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型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8497发布日期:2019-02-19 19:0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震型轴流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震型轴流风机。



背景技术:

在禽畜养殖中,养殖场的通风降温非常重要,风机是实现有效通风的关键设备,轴流风机因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适应性强等优点,受到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轴流风机存在如下缺陷:叶片转动时,流经其表面的气流易产生乱流,使风叶发生振动,带来噪声,稳定性差,易损坏;电机支架多为立柱式,稳定性较差,容易引起共振,产生更多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减震型轴流风机,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流风机振动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减震型轴流风机,包括:

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和置于所述壳体本体内的T形支架;

电机,其与所述T形支架弹性连接;

轴流风叶,其置于所述壳体本体内,包括轮毂,和沿所述轮毂径向均匀设置的至少两个叶片;每个所述叶片包括叶片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叶片本体表面的若干分别由叶片本体的导边向随边延伸的导流片;及

传动机构,其包括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轮,与所述主动轮链传动连接的从动轮,与所述从动轮和所述轴流风叶分别连接的传动轴,和固定于所述T形支架上且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的轴承。

而且,所述导流片呈与其运动轨迹相对应的圆弧形。

而且,所述导流片分布于所述叶片本体的正压面和/或负压面。

而且,当所述导流片分布于叶片本体的正压面和负压面时,位于叶片本体的正压面和负压面的导流片一一对应分布。

而且,所述一一对应分布的导流片为一体成型,且该导流片与所述叶片本体的导边卡接。

而且,所述叶片本体的迎风角为32~38°。

而且,所述T形支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本体连接且经过所述壳体本体几何中心的第一杆,和,一端与所述第一杆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本体连接的第二杆。

而且,所述T形支架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开设相对应的风孔。

而且,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用于固定所述电机本体的电机座,该电机座一端与所述T形支架铰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与所述T形支架连接。

而且,所述电机座与所述T形支架的铰接点靠近所述传动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改善了叶片转动时其表面的空气流动状态,将乱流梳理为稳流,使叶片转动平稳,降低了噪音,并提高了叶片的使用寿命;电机的T形支架稳定性好,共振发生几率小,工作时安静,并且对空气流动的影响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壳体进风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轴流风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震型轴流风机,包括:壳体1,T形支架2,电机3,轴流风叶5及传动机构4。

壳体1,如图1所示,其包括首尾相连的进风筒11和出风筒12,所述进风筒11的首端开口为方形,尾端开口为圆形,进风筒11的筒壁由方形横截面平滑过渡到圆形横截面;所述出风筒12呈喇叭状,其首端与所述进风筒11的尾端相匹配。

壳体1的进风筒11方进圆出及中部平滑过渡的构造创造了优良的空气流动路径,提高了风机的送风效率,喇叭状的出风筒12具有聚风的效果,增加送风的影响范围,并且喇叭状的开口有利于排水,也可避免外部的水向电机一侧倒灌,保证电机安全。

作为优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进风筒11的筒壁包括四个开口面111和一个球面112,所述四个开口面111均为三角形面或圆弧面,四个开口面111的一边或弦边围成所述进风筒11的方形首端开口,每个开口面111的另外两边或弧边分别与所述球面112平滑过渡连接,所述进风筒11的圆形尾端开口开设于所述球面112上。

作为优选的,当所述进风筒11的筒壁开口面111是三角形面时,该三角形面是等腰三角形面。轴对称式的开口面111有利于风筒轴线的对中,使导风过程更加均衡、平稳。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风筒11的尾端开口具有用于匹配所述出风筒12的凸环11a,使进风筒11和出风筒12组装时对位便捷、精准,凸环11a也能对出风筒12提供一定的承托力,使出风筒不易脱落,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所述进风筒11的首端开口设有百叶窗或网罩,出风筒12设有百叶窗或网罩。百叶窗和网罩均可对壳体内的电机、轴流风叶起到保护作用,也能保证生产安全。

T形支架2,其置于所述壳体内,如图3所示。

作为优选的,所述T形支架2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连接且经过所述壳体1几何中心的第一杆21,和,一端与所述第一杆21垂直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1连接的第二杆22。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共同配合实现T形3点连接壳体1,连接牢固且支架稳定;第一杆21经过壳体1几何中心,便于轴流风叶5的准确定位。

作为优选的,所述T形支架2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开设相对应的风孔23,可进一步增大通风面积,减少对空气流动的影响。

电机3,其与所述T形支架2弹性连接。

传动机构4,如图3所示,其包括与所述电机3输出轴连接的主动轮41,与所述主动轮41链传动连接的从动轮42,与所述从动轮42和轴流风叶5分别连接的传动轴43,和固定于所述T形支架2上且用于支撑所述传动轴43的轴承44。

电机2通过主动轮41驱动从动轮42转动,从动轮42通过传动轴43带动轴流风叶5旋转,以推动空气流动,实现通风。T形支架2牢固可靠,减少共振的几率,并且迎风面较少,对空气流动的影响较小。另外,电机3与T形支架2弹性连接,进一步缓解电机2给整个风机带来的振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3包括电机本体31和用于固定所述电机本体31的电机座32,该电机座32一端与所述T形支架2铰接,另一端通过弹性件33与所述T形支架2连接,为电机3提供一定的弹性空间,并且该弹性空间对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之间的链传动连接影响较小。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机座32与所述T形支架2的铰接点靠近所述传动轴43,可使电机2振动时的运动轨迹中的任一点距传动轴43的距离尽可能相等,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主动轮41和从动轮42之间的链传动连接影响。

作为优选的,所述弹性件33为弹簧,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已知的弹性件。

轴流风叶5,如图4和图5所示,其置于所述壳体1内,包括轮毂51,和沿所述轮毂径向均匀设置的至少两个叶片52;每个所述叶片52包括叶片本体521,设置于所述叶片本体521表面的若干分别由叶片本体的导边向随边延伸的导流片522,和设置于所述叶片本体521远离所述轮毂51的端部的挡流板523,该挡流板523向送风方向弯曲。

轴流风叶5旋转时,叶片52推动空气流动,空气经过叶片52表面时易发生不规则的流动趋势,即出现乱流,这种趋势一旦实现就会造成叶片52抖动,产生噪音,并且影响叶片52、轮毂51甚至电机的寿命。设置于所述叶片本体521表面的若干导流片522用于梳理经过的气流,破坏发生乱流的趋势,使气流平稳经过,即实现叶片52的稳定工作,减少噪音,提高叶片52等部件的使用寿命。

轴流风叶5旋转时,叶片52的负压面521b对空气产生负压力,将壳体1入口处的空气拉进壳体1,叶片52的正压面521a对空气产生正压力,将空气向壳体1出口处推出,由于叶片52的正压面521a的压力比负压面521b的压力大,故叶片52的正压面521a的空气会产生绕过叶片52边缘(即所述叶片本体521远离所述轮毂51的端部)翻到叶片51负压面521b的趋势,这种趋势一旦实现就会减小叶片52的推力,并且产生叶片52的旋转阻力,即诱导阻力。挡流板523设置于所述叶片本体521远离所述轮毂51的端部,并且向送风方向弯曲,增加了叶片52的正压面521a的空气翻越到叶片51负压面521b的难度,很好地阻止了前述产生诱导阻力的趋势。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流片522呈与其运动轨迹相对应的圆弧形;所述挡流板523呈与其运动轨迹相对应的圆弧形。均为气流进行导向,提高聚风效果。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流片522分布于所述叶片本体521的正压面521a和/或负压面521b,对叶片本体521两个工作面的气流均起到梳理作用。轴流风叶旋转时,吸风一侧的叶片本体521表面为负压面521b,出风一侧的叶片本体521表面正压面521a,正压面521a与负压面521b相背设置。

作为优选的,当所述导流片522分布于叶片本体521的正压面521a和负压面521b时,位于叶片本体521的正压面521a和负压面521b的导流片522一一对应分布,可使叶片本体521的正压面521a和负压面521b的受力均衡,也便于两侧对应分布的导流片522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的,所述一一对应分布的导流片522为一体成型,且该导流片522与所述叶片本体521的导边卡接,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作为优选的,所述挡流板523包括开设有若干泄压孔523a的挡流板本体523c,若干泄压孔523a远离挡流板本体523c与所述叶片本体521的连接端。因叶片做圆周运动,挡流板523处会堆积过多的离心压力,泄压孔523a可以释放过多的离心压力,以保证叶片的顺畅工作。泄压孔523a远离挡流板本体523c与所述叶片本体521的连接端,可避免叶片正压面521a的空气翻越到叶片负压面521b,产生诱导阻力。

作为优选的,所述挡流板523还包括若干引流件523b,每个引流件523b与每个泄压孔523a一一对应。每个泄压孔523a处设置一个引流件523b,引导释放压力的空气流动的同时,进一步减少诱导阻力产生的几率。

作为优选的,所述叶片本体521的迎风角为32~38°,可提供优良的风量。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