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2379发布日期:2020-02-21 18:1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引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自然界形成的风是自然风,区别于空调和风扇持续风,也叫天然风。乃是空气流动的结果。风能利用形成主要是将大气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而自然界的风是无规律可循的,在许多场合下不便于人们使用,达不到人们的使用要求,现有的引风装置多为固定式的结构,不便于人们对引风角度的调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排风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包括第一导风板,且第一导风板上开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引风孔,所述导风罩正面的中心位置开有中心孔,且中心孔的内壁上开有呈环形分布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插接有若干个规格相同的十字支杆,若干个所述十字支杆交叉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中心固定环,所述外壳的进风端固定设置有引风管,若干个所述十字支杆远离中心固定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壳,且内壳的结构与导风罩的结构相同,所述内壳活动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引风管靠近外壳的一端内壁上通过固定螺钉安装有c型架,所述c型架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架,且连接架远离c型架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万向球,所述万向球的外部包覆有呈半包围式的转动套一,所述转动套一与固定支杆的一端形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固定环上粘接有指示贴,且指示贴上设置有指示箭头。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上包括有第二引风孔和第二导风板,且第二引风孔与第一引风孔呈重叠设置,第二导风板和第一导风板呈重叠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套一的内部粘接有毛毡层,且毛毡层位于转动套一和万向球之间的夹层内。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固定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垂直设置的中心轴,且中心轴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套,固定套与导风罩之间采用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的外壁上依次套接有垫圈、转动套二和锁止环,且转动套二与内壳上的固定支杆形成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分别安装在中心轴上的导风罩和内壳,在旋转内壳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引风孔和第二引风孔之间重合,可满足送风系统的开启,相反的使用情况下,实现了送分系统的闭合。

2.通过在引风管内设置的万向球和转动套的配合,能够让外壳的旋转自由的角度切换,便于对引风角度的调节,满足人们想要的效果。

3.通过设置的中心固定环、指示箭头和十字支杆,便于人们对引风孔的开启和关闭,整体装置的可控性强,便于人们操作,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有效的利用风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的内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的万向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的万向球和转动套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的万向球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的中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导风罩、3第一导风板、4第一引风孔、5中心孔、6滑动槽、7中心固定环、8引风管、9指示箭头、10十字支杆、11内壳、12第二引风孔、13第二导风板、14固定支杆、15转动套一、16万向球、17毛毡层、18连接架、19c型架、20固定螺钉、21中心轴、22固定套、23转动套二、24垫圈、25锁止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6,一种便于调节引风角度的送风系统,包括外壳1,外壳1采用密封结构,外壳1排风端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导风罩2,导风罩2包括第一导风板3,且第一导风板3上开有等距离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引风孔4,导风罩2上的第一引风孔4起到导风的作用,导风罩2正面的中心位置开有中心孔5,且中心孔5的内壁上开有呈环形分布的滑动槽6,滑动槽6的内部插接有若干个规格相同的十字支杆10,十字支杆10可在滑动槽6的内部旋转,若干个十字支杆10交叉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中心固定环7,外壳1的进风端固定设置有引风管8,与风机相连接,用于对自然风的输送,若干个十字支杆10远离中心固定环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壳11,且内壳11的结构与导风罩2的结构相同,内壳11活动设置在外壳1的内部,引风管8靠近外壳1的一端内壁上通过固定螺钉20安装有c型架19,c型架19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8,且连接架18远离c型架19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万向球16,万向球16的外部包覆有呈半包围式的转动套一15,转动套一15沿着万向球16旋转,可增大外壳1调节的角度范围,带来极好的引风效果,转动套一15与固定支杆14的一端形成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中心固定环7上粘接有指示贴,且指示贴上设置有指示箭头9,可清楚的显示出导风通道开启的大小,满足人们使用需求。

进一步的,内壳11上包括有第二引风孔12和第二导风板13,且第二引风孔12与第一引风孔4呈重叠设置,第二导风板13和第一导风板3呈重叠设置,当第二引风孔12与第一引风孔4之间重合时,实现外壳1导风的开启,当第二引风孔12与第一引风孔4不重合时,实现外壳1导风的关闭。

进一步的,转动套一15的内部粘接有毛毡层17,且毛毡层17位于转动套一15和万向球16之间的夹层内,增加转动套一15与万向球15之间的摩擦力,便于二者之间调节后的固定。

进一步的,中心固定环7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垂直设置的中心轴21,且中心轴21的一端外壁上固定套接有固定套22,固定套22与导风罩2之间采用固定连接,中心轴21的外壁上依次套接有垫圈24、转动套二23和锁止环25,且转动套二23与内壳11上的固定支杆14形成固定连接,在对内壳11进行旋转的时候,转动套二23在中心轴21上旋转,通过垫圈24可减小转动套二23与固定套22之间的摩擦,锁止环25对转动套二23起到限位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操作者把引风管8与风机相连接,通过风机可把自然风通过引风管8输送至外壳1的内部,在人们对自然风使用的过程中,可用手握住十字支杆10旋转,让转动套二23在中心轴21上旋转,实现内壳11相对于导风罩2旋转的效果,达到第一引风孔4和第二引风孔12重合的目的,实现对自然风的开启,当人们不使用风能的时候,可按照上述的反操作,实现关闭,操作者还可以用手握住十字支杆10,使得转动套一15沿着万向球16旋转,实现外壳1角度的变换,从而实现对引风角度的灵活调节,达到人们想要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