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718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该牵引系统包括绞盘车(1)、滑轮组、循环索(2)、牵引索(4);所述绞盘车(1)带动所述循环索(2;所述循环索(2)组成一个无自由端的封闭结构,并套接在滑轮组和绞盘车(1上,循环索(2)上至少连接有一个牵引索连接件(5),牵引索连接件(5)连接牵引索(4),所述滑轮组固定在地面上。由于采用循环索加牵引索的模式,比仅采用牵引采用的模式,大大缩短了牵引索的长度,解决了牵引索太长,回收时间长且回收费劲的问题;牵引索长度有限,飞行器飞行的高度可控,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牵引索,解决了存在的安全隐患;采用循环索,可实现持续、高效、便捷的放飞飞行器。
【专利说明】
一种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弓I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起飞牵引装置,尤其是一种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滑翔机是一种没有动力装置,重于空气的固定翼航空器。它可以由飞机拖曳起飞,也可用绞盘车或汽车牵引起飞,更初级的还可从高处的斜坡上下滑到空中。在无风情况下,滑翔机在下滑飞行中依靠自身重力的分量获得前进动力,这种损失高度的无动力下滑飞行称滑翔。在上升气流中,滑翔机可像老鹰展翅那样平飞或升高,通常称为翱翔。滑翔和翱翔是滑翔机的基本飞行方式。
[0003]滑翔机的起飞方式有一下几种:
[0004]1.绞车牵引:一般才用大功率油动发动机,由专业操作人员操作。控制一个专用绞车,牵引线长达数百米,牵引滑翔机升空。此种牵引方式成本高,设备投资大,场地要求高。
[0005]2.弹射牵引:以硬牵引线加上弹性收缩段,通过弹性收缩材料的收缩力量牵引滑翔机升空的一种牵引方式。
[0006]3.飞机拖拽牵引:由固定翼飞机通过牵引索拖拽滑翔机升空,在空中到达预定高度由滑翔机驾驶员操作脱钩装置脱离牵引。随后拖拽飞机驾驶员操作回收牵引索。脱离后,滑翔机进入自由滑翔状态。
[0007]4.动力滑翔机自主升空:滑翔机自身配备发动机和螺旋桨,采取与常规固定翼同样的起飞方式升空到达预定高度后关闭发动机,进入无动力滑翔状态。
[0008]以上牵引方式,存在升空高度大,时间周期长,操作较复杂,同时对于空域环境要求高。滑翔机飞行高度未经限制,在初学者还没有系统训练的情况下,容易飞出训练场地,具有安全隐患。且牵一线较长,收卷牵引线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0009]为了解决现有牵引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收卷牵引线费时费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通过对牵引系统进行设计,解决了牵引线回收的问题和飞行高度的问题,同时能够节省场地,保证飞行器的安全性问题,并可实现连续牵引。
[0010]本实用新型的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牵引系统包括绞盘车、滑轮组、循环索、牵引索;所述绞盘车带动所述循环索;所述循环索组成一个无自由端的封闭结构,并套接在滑轮组和绞盘车上,循环索上至少连接连接有一个牵引索连接件,牵引索连接件连接牵引索,所述滑轮组固定在地面上。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绞盘车的动力系统为油动发动机或者电动发动机。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循环索为钢索,且所述钢索与地面不接触,并能绕滑轮组转动。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牵引索连接件与所述牵引索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滑轮组由三组固定于地面的滑轮构成,且呈横折的“7”形结构,所述的绞盘车设置在所述横折结构的横的开始端,横折结构的横的结束端设置有两个滑轮,所述横折结构的折的结束端设置有一个滑轮,防止并行的循环索搅扰在一起。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牵引索连接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采用循环索加牵引索的模式,比仅采用牵引采用的模式,大大缩短了牵引索的长度,解决了牵引索太长,回收时间长且回收费劲的问题;
[0018]2.牵引索长度有限,飞行器飞行的高度可控,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长度的牵引索,解决了存在的安全隐患;
[0019]3.采用循环索,缩短每次放飞飞行器的时间,可实现持续、高效、便捷的放飞飞行器。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不意图。
[0023]图中1、绞盘车;2、循环索;3、滑轮;4、牵引索;5、牵引索连接件;6、飞行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0025]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该牵引系统包括绞盘车1、滑轮组、循环索2、牵引索4;所述绞盘车I带动所述循环索2;所述循环索2组成一个无自由端的封闭结构,并套接在滑轮组和绞盘车I上,循环索2上至少连接有一个牵引索连接件5,牵引索连接件5连接牵引索4,所述滑轮组固定在地面上。所述绞盘车I采取油动发动机或者电动发动机。所述的电动发动机采用市电为电源,并连接有应急电源,防止飞行器6在升空的过程中断电,进而造成的安全隐患。所述循环索2为钢索,且贴近底面转动。所述牵引索连接件5与所述牵引索4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所述的牵引索连接件5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绞盘车的动力系统为油动发动机或者电动发动机。所述循环索为钢索,且所述钢索与地面不接触,并能绕滑轮组转动。所述牵引索连接件与所述牵引索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0026]实施例一
[0027]如附图2所示,一种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该牵引系统包括绞盘车1、滑轮组、循环索2、牵引索4;所述的绞盘车作为整个系统的动力单元,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绞盘车靠电动发动机,米用市电作为电源。
[0028]所述绞盘车I带动所述循环索2;所述循环索2组成一个无自由端的封闭结构,并套接在滑轮组和绞盘车I上。所述的滑轮组和循环索2组成一个传动系统,靠绞盘车驱动,循环索2上均匀的设置若干牵引索连接件5,牵引索连接件5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的所述滑轮组由三组固定于地面的滑轮3构成,且呈横折的“7”形结构,所述的绞盘车I设置在所述横折结构的横的开始端,横折结构的横的结束端设置有两个滑轮3,所述横折结构的折的结束端设置有一个滑轮3,防止并行的循环索2搅扰在一起,另外可以节省部分场地。所述的循环索采用钢制循环锁,保证能够提供足够的拉力。所述牵引索连接件5与所述牵引索4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0029]使用时,将绞盘车1、循环索2还有滑轮组一个循环索2能在绞盘车I和滑轮组之间转动的系统,牵引索4 一端连接在循环索2上设置的牵引是连接件5上,另一端连接在飞行器6(滑翔机)上,启动绞盘车I,绞盘车I带动循环索2,循环索2带动与之相连的牵引索4,牵引索4带动飞行器6。随着绞盘车2不断的加速,飞行器6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由于空气动力学的可知,当飞行器6达到一定速度后,高度会在空气升力的作用下升高,达到极限高度后,绞盘车减速,飞行器6会与牵引索4自动脱开,成滑翔状态,由于牵引索4的长度一定,则飞行器6飞行高度一定,且不会太高,更安全。牵引索4的长度较短,回收很便捷。取下已使用的牵引索4,并在靠近弯折处的循环索上连接另外一个牵引索4,即可完成下一个飞行器的起飞准备工作,以此类推,采用此种牵引循环系统,大大减少了每次飞行的准备时间,便于教学和初学者体验起飞过程。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牵引系统包括绞盘车(I)、滑轮组、循环索(2)、牵引索(4);所述绞盘车(I)带动所述循环索(2);所述循环索(2)组成一个无自由端的封闭结构,并套接在所述滑轮组和所述绞盘车(I)上,所述循环索(2)上至少连接有一个牵引索连接件(5),所述牵引索连接件(5)连接所述牵引索(4),所述牵引索(4)连接飞行器(6),所述滑轮组固定在地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由三组固定于地面的滑轮(3)构成,且呈横折的“7”形结构,所述的绞盘车(I)设置在所述横折结构的横的开始端,横折结构的横的结束端设置有两个滑轮(3),所述横折结构的折的结束端设置有一个滑轮(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车(I)动力系统为油动发动机或者电动发动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索(2)为钢索,且与地面不接触,并能绕滑轮组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索连接件(5)与所述牵引索(4)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循环传送牵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索连接件(5)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B64F1/08GK205469871SQ201620255544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3月30日
【发明人】代翔
【申请人】代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