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0132发布日期:2020-09-29 09:36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式空压机。



背景技术: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原理是由叶轮带动气体做高速旋转,使气体产生离心力,由于气体在叶轮里的扩压流动,从而使气体通过叶轮后的流速和压力得到提高,连续地生产出压缩空气。现有的离心式空压机,齿轮室和压缩腔之间一般都是采用轴承座以及设在驱动轴与轴承座之间的油封进行隔离,油封在使用过程中与高速旋转的驱动轴之间很容易磨损导致间隙增大,导致齿轮室内的机油存在泄露的风险,机油从齿轮室泄露到压缩腔后,在高压气体的带动下会混入压缩气体中,从而污染压缩气体,影响到压缩气体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离心式空压机,解决了以往齿轮室和压缩腔之间油封泄露后机油进入压缩腔的问题,避免了机油混入压缩气体中污染压缩气体影响压缩气体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包括相连接的齿轮室壳体和压缩腔壳体,齿轮室壳体内部为齿轮室,压缩腔壳体内部为压缩腔,压缩腔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齿轮室壳体和压缩腔壳体之间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油封,驱动轴穿过油封与设在压缩腔内的叶片相连,还包括:

附加板,所述附加板固定设在轴承座与叶片之间,附加板与轴承座之间的空腔形成副室,附加板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附加板用于对泄露的机油进行阻挡和收集;

甩油套,所述甩油套固定套设在驱动轴外侧随驱动轴旋转,甩油套外表面与附加板中心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甩油套用于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使机油向外飞溅到附加板上进行收集;

出油孔,所述出油孔设在底部与副室相连通。

所述附加板的中心通孔位置靠近轴承座一侧设有凸环,凸环与附加板连接处设有向内凹陷的沟槽,所述沟槽用于对飞溅到附加板上的机油进行收集。

所述附加板的底部设有漏油槽,出油孔经漏油槽与副室相连通。

所述附加板的边沿通过轴承座与压缩腔壳体压紧固定,附加板的底部设有销孔,通过定位销与轴承座之间进行定位。

所述甩油套靠近轴承座的一侧设有甩油板,甩油板用于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

所述轴承座靠近附加板的一侧靠近油封外侧的位置设有锥形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甩油套的设置,可对从油封泄露出来的机油产生离心力使机油向外飞溅,避免机油从甩油套与驱动轴之间的缝隙向压缩腔泄露;

(2)附加板的设置,可对从甩油套飞溅到附加板上的机油进行阻挡和收集,上部的机油沿沟槽向下流动,最后经副室、漏油槽、出油孔排出,避免机油从附加板与甩油套之间的缝隙向压缩腔泄露,避免污染压缩空气,保证了压缩空气质量;

(3)轴承座上锥形面的设置,与甩油套的甩油板配合,对飞溅的机油进行阻挡和导向,使机油顺利溅射到附加板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加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甩油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齿轮室壳体,2、压缩腔壳体,3、齿轮室,4、压缩腔,5、进气口,6、出气口,7、轴承座,8、油封,9、驱动轴,10、叶片,11、附加板,12、副室,13、甩油套,14、出油孔,15、凸环,16、沟槽,17、漏油槽,18、销孔,19、定位销,20、甩油板,21、锥形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4所示,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包括相连接的齿轮室壳体1和压缩腔壳体2,齿轮室壳体1内部为齿轮室3,压缩腔壳体2内部为压缩腔4,压缩腔壳体2上还设有进气口5和出气口6,齿轮室壳体1和压缩腔壳体2之间设有轴承座7,轴承座7内设有油封8,驱动轴9穿过油封8与设在压缩腔4内的叶片10相连,还包括:

附加板11,所述附加板11固定设在轴承座7与叶片10之间,附加板11与轴承座7之间的空腔形成副室12,附加板11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附加板11用于对泄露的机油进行阻挡和收集;

甩油套13,所述甩油套13固定套设在驱动轴9外侧随驱动轴9旋转,甩油套13外表面与附加板11中心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甩油套13用于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使机油向外飞溅到附加板11上进行收集;

出油孔14,所述出油孔14设在底部与副室12相连通。

所述附加板11的中心通孔位置靠近轴承座7一侧设有凸环15,凸环15与附加板11连接处设有向内凹陷的沟槽16,所述沟槽16用于对飞溅到附加板11上的机油进行收集。

所述附加板11的底部设有漏油槽17,出油孔14经漏油槽17与副室12相连通。

所述附加板11的边沿通过轴承座7与压缩腔壳体2压紧固定,附加板11的底部设有销孔18,通过定位销19与轴承座7之间进行定位。

所述甩油套13靠近轴承座7的一侧设有甩油板20,甩油板20用于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

所述轴承座7靠近附加板11的一侧靠近油封8外侧的位置设有锥形面21,甩油板20伸至锥形面21内,甩油板20旋转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使机油向外飞溅,经锥形面21的阻挡和导向,机油可顺利飞溅到附加板11上。

工作时,齿轮室3的齿轮带动驱动轴9旋转,驱动轴9带动叶片10旋转,气体从进气口5进入,经过叶片10的压缩增压后,从出气口6排出。驱动轴9旋转时同时带动甩油套13和甩油板20旋转,当有机油从油封8泄漏时,机油首先接触到甩油套13和甩油板20,甩油套13和甩油板20旋转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使机油向外飞溅,可避免机油从甩油套13与驱动轴9之间的缝隙向压缩腔泄露,飞溅的机油碰撞到锥形面21,一部分沿锥形面21向下流动,经副室12、漏油槽17、出油孔14排出,另一部分经锥形面21导向后飞溅到附加板11上,沿附加板11上汇流到沟槽16内,再沿沟槽16向下流动,最后经副室12、漏油槽17、出油孔14排出,避免机油从附加板11与甩油套13之间的缝隙向压缩腔泄露,并可通过出油孔14机油的排出情况,推测出油封8的磨损情况。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包括相连接的齿轮室壳体和压缩腔壳体,齿轮室壳体内部为齿轮室,压缩腔壳体内部为压缩腔,压缩腔壳体上还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齿轮室壳体和压缩腔壳体之间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油封,驱动轴穿过油封与设在压缩腔内的叶片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附加板,所述附加板固定设在轴承座与叶片之间,附加板与轴承座之间的空腔形成副室,附加板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附加板用于对泄露的机油进行阻挡和收集;

甩油套,所述甩油套固定套设在驱动轴外侧随驱动轴旋转,甩油套外表面与附加板中心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甩油套用于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使机油向外飞溅到附加板上进行收集;

出油孔,所述出油孔设在底部与副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板的中心通孔位置靠近轴承座一侧设有凸环,凸环与附加板连接处设有向内凹陷的沟槽,所述沟槽用于对飞溅到附加板上的机油进行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板的底部设有漏油槽,出油孔经漏油槽与副室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板的边沿通过轴承座与压缩腔壳体压紧固定,附加板的底部设有销孔,通过定位销与轴承座之间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套靠近轴承座的一侧设有甩油板,甩油板用于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靠近附加板的一侧靠近油封外侧的位置设有锥形面。


技术总结
一种离心式空压机,包括:附加板,所述附加板固定设在轴承座与叶片之间,附加板与轴承座之间的空腔形成副室,附加板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附加板用于对泄露的机油进行阻挡和收集;甩油套,所述甩油套固定套设在驱动轴外侧随驱动轴旋转,甩油套外表面与附加板中心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甩油套用于对泄露的机油产生离心力使机油向外飞溅到附加板上进行收集;出油孔,所述出油孔设在底部与副室相连通。有效避免机油向压缩腔泄露,避免污染压缩空气,保证了压缩空气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邢子义;王升科;谢元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菱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