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9688发布日期:2022-01-19 20:0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包括通风机主机以及设置在所述通风机主机两端的集流器(1)和后消声器(14),所述集流器(1)和后消声器(14)的中部分别设有前导流件(16)和后导流件(18),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流件(16)和后导流件(18)的中心分别开设有沿所述通风机轴向的前进风孔(17)和后进风孔(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主机包括相连接的i级主机(2)和ii级主机(8),还包括i级电动机筒(3)和ii级电动机筒(9),所述i级电动机筒(3)和ii级电动机筒(9)分别设于所述i级主机(2)和ii级主机内(8),并分别通过若干个第一支撑筋(6)和第二支撑筋(12)与所述i级主机(2)和ii级主机(8)连为一体,所述i级电动机筒(3)和ii级电动机筒(9)内分别设有螺栓连接的i级电机和ii级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通风机轴线的截面上,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筋(6)或所述第二支撑筋(12)关于某两个相互垂直的径向轴对称,且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撑筋(6)或所述第二支撑筋(12)的延长线均不经过所述通风机截面的圆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6)和第二支撑筋(12)的数量均为4个。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i级主机(2)和ii级主机(8)内部的i级叶轮(5)和ii级叶轮(11),所述i级电动机和ii级电动机分别与所述i级叶轮(5)和ii级叶轮(11)传动连接,且在所述通风机运行时,所述i级叶轮(5)和ii级叶轮(11)旋转方向互为对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i级主机(2)和ii级主机(8)外侧的i级接线盒(7)和ii级接线盒(13),所述i级接线盒(7)和ii级接线盒(13)分别用于所述i级电机和ii级电机的接线。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消声器(14)后端设有风筒接头(1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主机包括内层的网孔板、外层的钢板和中间的消声材料。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i级电动机和ii级电动机为防爆电动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机支撑及散热结构的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包括通风机主机以及设置在所述通风机主机两端的集流器和后消声器,所述集流器和后消声器的中部分别设有前导流件和后导流件,所述前导流件和后导流件的中心分别开设有沿所述通风机轴向的前进风孔和后进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前导流件和后导流件的中心分别开设沿所述通风机轴向的前进风孔和后进风孔,对I、II级电动机后端轴承处进行有效散热,防止损坏电动机;改变现有技术中支撑筋的布置方式,增加电动机筒的刚度和抗扭强度,保证通风机稳定安全运行。保证通风机稳定安全运行。保证通风机稳定安全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满 董明洪 周华忠 贺柳林 董翰骏 徐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格鑫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1/1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