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175发布日期:2018-09-07 22:25阅读:10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空压机。



背景技术:

空压机即空气压缩主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在纺织、化工、动力等工业领域中应用极广,能够提供自动化生产所需压缩空气足够的供气压力,是生产流程顺畅的必要因素,是许多核心部门生产的核心设备。

市面上现有的空压机是将高温油管和高温水管分开使用排气冷却,这种冷却方法较为固定,而且对油管和水管的冷却不彻底达不到一种循环冷却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散热及冷却更彻底的小型空压机,包括空气滤清器、把手、进风口、进气管、压缩主机、油气桶、滚轮、出油管、进油管、油过滤器、散热扇、油气管、冷却箱、半导体制冷片、气泵、排气管、导管、容量箱、集气管、第一集油管、第二集油管、油泵、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拉杆、水泵和导油管,所述油气桶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滚轮,所述油气桶的顶部连接有压缩主机,所述压缩主机的上表面安装有空气滤清器,所述空气滤清器的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空气滤清器的另一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空气滤清器的一端与压缩主机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压缩主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油气管,所述油气管远离压缩主机的一端与油气桶固定连接,所述压缩主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远离压缩主机的一端与油气桶连接,所述油气桶的顶部中心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顶部安装有气泵,所述冷却箱内部设有集气管和第一集油管,所述集气管的一端穿过冷却箱与油气桶的顶端连接,所述集气管的另一端与气泵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集油管的一端穿过冷却箱与油气桶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油管的另一端穿过冷却箱与油泵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冷却箱靠近压缩主机的一侧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位于集气管、第一集油管、第二集油管和油过滤器的正上方,所述容量箱的内部设有排气管和导油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穿过容量箱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穿出容量箱,所述导油管的一端穿过容量箱与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导油管的另一端穿过容量箱与油过滤器连接,所述容量箱和冷却箱之间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口通过导管与冷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进水口与容量箱连接,所述冷却箱远离油泵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半导体制冷片的一端与容量箱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油气桶的上表面远离压缩主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油气桶的一端连接有把手。

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外侧套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上设有防滑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集气管、排气管、第一集油管和导油管均呈S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容量箱为透明的玻璃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通过压缩主机的水管和油管首先通过散热扇进行初步扇热,然后集气管和第一集油管进入冷却箱内呈S型结构与冷水充分接触进行冷却,然后分别经气泵和油泵通过排气管和导油管进入容量箱进行二次冷却,同时冷却箱的水通过第一连接管、半导体制冷片和第二连接管进入容量箱,半导体制冷片可以对连接管的水进一步的冷却使水进入容量箱进行循环冷却,同时,水泵将容量箱的水不断抽出进入冷却箱,如此循环,能够对该装置进行循环的冷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却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滤清器;2、把手;3、进风口;4、进气管;5、压缩主机;6、油气桶;7、滚轮;8、出油管;9、进油管;10、油过滤器;11、散热扇;12、油气管;13、冷却箱;14、半导体制冷片;15、气泵;16、排气管;17、导管;18、容量箱;19、集气管;20、第一集油管;21、第二集油管;22、油泵;23、第一连接管;24、第二连接管;25、拉杆;26、水泵;27、导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小型空压机,空气滤清器1、把手2、进风口3、进气管4、压缩主机5、油气桶6、滚轮7、出油管8、进油管9、油过滤器10、散热扇11、油气管12、冷却箱13、半导体制冷片14、气泵15、排气管16、导管17、容量箱18、集气管19、第一集油管20、第二集油管21、油泵22、第一连接管23、第二连接管24、拉杆25、水泵26和导油管27,所述油气桶6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滚轮7,所述油气桶6的顶部连接有压缩主机5,所述压缩主机5的上表面安装有空气滤清器1,所述空气滤清器1的一侧设有进风口3,所述空气滤清器1的另一侧连接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远离空气滤清器1的一端与压缩主机5的上表面连接,所述压缩主机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油气管12,所述油气管12远离压缩主机5的一端与油气桶6固定连接,所述压缩主机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油管8,所述出油管8远离压缩主机5的一端与油气桶6连接,所述油气桶6的顶部中心安装有冷却箱13,所述冷却箱13的顶部安装有气泵15,所述冷却箱13内部设有集气管19和第一集油管20,所述集气管19的一端穿过冷却箱13与油气桶6的顶端连接,所述集气管19的另一端与气泵15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集油管20的一端穿过冷却箱13与油气桶6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集油管20的另一端穿过冷却箱13与油泵22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冷却箱13靠近压缩主机5的一侧安装有散热扇11,所述散热扇11位于集气管19、第一集油管20、第二集油管21和油过滤器10的正上方,所述容量箱18的内部设有排气管16和导油管27,所述排气管16的一端穿过容量箱18与气泵15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排气管16的另一端穿出容量箱18,所述导油管27的一端穿过容量箱18与油泵2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导油管27的另一端穿过容量箱18与油过滤器10连接,所述容量箱18和冷却箱13之间安装有水泵26,所述水泵26的抽水口通过导管17与冷却箱13连接,所述水泵26的进水口与容量箱18连接,所述冷却箱13远离油泵22的一侧通过第一连接管23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4,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4远离第一连接管23的一侧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4,所述第二连接管24远离半导体制冷片14的一端与容量箱18连接。所述油气桶6的上表面远离压缩主机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25,所述拉杆25远离油气桶6的一端连接有把手2,便于推动空压机,所述把手2外侧套接有防滑垫,且防滑垫上设有防滑颗粒,防止打滑,所述集气管19、排气管16、第一集油管20和导油管27均呈S型结构,使接触面积更大,冷却更彻底,所述容量箱18为透明的玻璃箱,便于观察水位。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首先空气通过进风口3进入空气滤清器1,然后通过压缩主机5进行压缩与空压机油混合通过油气管12进入油气桶6,油气桶6内的油一部分通过第一集油管20进入冷却箱13,另一部分通过油过滤器10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油通过进油管9进入压缩主机5,压缩主机5内的油通过出油管8进入油气桶6,压缩主机5的水管和油管首先通过散热扇11进行初步扇热,然后集气管19和第一集油管20进入冷却箱13内呈S型结构进行冷却,然后分别经气泵15和油泵22通过排气管16和导油管27进入容量箱18进行二次冷却,同时冷却箱13的水通过第一连接管23、半导体制冷片14和第二连接管24进入容量箱18,半导体制冷片14可以对连接管的水进一步的冷却使水进入容量箱18进行循环冷却,同时,水泵26将容量箱18的水不断抽出进入冷却箱13。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