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1028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回转轴流压缩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轴流式压缩机是一种提供压缩气体的机械设备,是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环保、制药、制氨等行业供风、气体压缩的重要动力设备,主要由主机、齿轮箱、电机等几大主体部件组成,其中主机是轴流式压缩机最为重要的部分。在该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如何减小气体的泄漏量和延长密封装置的运行周期,是轴流式压缩机设计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0003]现有的轴流压缩机在转子的进气端和排气端分别设置有气体密封装置,进气端气缸内部压力经进口收敛器和进口导叶膨胀后气流压力低于大气压力,且此处紧靠前轴承,可能有油雾漏出,随着漏入的空气流入,从而污染叶片,造成积垢,在进气端气体密封装置中间从轴流压缩机排气端外壳体上通过引压管引入排气压力气体,使之向两侧流动,防止了油雾的漏入,还对转子产生指向排气端的推力,以平衡部分转子由排气压力产生的指向进气端的轴向推力,设置的从轴流压缩机排气端外壳体上引入的引压管未设置节流装置,过大的压力和流量造成引入的压力气体大量从轴端密封装置排入大气;排气端密封装置在密封装置中间设置有一个放空管,将通过密封装置泄漏的大部分压力气体通过放空管直接排入大气,剩余泄漏气体通过轴端密封排入大气。随着机组的运行时间延长,密封装置的密封齿片发生磨损后密封间隙增大,气体外泄量也随之增加,过大的气体外泄产生噪音污染,缩短了密封装置的运行周期。

【发明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下机组运行中密封装置气体外泄漏量大且运行周期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包括有引压管、泄压管、第一可调节流阀门和第二可调节流阀门;该引压管连接于排气外壳体和进气端密封装置之间,该泄压管连接于排气端密封装置和进气外壳体之间,该第一可调节流阀门安装在引压管上,该第二可调节流阀门安装在泄压管上。
[0006]优选的,所述排气端密封装置具有放空管,该泄压管连接放空管的末端。
[0007]优选的,所述泄压管与放空管同通径。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可调节流阀门为手动可调节流阀门,该第一可调节流阀门与引压管同通径。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可调节流阀门为手动可调节流阀门,该第二可调节流阀门与泄压管同通径。
[0010]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减小进气端密封装置气体外泄漏量:
在进气端密封装置部位的引压管上设置了第一可调节流阀门,通过调节第一调节节流阀门的开度控制进入进气端密封装置中压力气体的压力和流量,控制进气端密封装置中密封气体压力稍大于大气压力,阻止油雾的漏入,使进气端密封装置气体外泄漏量减小。
[0011]二、减小排气端密封装置气体外泄漏量:
采用泄压管将排气端密封装置连接到轴流压缩机的进气外壳体上,利用进气端气缸内部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形成的抽吸能力,将排气端密封装置中大部分外泄漏压力气体经泄压管抽吸到进气壳体内,使排气端密封装置中大部分压力气体外泄漏方式转变为内泄漏方式的。
[0012]在泄压管上设置第二可调节流阀门,通过调节第二可节流阀门的开度控制经泄压管抽吸到进气壳体内泄漏气体的流量,控制密封装置中的泄漏气体的压力稍大于大气压力,阻止油雾的漏入,使排气端密封装置气体外泄漏量减小。
[0013]三、延长密封装置的运行周期:
随着机组的运行时间延长,密封装置的密封齿片发生磨损后密封间隙增大,气体外泄量也随之增加,通过调节各可节流阀门的开度可以控制气体外泄量,在机组效率可接受的范围内,可延长密封装置的运行周期。
[0014]四、利于在运行机组的现场改进:
所有的改进都是在现有技术主体部件维持原状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工作量小,适合于密封装置外泄漏量大的在运行机组外的现场改进。
[001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识说明:
11、引压管12、泄压管
13、第一可调节流阀门14、第二可调节流阀门
15、排气外壳体16、进气端密封装置
17、排气端密封装置18、进气外壳体
19、放空管20、前轴承
21、转子22、后轴承
23、进气端密封齿片24、排气端密封齿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发明是在现有技术主体部件维持原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包括有引压管11、泄压管12、第一可调节流阀门13和第二可调节流阀门14。
[0019]该引压管11连接于排气外壳体15和进气端密封装置16之间,该泄压管12连接于排气端密封装置17和进气外壳体18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排气端密封装置17具有放空管19,该泄压管12连接放空管19的末端,该泄压管12与放空管19同通径。
[0020]该第一可调节流阀门13安装在引压管11上,该第二可调节流阀门14安装在泄压管12上,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可调节流阀门13为手动可调节流阀门,该第一可调节流阀门13与引压管11同通径,该第二可调节流阀门14亦为手动可调节流阀门,该第二可调节流阀门14与泄压管12同通径。
[0021]工作时,在进气端密封装置16中间从轴流压缩机排气外壳体15上通过引压管11引入排气压力气体,通过调节第一可调节流阀门13的开度控制进入进气端密封装置16中压力气体的压力和流量,控制进气端密封装置16中密封气体压力,使之大于大气压力并使外泄漏量在可接受范围内,阻止由前轴承20泄漏的油雾的漏入,并使转子21产生指向排气端的推力,以平衡部分转子21由排气压力产生的指向进气端的轴向推力。
[0022]该排气端密封装置17通过泄压管12连接到轴流压缩机的进气外壳体18上,利用进气端气缸内部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形成的抽吸能力,将排气端密封装置17中大部分外泄漏压力气体经泄压管12抽吸到进气外壳体18内,使排气端密封装置17中大部分压力气体外泄漏方式转变为内泄漏方式。
[0023]通过调节泄压管12上的第二可调节流阀门14的开度控制经泄压管12抽吸到进气外壳体18内泄漏气体的流量,以控制排气端密封装置17中的泄漏气体的压力,使之大于大气压力并使外泄漏量在可接受范围内,阻止由后轴承22泄漏的油雾的漏入。
[0024]随着机组的运行时间延长,进气端密封齿片23、排气端密封齿片24发生磨损后密封间隙增大,气体外泄量也随之增加,通过分别调节第一可调节流阀门13、第二可调节流阀门14的开度可以控制气体外泄漏量。
[0025]本发明克服了在现有技术下机组运行中密封装置气体外泄漏量大且运行周期短的问题,使进气端密封装置气体外泄漏量减小及可控,使排气端密封装置中大部分压力气体外泄漏方式转变为内泄漏方式,使排气端密封装置中剩余泄漏气体外泄漏量减小及可控,尤其适合于在运行机组的现场改进。
[0026]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引压管、泄压管、第一可调节流阀门和第二可调节流阀门;该引压管连接于排气外壳体和进气端密封装置之间,该泄压管连接于排气端密封装置和进气外壳体之间,该第一可调节流阀门安装在引压管上,该第二可调节流阀门安装在泄压管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端密封装置具有放空管,该泄压管连接放空管的末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管与放空管同通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调节流阀门为手动可调节流阀门,该第一可调节流阀门与引压管同通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调节流阀门为手动可调节流阀门,该第二可调节流阀门与泄压管同通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轴流压缩机可控式轴端密封结构,包括有引压管、泄压管、第一可调节流阀门和第二可调节流阀门;该引压管连接于排气外壳体和进气端密封装置之间,该泄压管连接于排气端密封装置和进气外壳体之间,该第一可调节流阀门安装在引压管上,该第二可调节流阀门安装在泄压管上。发明克服了在现有技术下机组运行中密封装置气体外泄漏量大且运行周期短的问题,使进气端密封装置气体外泄漏量减小及可控,使排气端密封装置中大部分压力气体外泄漏方式转变为内泄漏方式,使排气端密封装置中剩余泄漏气体外泄漏量减小及可控,尤其适合于在运行机组的现场改进。
【IPC分类】F04D27-00, F04D29-10
【公开号】CN104564792
【申请号】CN201510036775
【发明人】王志强, 王振国, 段兵, 黄熠辉
【申请人】成都成发科能动力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