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1006发布日期:2018-11-07 07:18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油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泵是一种全密封结构的,内置潜油运行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直轴驱动一离心式或轴流式叶片泵,专用于输送变压器绝缘油介质的流体机械。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变压器油泵因为电机轴与油泵进口平行致使开机时,变压器油需一定时间充入电机转子内,电机动定转子靠变压器油来冷却,同时冷却时上、下腔体油温会有差别,因此不仅开机时冷却效果不好而且冷却效果整体不好;另外,变压器油内的杂质容易沉积在下部的定子中,对油泵电机使用寿命有影响,而且想要清除沉积在定子中的杂质,须把整个机座拆除,所以检修麻烦。

综上,现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且易于检修的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其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上的进口和出口,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叶轮,以及设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可拆卸除杂结构;其中,所述电机结构的电机轴垂直于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通道设置,且所述电机结构相对位置位于所述进口进和所述出口下方。

所述叶轮和所述电机结构通过轴承座连接。

所述轴承座上均布有若干轴向通孔。

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包括与所述壳体的底座螺纹连接的堵头,所述堵头包括便于拆卸的头体、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的连接体、以及成型在所述连接体的端部用于存储杂质的储杂槽。

所述螺纹连接为细牙螺纹连接,牙数设为11,牙型角设为55°;所述储杂槽设为圆柱形,且所述储杂槽的底部设有120°椎体。

所述头体设为六角螺头结构,所述头体嵌入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槽内;其中,所述头体的内端面上还成型有与所述底座上的周向凹槽相配合的周向凸缘。

所述周向凹槽的内边处还成型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

所述密封圈设为采用耐油耐温的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圈。

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底端用于覆盖密封所述安装槽的堵头封盖。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之处:

在本发明中,所述电机结构垂直于所述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之间的通道设置,使得通道在所述电机结构上方,因此油泵开机时会快速对电机结构结构进行充油冷却,从而所述电机结构具有快速且良好的冷却效果;同时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位于所述电机结构下方,变压器油中的杂质会沉淀在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中,当需要检修时只需拆下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即可;综上,该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且便于检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轴承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堵头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进口;3-出口;4-叶轮;5-电机结构;6-堵头;7-储杂槽;8-周向凸缘;10-密封槽;11-密封圈;12-头体;13-堵头封盖;14-轴向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2和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其包括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进口2和出口3,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叶轮4,以及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机结构5,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可拆卸除杂结构;其中,所述电机结构5的电机轴垂直于所述进口2和所述出口3之间的通道设置,且所述电机结构5相对位置位于所述进口2进和所述出口3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结构5垂直于所述所述进口2和所述出口3之间的通道设置,使得通道在所述电机结构5上方,因此油泵开机时会快速对电机结构5结构进行充油冷却,从而所述电机结构5具有快速且良好的冷却效果;同时设于所述壳体1底部的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位于所述电机结构5下方,变压器油中的杂质会沉淀在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中,当需要检修时只需拆下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即可;综上,该变压器油泵冷却系统具有良好的冷却效果且便于检修。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电机轴与油泵的进、出口3垂直安装,因此工作时变压器油首先充满整个壳体1的内腔体,从而易于冷却电机转定子;同时,垂直设置的电机轴能够旋转带动变压器油的循环流动,从而使得电机轴、电机转定子相互之间没有油温差;在运动过程中,高温油上升被泵旋转带走,而低温油继续下沉冷却电机转定子。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叶轮4和所述电机结构5通过轴承座连接;其中,所述轴承座上均布有若干轴向通孔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4和所述电机结构5无需设置密封机构,从而缩短了叶轮4的悬臂距离、减少了转动时的振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轴承座上的所述轴向通孔14设为三个,因此在冷却油除了能通过所述电机结构5的电机轴进入设有所述电机结构5的壳体1机腔内又可以通过所述轴承座上的所述轴向通孔14进行壳体1机腔内,从而使得冷却油能够快速进入所述电机结构5和所述壳体1机腔中。

进一步,如图3和4所示,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包括与所述壳体1的底座螺纹连接的堵头6,所述堵头6包括便于拆卸的头体12、与所述底座螺纹连接的连接体、以及成型在所述连接体的端部用于存储杂质的储杂槽7。

其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连接为细牙螺纹连接,牙数设为11,牙型角设为55°;所述储杂槽7设为圆柱形,且所述储杂槽7的底部设有120°椎体,如此设计的储杂槽7能够使杂质顺利且快速的沉淀的作数储杂槽7的底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头体12设为六角螺头结构,所述头体12嵌入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安装槽内;其中,所述头体12的内端面上还成型有与所述底座上的周向凹槽相配合的周向凸缘8。所述六角螺头结构能够便于作业人员拆装所述堵头6,而所述周向凹槽和所述周向凸缘8的设置能够提高所述堵头6与所述底座之间的配合度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密封作用。

进一步,所述周向凹槽的内边处还成型有用于安装密封圈11的密封槽10;其中,优选所述密封圈11设为采用耐油耐温的橡胶材料制成的密封圈11。设置耐油耐温的橡胶密封圈11从而防止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与所述底座之间出现漏油,保证密封度。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可拆卸除杂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底端用于覆盖密封所述安装槽的堵头封盖13,从而避免所述堵头6在未拆卸时收到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变压器油的冷循环方向为:进口2-叶轮4外圈-轴承盖上的油槽-电机定子绕组前端-0.4mm的气隙-电机定子绕组后端-后轴承-机座空腔-前轴承-出口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