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切割泵的切割刀片组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9457发布日期:2018-09-11 20:41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切割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切割泵的切割刀片组合。



背景技术:

废纸、垃圾袋、布料、线绳等各种污染物往往会夹带在居民住宅、宾馆饭馆、医院工厂的污水中而排放到水体中,为了提升其污染水体排放的流动性,先需要对这些污染物进行粉碎切割,切割的效果会影响到污染物被进一步降解处理的效率。污水切割泵由于配加了先进的切割刀口,使切割泵在切割泵在恶劣的条件下能把水体中的浮渣、塑料制品以及纤维状物体切碎并顺利排放。

现有的污水切割泵刀片有铰刀式、涡旋式、盘切式等等,都是属于硬砍的方式,其切割效果都不是很好,有的容易卡刀,有的容易缠绕,有的容易堵塞,一旦杂物没有砍断就会卡住刀片使电机堵转,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烧毁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切割泵的切割刀片组合。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水切割泵的切割刀片组合,包括定刀和动刀,所述的定刀固定安装在泵体上,定刀的端面开设有进水口,所述的动刀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的动刀由中心向外延伸出多片刀刃,刀刃呈弧线形,所述的定刀和动刀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的动刀中部开设有安装孔,动刀通过安装孔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下端。

优选地,所述的定刀和动刀的间隙小于0.5mm。

优选地,所述的刀刃上设置有等宽度的锯齿。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口的个数为2个以上,进水口呈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进水口均匀分布在定刀的端面上。

进水口的具体形状和个数根据切割泵的动力大小来确定。

优选地,所述动刀的刀刃数为2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刀刃的弧线形设计,使得刀刃与污物的接触面积更大,刀刃的切割能力更强,比起其他刀型的硬砍方式更省力,不易损坏电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割刀片组合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定刀;2-动刀;3-进水口;4-刀刃;5-锯齿;6-安装孔;7-电机输出轴;8-泵体;9-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污水切割泵的切割刀片组合,包括定刀1和动刀2,定刀1固定安装在泵体8上,动刀2通过安装孔6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轴7的下端,定刀1和动刀2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定刀1和动刀2的间隙为0.3mm。

定刀1端面开设有6个进水口3,进水口3呈不规则几何形状,进水口3均匀分布在定刀1的端面上。

动刀2由中心向外延伸出3个刀刃4,刀刃4呈弧线形。

实施例2

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污水切割泵的切割刀片组合,包括定刀1和动刀2,定刀1固定安装在泵体8上,动刀2通过安装孔6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轴7的下端,定刀1和动刀2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定刀1和动刀2的间隙为0.2mm。

定刀1端面开设有6个进水口3,进水口3呈圆形,进水口3均匀分布在定刀1的端面上。

动刀2由中心向外延伸出3片刀刃4,刀刃4呈弧线形。

每片刀刃4上设置有等宽度的锯齿5,每个锯齿5的宽度为10mm。

刀刃4上设置的锯齿5进一步增强了切割刀片组合的切割效率,当遇到较软的杂物时,刀刃4就会很轻松的将其铡断,当遇到较硬的杂物时,刀刃4也可以轻松的锯断。

实施例3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污水切割泵的切割刀片组合,包括定刀1和动刀2,定刀1固定安装在泵体8上,动刀2通过安装孔6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轴7的下端,定刀1和动刀2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定刀1和动刀2的间隙为0.1mm。

定刀1端面开设有8个进水口3,进水口3呈呈不规则几何形状,进水口3均匀分布在定刀1的端面上。

动刀2由中心向外延伸出3片刀刃4,刀刃4呈弧线形。

每片刀刃4上设置有等宽度的锯齿5,每个锯齿5的宽度为8mm。

刀刃4上设置的锯齿5进一步增强了切割刀片组合的切割效率,当遇到较软的杂物时,刀刃4就会很轻松的将其铡断,当遇到较硬的杂物时,刀刃4也可以轻松的锯断。

该污水切割泵的切割刀片组合安装在污水切割泵上,启动切割泵,叶轮9在电机输出轴7的带动作用下高速旋转,污水污物从定刀1上开设的进水口3吸入泵体8,电机输出轴7下端高速旋转的动刀2对杂物进行切割,使杂物变成碎屑从泵体8的出水管道顺利排出,不堵塞泵体8及管道。

对应于不同的污水杂物情况,可以灵活更换定刀1,定刀1的具体形状根据泵体的安装要求及切割泵的动力确定。动刀2上刀刃4的弧线形设计,使得刀刃4与污物的接触面积更大,增强了切割效率,在处理大量杂物时也可在刀刃4上加设锯齿5,进一步提高切割效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