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无刷风扇及导线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69099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直流无刷风扇及导线限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限位结构,包括扇框及盖板,在不改变风扇的结构的前提下,在扇框的支撑底板上开设第一贯穿孔,扇框的侧壁上开设第二贯穿孔,支撑底板的底面开设连通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的第一卡线槽,在侧壁的顶面开设与第二贯穿孔连通的第二卡线槽,第二卡线槽的另一端延伸至侧壁的外侧面,导线的一端与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贯穿孔、第一卡线槽、第二贯穿孔及第二卡线槽伸出扇框,然后通过盖板与扇框的盖合,可以有效地固定导线避免松脱,不需要再通过点胶来固定。同时提供一种具有该导线限位结构的直流无刷风扇。
【专利说明】
直流无刷风扇及导线限位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线限位结构及具有该导线限位结构的直流无刷风扇。
【背景技术】
[0002]常规的直流无刷风扇主要是由外壳、定子及转子所组成。此种直流无刷风扇普遍的应用于如台式电脑、笔记型电脑、电源供应器、电子仪器等工作中会产生热能的电子设备中,作为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
[0003]传统的直流无刷风扇通常通过点胶来固定导线,但是这种固定方式容易导致导线松脱等常见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固定导线避免松脱的导线限位结构及具有该导线限位结构的直流无刷风扇。
[0005]一种导线限位结构,包括:
[0006]扇框,包括支撑底板及侧壁,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的边缘,所述支撑底板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贯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与顶面,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贯穿所述侧壁的底面及顶面,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贯穿孔及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所述侧壁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二卡线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二卡线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侧壁的外侧面;及
[0007]盖板,盖设于所述侧壁的顶面,所述盖板、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侧壁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轴套,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边缘。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穿孔开设于其中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卡线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底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贯穿孔处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截面积。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的连接件上还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两侧。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还设置有阻挡墙。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通过卡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扇框的侧壁的顶面。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面向所述扇框的一面突出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扇框的侧壁的外侧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通孔相匹配。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扇框的侧壁的外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面。
[0016]一种直流无刷风扇,包括:
[0017]如以上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所述支撑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轴套;
[0018]定子,其包括电路板及绕组,所述电路板穿设于所述轴套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绕组均收容于收容空间内;
[0019]导线,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二贯穿孔及所述第二卡线槽伸出所述扇框;及
[0020]风扇转子,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套上,所述风扇转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0021 ]上述直流无刷风扇及导线限位结构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2]在不改变风扇的结构的前提下,在扇框的支撑底板上开设第一贯穿孔,扇框的侧壁上开设第二贯穿孔,支撑底板的底面开设连通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的第一卡线槽,在侧壁的顶面开设与第二贯穿孔连通的第二卡线槽,第二卡线槽的另一端延伸至侧壁的外侧面,导线的一端与电路板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贯穿孔、第一卡线槽、第二贯穿孔及第二卡线槽伸出扇框,然后通过盖板与扇框的盖合,可以有效地固定导线避免松脱,不需要再通过点胶来固定。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直流无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直流无刷风扇的分解示意图;
[0025]图3为图2中扇框的结构不意图;
[0026]图4为图3所不扇框的另一视角的结构不意图;
[0027]图5为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0028]图6为图2中风扇转子的结构不意图;
[0029]图7为图6所示风扇转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003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及图2,为一实施方式中直流无刷风扇1,该直流无刷风扇1可以有效固定限位导线,避免导线松脱。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直流无刷风扇10包括导线限位结构100、定子、导线300(图示为折弯导线,是为展示导线装配到风扇上的形状,实际原物料为一般UL认证线材,并不会折弯)及风扇转子400。导线限位结构100包括扇框110及盖板120。定子包括电路板200及绕组,绕组可为绕线圈或者电路板绘制绕组。
[0034]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扇框110包括支撑底板111及侧壁112,侧壁112设置于支撑底板111的边缘。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的直流无刷风扇10以离心风扇为例。支撑底板111大致呈矩形,支撑底板111的三面均设置有侧壁112,侧壁112与支撑底板111、盖板120共同围设成一收容空间。支撑底板111的中部还设置有轴套113。
[0035]支撑底板111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11a,第一贯穿孔Illa贯穿支撑底板111的底面与顶面。侧壁112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12a,第二贯穿孔112a贯穿侧壁112的底面与顶面。支撑底板111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卡线槽111b,第一卡线槽Illb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贯穿孔Illa及第二贯穿孔112a连通。侧壁112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卡线槽112b,第二卡线槽112b的一端与第二贯穿孔112a连通,第二卡线槽112b的另一端延伸至侧壁112的外侧面。
[0036]具体到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底板111包括第一底板1111、第二底板1112及连接件1113,第一底板1111与第二底板1112通过连接件1113连接。例如,第二底板1112的中部开设有圆形孔,第一底板1111位于第二底板1112的圆形孔内,并且第一底板1111与第二底板1112通过三个连接件1113连接。连接件1113可以为连接板、连接块或者连接杆。第一底板1111与第二底板1112之间通过连接件1113的方式连接,可以提高扇框110内部的可视性,提高组装的便利性,同时也可作为扇框110的入风口。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底板111也可以为一完整的底板。
[0037]轴套113设置于第一底板1111的中部,侧壁112设置于第二底板1112的边缘。电路板200穿设于轴套113上,且收容于收容空间内。例如,可以通过在电路板200上开设有通孔200a,电路板200通过通孔200a穿设于轴套113上。
[0038]导线300的一端与电路板200电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贯穿孔111a、第一卡线槽111b、第二贯穿孔112a及第二卡线槽112b以伸出扇框110。
[0039]第一贯穿孔Illa开设于其中一连接件1113上,第一卡线槽Illb开设于第二底板1112的底面。因此,导线300自电路板200的侧边穿过连接件1113上的第一贯穿孔111a,然后再收容在第二底板1112的第一卡线槽11 Ib内。
[0040]第一贯穿孔Illa处还设置有挡板114,挡板114的面积小于第一贯穿孔Illa的截面积。挡板114设置于此处的作用是为了给导线300提供一支承力,防止导线300由于自身的重力悬吊在第一贯穿孔Illa处,避免导线300超出扇框110。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第一贯穿孔Illa的开孔开设的较小些,避免导线300过多的悬吊于第一贯穿孔Illa处,此时可以省去挡板114,而利用连接件1113来对导线300进行支承。
[0041]开设有第一贯穿孔Illa的连接件1113上还朝收容空间内延伸设置有挡块115,挡块115设置于第一贯穿孔Illa的两侧。具体地,挡块115设置于连接件1113上,且位于第一贯穿孔Illa的两侧,因此在导线300穿进第一贯穿孔Illa前,挡块115可以有效地阻止导线300乱窜,且挡块115与挡板114及第一卡线槽Illb的底部共同作用,对导线300进行限位。
[0042]连接件1113连接于第一底板1111的一端还设置有阻挡墙116,阻挡墙116有利于固定及定位电路板200。电路板200上还设置有电子元器件,第一底板1111的底部开设有收容槽1114,收容槽1114用于收容电子元器件。电路板200的周缘突出形成有凸耳210,凸耳210可以与阻挡墙116抵触,防止电路板200转动。
[0043]盖板120盖设于侧壁112的顶面。风扇转子400收容于盖板120、支撑底板111与侧壁112共同形成的收容空间内。盖板120包括盖板本体121、连接板122及中部挡板123,盖板本体121的中部开设有穿孔121a充当入风口,中部挡板123设置于穿孔121a处,且中部挡板123与盖板本体121通过连接板122连接。例如,连接板12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连接板122均匀分布于中部挡板123与盖板本体121之间。中部挡板123可以有效保障风扇转子400不飞出收容空间,以预防其对整个系统造成的损坏。盖板120盖设于侧壁112的顶面时,盖板本体121覆盖第二卡线槽112b,因此盖板本体121与第二卡线槽112b形成收容孔,导线300穿设在收容孔内,进一步防止导线300乱窜。
[0044]盖板120通过卡扣的方式设置于扇框110的侧壁112的顶面。例如,盖板120面向扇框110的一面突出形成有凸起124,凸起124上开设有通孔124a。扇框110的侧壁112的外侧面设置有凸块1121,凸块1121与通孔124a相匹配。因此,盖板120与扇框110组装时,可以通过凸块1121嵌入通孔124a内的方式卡扣住,提高组装的便利性。当然,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通过在扇框110和盖板120上开设紧固孔,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的方式连接。
[0045]扇框110的侧壁112的外侧面还可以开设凹槽1122,凸块1121形成在凹槽1122的底面,以提高组装后扇框110与盖板120的结构合理性。
[0046]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风扇转子400可转动地设置于轴套113上,风扇转子400收容于收容空间内。具体地,风扇转子400可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轴套113上。风扇转子400包括筒部410及设置于筒部410的周缘的叶片420。筒部410的中部开设有轴孔411,轴孔411内穿设转轴430,通过转轴430的一端穿设于轴套113内,以使风扇转子400可转动地设置于轴套113上。
[0047]筒部410开设有轴孔411的孔壁沿靠近盖板120的方向延伸形成凸台412,运转或非运转过程中,当转子有飞出的趋势时,凸台412先与盖板120接触,可以有效防止叶片420碰到盖板120,避免盖板120对叶片420造成破坏。
[0048]风扇转子400的叶片420包括根部421及叶片部422,根部421的一端设置于筒部410的周缘,根部421的另一端与叶片部422连接,叶片部422的高度沿着远离筒部410的方向逐渐减小,进一步减小叶片420在转动过程中碰到盖板120及扇框110的支撑底板111的概率。
[0049]请再次参阅图2,盖板120还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25,扇框110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孔125对应的第二固定孔117,通过固定件依次穿设于第一固定孔125及第二固定孔117可以将整个直流无刷风扇10固定于例如台式电脑、笔记型电脑、电源供应器、电子仪器等工作中会产生热能的电子设备中,作为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
[0050]上述直流无刷风扇10及其导线限位结构100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51 ]在不改变风扇的结构的前提下,在扇框110的支撑底板111上开设第一贯穿孔111a,扇框110的侧壁112上开设第二贯穿孔112a,支撑底板111的底面开设连通第一贯穿孔Illa和第二贯穿孔112a的第一卡线槽111b,在侧壁112的顶面开设与第二贯穿孔112a连通的第二卡线槽112b,第二卡线槽112b的另一端延伸至侧壁112的外侧面,导线300的一端与电路板200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贯穿孔111a、第一卡线槽111b、第二贯穿孔112a及第二卡线槽112b伸出扇框110,然后通过盖板120与扇框110的盖合,可以有效地固定导线300避免松脱,不需要再通过点胶来固定。
[005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导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扇框,包括支撑底板及侧壁,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支撑底板的边缘,所述支撑底板上开设有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贯穿孔贯穿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与顶面,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贯穿所述侧壁的底面及顶面,所述支撑底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贯穿孔及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所述侧壁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二卡线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贯穿孔连通,所述第二卡线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侧壁的外侧面;及 盖板,盖设于所述侧壁的顶面,所述盖板、所述支撑底板与所述侧壁共同形成一收容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轴套,所述侧壁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边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穿孔开设于其中一连接件上,所述第一卡线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贯穿孔处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开设有第一贯穿孔的连接件上还朝所述收容空间内延伸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还设置有阻挡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通过卡扣的方式设置于所述扇框的侧壁的顶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面向所述扇框的一面突出形成有凸起,所述凸起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扇框的侧壁的外侧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通孔相匹配。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框的侧壁的外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凸块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面。10.一种直流无刷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导线限位结构,所述支撑底板的中部设置有轴套; 定子,其包括电路板及绕组,所述电路板穿设于所述轴套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绕组均收容于收容空间内; 导线,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贯穿孔、所述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二贯穿孔及所述第二卡线槽伸出所述扇框;及 风扇转子,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轴套上,所述风扇转子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文档编号】F04D25/08GK105822597SQ201610255340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1日
【发明人】李庆
【申请人】深圳市风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