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动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21906发布日期:2019-08-13 20:4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动潜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泵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风动潜水泵。



背景技术:

风动潜水泵动力机均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的,表压为0.3mpa~0.7mpa压缩空气进入气缸或涡轮经过膨胀做功后(由于不能使气体做到完全膨胀在排气腔还有一定的压力),就以其一定的压力和流速向大气排出,从而产生了能量和很大的排气噪声。有学者研究叶片式剩余压力大约在0.3~0.35mpa左右,而涡轮式和齿轮式的风动马达有更大的剩余压力。

对于现有的排污潜水泵的应用上,电动潜水泵采用电机驱动,在水下运行,则需要做到高效的密封,以避免漏电隐患。因此,采用风动潜水泵,可以避免电路安全隐患。但是对于现有的风动潜水泵结构,由于汽缸以及风叶结构设计不够优化,容易造成叶片磨损,并且空气动力效率不高,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风动潜水泵,提高了轴功率,排污能力强,使用寿命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动潜水泵,包括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气管接头、连接于气管接头的油雾器、连接于油雾器下方并接收气源以及雾化油并且用于将气源转换为旋转动力的气动马达、连接于气动马达的动力输出端并且具有进水口的水泵主体、连接于水泵主体输出端的排水接头以及连接于气动马达排气口的消声器,所述油雾器包括具有第一内腔以及储油腔室的第一缸体、设置于储油腔室上的朝向气管接头方向的第一气阀、设置于储油腔室下方并且朝向气动马达的第二气阀、以及位于第一缸体上并且连通储油腔室的注油口,所述第一内腔和气管接头连通,在气源压力未达到设定值时,储油腔室处于封闭状态,在气源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储油腔室内的油液雾化喷出。

通过上述设置,气管接头连接外部气源后,气流通过油雾器,到达气动马达,为了提高气动马达的使用寿命,将油雾器设计为第一内腔以及储油腔室,第一内腔直接将气流送入到气动马达内,而储油腔室由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控制,并且其开启和关闭受空气压力控制,由此当气压大于设定值时,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打开,将润滑的油液雾化,连带上空气送入到气动马达内,对气动马达起到润滑的作用,提高气动马达的运行寿命,降低自身运行磨损。优化设计了储油腔室,使得储油腔室的空间增大,储油量提高,有注油口进行注油,简单方便,提高润滑时间持续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缸体包括外壳部、内壳部、以及端盖部,所述外壳部和内壳部一体并形成环形的储油腔室,所述端盖部固定于外壳部和内壳部之上并且在中间位置留有供气管接头连接的安装孔,安装孔通过内壳部内壁和第一内腔连通,所述内壳部和外壳部的底下位置设置有横向贯通的于储油腔室连通的注油部,第一气阀位于安装孔中间,第二气阀位于靠近外壳部内壁的位置。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缸体的结构需要承受气压,并且要保持储油腔室的密闭性,防止储油腔室油液泄漏以及考虑注油的便捷性,所以端盖、外壳部和内壳部的设计形成储油腔室。第一气阀能够接近气管接口,能够更加快速的受外部气源压力的影响,第二气阀能够便于其打开后带雾化状态的油液进入到气动马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气动马达包括第二缸体、位于第二缸体内部的下底座、承接在下底座上且位于第二缸体内的定子、设置于定子内的转子轴、嵌套在转子周壁上的若干风叶、套接在转子轴上并限位在第二缸体上的上底座,所述上底座上设置有位置对应于第二气阀的气孔,所述定子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产生侧向动力的气道,所述第二缸体的侧壁具有排气口。

通过上述设置,气动马达的空气动力有上至下灌入,再通过定子将风力转换为周向的力,此时定子和转轴的相对运动,气道将空气的流向改变,由此提高了驱动力矩以及驱动效率,提高了气动马达的工作寿命,由于空气中有雾化油,所以磨损降低,散热提高。风叶的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风叶为木质材质。

通过上述设置,风叶采用木质材质,所以结构质地较轻,与定子发生的磨损和碰撞相对轻柔,磨损程度大幅降低,使用寿命增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转子轴上具有供风叶安装的限位槽,所述风叶于限位槽内可相对直径方向移动,所述风叶与定子内壁留有间距供风叶径向移动。

通过上述设置,风叶在受风力驱动而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受到离心力而移动,并且受到风力而转动启动,带到转子轴旋转,由此可提高风力转换为旋转动力的转换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水泵主体包括进水底座、固定于进水底座上的泵壳、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叶轮、固定于泵壳上的连接盖,所述泵壳的中心位置留有进水口,泵壳的侧壁延伸出排水口。

通过上述设置,采用下吸的方式,当叶轮旋转的时候,在泵壳内形成负压,将污水有壳体的底部抽入,再通过叶轮排送到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进水底座的底部封闭并且侧壁设置有若干筛孔。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设计了筛孔,不会因磨粒性介质的吸入而过早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可以用于甲烷或煤尘爆炸危险场所抽排污水用,可广泛用于煤矿井下的作业面,输送还有污物、煤粉、泥沙等固体颗粒的地下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消声器与排气口螺纹连接,消声器的出口为斜面切口。

通过上述设置,消声器安装方便,并且斜面切口用利于排放带油的空气,可以对于风向上起到导向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消声器包括外壳以及焊接于内壳的消声部,所述消声部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消声孔,所述消声部的内部设置有消音基材。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有效降低空气噪音,使得空气噪音以及油液能够有效凝结收集。

另一方面,一种风动潜水泵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风动潜水泵,包括如下:

连接气管接头,控制气源的气压大小;控制气源气压处于设定值至下工作第一时间段,控制气源气压处于设定值之上工作第二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连续或间断或交替。

通过上述设置,控制气源的气压大小,可以使得风动潜水泵工作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以调节使用寿命和抽水效率。比较适合不同工作情况下的调节需要。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结构组装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轴功率提高,排污能力强;使用寿命长;工作模式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整体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实施例中油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油雾器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油雾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中气动马达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爆炸图;

图7为实施例中水泵主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爆炸图;

图8为实施例中消音器的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气管接头;2、油雾器;21、第一缸体;211、第一内腔;212、储油腔室;213、外壳部;214、内壳部;215、端盖部;2150、安装孔;216、注油部;22、第一气阀;23、第二气阀;24、注油口;3、气动马达;31、第二缸体;311、排气口;32、下底座;33、定子;331、气道;34、转子轴;341、限位槽;35、风叶;36、上底座;361、气孔;4、水泵主体;41、进水底座;411、筛孔;42、泵壳;421、排水口;422、进水口;43、叶轮;44、连接盖;5、排水接头;6、消声器;61、斜面切口;62、消声部;63、外壳;64、消声孔;65、消音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风动潜水泵,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连接外部气源的气管接头1、连接于气管接头1的油雾器2、连接于油雾器2下方并接收气源以及雾化油并且用于将气源转换为旋转动力的气动马达3、连接于气动马达3的动力输出端并且具有进水口422的水泵主体4、连接于水泵主体4输出端的排水接头5以及连接于气动马达3排气口311的消声器6。对于外部气源,可以是由气泵或气源发生装置产生。

对于油雾器2,可以继续参考图3、图4以及图5所示,油雾器2包括具有第一内腔211以及储油腔室212的第一缸体21、设置于储油腔室212上的朝向气管接头1方向的第一气阀22、设置于储油腔室212下方并且朝向气动马达3的第二气阀23、以及位于第一缸体21上并且连通储油腔室212的注油口24,第一内腔211和气管接头1连通,在气源压力未达到设定值时,储油腔室212处于封闭状态,在气源压力达到设定值时,储油腔室212内的油液雾化喷出。第一气阀22和第二气阀23可受外界气压而进行开关。另外对于第二气阀23可以对油液进行雾化,采用市面上的雾化气阀零件。

在图5中,第一缸体21包括外壳63部213、内壳部214、以及端盖部215,外壳63部213和内壳部214一体并形成环形的储油腔室212,端盖部215固定于外壳63部213和内壳部214之上并且在中间位置留有供气管接头1连接的安装孔2150,安装孔2150通过内壳部214内壁和第一内腔211连通,内壳部214和外壳63部213的底下位置设置有横向贯通的于储油腔室212连通的注油部216,第一气阀22位于安装孔2150中间,第二气阀23位于靠近外壳63部213内壁的位置。

第一缸体21的结构需要承受气压,并且要保持储油腔室212的密闭性,防止储油腔室212油液泄漏以及考虑注油的便捷性,所以端盖、外壳63部213和内壳部214的设计形成储油腔室212。第一气阀22能够接近气管接口,能够更加快速的受外部气源压力的影响,第二气阀23能够便于其打开后带雾化状态的油液进入到气动马达3。

进一步可以参考图2和图6,气动马达3包括第二缸体31、位于第二缸体31内部的下底座32、承接在下底座32上且位于第二缸体31内的定子33、设置于定子33内的转子轴34、嵌套在转子周壁上的若干风叶35、套接在转子轴34上并限位在第二缸体31上的上底座36。风叶35为木质材质。风叶35采用木质材质,所以结构质地较轻,与定子33发生的磨损和碰撞相对轻柔,磨损程度大幅降低,使用寿命增长。上底座36上设置有位置对应于第二气阀23的气孔361,定子33上设置有若干用于产生侧向动力的气道331,第二缸体31的侧壁具有排气口311。

气动马达3的空气动力有上至下灌入,再通过定子33将风力转换为周向的力,此时定子33和转轴的相对运动,气道331将空气的流向改变,由此提高了驱动力矩以及驱动效率,提高了气动马达3的工作寿命,由于空气中有雾化油,所以磨损降低,散热提高。风叶35的使用寿命更长。

转子轴34上具有供风叶35安装的限位槽341,风叶35于限位槽341内可相对直径方向移动,风叶35与定子33内壁留有间距供风叶35径向移动。风叶35在受风力驱动而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受到离心力而移动,并且受到风力而转动启动,带到转子轴34旋转,由此可提高风力转换为旋转动力的转换率。

另外,对于水泵主体4,可以参考图2和图7所示,水泵主体4包括进水底座41、固定于进水底座41上的泵壳42、以及位于壳体内的叶轮43、固定于泵壳42上的连接盖44,泵壳42的中心位置留有进水口422,泵壳42的侧壁延伸出排水口421。采用下吸的方式,当叶轮43旋转的时候,在泵壳42内形成负压,将污水有壳体的底部抽入,再通过叶轮43排送到排水口421。进水底座41的底部封闭并且侧壁设置有若干筛孔411。由于设计了筛孔411,不会因磨粒性介质的吸入而过早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可以用于甲烷或煤尘爆炸危险场所抽排污水用,可广泛用于煤矿井下的作业面,输送还有污物、煤粉、泥沙等固体颗粒的地下水。

对于消声器6,参考图2和图8所示,消声器6与排气口311螺纹连接,消声器6的出口为斜面切口61。消声器6安装方便,并且斜面切口61用利于排放带油的空气,可以对于风向上起到导向的作用。具体的,消声器6包括外壳63以及焊接于内壳的消声部62,消声部62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消声孔64,消声部62的内部设置有消音基材65。能够有效降低空气噪音,使得空气噪音以及油液能够有效凝结收集。

在工作过程中:气管接头1连接外部气源后,气流通过油雾器2,到达气动马达3,为了提高气动马达3的使用寿命,将油雾器2设计为第一内腔211以及储油腔室212,第一内腔211直接将气流送入到气动马达3内,而储油腔室212由第一气阀22和第二气阀23控制,并且其开启和关闭受空气压力控制,由此当气压大于设定值时,第一气阀22和第二气阀23打开,将润滑的油液雾化,连带上空气送入到气动马达3内,对气动马达3起到润滑的作用,提高气动马达3的运行寿命,降低自身运行磨损。优化设计了储油腔室212,使得储油腔室212的空间增大,储油量提高,有注油口24进行注油,简单方便,提高润滑时间持续长度。

另一方面,一种风动潜水泵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风动潜水泵,包括如下:

连接气管接头1,控制气源的气压大小;控制气源气压处于设定值至下工作第一时间段,控制气源气压处于设定值之上工作第二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连续或间断或交替。由此可以具有多种工作方式:一,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连续,并且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时间长度相同;二,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连续时间长度不同;三,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间断,间断时间长度为第三时间段;四,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长度不同且相互交替。一般我们优选的是第三种工作模式,其使用寿命较长。第一种模式效率较高。

控制气源的气压大小,可以使得风动潜水泵工作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以调节使用寿命和抽水效率。比较适合不同工作情况下的调节需要。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