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流附壁放空逆止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3312发布日期:2018-07-20 20:3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气压束流的逆止元件。



背景技术:

气压束流技术是一种控制技术,它是以空气为介质,以压缩空气能量控制执行机构的一种控制方式,可广泛应用于轻重工业各种设备的控制,例如空气放大器利用少量的压缩空气(普通的车间即可提供)可输出大量高速、低压的气流,并根据需要调整气流方向和出气量。气压束流器件没有运动部件,安全,无需维护,工作时没有噪音,和电控器件相比,没有起火的危险、没有电气干扰。

气压附壁放空“逆止”元件是采用气压束流技术的一种元件。气压束流技术是尚未被人们知晓或知晓而未充分应用的一门控制技术,该技术可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特别是在一些不宜用电控的场合,用气控方式就可以解决问题。气压束流控制元件对于执行机构为气马达或气缸的控制更为方便,可大大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气流附壁放空逆止元件。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流附壁放空逆止元件,包括控制腔体,所述控制腔体具有第一信号室和工作室,所述第一信号室通过第一信号出口和工作室连通;所述工作室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信号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中心轴线和第二侧壁的距离;所述工作室远离第一信号出口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劈,所述分流劈位于所述中心轴线上。

其中,所述分流劈与第一信号出口相对的一面为弧形的凹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与其和第二侧壁的距离比为1:1.5-2。

其中,所述分流劈和工作室的第一侧壁围成的区域连通于第一放空通道,所述第一放空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放空口;

所述分流劈和工作室的第二侧壁围成的区域连通于第二放空通道,所述第二放空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空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空通道和所述第二放空通道构成环形,所述第一放空通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放空通道,优选地,所述第一放空通道的长度为所述第二放空通道长度的0.2-0.5倍。

其中,所述分流劈和工作室的第二侧壁围成的区域连通有第二信号通道,所述第二信号通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信号室。

更优选地,所述分流劈和工作室的第一侧壁围成的区域连通于第一放空通道,所述分流劈和工作室的第二侧壁围成的区域连通于第二放空通道,第一放空通道和所述第二放空通道相连成环形;所述分流劈和工作室的第二侧壁围成的区域还连通有第二信号通道,所述第二信号通道位于所述环形内。

所述气流附壁放空逆止元件,包括底板、控制腔体,盖板,所述控制腔体位于底板和盖板之间,并通过螺母和螺钉固定。

其中,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一信号室接头、第二信号室接头、放空口出口,所述第一信号室接头连接于所述第一信号室,所述第二信号室接头通过第二信号通道连接所述工作室,所述放空口出口通过第一放空通道连接所述工作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流附壁放空逆止元件,是无主气源元件,在系统中起到控制单向流动的作用,实现气流信号控制。

气信号进入工作室,气流在“附壁效应”作用下,主气流只能沿着第一侧壁进入第一放空出口,再经第一放空通道由放空口排出。只有微量气流进入第二放空出口经第二放空通道,也由放空口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结构,使第二信号出口压力大于第二放空出口压力,第二信号室无气信号输出。实现了气流控制。

本气压束流逆止元件没有运动部件,安全,无需维护,尤其适于气马达或气缸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气流附壁放空“逆止”元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控制腔体;3:盖板;4:螺母;5:螺钉。

图2是控制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1:第一信号室;2.2:第一信号出口;2.3:第一侧壁;2.4:工作室;2.5:第一放空出口;2.6:分流劈;2.7:第一放空通道;2.8:放空口;2.9:第二放空通道;2.10:第二信号室;2.11:第二信号通道;2.12:第二信号出口;2.13:第二放空出口;2.14:第二侧壁。

图3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K向图。图中,3.1:第一信号室接头;3.8:放空口出口;3.10:第二信号室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以下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中使用的手段,如无特别说明,均使用本领域常规的手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气流附壁放空逆止元件,包括底板1、控制腔体2,盖板3,所述控制腔体位于底板和盖板之间,并通过螺母4和螺钉5固定。本实施例中,底板1、控制腔体2外壳,盖板3均为矩形。

参见图2,所述控制腔体具有第一信号室2.1和工作室2.4,所述第一信号室2.1通过第一信号出口2.2和工作室连通,所述第一信号出口2.2为圆形。

所述工作室具有第一侧壁2.3和第二侧壁2.14,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信号出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中心轴线和第二侧壁的距离,距离比为1:1.9;所述工作室远离第一信号出口的一端设置有分流劈2.6,分流劈2.6位于所述中心轴线上,所述分流劈与第一信号出口相对的一面为弧形的凹面。分流劈2.6和工作室的第一侧壁围成的区域通过第一放空出口2.5连通于第一放空通道2.7,所述第一放空通道2.7的另一端设置有放空口2.8;

所述分流劈2.6和工作室的第二侧壁2.14围成的区域通过第二放空出口2.13连通于第二放空通道2.9,所述第二放空通道2.9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空口2.8。

第一放空通道和第二放空通道构成环形,所述第一放空通道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放空通道。本实施例中,第一放空通道的长度为所述第二放空通道长度的0.225倍。

所述分流劈和工作室的第二侧壁围成的区域还连通有第二信号通道2.11,所述第二信号通道2.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信号室2.10。第二信号通道和第二信号室2.10位于第一放空通道和第二放空通道相连成的环形内。

参见图3和图4,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一信号室接头3.1、第二信号室接头3.10、放空口出口3.8,所述第一信号室接头3.1连接于所述第一信号室3.1,所述第二信号室接头3.10通过第二信号室2.10、第二信号通道2.11连接所述工作室,所述放空口出口3.8通过放空口2.8、第一放空通道连接于所述工作室。

当第一信号室2.1有气信号输入时,气流经过第一信号出口2.2进入工作室2.4。进入工作室2.4的气流在“附壁效应”作用下,主气流只能沿着第一侧壁2.3进入第一放空出口2.5,再经第一放空通道2.7由放空口2.8排出。只有微量气流进入第二放空出口2.13经第二放空通道2.9,也由放空口2.8排出。由于第二信号出口2.12压力大于第二放空出口2.13压力,所以第二信号出口2.12无气流输入,第二信号室2.10无气信号输出。

当第二信号室2.10有气信号输入时,气流先后经过第二信号通道2.11、第二信号出口2.12进入工作室2.4。进入工作室2.4气流在分流劈2.6的“凹劈锁紧涡”的作用下经过第一信号出口2.2进入第一信号室2.1,再由第一信号室2.1输出到控制系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附壁放空逆止元件结构和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第一信号出口的中心轴线与第一侧壁的距离小于所述中心轴线和第二侧壁的距离,两个距离比为1:2.0。第一放空通道的长度为所述第二放空通道长度的0.3倍。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