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螺杆啮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40873发布日期:2019-10-09 07: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单螺杆啮合机构,包括单螺杆及与单螺杆啮合的星轮,其特征在于:单螺杆的啮合型线为圆柱面包络型线,所述圆柱面包络型线包括星轮齿前侧工作面所包络出的螺旋线一、螺旋线二及星轮齿后侧面所包括出的螺旋线三、螺旋线四,螺旋线一、螺旋线二、螺旋线三、螺旋线四组成一个螺旋槽里前螺旋曲面、后螺旋曲面,前螺旋曲面、后螺旋曲面在边界缝合后并去除材料形成的一个螺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螺杆啮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轮齿前侧工作面方程在圆柱面坐标系下表示如下:

Z'=r0×cosθ′1–r×cosθ'–ρ×(sinβ′0–sinα')×sinθ0

齿前侧面螺旋角计算如下:

根据星轮齿后侧工作面方程在圆柱面坐标系下表示如下:

Z=r0×*cosθ0–r×cosθ+ρ×(sinβ0–sinα)×sinθ0

齿后侧工作面螺旋角计算如下:

其中,A:螺杆与星轮中心距;

r:星轮啮合面上啮合点位置半径;

θ'、θ:星轮齿前、后侧面啮合点啮合时,星轮旋转变化角度;

ρ:星轮齿前侧啮合面上圆弧半径;

α′、α:星轮齿前、后侧面啮合点啮合处螺旋角;

β′0:星轮齿中性面旋转角为90°时,前侧面啮合点在星轮齿齿根处螺旋角(°);

β0:星轮齿中性面旋转角为90°时,后侧面啮合点在星轮齿齿根处螺旋角(°);

α′0:星轮齿中性面旋转角为90°时,前侧面啮合点在星轮齿齿顶处螺旋角(°);

α0:星轮齿中性面旋转角为90°时,后侧面啮合点在星轮齿齿顶处螺旋角(°);

Zr:星轮齿数;

ZR:螺杆头数;

θ0:星轮齿中性面旋转角度;

θ′1、θ1:星轮齿前、后侧工作面啮合点与螺杆边接触起点时,中性面旋转角;

r0:星轮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螺杆啮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轮齿前侧工作面所包络出螺杆螺旋面螺旋线一、二:

根据螺杆头数ZR、星轮齿数Zr、星轮半径r0、星轮与螺杆中心距A、星轮齿啮合圆中心距a、星轮齿宽b、星轮中心到螺杆外圆距离h实际数据计算:

θ0=ArcSin[h/r0];

任意啮合点上星轮转轮的角度=θ0+ArcSin[(b/2)/r0];

根据I的数值计算对应的螺旋角H;

自定义A为星轮与螺杆中心距;

B为星轮半径r0;

C为啮合圆半径;

D为星轮齿啮合圆中心距a;

F为星轮齿上中性面转过角度为θ0=90°时,且I=r0=60°时的螺旋角;

G为中性面转过角度为ArcSin[h/r0]时,后齿啮合面上起始啮合时星轮旋转开始角;

H为中性面转过角度为ArcSin[h/r0]时,后齿啮合面上起始啮合时星轮转过角度;在星轮啮合面上啮合点位置半径r位置处的螺旋角;

I为啮合面星轮半径,为一变化值;

J为星轮中性面旋转角结束度=(G+t×142.5)°;

L为星轮旋转起始时旋转角=asin(((D/2)+C×sin(F))/I);

M为啮合面上实际啮合点与起始点相差角度=asin(C×(sin(F)-sin(H))/I);

N为星轮齿中心面旋转角度=J+L-M;

圆柱坐标方程(r,θ,z);

r=sqrt((A-I×sin(N))^2+C^2×(cos(H)-cos(F))^2);

theta(θ)=(11/6)×(J-G);

z=B×cos(G)-I×cos(N)-C×(sin(F)-sin(H))×sin(J);

设定不同的星轮齿底半径得到不同的螺旋角H,由以上相关参数绘制螺旋槽前侧面的螺旋线一、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螺杆啮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轮齿后侧工作面所包络出螺杆螺旋面螺旋线三、四:

θ0=ArcSin[h/r0];

任意啮合点上星轮转轮的角度=θ0-ArcSin[(b/2)/r0];

根据I的数值计算对应的螺旋角H;

自定义A为星轮与螺杆中心距;

B为星轮半径r0;

C为啮合圆半径;

D为星轮齿啮合圆中心距a;

E为星轮齿上中性面转过角度为θ0=90°时,且I=星轮半径时的螺旋角;

F为星轮齿上中性面转过角度为θ0=90°时,且I=星轮齿根半径时的螺旋角;

G为中性面转过角度为ArcSin[h/r0]时,后齿啮合面上起始啮合时星轮旋转开始角;

H为中性面转过角度为ArcSin[h/r0]时,后齿啮合面上起始啮合时星轮转过角度为G时;在星轮半径位置处的螺旋角;

I为啮合面星轮半径,为一变化值;

J为星轮中性面旋转角结束度=(G+t×142.5)°;

L为星轮旋转起始时旋转角=asin(((D/2)+C×sin(F))/I)°;

M为啮合面上实际啮合点与起始点相差角度=asin(C×(sin(F)-sin(H))/I);

N为星轮齿中心面旋转角度=J-L+M;

圆柱坐标方程(r,θ,z);

r=sqrt((A-I×sin(N))^2+C^2×(cos(E)-cos(H))^2);

theta(θ)=(11/6)×(J-G);

z=B×cos(G)-I×cos(N)+C×(sin(F)-sin(H))×sin(J)。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