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5799发布日期:2019-01-16 00:28阅读:8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泵,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增压泵。



背景技术:

增压泵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增压的泵,其用途主要有热水器增压用、高楼低水压、桑拿浴、洗浴等加压用、公寓最上层水压不足的加压、太阳能自动增压、反渗透净水器增压用等等,其原理为叶轮快速转动,叶轮的叶片驱使液体转动,液体转动时依靠惯性向叶轮外缘流去,同时叶轮从吸入室吸进液体,在这一过程中,叶轮中的液体绕流叶片,在绕流运动中液体作用一升力于叶片,反过来叶片以一个与此升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作用于液体,这个力对液体做功,使液体得到能量而流出叶轮,这时液体的动能与压能均增大。

由于增压泵最主要还是对管道内水流的增压作用,因此当泵体内水温低于零度时容易结冰体积膨胀,使泵壳破裂,目前市面上的增压泵通过温度传感器置放于泵接线盒内,测得环境温度低于某个值,单片机给电机下达指令运行,防止水结冰体积膨胀,导致泵壳冻裂,由于温度传感器测试的是环境温度,而泵体内水温与外界环境温度之间通常会存在差异,传感器容易下达错误的指令,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而且当前市面上的增压泵其性能参数不直接显示,只是通过铭牌标注,因此性能虚标的现象非常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温度传感更加准确并且可以直接显示泵壳内液体温度的新型增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增压泵,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电机、泵头和接线盒,所述的泵头内设置有叶轮并与电机的传动轴相固连实现旋转,所述的接线盒固连于电机壳体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的背面通过橡胶垫密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两者的感应端位于泵头流道内,所述的接线盒内安装有线路模块和液晶屏并通过接线盒上的操作面板控制,所述接线盒的侧方开设有可供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信号线穿过的通孔。

本新型增压泵的优点为:通过将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密封设置于泵头流道内,并通过橡胶圈防止液体从接触面流出,可以直接测试泵头内的水温和水压,其中温度传感器封在金属内,再拧在泵头上,因金属导热系数大,所以能直接测得水温,相对于传统温度传感器测试的环境温度,其测试结果更加准确,测得的数据通过信号线传输给线路模块,线路模块上的单片机根据测试的水温参数给电机下达指令,当水温接近冰点温度时,电机运行,使得泵头内水温升高,避免泵壳冻裂,其中液晶屏的设计可以将增压泵的性能参数(如流量、扬程、功率、电压、水温、水压、电机温度)更加直观的显示,并通过操作面板可以对增压泵进行流量定量设置。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中,所述泵头的下端设置有放水螺栓,所述泵头的顶部设置有排气螺栓。通过放水螺栓可以在增压泵停用时方便将其内部液体排出,进一步的由于泵头内存在空气会降低其真空度影响吸水,通过排气螺栓可以方便排出空气,另一方面可以便于首次启动前能向泵内注满水。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中,所述接线盒侧面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口。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有利于内部线路模块的散热。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增压泵中,所述的线路模块卡设于底盒内,底盒以螺丝固连于接线盒合。该结构的设计可以方便线路模块的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增压泵通过对温度传感器放置位置结构上的改进,并且通过液晶屏显示其性能参数具有水温测试更加精准显示更加直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增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接线盒的结构爆炸图。

图中,1、电机;2、泵头;3、接线盒;4、温度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线路模块;7、液晶屏;8、操作面板;9、通孔;10、放水螺栓;11、排气螺栓;12、通风口;13、底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新型增压泵,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电机1、泵头2和接线盒3,泵头2内设置有叶轮并与电机1的传动轴相固连实现旋转,接线盒3固连于电机1壳体上方,泵头2的背面通过橡胶垫密封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和压力传感器5,且温度传感器4和压力传感器5两者的感应端位于泵头2流道内,接线盒3内安装有线路模块6和液晶屏7并通过接线盒3上的操作面板8控制,接线盒3的侧方开设有可供温度传感器4和压力传感器5信号线穿过的通孔9。

进一步细说,为了可以在增压泵停用时方便将其内部液体排出,泵头2的下端设置有放水螺栓10,由于泵头2内存在空气会降低其真空度影响吸水,泵头2的顶部设置有排气螺栓11,通过排气螺栓11可以方便排出空气,另一方面可以便于首次启动前能向泵内注满水。

接线盒3侧面的底部开设有有利于内部线路模块6的散热的通风口12。

为了方便线路模块6的放置,线路模块6卡设于底盒13内,底盒13以螺丝固连于接线盒3合。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电机1、泵头2、接线盒3、温度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5、线路模块6、液晶屏7、操作面板8、通孔9、放水螺栓10、排气螺栓11、通风口12、底盒1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