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级屏蔽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0251发布日期:2020-10-17 00:58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级屏蔽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泵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级屏蔽泵。



背景技术:

屏蔽泵作为一种用来输送易燃、易爆、易挥发、腐蚀性以及剧毒等液体的离心泵,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环保等重要领域。

屏蔽泵包括屏蔽电机和泵部分,屏蔽泵工作时,屏蔽电机的转子轴带动推力盘进行旋转,使泵部分对该转子轴产生不平衡的轴向力,该轴向力驱动该转子轴带动推力盘沿其轴向运动,使该推力盘对屏蔽电机内部石墨轴承的轴向一侧的压力加剧,增加了该石墨轴承的轴向负荷,使该石墨轴承磨损加剧,降低了屏蔽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级屏蔽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级屏蔽泵,包括屏蔽电机和泵部分,所述泵部分安装在屏蔽电机下,所述屏蔽电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到泵部分内,所述泵部分包括泵体、泵盖、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所述泵盖安装在泵体下,所述泵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上凹腔和下凹腔,所述上凹腔的和下凹腔之间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输送始段与上凹腔的侧壁之间连通,所述流道的输送末段与下凹腔下方之间连通,所述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均套设在屏蔽电机的输出轴外并分别位于上凹腔和下凹腔内,所述首级叶轮与次级叶轮的吸入口相向,所述泵体的侧壁上设有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的输送末段与上凹腔上方之间连通,所述输出通道的输送始段与下凹腔的侧壁之间连通,所述屏蔽电机驱动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做旋转运动使输送介质先后经过输入通道、首级叶轮、上凹腔、流道、次级叶轮、下凹腔和输出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位于泵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流道包括由下至上顺次相接的l形的输送始段、倾斜的输送中段以及水平的输送末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石墨环,所述流道的输送末段位于输入通道的输送末段正上方,所述流道的输送末段和输入通道的输送末段之间为分隔壁,所述石墨环安装在分隔壁上并套设在屏蔽电机的输出轴外。

进一步地,所述分隔壁上设有沉头孔,所述石墨环嵌设于沉头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屏蔽电机驱动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做旋转运动使液体先后经过输入通道、首级叶轮、上凹腔、流道、次级叶轮、下凹腔和输出通道,这过程中,该液体通过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实现两次增压具有较高扬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首级叶轮的吸入口相向于次级叶轮的吸入口,使得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的吸力方向相反,实现通过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产生的轴向水推力相互抵消,防止屏蔽电机的输出轴受到过大的轴向力后带动推力盘对石墨轴承的轴向一侧进行挤压使该石墨轴承磨损加剧;通过流道输送末段内获得增压的液体还可以对次级叶轮施加向上的推力,该推力先后通过次级叶轮和屏蔽电机的输出轴传递给推力盘使其受到向上的力,实现降低了该推力盘下压在石墨轴承上的力,进一步减轻了该石墨轴承的轴向负荷,最终实现降低该石墨轴承的磨损速度,达到延长屏蔽电机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双级屏蔽泵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一种双级屏蔽泵,包括屏蔽电机1和泵部分,泵部分通过多个螺栓一安装在屏蔽电机1下,屏蔽电机1的输出轴11向下延伸到泵部分内,泵部分包括泵体2、泵盖3、首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泵盖3通过多个螺栓二安装在泵体2下,泵盖3可拆卸,能方便对首级叶轮4进行拆装,泵体2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上凹腔21和下凹腔22,上凹腔22的和下凹腔21之间设有流道23,流道23的输送始段与上凹腔22的侧壁之间连通,流道23的输送末段与下凹腔21下方之间连通,首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均套设在屏蔽电机1的输出轴11外,首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分别位于上凹腔21和下凹腔22内,首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的吸入口相向设置,泵体2的侧壁上设有输入通道24和输出通道25,输入通道24和输出通道25均与泵体2为一体结构,输入通道24的输送末段与上凹腔21上方之间连通,输出通道25的输送始段与下凹腔22的侧壁之间连通,输出通道25位于泵体2后侧;

屏蔽电机1驱动首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做旋转运动使液体先后经过输入通道24、首级叶轮4、上凹腔21、流道23、次级叶轮5、下凹腔22和输出通道25,这过程中,该液体通过首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实现两次增压具有较高扬程。

本实用新型通过首级叶轮4的吸入口相向于次级叶轮5的吸入口,使得首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的吸力方向相反,实现通过首级叶轮4和次级叶轮5产生的轴向水推力相互抵消,防止屏蔽电机1的输出轴11受到的轴向力后带动推力盘12对石墨轴承13的轴向一侧进行挤压使该石墨轴承13磨损加剧;通过流道23输送末段内获得增压的液体还可以对次级叶轮5施加向上的推力,该推力先后通过次级叶轮5和屏蔽电机1的输出轴11传递给推力盘12使其受到向上的力,实现降低了该推力盘12下压在石墨轴承13上的力,进一步减轻了该石墨轴承13的轴向负荷,最终实现降低该石墨轴承13的磨损速度,达到延长屏蔽电机1使用寿命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流道23位于泵体2内。

进一步地,流道23包括由下至上顺次相接的l形的输送始段、倾斜的输送中段以及水平的输送末段。

进一步地,还包括石墨环6,流道23的输送末段位于输入通道24的输送末段正上方,流道23的输送末段和输入通道24的输送末段之间为分隔壁,石墨环6安装在分隔壁上并套设在屏蔽电机1的输出轴11外。

进一步地,分隔壁上设有沉头孔,石墨环6嵌设于沉头孔内。

流道23的输送末段内增压的液体对石墨环6施加向下的压力使石墨环6保持紧贴在沉头孔底面上,保证了石墨环6固定在沉头孔内,有效地避免了石墨环6与沉头孔出现分离,使得流道23的输送末段内的液体大量回流到输入通道24内,降低工作效率。

石墨环6具有耐高温和耐腐蚀的特性,稳定性高,故难以被泵体2内的液体所影响;石墨环6还具有自润滑的特性,使石墨环6的内周壁可与屏蔽电机1的输出轴11的外围完全贴合或趋近贴合,不会妨碍屏蔽电机1的输出轴11做旋转运动,最终能最大化地降低流道23内的液体通过石墨环6和屏蔽电机1的输出轴11之间回流到输入通道24内的量;同时通过石墨环6还能避免屏蔽电机1的输出轴11径向跳动时直接与泵体2进行摩擦导致其内部磨损,待维护周期届满时,避免更换整个泵体2,只需更换石墨环6即可,降低了维护成本。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输入通道24和输出通道35的轴向与左右方向同向。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输入通道24的入口与输出通道25的出口方向相反,输入通道24的入口朝右,输出通道25的出口朝左。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级屏蔽泵,包括屏蔽电机和泵部分,所述泵部分安装在屏蔽电机下,所述屏蔽电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到泵部分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部分包括泵体、泵盖、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所述泵盖安装在泵体下,所述泵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上凹腔和下凹腔,所述上凹腔的和下凹腔之间设有流道,所述流道的输送始段与上凹腔的侧壁之间连通,所述流道的输送末段与下凹腔下方之间连通,所述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均套设在屏蔽电机的输出轴外并分别位于上凹腔和下凹腔内,所述首级叶轮与次级叶轮的吸入口相向,所述泵体的侧壁上设有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所述输入通道的输送末段与上凹腔上方之间连通,所述输出通道的输送始段与下凹腔的侧壁之间连通,所述屏蔽电机驱动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做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级屏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位于泵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级屏蔽泵,其特征在于:流道包括由下至上顺次相接的l形的输送始段、倾斜的输送中段以及水平的输送末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级屏蔽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石墨环,所述流道的输送末段位于输入通道的输送末段正上方,所述流道的输送末段和输入通道的输送末段之间为分隔壁,所述石墨环安装在分隔壁上并套设在屏蔽电机的输出轴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级屏蔽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壁上设有沉头孔,所述石墨环嵌设于沉头孔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级屏蔽泵,包括屏蔽电机和泵部分,泵部分安装在屏蔽电机下,屏蔽电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到泵部分内,其特征在于:泵部分包括泵体、泵盖、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泵盖安装在泵体下,泵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开设有上凹腔和下凹腔,上凹腔的和下凹腔之间设有流道,流道的输送始段与上凹腔的侧壁之间连通,流道的输送始段与下凹腔下方之间连通,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均套设在屏蔽电机的输出轴外并分别位于上凹腔和下凹腔内,首级叶轮与次级叶轮的吸入口相向设置,泵体的侧壁上设有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输入通道的输送末段与上凹腔上方之间连通,输出通道的输送始段与下凹腔的侧壁之间连通,屏蔽电机驱动首级叶轮和次级叶轮做旋转运动。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元;魏骁;田来;刁恩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环友屏蔽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7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