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5082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Ο
【背景技术】
[0002]以往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开发的超高压栗,是手动的,并且输出的超高压力液体只能短时间保持,压力降低很快,压力上去快下来也快,波动非常大。但是,部分燃油系统研发测试或试验需要有长时间稳定的超高压液体的输入,原有的手动超高压栗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000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能保持超高压液体稳定输出。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包括:高压栗体,其内设置有往复运动的压力活塞,高压栗体通过该压力活塞向外提供高压液体;稳压罐,稳压罐和高压栗体通过单向阀连通,稳压罐用来输出压力稳定的高压液体;以及驱动机构,其包括:电机;压杆,其一端活动设置,压杆的另一端设有沿轴向的滑槽,压杆的中部与压力活塞铰接;以及带柄的转轮,转轮由电机驱动,柄与滑槽滑配,转轮旋转时柄带动压杆来回摆动进而驱动压力活塞往复运动。
[0006]优选地,高压栗体和稳压罐设在底座上,高压栗体与稳压罐通过进油通道连通,进油通道内置在底座内,单向阀设在进油通道的出口处。
[0007]优选地,进油通道在底座内加工而成。
[0008]优选地,单向阀包括钢球和带有孔的钢球腔体,钢球腔体设在进油通道的出口的上方,钢球置于钢球腔体内且钢球能够在钢球腔体上下运动,钢球与进油通道的出口配合进而密封进油通道。
[0009]优选地,进油通道的出口设置成与钢球配合的凹球面。
[0010]优选地,稳压耀上设有出油管。
[0011]优选地,稳压罐上设有泄压阀,泄压阀与高压栗体的低压腔连通。
[0012]优选地,压杆的一端与高压栗体的上端铰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超高压栗用电机带动,不需要人手工操作,省事省力,并且其工作中,能较长时间的输出稳定的高压液体,能满足燃油系统研发需要。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16]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17]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包括高压栗体2、稳压罐5以及驱动机构1。其中高压栗体2内设置有往复运动的压力活塞,高压栗体2通过该压力活塞向外提供高压液体,稳压罐5和高压栗体2通过单向阀连通,稳压罐5用来输出压力稳定的高压液体,驱动机构1包括电机、压杆以及带柄的转轮,压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压杆的另一端设有沿轴向的滑槽,压杆的中部与压力活塞铰接,转轮由电机驱动,柄与滑槽滑配,转轮旋转时柄带动压杆来回摆动进而驱动压力活塞往复运动。
[0018]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高压栗体2和稳压罐5设在底座4上,高压栗体2与稳压罐5通过进油通道3连通,进油通道3内置在底座4内,单向阀设在进油通道3的出口处。在本方案中,底座4是厚重的金属板,用于固定稳压罐5及高压栗体2,并保证整套装置工作时的稳定,关键是将进油通道3内置在底座4内,输油稳定可靠。
[0019]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进油通道3在底座4内加工而成。
[0020]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单向阀包括钢球6和带有孔的钢球腔体7,钢球腔体7设在进油通道3的出口的上方,钢球6置于钢球腔体7内且钢球6能够在钢球腔体7上下运动,钢球6与进油通道3的出口配合进而密封进油通道3。在本方案中,钢球腔体7固定在进油通道3出口的正上部,内部放置钢球6,钢球腔体7的直径比钢球6大,其壁面开有很多孔洞,钢球6能自由在腔内上下一定位置运动,燃油能自由出入钢球腔体7。
[002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进油通道3的出口设置成与钢球6配合的凹球面。在本方案中,钢球6是标准的金属球体,安装在稳压罐5的钢球腔体7的内部。正常状态时,钢球6是停留在进油通道3出口的上部,并与进油通道3出口处的凹球面完全贴合密封。当超高压栗的压力比稳压罐5压力大时,钢球6被顶开,超高压燃油会被压入稳压罐5内,当超高压栗的压力比稳压罐5的压力小时,钢球6被压力紧压在进油通道3出口的凹球面上并密封住稳压罐5,保持稳压罐5内压力不降低。
[002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稳压罐5上设有出油管8。在本方案中,出油管8是耐超高压的金属管,连接在稳压罐5上,稳压罐5内的超高压液体可通过该管与外部连通。
[0023]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稳压罐5上设有泄压阀9,泄压阀9与高压栗体2的低压腔连通。在本方案中,泄压阀9安装在稳压管5上,出口有油管与超高压栗的低压腔连接,平时泄压阀9是关闭的,当稳压罐5内部压力过高时,泄压阀9打开,过高压力的燃油可通过泄压阀9及油管回流到高压栗体2的低压油腔内。
[0024]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压杆的一端与高压栗体2的上端铰接。
[0025]以下以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0026]如图1所示,装置工作前,先加满燃油(包括稳压罐5的稳压腔也要加满)并接好需高压燃油输入的外部零件或装置。接通电机,开始栗油,这时超高压燃油不断被栗入稳压罐5内,使稳压罐5很快达到较高压力。当高压栗体2内的压力活塞提起来,超高压栗不能输出超高压燃油,进油通道3的压力降低,钢球6会被压紧在进油通道3的出口的凹球面上,并密封住稳压罐5,保持稳压罐5内部的高压力。当当高压栗体2内的压力活塞压下,超高压栗对外输出高压燃油,进油通道3的压力大于稳压罐5内的压力,高压燃油就会冲开钢球6进入稳压罐5中。当稳压罐5的压力达到一定数值后,栗入的燃油压力基本等于稳压罐5内的压力,此时,稳压罐5的压力基本保持稳定。调整电机的转速快慢,也就是调整超高压栗的栗油频率,就可以调整稳压罐5的压力大小。
[0027]综上,本实施例的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用电机带动,不需要人手工操作,省事省力,并且其工作中,能较长时间的输出稳定的高压液体,能满足燃油系统研发需要。
[0028]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主权项】
1.一种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其特征在于,包括: 高压栗体,其内设置有往复运动的压力活塞,所述高压栗体通过该压力活塞向外提供高压液体; 稳压罐,所述稳压罐和所述高压栗体通过单向阀连通,所述稳压罐用来输出压力稳定的高压液体;以及 驱动机构,其包括: 电机; 压杆,其一端活动设置,所述压杆的另一端设有沿轴向的滑槽,所述压杆的中部与所述压力活塞铰接;以及 带柄的转轮,所述转轮由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柄与所述滑槽滑配,所述转轮旋转时所述柄带动所述压杆来回摆动进而驱动所述压力活塞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栗体和所述稳压罐设在底座上,所述高压栗体与所述稳压罐通过进油通道连通,所述进油通道内置在所述底座内,所述单向阀设在所述进油通道的出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在所述底座内加工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包括钢球和带有孔的钢球腔体,所述钢球腔体设在所述进油通道的出口的上方,所述钢球置于所述钢球腔体内且所述钢球能够在所述钢球腔体上下运动,所述钢球与所述进油通道的出口配合进而密封所述进油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通道的出口设置成与所述钢球配合的凹球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上设有出油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罐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与所述高压栗体的低压腔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高压栗体的上端铰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保持高压液体稳定输出的超高压泵,包括:高压泵体,其内设置有往复运动的压力活塞,高压泵体通过该压力活塞向外提供高压液体;稳压罐,稳压罐和高压泵体通过单向阀连通,稳压罐用来输出压力稳定的高压液体;以及驱动机构,其包括:电机;压杆,其一端活动设置,压杆的另一端设有沿轴向的滑槽,压杆的中部与压力活塞铰接;以及带柄的转轮,转轮由电机驱动,柄与滑槽滑配,转轮旋转时柄带动压杆来回摆动进而驱动压力活塞往复运动。该超高压泵能保持超高压液体稳定输出。
【IPC分类】F04B17/03, F04B23/02, F04B53/10, F04B53/00, F04B53/16
【公开号】CN205135936
【申请号】CN201520996036
【发明人】杨剑, 李春华, 林铁坚, 班智博
【申请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