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剂驱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2188发布日期:2018-12-11 21:2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剂驱动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泵领域,尤其是一种制冷剂驱动泵。



背景技术:

制冷剂驱动泵常用于制冷设备上的调冷冻水、冷却水循环;中央热水器、直燃式中央空调卫生热水的输送、循环;工艺流程热交换介质的循环;城市集中供暖、供热系统热水的输送、循环;随着通信工程科技发展,对散热器等制冷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的制冷剂驱动泵存在高功耗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高效率的制冷剂驱动泵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率的制冷剂驱动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制冷剂驱动泵,包括外壳体、轴承座、叶轮转子、入口管、出口管以及驱动电机,所述的叶轮转子上设置有叶片;所述的叶片形成环形叶片组,环形叶片组的中部形成与入口管对应的内凹形导流入口;所述叶片为弧形结构,叶片的前端部设置有倾斜倒角,倾斜倒角上设置有导入折弯边;所述叶轮转子的上部还设置有导流环座,导流环座中部圆孔与凹形导流入口对应;所述的驱动电机通过轴承座与叶轮转子传动连接;所述的外壳体为双层结构,外壳体的中层为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热层填充有气凝胶隔热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隔热层为真空隔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叶轮转子为钛合金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的叶轮转子与叶片为一体式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叶轮转子上设置有与叶片对应的插槽;所述的插槽为底部宽上部窄的楔形结构,叶片底部结构与插槽相互适配。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环座覆盖在整个叶轮转子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制冷剂驱动泵,其结构稳定,倾斜倒角顺应内凹形导流入口的结构,有效提高驱动效率,其防腐、隔热及抗低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冷剂驱动泵的侧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冷剂驱动泵的叶轮转子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冷剂驱动泵的外壳体壁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制冷剂驱动泵,包括外壳体1、轴承座2、叶轮转子3、入口管4、出口管5以及驱动电机6,所述的叶轮转子3上设置有叶片7;所述的叶片7形成环形叶片组,环形叶片组的中部形成与入口管4对应的内凹形导流入口41;所述叶片7为弧形结构,叶片7的前端部设置有倾斜倒角,倾斜倒角上设置有导入折弯边71;所述的驱动电机6通过轴承座2与叶轮转子3传动连接;所述的外壳体1为双层结构,外壳体1的中层为隔热层11。其中,轴承座2位于外壳体1的底部,入口管4设置于外壳体1上部,出口管5设置于外壳体1侧部,形成离心式驱动结构;其结构稳定,驱动效果好。

所述的隔热层11填充有气凝胶隔热材料。其中气凝胶隔热材料为硅气凝胶,硅气凝胶纤细的纳米网络结构有效地限制了局域热激发的传播,其固态热导率比相应的玻璃态材料低2—3个数量级。纳米微孔洞抑制了气体分子对热传导的贡献,是一种理想的透明隔热材料。有效抑制制冷剂通过驱动泵时与驱动泵外壳体进行热交换,受热而气化,保持制冷剂的工作效率。

所述的叶轮转子3与叶片7为一体式结构。其结构稳定合理。

本实施例中,折弯边71的折弯角度为60度,叶片7的前端部的倾斜倒角为45度,其倾斜倒角顺应内凹形导流入口41,由中部向周沿倾斜。旋转时,折弯边71将流体导入叶片7,由叶片7离心导到周沿,再由侧部的出口管5排出,其驱动效率高。其中,驱动电机6为减速电机,由外部控制电路进行控制。

实施例2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制冷剂驱动泵,包括外壳体1、轴承座2、叶轮转子3、入口管4、出口管5以及驱动电机6,所述的叶轮转子3上设置有叶片7;所述的叶片7形成环形叶片组,环形叶片组的中部形成与入口管4对应的内凹形导流入口41;所述叶片7为弧形结构,叶片7的前端部设置有倾斜倒角,倾斜倒角上设置有导入折弯边71;所述的驱动电机6通过轴承座2与叶轮转子3传动连接;所述的外壳体1为双层结构,外壳体1的中层为隔热层11。其中,轴承座2位于外壳体1的底部,入口管4设置于外壳体1上部,出口管5设置于外壳体1侧部,形成离心式驱动结构;其结构稳定,驱动效果好。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转子3的上部还设置有导流环座8,导流环座8中部圆孔与凹形导流入口41对应;所述导流环座8覆盖在整个叶轮转子3上端面。其中,导流环座8与叶轮转子3上端面的叶片7固定连接;使得流体只能从凹形导流入口41进入,提高驱动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叶片7为十片,其中每间隔一片叶片7的端部设置有折弯边71,即五片叶片7端部具有折弯边,此种结构设计,节省了动力提供,降低工艺复杂性,并且能够提高驱动效率。

本实施例中,折弯边71的折弯角度为60度,叶片7的前端部的倾斜倒角为45度,其倾斜倒角顺应内凹形导流入口41,由中部向周沿倾斜。旋转时,折弯边71将流体导入叶片7,由叶片7离心导到周沿,再由侧部的出口管5排出,其驱动效率高。其中,驱动电机6为减速电机,由外部控制电路进行控制。

参照图2,折弯边71的折弯方向与叶片7的弧形凹面方向相背,以图2方向为标准,运行时叶轮转子3为逆时针转动。

所述的隔热层11为真空隔热层。其隔热效果好,有效抑制制冷剂通过驱动泵时与驱动泵外壳体进行热交换,受热而气化,保持制冷剂的工作效率。

所述的叶轮转子3为钛合金材料。钛合金在潮湿的大气和海水介质中工作,其抗蚀性远优于不锈钢;对点蚀、酸蚀、应力腐蚀的抵抗力特别强;对碱、氯化物、氯的有机物品、硝酸、硫酸等有优良的抗腐蚀能力;并且钛合金在低温和超低温下,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低温性能好。

所述的叶轮转子3上设置有与叶片7对应的插槽31;所述的插槽31为底部宽上部窄的楔形结构,叶片7底部结构与插槽31相互适配。叶片7为规则的弧形结构,能够顺畅与插槽31插接,安装方便;插接好后,焊接或浇注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制冷剂驱动泵,其结构稳定,倾斜倒角顺应内凹形导流入口的结构,有效提高驱动效率,其防腐、隔热及抗低温效果好,使用寿命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