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87518发布日期:2021-06-15 21:5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离心风机风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离心风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离心风机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是通过机械能进行排送气体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厂、锅炉、空调等各种场合。离心风机的风道一般包括旋转风道部分和直线风道部分,其中旋转风道部分采用近似螺旋线或者多段不同直径圆弧组成。由于设计理论不完善,和叶轮的配合不协调,导致风轮的风叶片向各个流道内流动不均匀,使离心风机出风效率不高,而且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心风机风道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离心风机风道结构,包括壳体、电机、风轮,所述壳体内置有风道,所述风道包括旋转风道部分和直线风道部分,所述电机、所述风轮位于所述旋转风道部分内,所述风轮包括有风叶片;所述旋转风道部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直线风道部分的端部开口部分作为出风口,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轴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风轮设置在所述电机左右两侧并与所述进风口对应;定义所述电机轴直径为a,所述风轮直径为b,所述进风口预留空间为c,切风角度为t,所述旋转风道部分的半径为r,所述旋转风道部分某个角度上的点为x;所述a、所述b、所述c、所述t、所述r的取值满足,r(x)=b+c+[a*t*π/100]。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离心风机风道结构,通过采用改良后风道的旋转风道部分,与风轮配合更协调,使风道内气流均匀,不但提高离心风机出风效率,也有利于静音。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旋转风道部分位置设置有竖直安装的电机安装板,所述电机安装板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孔和通风孔,所述电机安装孔中设置有电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电机安装板把旋转风道部分分隔为左侧进风道和右侧进风道,所述左侧进风道、所述右侧进风道之间通过所述通风孔保持进风气压平衡。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风轮包括有轮盘板,所述轮盘板的中间设置有朝向所述风叶片凸起的凸出部,所述风叶片位于所述凸出部外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相对于所述壳体左右侧方向,所述轮盘板挡住所述通风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进风口边沿朝向所述电机方向设置有进风导风圈。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相对于所述壳体左右侧方向,所述壳体与所述进风导风圈挡住所述风叶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进风导风圈与所述风轮的水平距离为d,所述d值取值范围为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旋转风道部分前侧与所述直线风道部分上侧之间设置有控制壳,所述控制壳内设置有控制容纳腔,所述控制容纳腔位于所述风道外;所述控制壳前侧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设置有面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所述控制壳内设置有高功率器件安装壳用于安装高功率器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良后的风道结构,与风轮配合更协调,使风道内气流均匀,不但提高离心风机出风效率,也有利于静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主视剖视图;

图4本发明的立体剖视图;

图5本发明中电机安装板的立体图;

图6本发明中隔网件的立体图;

图7本发明中面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8本发明中高功率器件安装壳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壳体100、进风口110、进风导风圈111、出风口120、控制壳130、安装口131、控制壳安装孔132、面板140、面板安装部141、高功率器件安装壳150、高功率器件安装通孔151、隔网件160、隔网件安装边161、网格162、隔网件导风圈163、提手170;

风道200、旋转风道部分210、左侧进风道211、右侧进风道212、直线风道部分220;

电机300;

风轮400、风叶片410、轮盘板420、凸出部421、环形连接板430;

电机安装板500、电机安装孔510、通风孔520;

电路板600、高功率器件610、散热器6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为透彻的理解本发明,在接下来的描述中会涉及一些特定细节。而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时,本发明仍可实现,即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使用此处的这些描述和陈述向所属领域内的其他技术人员可更有效的介绍他们的工作本质。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侧”、“后侧”、“左侧”、“右侧”、“上侧”、“下侧”等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相关技术人员在对上述方向作简单、不需要创造性的调整不应理解为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外的技术。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实际保护范围。而为避免混淆本发明的目的,由于熟知的制造方法、控制程序、部件尺寸、材料成分、管路布局等的技术已经很容易理解,因此它们并未被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风道结构,包括壳体100、电机300、风轮400,壳体100内置有风道200。参照图2,风道200包括旋转风道部分210和直线风道部分220。参照图3、图4,电机300、风轮400位于旋转风道部分210内,风轮400包括有风叶片410。

旋转风道部分21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进风口110,直线风道部分220的端部开口部分作为出风口120,电机300通过电机轴与风轮400连接,风轮400设置在电机300左右两侧并与进风口110对应。即旋转风道部分210和直线风道部分220连通一体作为完整的风道200,离心风机工作时,从进风口110处进风,从出风口120处出风。

定义电机轴直径为a,风轮400直径为b,进风口110预留空间为c,切风角度为t,旋转风道部分210的半径为r,旋转风道部分210某个角度上的点为x。

a、b、c、t、r的取值满足,r(x)=b+c+[a*t*π/100]。

在工作时,电机300控制两侧的风轮400一起旋转,然后气流从两侧的进风口110进入旋转风道部分210。然后旋转风道部分210的气流就顺着直线风道部分220从出风口120处出风。

改良后的风道结构,与风轮400配合更协调,使风道200内气流均匀,不但提高离心风机出风效率,也有利于静音。

以上公开的一种离心风机风道结构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的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结合现有技术进行修改或者补充,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以下结合一些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此处所称的“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此外,表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并非固定的指代任何特定顺序,也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原点以风轮或在电机轴中心点为准,同时电机轴与风轮以及坐标轴的中心必须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圆周率包含小数点,为了计算方便和加工精度一般计算r(x)和风道设计基本公式的结果忽略小数点,取整数。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π取值3.1416。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体风道设计由n个r(x)的点组成,每个点与靠近自己一到两个点曲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以进风口110朝向电机300的水平方向作为z轴,第一个点r(1)一般在坐标的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的x轴线上,最后r(x)一般在坐标的第三象限或第四象限的y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适当修改除第一个r(x)点之外,每个r(x)角度形成合理的存能区l、缓冲区m和释放区n。

其中存能区中,切风开始,风速高,流量小;

缓冲区中,切风之后,风速比存能区低,流量比较大;

释放区中,存能和缓冲结束,释放的风速比较慢,但风量非常大,同时噪音都比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旋转风道部分210位置设置有竖直安装的电机安装板500,电机安装板500上设置有电机安装孔510和通风孔520,电机安装孔510中设置有电机300。气流从两侧的进风口110进入旋转风道部分210时,电机安装板500可避免两侧进入的气流直接相撞,起到导流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安装板500把旋转风道部分210分隔为左侧进风道211和右侧进风道212,左侧进风道211、右侧进风道212之间通过通风孔520保持进风气压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轮400包括有轮盘板420,轮盘板420的中间设置有朝向风叶片410凸起的凸出部421,风叶片410位于凸出部421外侧,有利于提高风轮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叶片410端部通过环形连接板430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壳体100左右侧方向,轮盘板420挡住通风孔520。,可在左右两侧的气流分别进入旋转风道部分210时不会直接撞击风叶片410,有利于离心风机工作时的静音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口110边沿朝向电机300方向设置有进风导风圈111,可在气流进入进风口110时起到导流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对于壳体100左右侧方向,壳体100与进风导风圈111挡住风叶片410,这样气流进入进风口110时,气流不会直接撞击风叶片410,有利于吹地机工作时的静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风轮400入风口面积以及直径都要比进风导风圈111所围绕圆形截面面积以及直径要大,并且进风导风圈111边缘有过渡圆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导风圈111与风轮400的水平距离为d,d值取值范围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进风口110上设置有隔网件160,用于挡住外界异物进入离心风机。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隔网件安装边161、网格162。隔网件160通过隔网件安装边161固定安装。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隔网件导风圈163取代进风时引导气流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旋转风道部分210前侧与直线风道部分220上侧之间设置有控制壳130,可以加强离心风机的结构强度。控制壳130内设置有控制容纳腔,控制容纳腔位于风道200外。电路板安装在控制壳130的控制容纳腔中,实现控制器、电路板等与离心风机集成化安装,整体结构更紧凑。控制壳130前侧设置有安装口131,安装口131上设置有面板140。电路板、控制器可安装在控制容纳腔内后再安装面板140,便于检修。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控制壳130的侧边设置有外安装孔132,面板140后侧设置有面板安装部141,面板安装部141上设置有后安装孔,外安装孔143与后安装孔之间通过水平插接的螺钉连接。这种结构不但组装方便,而且提高面板140的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控制壳130内设置有高功率器件安装壳150,用于安装高功率器件610,可以起到保护高功率器件610的作用。其中高功率器件610设置有散热器611,散热器611朝向直线风道部分220,有利于散热。

本实施例中,可选的,高功率器件安装壳150上设置有高功率器件安装通孔151,供散热器611伸出高功率器件安装壳150并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有提手170,便于离心风机搬运。

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风道200除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其余风道位置应当密封,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

根据上述原理,本发明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