孔底部为锥形孔。

所述的放气阀杆为阶梯状柱体,阶梯状柱体的底部为锥体。

还包括压力仪表,压力仪表连接流体筒。

一种便携电动打气筒的打气方法,电源为电机驱动器供电,电机驱动器驱动单项泵,单项泵吸收空气并将空气压缩输入到气管线内,气管线将压缩空气通过进气阀输入流体筒内,压缩空气在流体筒内不断压缩直至达到所需气压,打开出气阀,流体筒内的压缩空气由出气阀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这种便携电动打气筒及打气方法,采用便携电动打气筒进行中压失水实验时,无需手动打气,设备自动加压打气,提供的气源具有压力稳定的优点;同时气源流量大,最多可同时进行10组中压失水的实验,而手动打气筒只能为1组实验供气;该便携电动打气筒结构紧凑,功能多,体积小,体积仅为原手动打气筒的1/3,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和便携性,同时自动打气加压,并恒压至1mpa的功能,无需人工调压,方便快捷,精准度高;该便携电动打气筒经久耐用、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节省体力。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便携电动打气筒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便携电动打气筒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携电动打气筒出气阀阀体结构图。

图4为便携电动打气筒出气阀阀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驱动器;2、单项泵;3、流体筒;4、进气阀;5、出气阀;6、电源;7、气管线;8、提手;9、固定螺丝;10、第一垫脚;11、电源插头;12、第二垫脚;13、输气接头;14、放气阀体;15、放气阀杆;16、压力仪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便携电动打气筒,包括电机驱动器1、单项泵2、流体筒3、进气阀4、出气阀5、电源6和气管线7,电源6、电机驱动器1和单项泵2依次连接,单项泵2出气口通过气管线7连接进气阀4,流体筒3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依次连接进气阀4和出气阀5。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电动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驱动器1、单项泵2、流体筒3、进气阀4、出气阀5、电源6和气管线7,电源6、电机驱动器1和单项泵2依次连接,单项泵2出气口通过气管线7连接进气阀4,流体筒3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依次连接进气阀4和出气阀5。

电源6为电机驱动器1供电,电机驱动器1驱动单项泵2,单项泵2吸收空气并将空气压缩输入到气管线7内,气管线7将压缩空气通过进气阀4输入流体筒3内,压缩空气在流体筒3内不断压缩直至达到所需气压,打开出气阀5,流体筒3内的压缩空气由出气阀5排出。本发明提供的这种便携电动打气筒,采用便携电动打气筒进行中压失水实验时,无需手动打气,设备自动加压打气,提供的气源具有压力稳定的优点;同时气源流量大,最多可同时进行10组中压失水的实验,而手动打气筒只能为1组实验供气。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固定螺丝9和电源插头11,电机驱动器1的左端连接电源6和电源插头11,电机驱动器1的右端顶部连接单项泵2,电机驱动器1底部通过固定螺丝9连接流体筒3,流体筒3右端分别连接进气阀4和出气阀5。取出电源插头11,直接插入220v插座即可通电;固定螺丝9连接,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成本低,便于维修,同时本发明结构紧凑,功能多,体积小,体积仅为原手动打气筒的1/3,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和便携性;经久难用、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节省体力。电机驱动器1和单项泵2为现有技术。

还包括提手8、第一垫脚10和第二垫脚12,电机驱动器1的左端顶部连接提手8,第一垫脚10连接在电机驱动器1和流体筒3之间,第二垫脚12连接在流体筒3底部。提手8方便携带,使电动打气筒具有良好的移动性和便携性;第一垫脚10和第二垫脚12用于调节电动打气筒的平衡性,确保使用时的稳定性。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出气阀5包括输气接头13、放气阀体14和放气阀杆15,放气阀体14左端连接流体筒3右端,放气阀体14右端连接输气接头13,放气阀体14顶端连接放气阀杆15。输气接头13便于连接需要充气的设备,连接方便,放气阀体14和放气阀杆15配合使用进行放气,灵活性强。

所述放气阀体14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左端下部和右端中部分别由外向内水平开设阶梯状圆孔,圆柱体的顶端中部由外向内竖直开设阶梯状圆孔,阶梯状圆孔的内径由外向内递减,圆柱体左端的阶梯状圆孔右端和右端的阶梯状圆孔左端均与顶端的阶梯状圆孔相通,顶端的阶梯状圆孔底部为锥形孔。所述的放气阀杆15为阶梯状柱体,阶梯状柱体的底部为锥体。机构简单。

还包括压力仪表16,压力仪表16连接流体筒3。充气时,压力仪表16指针开始随着气压上升,当指针达到最高值,指针不在上升时,就关掉充气机开关,避免电机过热而损害电机,并关闭进气阀5,可以储存气体;压力仪表16直观的显示流体筒3内的气压使打气筒自动打气加压并恒压至1mpa的功能,无需人工调压,方便快捷,精准度高;同时避免流体筒3内压力过大导致设备损坏或危机人员安全,同时提高精确度。压力仪表16为现有仪表。

便携电动打气筒整体尺寸:长30cm×宽18cm×高22cm。

一种便携电动打气筒的打气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源6为电机驱动器1供电,电机驱动器1驱动单项泵2,单项泵2吸收空气并将空气压缩输入到气管线7内,气管线7将压缩空气通过进气阀4输入流体筒3内,压缩空气在流体筒3内不断压缩直至达到所需气压,打开出气阀5,流体筒3内的压缩空气由出气阀5排出。

实施例4

陕西西安兴隆园化验室室内评价实验。

①便携电动打气筒实验基本情况

化验室的中压失水仪器为5组并联的模式,利用便携电动打气筒和手动打气筒分别提供气源进行中压失水的测定实验。10组实验采用相同的钻井液配方和相同的定性滤纸,实际中压失水量为10.5ml,理论上实验测定的中压失水数值都应该为10.5ml。

②中压失水实验评价数据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利用手动打气筒进行中压失水测定时,单次实验平均需要打气3.6次,气压偏差±0.25mpa,最终导致中压失水数值偏差达到0.36ml,偏差程度为3.4%。采用便携电动打气筒进行的中压失水测定实验中,单次实验仅需打气1次,气压偏差仅为±0.01mpa,最终的实验数值偏差仅为0.1ml,偏差程度为0.95%。

对比两种供气方式,从实验数值的准确度、气源压力的稳定性和劳动强度等方面,便携电动打气筒明显优于手动打气筒。

实施例5

陕西靖边第三项目部化验室室内评价实验。

①便携电动打气筒实验基本情况

化验室的中压失水仪器为3组并联的模式,利用便携电动打气筒和手动打气筒分别提供气源进行中压失水的测定实验。6组实验采用相同的钻井液配方和相同的定性滤纸,实际中压失水量为8.4ml,理论上实验测定的中压失水数值都应该为8.4ml。

②中压失水实验评价数据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利用手动打气筒进行中压失水测定时,单次实验平均需要打气3.3次,气压偏差±0.26mpa,最终导致中压失水数值偏差达到0.43ml,偏差程度为5.1%。采用便携电动打气筒进行的中压失水测定实验中,单次实验仅需打气1次,气压偏差仅为±0.01mpa,最终的实验数值偏差仅为0.07ml,偏差程度为0.83%。

对比两种供气方式,从实验数值的准确度、气源压力的稳定性和劳动强度等方面,便携电动打气筒明显优于手动打气筒。

实施例6

苏里格sn0071-08井现场试验。

①便携电动打气筒实验基本情况

化验室的中压失水仪器为单组模式,利用便携电动打气筒和手动打气筒分别提供气源进行中压失水的测定实验,每种测定方法各做3次实验。6组实验采用钻井队相同的钻井液和相同的定性滤纸,实际中压失水量为6.5ml,理论上实验测定的中压失水数值都应该为6.5ml。

②中压失水实验评价数据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利用手动打气筒进行中压失水测定时,单次实验平均需要打气3.7次,气压偏差±0.26mpa,最终导致中压失水数值偏差达到0.33ml,偏差程度为5.07%。采用便携电动打气筒进行的中压失水测定实验中,单次实验仅需打气1次,气压偏差仅为±0.01mpa,最终的实验数值偏差仅为0.03ml,偏差程度为0.46%。

对比两种供气方式,从实验数值的准确度、气源压力的稳定性和劳动强度等方面,便携电动打气筒明显优于手动打气筒。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