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7389发布日期:2019-08-17 02:45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液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车辆等所使用的液压泵,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容量型的液压泵。



背景技术:

在建筑车辆等广泛的领域中,使用了可变容量型的液压泵。一般而言,可变容量型的液压泵具有:缸体,其绕旋转轴线旋转,并形成有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缸孔;活塞,其滑动自如地保持于各缸孔内;斜板,通过缸体绕旋转轴线旋转,该斜板用于使各活塞在各缸孔内滑动;以及用于变更斜板相对于缸体的旋转轴线的倾斜角(偏转角)的机构。

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通过改变斜板的偏转角来调整喷出容量的可变容量型的斜板式液压泵。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液压泵具有:缸体,其绕旋转轴线旋转;活塞,其滑动自如地保持于在缸体形成的各缸孔内;斜板,其构成为偏转角能够变更;第1施力部件,其对斜板向斜板的偏转角变大的朝向施力;以及第2施力部件,其对斜板向斜板的偏转角变小的朝向施力,该第2施力部件具有施力杆和多个施力销,各施力销根据与各施力销相对应的信号压力而借助施力杆对斜板施力。根据这样的液压泵,具有能够设为能够利用简单的机构来调整斜板的偏转角的优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3609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根据操作者的控制杆操作而由控制阀生成的信号压力向在施力销单元内形成的第2压力室输入。施力活塞被输入到该第2压力室的信号压力施力,第4施力销被施力活塞朝向施力杆施力。本件发明人等对这样的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获得了如下见解:在具有这样的机构的液压泵中,需要具有比施力销的截面积大的截面积、且零部件尺寸比较大的施力活塞,因此,难以使施力销单元小型化,液压泵整体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存在极限。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根据操作者的控制杆操作而由控制阀生成的信号压力经由第4施力销作用于沿着径向相对于施力杆的后端面中的中心偏离的位置。起因于此,在被该信号压力施力着的施力杆可能产生绕与施力杆的长度方向正交的轴线旋转的转矩。由于该转矩,施力杆被按压于第1引导部,在施力杆与第1引导部之间产生比较大的摩擦。由此,施力杆和第1引导部有可能磨损,施力杆的动作变得不稳定。而且,由于在施力杆与第1引导部之间产生摩擦,尽管向第2压力室输入有相同的信号压力,也有可能产生施力杆的位置在朝向斜板侧的移动中和在朝向与斜板相反的一侧的移动中不同的、所谓的滞后。由此,施力杆的动作也有可能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点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边抑制大型化、一边能够进行稳定的动作的液压泵。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液压泵具有:

缸体,其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形成有多个缸孔;

活塞,其滑动自如地保持于各缸孔内;

斜板,其用于利用所述缸体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而使各活塞在各缸孔内滑动,且该斜板构成为,其偏转角能够变更;

第1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斜板向所述斜板的偏转角变大的朝向施力;以及

第2施力部件,其对所述斜板向所述斜板的偏转角变小的朝向施力,

所述第2施力部件具有对所述斜板施力的施力杆,

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日文:馬力シフト)信号压力中的至少一者作用于所述施力杆中的与所述斜板相反的一侧的端面。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所述流量控制信号压力作用于所述端面。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所述流量控制信号压力是负流量控制信号压力。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所述流量控制信号压力或所述马力切换信号压力经由节流孔作用于所述端面。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所述流量控制信号压力或所述马力切换信号压力经由单向节流机构作用于所述端面。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所述流量控制信号压力或所述马力切换信号压力是电信号被电磁比例阀转换成液压的信号压力。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所述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所述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具有相对较高的压力的信号压力作用于所述端面。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该液压泵还具有对所述施力杆的侧面进行引导的引导部,向所述侧面与所述引导部之间供给来自其他泵的压力油。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引导部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来自其他泵的压力油向所述侧面与所述引导部之间供给的供给孔,在所述侧面设置有用于保持从所述供给孔供给来的压力油的油保持槽,在所述施力杆的沿着所述引导部的进退动作中的任一位置,所述油保持槽都与所述供给孔相面对。

在本发明的液压泵中,也可以是,所述第2施力部件还具有施力销,所述施力销根据与所述施力销相对应的信号压力而借助所述施力杆对所述斜板施力。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一边抑制大型化、一边也能够进行稳定的动作的液压泵。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是表示液压泵的截面的图。

图2是表示液压泵的施力销单元的截面的图,是表示与图1的ii-ii线相对应的截面的图。

图3是表示液压泵的一变形例的图。

图4是表示液压泵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5是表示液压泵的又一变形例的图。

图6是表示液压泵的又一变形例的图。

图7是表示液压泵的又一变形例的图。

图8是表示液压泵的又一变形例的图。

图9是表示液压泵的又一变形例的图,是表示施力杆最大程度位于与斜板相反的一侧时的、施力杆与润滑油的供给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施力杆最大程度位于斜板侧时的、施力杆与供给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液压泵的又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液压泵的又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液压泵;14、齿轮泵;16、旋转轴;20、外壳;21、第1外壳体;23、第1引导部;29、凹部;22、第2外壳体;25、旋转轴;30、缸体;32、缸孔;35、吸排板;38、活塞;39、缸室;40、斜板;41、滑动面;42、抵接面;43、滑靴;50、第1施力部件;51、第1座圈;52、第2座圈;54、第1弹簧;55、第2弹簧;60、第2施力部件;61、施力杆;61a、前端面;61b、后端面(端面);61c、侧面;65、油保持槽;68、供给孔;70、施力销单元;71、第1施力销;72、第2施力销;73、调整销;75、第2引导部;76、单元壳体;77、调节器;78、凸部;81、第1压力室;82、第2压力室;83、第3压力室;84、第4压力室;85、第5压力室;91、节流孔;93、单向节流机构;94、节流阀;95、单向阀;97、电磁比例阀;99、梭阀;a、旋转轴线;l、供给管线;p、信号压力;s、油供给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所附的附图中,出于容易图示和理解的便利,相对于实物的比例尺和纵横的尺寸比等,对比例尺和纵横的尺寸比等进行适当变更并夸张。

另外,对于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形状、几何学的条件以及确定它们的程度的例如、“平行”、“正交”、“相同”等用语、长度、角度的值等,不局限于严密的意思,包含能期待同样的功能的程度的范围地进行解释。

图1~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图。其中的图1是表示液压泵的截面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是所谓的斜板式可变容量型液压泵。液压泵10输出基于来自后述的缸孔32的工作油的喷出(和工作油向缸孔32的供给)的驱动力。更具体而言,通过利用来自发动机等动力源的动力使旋转轴25旋转,从而使利用花键结合等与旋转轴25结合起来的缸体30旋转,而利用缸体30的旋转使活塞38往复动作。根据该活塞38的往复动作,工作油从一部分缸孔32喷出,并且向其他缸孔32吸入工作油,实现液压泵。

图1所示的液压泵10具有外壳20、旋转轴25、缸体30、斜板40、第1施力部件50以及第2施力部件60。另外,在图1所示的液压泵10安装有作为后述的其他泵的一个例子的齿轮泵14。

外壳20具有第1外壳体21和利用未图示的紧固部件等与第1外壳体21结合起来的第2外壳体22。外壳20收容有旋转轴25的一部分、缸体30、斜板40以及第1施力部件50。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外壳体21的内侧配置有:旋转轴25的一个端部;未图示的供给端口和排出端口,该供给端口和排出端口经由吸排板35与多个缸孔32连通;以及第1引导部(引导部)23,其用于对后述的施力杆61进行引导。另外,供给端口贯通第1外壳体21地设置,与设置于液压泵10的外部的液压源(罐)连通。

在第1外壳体21形成有供旋转轴25插入的旋转轴用孔24a,旋转轴25在旋转轴用孔24a中被轴承28a支承为绕旋转轴线a旋转自如。旋转轴线a沿着旋转轴25的长度方向延伸。旋转轴25的一端位于旋转轴用孔24a内,借助在该一端形成的花键结合部26a与齿轮泵14的旋转轴16连结。

在第2外壳体22形成有供旋转轴25贯通的旋转轴用孔24b,旋转轴25从其一端朝向另一端贯通缸体30和斜板40而延伸。旋转轴25在其另一端处被配置到旋转轴用孔24b的轴承28b支承为绕旋转轴线a旋转自如。在图示的例子中,旋转轴25的另一端从旋转轴用孔24b朝向外侧突出,借助在该另一端形成的花键结合部26b与发动机等动力源连结。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旋转轴25在设置到贯通缸体30的部分的花键结合部26c与缸体30花键结合。通过与该缸体30之间的花键结合,旋转轴25能够在旋转轴线a的方向上与缸体30没有关系地移动,但在绕旋转轴线a的旋转方向上与缸体30一起一体地旋转。另外,旋转轴25在第1外壳体21内被轴承28a支承为旋转自如,并在第2外壳体22内借助轴承28b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不与斜板40接触。因而,旋转轴25被设置成,不被除了缸体30以外的构件妨碍,与缸体30一起能够向绕旋转轴线a的旋转方向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安装有齿轮泵(其他泵)14。齿轮泵14被未图示的紧固部件等沿着旋转轴线a在相对于液压泵10的第1外壳体21与第2外壳体22的相反侧结合于液压泵10的第1外壳体21。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齿轮泵14具有旋转轴16。旋转轴16绕旋转轴线a旋转自如地配置。即、旋转轴25和旋转轴16共有旋转轴线a。如上所述,旋转轴25的一端借助在该一端形成的花键结合部26a与齿轮泵14的旋转轴16连结。具体而言,旋转轴25的一端和套筒18借助花键结合部26a连结,旋转轴16和套筒18借助在该旋转轴16形成的花键结合部17a连结。

若与发动机等动力源连结起来的旋转轴25利用来自动力源的驱动力而旋转,则旋转轴25和旋转轴16绕旋转轴线a一体地旋转。由此,从齿轮泵14以恒定压力向装入有液压泵10和齿轮泵14的作业设备等的各部供给压力油。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那样,从齿轮泵14喷出的压力油的一部分经由供给管线l向施力杆61的侧面61c与对侧面61c进行引导的第1引导部23之间供给。此外,齿轮泵14能够与公知的齿轮泵同样地构成,因此,省略对于其具体的结构的说明。

缸体30与旋转轴25一起以旋转轴线a为中心旋转,并具有在旋转轴线a的周围穿设的多个缸孔32。特别是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各缸孔32分别以沿着与旋转轴线a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此外,并不限于此,缸孔32也可以设置成,沿着相对于旋转轴线a倾斜的方向延伸。在缸体30形成的多个缸孔32的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的是,这些缸孔32在从沿着旋转轴线a的方向观察时以等间隔(等角度间隔)配置于同一圆周上。

在缸体30的与设置有斜板4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与多个缸孔32分别连通的开口32a。另外,以与缸体30的设置有斜板4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面对的方式配置有吸排板35,该吸排板35形成有未图示的多个贯通孔。多个缸孔32经由这些开口32a和贯通孔与设置到第1外壳体21内的未图示的供给端口和排出端口连通,经由这些供给端口和排出端口进行工作油的供给和排出。另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在缸体30的与设置有斜板4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旋转轴25的周围形成有收容后述的弹簧44和座圈45a、45b的凹部30a。

图1所示的吸排板35被固定于第1外壳体21,即使是在缸体30与旋转轴25一起旋转的情况下,吸排板35也相对于外壳20(第1外壳体21)静止。因此,与供给端口和排出端口分别连通的缸孔32根据缸体30的旋转状态借助吸排板35而被切换,反复寻求从供给端口供给工作油的状态和向排出端口排出工作油的状态。

活塞38分别相对于相对应的缸孔32滑动自如地配置。换言之,活塞38分别滑动自如地保持于相对应的缸孔32内。特别是,各活塞38设置成,能够相对于相对应的缸孔32沿着与旋转轴线a平行的方向往复运动。活塞38的内部是空腔,并被缸孔32内的工作油充满。因而,活塞38的往复运动与工作油相对于缸孔32的供给和排出相关联,在活塞38被从缸孔32拉出之际,从供给端口向缸孔32内供给工作油,在活塞38向缸孔32内进入之际,从缸孔32内向排出端口排出工作油。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活塞38的斜板40侧的端部(从缸孔32突出的一侧的端部)安装有滑靴43。另外,在旋转轴25的周围设置有弹簧44、座圈45a、45b、连结构件46、按压构件47以及滑靴保持构件48。弹簧44和座圈45a、45b被收容于凹部30a内,该凹部30a形成在缸体30的与设置有斜板40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旋转轴25的周围。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弹簧44是螺旋弹簧,在凹部30a内,以压缩着的状态配置于座圈45a与座圈45b之间。因而,弹簧44由于其弹性力而向该弹簧44伸长的朝向产生作用力。弹簧44的作用力经由座圈45b和连结构件46向按压构件47传递。在滑靴保持构件48保持有各滑靴43,按压构件47受到弹簧44的作用力而借助滑靴保持构件48将各滑靴43朝向斜板40按压。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斜板40能够偏转成各种角度,但无论斜板40的偏转角如何,由于弹簧44的作用力,各滑靴43都适当地追随于斜板40而被压靠于斜板40。由此,若活塞38与缸体30一起旋转,则各滑靴43以描绘圆轨道的方式在斜板40上滑动。此外,在图示的例子中,活塞38的斜板40侧的端部形成球状的凸部,活塞38的凸部嵌入于在滑靴43形成的球状的凹部,滑靴43的凹部被嵌塞,由活塞38和滑靴43形成球面轴承构造。利用该球面轴承构造,即使斜板40的偏转角变化,各滑靴43也能够追随斜板40的偏转而在斜板40上适当地滑动旋转。

斜板40用于通过缸体30绕旋转轴线a旋转、而使各活塞38在各缸孔32内滑动。斜板40在与缸体30相面对的一侧具有平坦的滑动面41,与活塞38的斜板40侧的端部连结着的滑靴43压靠于滑动面41。另外,斜板40设置成能够偏转,活塞38的往复运动的行程根据斜板40(滑动面41)的偏转角而改变。即、斜板40(滑动面41)的偏转角越大,与各活塞38的往复运动相伴的工作油相对于缸孔32的供给量和排出量越大,斜板40(滑动面41)的偏转角越小,与各活塞38的往复运动相伴的工作油相对于缸孔32的供给量和排出量越小。在此,斜板40(滑动面41)的偏转角是指,斜板40的板面(滑动面41)相对于与旋转轴线a正交的假想平面所成的角。在偏转角是0度的情况下,即使缸体30绕旋转轴线a旋转,各活塞38也不往复运动,来自各缸孔32的工作油的排出量也成为零。此外,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若缩小斜板40的偏转角,则斜板40与设置到第2外壳体22的止挡件27抵接。止挡件27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斜板40进退。由此,能够通过使止挡件27相对于斜板40进退而适当调整斜板40的最小偏转角。另外,斜板40在滑动面41的外侧具有供后述的施力杆61抵接且从施力杆61受到作用力的抵接面42。在图示的例子中,抵接面42以与滑动面41平行的方式设置。

第1施力部件50对斜板4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大的朝向施力。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1施力部件50具有:第1座圈51,其配置到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第1外壳体21侧);第2座圈52,其配置到斜板40侧(第2外壳体22侧);以及弹簧54、55,其配置到第1座圈51与第2座圈52之间。第1弹簧54以压缩着的状态配置于第1座圈51与第2座圈52之间。因而,第1弹簧54由于其弹性力而向该第1弹簧54伸长的朝向产生作用力。第2弹簧55配置于第1弹簧54的内侧。因此,第2弹簧55的卷径形成得比第1弹簧54的卷径小。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2弹簧55被固定于第2座圈52,在斜板40的偏转角较大的状态(参照图1)下与第1座圈51分开。由此,在斜板40的偏转角较大时,仅第1弹簧54的作用力作用于斜板40。若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则在某一偏转角时,第2弹簧55与第1座圈51接触。若斜板40的偏转角进一步变小,则第2弹簧55也在第1座圈51与第2座圈52之间被压缩,由此,第1弹簧54和第2弹簧55这两者的作用力作用于斜板40。因而,根据图示的第1施力部件50,能够根据斜板40的偏转角而使其作用力阶段地变化。此外,第2弹簧55并不限于被固定于第2座圈52的情况,也可以被固定于第1座圈51,也可以没有被固定于第1座圈51和第2座圈52中的任一者,而能够在第1座圈51与第2座圈52之间移动。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座圈51相对于第2座圈52的分开距离能够通过使调节器57朝向第1座圈51进退来进行调整。由此,能够适当调整第1施力部件50的初始作用力、特别是第1施力部件50的基于第1弹簧54的初始作用力。

第2施力部件60使与第1施力部件50对斜板40的作用力相反朝向的作用力作用于斜板40。特别是,第2施力部件60克服第1施力部件50的使斜板40向偏转角变大的朝向的作用力而对斜板4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的朝向施力。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2施力部件60具有施力杆61和施力销单元70。施力杆61根据输入(导入)到在施力杆61与施力销单元70之间形成的第1压力室81的信号压力p而朝向斜板40施力,使斜板40绕其偏转轴线偏转。施力销单元70具有单元壳体76和多个第1施力销71。各第1施力销71根据与各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信号压力对施力杆61朝向斜板40施力。换言之,各第1施力销71根据与各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信号压力而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施力杆61整体上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形状,其轴线与旋转轴线a平行,施力杆61配置于斜板40的抵接面42与施力销单元70的各第1施力销71之间。此外,施力杆61并不限于配置为其轴线与旋转轴线a平行,也可以配置为其轴线相对于旋转轴线a倾斜。施力杆61具有与斜板40(抵接面42)相面对的前端面61a、沿着施力杆61的轴线处于与前端面61a相反的一侧的后端面(端面)61b、以及将前端面61a和后端面61b连接的侧面61c。在图示的例子中,前端面61a呈球面状。由此,即使斜板40(抵接面42)与施力杆61所成的角度因斜板40的偏转角的变化而变化,也能够使针对斜板40的作用力从前端面61a向抵接面42适当地传递。另外,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具有与施力杆61的轴线正交的平坦面。此外,后端面61b具有能够作为供信号压力p作用的作用面而发挥功能的形状即可,其具体的形状并没有特别限制。后端面61b既可以具有相对于施力杆61的轴线倾斜的平坦面,也可以包括曲面。例如,后端面61b也可以是从施力杆61突出的球面状、朝向施力杆61凹陷的球面状、波状、组合多个平坦面而成的形状、组合多个曲面而成的形状、组合平坦面和曲面而成的形状、包括台阶部的形状等。

在第1外壳体21(外壳20)设置有用于对施力杆61的侧面61c进行引导的第1引导部(引导部)23,施力杆61滑动自如地配置于第1引导部23。因此,施力杆61的一部分被滑动自如地保持于第1引导部23内。第1引导部23由设置到第1外壳体21的贯通孔构成,并具有与施力杆61的截面形状呈互补形状的截面形状。即、第1引导部23由具有圆形截面的圆筒状的贯通孔构成。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第1引导部23与第1外壳体21(外壳20)设置成一体。若将第1引导部23与第1外壳体21设置成一体,则第1引导部23能够通过在第1外壳体21进行穿孔来形成,也能以简单的加工形成第1引导部23。另外,无需为了设置第1引导部23而追加构件,因此,对液压泵10的零部件个数的削减和成本的削减做出贡献。此外,第1引导部23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将使用与第1外壳体21不同的、例如圆筒状的构件而形成的第1引导部23安装于外壳20。

在第1外壳体21(外壳20)形成有与第1引导部23连通的凹部29,施力销单元70的凸部78嵌入该凹部29。

在利用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之际,存在如下情况:由于来自斜板40的反作用力,相对于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朝向的力作用于施力杆61。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通过具有上述的第1引导部23,即使相对于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倾斜的朝向的力作用于施力杆61,第1引导部23也能够适当地保持施力杆61,因此,能够使施力杆61稳定地动作。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向施力杆61的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供给来自其他泵的压力油。在图示的例子中,使用已安装到液压泵10的齿轮泵14作为其他泵。压力油从齿轮泵14经由供给管线l向第1引导部23内供给。作为一个例子,供给管线l能够设为经由齿轮泵14的内部和外壳20(第1外壳体21)的内部而在第1引导部23开口的通路。此外,其他泵既可以是相对于液压泵10独立地配置的液压泵,也可以是除了齿轮泵以外的液压泵。

从其他泵供给来的压力油作为使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少的润滑油发挥功能。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保持到外壳内或第1外壳体的凹部内的油向施力杆的侧面供给,由此,进行了施力杆的侧面与第1引导部之间的润滑。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从其他泵喷出来的压力油以预定的压力强制性地向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供给,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的润滑。特别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在施力杆开始运动之际,即使开始产生施力销的作用力,施力杆也不动,有时在施力销的作用力成为某一大小后,施力杆突然开始运动。由此,斜板的偏转角急剧地变化,有可能无法稳定地进行液压泵的压力油的喷出。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预定的压力将从其他泵喷出来的压力油强制性地向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供给,能够使施力杆61顺利地移动,能够稳定地进行液压泵10的压力油的喷出。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各施力销的作用力作用于沿着径向相对于施力杆的后端面中的中心偏离的位置。起因于此,而在被该作用力施力着的施力杆能产生绕与施力杆的长度方向正交的轴线旋转的转矩。由于该转矩,施力杆被按压于第1引导部,在施力杆与第1引导部之间产生比较大的摩擦。由此,虽然相同的信号压力向第1压力室、第2压力室输入,但是也有可能产生施力杆的位置在朝向斜板侧的移动中和朝向与斜板相反的一侧的移动中不同的、所谓的滞后现象。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以预定的压力将从其他泵喷出来的压力油强制性地向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供给,能够使能在施力杆61的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产生的摩擦减少,抑制针对施力杆61的位置的滞后现象的产生。

在施力杆61的侧面61c设置有用于保持从其他泵供给来的压力油的油保持槽65。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油保持槽65沿着施力杆61的长度方向(轴向)具有预定的宽度,沿着径向具有预定的深度,并形成在沿着侧面61c的周向的整周上。换言之,施力杆61具有:小径部,其直径相对地变细;第1大径部,其沿着长度方向与小径部的顶端侧(前端面61a侧)相邻,并具有比小径部的直径大的直径;以及第2大径部,其沿着长度方向与小径部的后端侧(后端面61b侧)相邻,并具有比小径部的直径大的直径。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大径部的直径和第2大径部的直径相同。作为一个例子,油保持槽65的沿着径向的深度能够设为0.5mm以上且1.5mm以下。通过施力杆61具有这样的油保持槽65,在施力杆61与第1引导部23之间形成有圆筒状的间隙,能够将从其他泵供给来的压力油保持在该间隙。由此,能够从油保持槽65向第1大径部与第1引导部23之间和第2大径部与第1引导部23之间稳定地且均匀地供给润滑油。因而,能够使施力杆61稳定地且顺利地动作。此外,油保持槽65的具体的形状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形状。

也可以对施力杆61的表面实施表面处理,以便抑制施力杆61等的磨损。若对施力杆61的前端面61a实施表面处理,则能够使前端面61a与斜板40的抵接面42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能够抑制前端面61a和抵接面42的磨损。若对施力杆61的侧面61c实施表面处理,则能够使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小,抑制侧面61c和第1引导部23的磨损。另外,若对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实施表面处理,则能够抑制后端面61b以及与该后端面61b抵接的第1施力销71和调整销73的磨损。对于这样的表面处理,能够通过例如在施力杆61的表面形成非晶碳膜来进行。

在施力杆61与施力销单元70之间形成有第1压力室81。更详细而言,位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与施力销单元70之间的空间成为第1压力室81。作为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至少一者的信号压力p输入第1压力室81。由此,信号压力p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特别是信号压力p直接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在此,“直接作用”是指,信号压力p不借助例如施力销那样的其他构件、就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

流量控制信号压力是与对装入有液压泵10的作业设备等进行操作的操作者的控制杆操作相对应而生成的信号压力。更具体而言,流量控制信号压力是与控制阀的动作相对应地生成的信号压力,该控制阀的动作与由操作者进行的控制杆操作相应。例如,在负流量控制(负控制)机构中,从可变容量型液压泵经由控制阀朝向罐的中心旁通路线的、位于控制阀与罐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节流孔。并且,通过该节流孔的压力油的泄漏流量被检测为节流孔的背压,所检测到的背压被作为负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向所述可变容量型液压泵反馈。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将该负流量控制信号压力作为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向第1压力室81输入。

另外,作为流量控制信号压力,也能够使用负载传感(ls)流量控制信号压力。若来自负载传感流量控制机构的流量减少信号压力向第1压力室81内输入,则施力杆61被朝向斜板40侧施力,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由此,从液压泵10喷出的压力油量减少。

另外,马力切换信号压力是用于使来自液压泵10的压力油的最大喷出流量减少(切换)的信号压力。于在例如标高较高的场所使用装入有液压泵10的作业设备等的情况下,大气中所含有的氧量较少,因此,从发动机等动力源输出的驱动力降低。若在该状态下以从液压泵10以最大喷出流量喷出压力油的方式将斜板40的偏转角设为最大,则较高的负荷施加于动力源,动力源可能熄火。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在标高较高的场所中,向第1压力室81输入马力切换信号压力而使斜板40的最大偏转角减小地切换,能够使来自液压泵10的压力油的最大喷出流量减少。

既可以仅向第1压力室81输入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任一者,也可以向第1压力室81输入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这两者。

通过如此使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至少一者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能够省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零部件尺寸比较大的施力活塞,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液压泵10的大型化。

另外,如上述那样,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根据操作者的控制杆操作而由控制阀生成的信号压力经由第4施力销作用于沿着径向相对于施力杆的后端面中的中心偏离的位置。起因于此,而在被该信号压力施力着的施力杆能产生绕与施力杆的长度方向正交的轴线旋转的转矩。由于该转矩,施力杆被按压于第1引导部,在施力杆与第1引导部之间产生比较大的摩擦。由此,施力杆和第1引导部有可能磨损,施力杆的动作变得不稳定。而且,由于在施力杆与第1引导部之间产生摩擦,虽然相同的信号压力向第2压力室输入,但也有可能产生施力杆的位置在朝向斜板侧的移动中和朝向与斜板相反的一侧的移动中不同的、所谓的滞后现象。由此,施力杆的动作也有可能变得不稳定。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至少一者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的整体,能够有效地抑制绕与施力杆的长度方向正交的轴线旋转的转矩的产生。因而,能够抑制施力杆61和第1引导部23的磨损以及针对施力杆61的位置的滞后现象的产生。即、能够对液压泵10的动作赋予稳定性。

此外,与第1施力销71的截面积相比较,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的面积足够大,因此,在比较小的信号压力输入到第1压力室81的情况下,不使用施力活塞,施力杆61也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力来变更斜板40的偏转角。

接着,参照图1和图2而对施力销单元70的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表示与图1的ii-ii线相对应的截面。在图示的例子中,施力销单元70具有多个第1施力销71、调整销73、调节器77以及单元壳体76。各第1施力销71根据与各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信号压力而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1施力销71整体上具有大致圆柱状的形状,其轴线与施力杆61的轴线平行,配置于施力杆61的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特别是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施力销71以其轴线与旋转轴线a平行的方式配置。第1施力销71的与施力杆61相面对的顶端面具有平坦面。此外,并不限于此,第1施力销71的顶端面也可以具有球面状等除了平坦面以外的形状。

在单元壳体76设置有用于对第1施力销71的侧面进行引导的多个第2引导部75,各第1施力销71配置为相对于各第2引导部75滑动自如。因此,各第1施力销71的至少其一部分滑动自如地保持于相对应的第2引导部75内。各第2引导部75由设置到单元壳体76的孔构成,并具有与第1施力销71的截面形状呈互补形状的截面形状。即、各第2引导部75由具有圆形截面的圆筒状的孔构成。此外,在第2引导部75内的、第1施力销71的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受到针对第1施力销71的信号压力的第2压力室82。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第2引导部75与单元壳体76设置成一体。若将第2引导部75与单元壳体76设置成一体,则各第2引导部75能够通过在单元壳体76穿孔来形成,能以简单的加工形成第2引导部75。另外,无需为了设置第2引导部75而追加构件,因此,对液压泵10的零部件个数的削减和成本的削减做出贡献。此外,第2引导部75的结构并不限于此。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将使用与单元壳体76不同的、例如圆筒状的构件而形成的第2引导部75安装于单元壳体76。

调整销73是用于对施力杆61被最大程度地向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压入时的施力杆61的位置进行调整的构件。因此,调整销73能够利用调节器77对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调节器77由紧固螺钉和螺母构成。在单元壳体76形成有贯通孔,该贯通孔将该单元壳体76中的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面和供调整销73的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收容的后室89连接,调节器77的紧固螺钉与该贯通孔螺纹结合。因而,通过使紧固螺钉旋转而变更紧固螺钉相对于贯通孔的位置,从而能够对调整销73的、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单元壳体76的外壳20侧(施力杆61侧)具有以包围第1施力销71的方式形成的凸部78。该凸部78嵌入于在第1外壳体21(外壳20)设置的凹部29。如图2所示,凸部78具有圆形状的截面。另外,第1外壳体21的凹部29也与凸部78的截面形状相对应地具有圆形状的截面形状。

第1施力销71只要构成为,能够根据与各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信号压力对施力杆61朝向斜板40施力,其具体的形状和配置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一个例子,各第1施力销71能够设为主要参照图2而在以下进行说明这样的形状和配置。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各第1施力销71和调整销73从各第1施力销71和调整销73的轴线方向观察、即从施力杆61的轴线方向观察均具有圆形截面,且该圆形截面具有相同的直径。根据具有这样的形状的第1施力销71和调整销73,能够通过切断例如1个纵长状的棒材,来制造各第1施力销71和调整销73。另外,能够以相同的直径进行穿孔来形成多个第2引导部75。由此,能够谋求各第1施力销71、调整销73以及各第2引导部75的制造工序的简单化。

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各第1施力销71的轴线方向观察,各第1施力销71配置为其中心(轴线)位于1个圆周c上。特别是各第1施力销71沿着1个圆周c相互具有等间隔地配置。换言之,由在1个圆周c上相邻的两个第1施力销71形成的该圆周c的中心处的中心角全部相等。在图示的例子中,由在1个圆周c上相邻的两个第1施力销71形成的该圆周c的中心处的中心角全部成为90°。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各第1施力销71的轴线方向观察,各第1施力销71的中心(轴线)配置于与施力杆61重叠的区域内。而且,在图示的例子中,从各第1施力销71的轴线方向观察,各第1施力销71的整体配置于与施力杆61重叠的区域内。通过如此地配置第1施力销71,能够有效地使施力销单元70小型化。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施力杆61、各第1施力销71以及调整销73由实心构件形成。若施力杆61和销71、73由实心构件形成,则能够以比较简单的工序制造施力杆61和销71、73,并且能够对施力杆61和销71、73赋予充分的机械强度。因而,能够使施力杆61和销71、73小型化,并且有效地防止施力杆61和销71、73的变形,由此,能够极其稳定地进行斜板40的偏转动作。

此外,也可以是,在调整销73的侧面,从其一端到另一端地设置有能够供油流通的槽或缺口。对于缺口,作为一个例子,也可以是,以与调整销73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成为大致d字状的方式对侧面的一部分进行倒角。例如,若油经由调整销73与单元壳体76之间的间隙从第1压力室81向后室89流入,则由于该油的存在,调整销73的位置有可能向施力杆61侧偏离。与此相对,若在调整销73的侧面设置有槽或缺口,则在调整销73被施力杆61按压了之际,能够使流入到后室89的油经由该槽或缺口迅速地返回第1压力室81。因而,能够使施力杆61被最大程度地向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压入了时的施力杆61的位置精度提高。

例如,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来自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信号压力、与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等外部设备的工作相对应的信号压力等被向与各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各第2压力室82输入。在液压泵10是以1个泵具有两个泵的功能的、所谓的分流构造的液压泵的情况下,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两个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能够分别向不同的第1施力销71输入。

因而,各第1施力销71被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来自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信号压力、与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等外部设备的工作相对应的信号压力等驱动。由此,各第1施力销71分别对施力杆61朝向斜板40施力。

接着,对斜板40的偏转动作进行说明。液压泵10的旋转轴25被例如柴油发动机等驱动源驱动。若对该驱动源施加比驱动源的驱动力大的负荷,则驱动源熄火。因而,需要对液压泵10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针对驱动源的负荷成为驱动源的驱动力以下。另外,在液压设备中,存在利用1个驱动源使多个液压泵驱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优选对液压泵10的动作进行控制,以使由1个驱动源驱动的多个液压泵的合计的驱动力成为驱动源的驱动力以下。而且,在空调等外部设备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情况下,优选也考虑该外部设备对驱动源的负荷而对液压泵10的动作进行控制。

另外,在对液压设备进行操作的操作者未操作操作控制杆时,由从液压泵喷出的工作油驱动的液压致动器不动作。另外,在操作者以较浅的角度对操作控制杆进行操作(微操作)时,液压致动器缓缓动作(微动作)。在这些情况下,液压致动器仅需要少量来自液压泵的工作油,未用于液压致动器的驱动的工作油以往被排出到回收罐等。不过,在该情况下,液压泵的驱动力的大部分被浪费,被驱动液压泵的柴油发动机等驱动源消耗的燃料也产生了浪费。以往,在所谓的高级液压设备中,存在具有使液压泵的工作油的喷出量在液压致动器的非动作时和微动作时减少的功能的高级液压设备。不过,在廉价的液压设备中,没有实现具有这样的功能。因而,期望的是利用简单的机构实现使液压泵的工作油的喷出量在液压致动器的非动作时和微动作时减少的功能。

在此,对如下例子进行说明:负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向第1压力室81输入,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来自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信号压力、以及与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的工作相对应的信号压力分别被向与各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2输入。

此外,能够将与未输入信号压力的第2压力室82相对应的第1施力销71设为预备用施力销。若具有这样的预备用施力销,则在追加其他液压泵、外部设备,且也考虑该液压泵、外部设备的动作而要控制液压泵10的情况下,通过将来自该液压泵、外部设备的信号压力向与预备用施力销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2输入,从而能够将该预备用施力销用作与该液压泵、外部设备相对应的施力销。因而,能够灵活地应对其他液压泵、外部设备的追加,能够有效地使液压泵10的通用性提高。

斜板40被第1施力部件5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大的朝向施力,被第2施力部件6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的朝向施力。斜板40偏转到由第1施力部件50的作用力带来的斜板40的绕偏转轴线的转矩(在图1中,逆时针转矩)的大小与由第2施力部件60带来的斜板40的绕偏转轴线的转矩(在图1中,顺时钟转矩)的大小相等位置并停止。

在此处说明的例子中,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向第1压力室81输入。具体而言,检测负流量控制机构的中心旁通路线中的节流孔的背压,该检测到的背压作为负流量控制信号压力被向第1压力室81输入。输入到第1压力室81的流量控制信号压力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特别是输入到第1压力室81的流量控制信号压力按压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

为了使液压致动器非动作或微动作,在负流量控制机构中,通过对控制阀进行操作,若使经由控制阀并朝向液压致动器的压力油的流量减少,则从液压泵10经由控制阀、即通过中心旁通路线而返回罐的压力油的流量增加。在中心旁通路线的控制阀与罐之间的部分设置有节流孔,若通过中心旁通路线的压力油的流量增加,则中心旁通路线的节流孔的跟前的压力油的压力(背压)增大。通过将该背压作为负流量控制信号压力而向第1压力室81输入,该信号压力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施力杆61被朝向斜板40(抵接面42)施力。

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被向与多个第1施力销71中的1个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2输入。例如,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的流路被分支,并与第2压力室82连接,从而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被向与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2输入。在由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驱动的液压致动器的负荷变大的情况下,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的压力变大。即、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变大。并且,第1施力销71被该信号压力朝向施力杆61施力。因而,第1施力销71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抵接面42)施力。

来自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信号压力被向与其他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2输入。例如,从其他液压泵喷出来的工作油的流路被分支,并与第2压力室82连接,从而由从该液压泵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被向与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2输入。在由从其他液压泵喷出的工作油驱动的液压致动器的负荷变大了的情况下,从该液压泵喷出的工作油的压力变大。即、由从其他液压泵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变大。并且,第1施力销71被该信号压力朝向施力杆61施力。因而,第1施力销71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抵接面42)施力。

而且,与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的工作相对应的信号压力被向与其他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2输入。例如,使其他液压回路分支,并连接于与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2。另外,在工作油的流路的从该液压回路分支的部位与第2压力室82之间的部分设置有电磁阀(solenoidvalve)等阀。并且,在空调未工作的期间,利用阀使工作油的流路封闭,若空调工作,则接受其信号(电信号)而阀动作,从而打开工作油的流路。由此,在空调未工作的期间,信号压力未被向与第1施力销71相对应的第2压力室82输入,若空调工作,则信号压力被从其他液压回路向该第2压力室82输入。并且,第1施力销71被该信号压力朝向施力杆61施力。因而,第1施力销71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抵接面42)施力。

对施力杆61向斜板40(抵接面42)施力的作用力、即第2施力部件60对斜板40的作用力成为第1施力销71对施力杆61的作用力之和。若由第2施力部件60的作用力带来的斜板40的绕偏转轴线的转矩(在图1中,顺时针转矩)比由第1施力部件50的作用力带来的斜板40的绕偏转轴线的转矩(在图1中,逆时针转矩)大,则斜板40以其偏转角变小的方式偏转,若由第2施力部件60的作用力带来的斜板40的绕偏转轴线的转矩与由第1施力部件50的作用力带来的斜板40的绕偏转轴线的转矩平衡,则斜板40停止偏转。由此,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的流量减少。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中,在适用到如下情况中的至少1个的情况下,第2施力部件60的作用力增大,斜板40以其偏转角变小的方式偏转,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的流量减少:操作者未对操作控制杆进行操作或进行微操作;由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驱动的液压致动器的负荷增大;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负荷增大;以及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等外部设备工作。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驱动液压泵10的柴油发动机等驱动源的熄火的产生。另外,能够削减由驱动源消耗的燃料的浪费,有效地使具备液压泵10的液压设备的节能性提高。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具有:缸体30,其绕旋转轴线a旋转,且形成有沿着旋转轴线a方向延伸的多个缸孔32;活塞38,其滑动自如地保持于各缸孔32内;斜板40,其用于利用缸体30绕旋转轴线a旋转、而使各活塞38在各缸孔32内滑动,该斜板40构成为其偏转角能够变更;第1施力部件50,其对斜板4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大的朝向施力;以及第2施力部件60,其对斜板40向斜板40的偏转角变小的朝向施力,第2施力部件60具有对斜板40施力的施力杆61,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至少一者作用于施力杆61的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的后端面61b。

根据这样的液压泵10,通过使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至少一者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能够省略零部件尺寸比较大的施力活塞,能够有效地抑制液压泵10的大型化。

另外,根据这样的液压泵10,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或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的整体,能够有效地抑制绕与施力杆6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轴线旋转的转矩的产生。因而,能够抑制施力杆61和第1引导部23的磨损以及针对施力杆61的位置的滞后现象的产生。即、能够使液压泵10稳定地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中,流量控制信号压力作用于后端面61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中,流量控制信号压力是负流量控制信号压力。

根据这样的液压泵10,在液压致动器的非动作时和微动作时,第2施力部件60的作用力增大,斜板40以其偏转角变小的方式偏转,从液压泵10喷出的工作油的流量减少。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驱动液压泵10的柴油发动机等驱动源的熄火的产生。另外,能够削减由驱动源消耗的燃料的浪费,有效地使具备液压泵10的液压设备的节能性提高。此外,流量控制信号压力也可以是负载传感流量控制信号压力。

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还具有对施力杆61的侧面61c进行引导的引导部23,向侧面61c与引导部23之间供给来自其他泵的压力油。

根据这样的液压泵10,通过以预定的压力将从其他泵喷出来的压力油强制性地向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供给,能够使施力杆61顺利地移动,能够稳定地进行液压泵10对压力油的喷出,并且,能够使能在施力杆61的侧面61c与第1引导部23之间产生的摩擦减少,抑制针对施力杆61的位置的滞后现象的产生。

在本实施方式的液压泵10中,第2施力部件60还具有施力销71,施力销71根据与施力销71相对应的信号压力而借助施力杆61对斜板40施力。

根据这样的液压泵10,除了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的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或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之外,也能够利用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信号压力、来自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其他液压泵的信号压力、以及与由同一驱动源驱动的空调的工作相对应的信号压力等其他信号压力,对施力杆61朝向斜板40施力。即、能够基于除了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或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以外的其他信号压力对从液压泵10喷出的压力油的流量进行控制。因而,能够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地控制从液压泵10喷出的压力油的流量。

此外,能够对上述的实施方式进行各种变更。以下,一边适当参照附图,一边对变形例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和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附图中,对于能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构成的部分,使用与对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相对应的部分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3是表示液压泵10的一变形例的图,且是用于对向液压泵10的第1压力室81输入的信号压力p进行说明的图。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作为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至少一者的信号压力p经由节流孔91被向第1压力室81输入。即、信号压力p经由节流孔91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

在液压泵、控制阀以及各致动器构成闭合的液压回路(闭合回路)的情况下,压力油经由这些液压泵、控制阀以及各致动器而向第1压力室输入,因此,存在信号压力p振荡的情况。若信号压力p振荡,则施力杆的动作变得不稳定,由此,从液压泵喷出的压力油的流量也变得不稳定。与此相对,在本变形例的液压泵10中,能够利用节流孔91缩小信号压力p的振幅而将信号压力p向第1压力室输入。因而,能够使施力杆的动作和从液压泵喷出的压力油的流量稳定。

图4是表示液压泵10的另一变形例的图,且是用于对向液压泵10的第1压力室81输入的信号压力p进行说明的图。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作为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至少一者的信号压力p经由单向节流机构93被向第1压力室81输入。即、信号压力p借助单向节流机构93作用于施力杆61的后端面61b。

单向节流机构93具有相互并联连接起来的节流孔94和单向阀95。本变形例的单向阀95构成为,从第1压力室81流出的压力油能够通过,但向第1压力室81流入的压力油不能通过。此外,并不限于此,单向阀95也可以构成为,向第1压力室81流入的压力油能够通过,但从第1压力室81流出的压力油不能通过。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对液压泵10附加单向节流功能。特别是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由于来自控制阀的流量增加信号而增大斜板40的偏转角来使从液压泵10喷出的压力油的流量增加的情况下,即、在使施力杆61向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移动的情况下,第1压力室81内的压力油通过单向节流机构93的单向阀95而迅速地流出,并且在由于来自控制阀的流量减少信号而缩小斜板40的偏转角来使从液压泵10喷出的压力油的流量减少的情况下,即、在使施力杆61向斜板40侧移动的情况下,压力油通过单向节流机构93的节流孔94而缓缓地向第1压力室81内流入。

图5是表示液压泵10的又一变形例的图,且是用于对向液压泵10的第1压力室81输入的信号压力p进行说明的图。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作为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至少一者的信号压力p是电信号被电磁比例阀97转换成液压而生成的。

在图示的例子中,来自油供给源s的压力油通过电磁比例阀97而作为信号压力p向第1压力室81输入。电磁比例阀97将流量控制用和/或马力切换用的信号作为电信号接收,并根据该电信号对来自油供给源s的压力油的流路的开度进行调整。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将流量控制用和/或马力切换用的信号处理为电信号,因此,能够减少液压配管,能够谋求液压泵10的进一步的小型化。

图6是表示液压泵10的又一变形例的图,且是用于对向液压泵10的第1压力室81输入的信号压力p进行说明的图。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流量控制信号压力p1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p2均经由梭阀99被向第1压力室81输入。在梭阀99中,所输入的两个信号压力p1、p2中的仅具有相对较高的压力的信号压力能够通过,所输入的两个信号压力p1、p2中的具有相对地较低的压力的信号压力不能通过。并且,仅通过了梭阀99的任一个信号压力p1、p2被作为信号压力p向第1压力室81输入。即、信号压力p是流量控制信号压力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中的、具有相对较高的压力的信号压力。

根据本变形例,能够使流量控制信号压力p1和马力切换信号压力p2中的具有相对较高的压力的信号压力选择性地向第1压力室81输入。

作为又一变形例,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通过了梭阀99的信号压力p进一步通过节流孔91而被向第1压力室81输入。另外,如图8所示,也可以是,通过了梭阀99的信号压力p进一步通过单向节流机构93而被向第1压力室81输入。

图9和图10是表示液压泵10的又一变形例的图,且是表示施力杆61与润滑油的供给孔68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特别是,图9是表示施力杆61最大程度地位于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时的、施力杆61与润滑油的供给孔68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0是表示施力杆61最大程度地位于斜板40侧时的、施力杆61与供给孔68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在图9和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引导部23设置有用于将来自其他泵的压力油向施力杆61的侧面61c与引导部23之间供给的供给孔68。供给孔68在如图9所示那样施力杆61最大程度地位于与斜板40相反的一侧时与施力杆61的油保持槽65相面对。另外,供给孔68在如图10所示那样施力杆61最大程度地位于斜板40侧时也与施力杆61的油保持槽65相面对。即、在施力杆61的沿着引导部23的进退动作中的任一位置,供给孔68都与油保持槽65相面对。换言之,在施力杆61的沿着引导部23的进退动作中的任一位置,油保持槽65都与供给孔68相面对。

根据这样的液压泵10,即使施力杆61位于进退动作中的任一位置,也能够使供给孔68和油保持槽65相互连通。即、能够始终将来自其他泵的压力油向油保持槽65内供给。因而,能够稳定地进行施力杆61的侧面61c与引导部23之间的润滑。

图11是表示液压泵10的又一变形例的剖视图。本变形例的液压泵10是以1个泵具有两个泵的功能的、所谓的分流构造的液压泵,输出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两个信号压力pa、pb。

在图示的例子中,施力销单元70具有第2施力销72、调节器77以及单元壳体76。第2施力销72具有:大径部,其具有相对较大的直径;和小径部,其在相对于大径部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与大径部相邻,并具有相对较小的直径。大径部和小径部均形成为圆柱状,在沿着第2施力销72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具有圆形的截面。构成大径部的圆柱的中心轴线与构成小径部的圆柱的中心轴线一致。另外,大径部和小径部形成为一体。

在单元壳体76内形成有第3压力室83和第4压力室84,第2施力销72的大径部的朝向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面中的从小径部暴露的部分位于第3压力室83内,第2施力销72的小径部的朝向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面位于第4压力室84内。在图示的例子中,大径部的朝向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面中的从小径部暴露的部分的面积与小径部的朝向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面的面积相等。

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两个信号压力pa、pb分别被向压力室83、84输入。即、信号压力pa被向第3压力室83输入,作用于大径部的朝向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面中的从小径部暴露的部分,对第2施力销72朝向施力杆61施力。另外,信号压力pb被向第4压力室84输入,作用于小径部的朝向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面,对第2施力销72朝向施力杆61施力。此时,对第2施力销72朝向施力杆61施力的作用力成为由信号压力pa带来的作用力和由信号压力pb带来的作用力之和。

在分流构造的液压泵10中,若要利用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两个信号压力pa、pb借助施力销对施力杆61施力,则需要两根施力销。与此相对,能够根据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两个信号压力pa、pb的合计而使用1根第2施力销72来对施力杆61朝向斜板40施力。因而,能够削减施力销单元70的零部件个数。

另外,本变形例的第2施力销72也兼备图1所示的液压泵10中的调整销73的功能。即、第2施力销72能够利用调节器77对其长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在该情况下,1根第2施力销72发挥两根施力销和1根调整销这3根销的功能,能够进一步削减施力销单元70的零部件个数。

图12是表示液压泵10的又一变形例的剖视图。本变形例的液压泵10与参照图11而进行了说明的变形例同样地,是以1个泵具有两个泵的功能的、所谓的分流构造的液压泵,输出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两个信号压力。

在图示的例子中,施力销单元70具有第2施力销72、调节器77以及单元壳体76。第2施力销72形成为圆柱状,在沿着第2施力销72的长度方向观察时具有圆形的截面。在单元壳体76内形成有第5压力室85,第2施力销72的朝向与施力杆61相反的一侧的面位于第5压力室85内。

由从液压泵10喷出来的工作油产生的两个信号压力的中间压pc被向第5压力室85输入。中间压pc是具有成为两个信号压力的中间的压力的信号压力,若将两个信号压力设为pa、pb,

则pc=(pa+pb)/2···(1)。

作为该中间压pc,能够使用例如日本特开平6-307330号公报中的由于从“开口孔53”流出来的压力油而在“压力连通路54”产生的“中间压p’”。

根据本变形例,能发挥与参照图11而进行了说明的变形例的效果同样的效果。而且,根据本变形例,能够将第2施力销72设为单纯的圆柱形状,并且,能够将与第2施力销72相对应地设置于单元壳体76内的压力室设为1个第5压力室85。因而,能够使施力销单元70的构造简化。

此外,在参照图11和图12而进行了说明的变形例中,除了设置第2施力销72以外,也可以设置一根以上的第1施力销71。

作为又一变形例,在参照图1和图2而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液压泵10具有4根第1施力销71的实施方式,但并不限于此。液压泵10也可以具有两根、3根或5根以上的第1施力销71。

此外,以上说明了针对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几个变形例,当然也能够将多个变形例适当组合而适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