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2041发布日期:2019-11-15 22:24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螺杆泵。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杆泵通常采用正圆截面的转子,与定子配合形成螺杆副,螺杆副中的定子和转子形成多个密封容腔,在装配完成后定子和转子所有接触面之间的预紧力相同。在螺杆副正常工作时,各个密封容腔产生工作压力、且各个密封容腔之间的压差相等,即螺杆副的入口端的压力大,出口端的压力小,这样就行成了螺杆副的入口端的预紧力小,出口端的预紧力大,加剧了螺杆副出口端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磨损,从而影响螺杆副的正常使用寿命。另外,这种结构的单螺杆泵其螺杆副的密封线为转子直径,导致每级泵的增压较小,流量不够大,而且轴承座通常为圆柱状,配合内部具有锥度的空腔,导致传动稳定性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使用寿命、流量大、增压效果好的单螺杆泵,该单螺杆泵传动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单螺杆泵,包括驱动电机、连接轴、轴承座、泵体、转子和定子,泵体内具有空腔,泵体上部设有介质输入端,介质输入端与泵体内的空腔连通,泵体一端密封连接有定子,驱动电机与连接轴连接,连接轴靠近驱动电机一端通过单列球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单列球轴承容置在轴承座一端,定子包裹于转子的外侧,定子与转子形成螺杆副,定子内侧和转子外侧之间形成多个密封腔,定子外端连接有介质输出端,转子横截面为椭圆形,轴承座截面为方形,轴承座相对单列球轴承的另一端还容置有双列球轴承,连接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双列球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且其端部延伸到泵体的空腔内,并通过万向节组件与转子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椭圆形截面的转子,配合定子,由于螺杆副的密封腔的密封线增长,使每级泵可以增压25%以上,流量增加40%,并且转子绕定子做行星回转的偏心距减少,转子产生的离心振动力也减少,可明显改善万向节组件的传动工况,同时,采用方形截面的轴承座,配合单列球轴承和双列球轴承,提高泵的工作稳定性。

作为优选,定子内腔横截面为圆角三角形。匹配更好。

作为优选,驱动电机通过减速机与连接轴连接。

进一步的,转子横截面的长轴和短轴比为3:2。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位实施例中转子和定子的配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单螺杆泵,包括驱动电机1、连接轴2、轴承座3、泵体4、转子5和定子6,泵体4内具有空腔,泵体4上部设有介质输入端7,介质输入端7与泵体内的空腔连通,泵体4一端通过密封嵌件密封连接定子6,驱动电机1通过减速机8与连接轴2连接,连接轴2靠近驱动电机1一端通过单列球轴承9与轴承座3转动连接,单列球轴承9容置在轴承座3一端,定子6包裹于转子5的外侧,定子6与转子5形成螺杆副,定子6内侧和转子5外侧之间形成多个密封腔10,定子6外端连接有介质输出端13,转子5横截面为椭圆形,轴承座3截面为方形,轴承座3相对单列球轴承的另一端还容置有双列球轴承11,连接轴2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通过双列球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且其端部延伸到泵体的空腔内,并通过万向节组件12与转子连接,万向节组件包括分别两个万向节,分别位于本体空腔内的连接轴的两端。其中,定子内腔横截面为圆角三角形,转子横截面的长轴和短轴比为3:2。另外,还包括底座,介质输出端为一短接头,介质输出端、泵体、轴承座以及减速机分别与底座通过螺栓紧固。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椭圆形截面的转子,配合定子,由于螺杆副的密封腔的密封线增长,使每级泵可以增压25%以上,流量增加40%,并且转子绕定子做行星回转的偏心距减少,转子产生的离心振动力也减少,可明显改善万向节组件的传动工况,同时,采用方形截面的轴承座,配合单列球轴承和双列球轴承,提高泵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