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494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龙头阀室体,尤其是指一种其入水流管和主管体均为车制成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
目前一般安装在浴缸或洗脸盆上的水龙头阀室体结构(


图1所示为已知的水龙头阀室体的立体分解图)主要包括一阀室体10、一把手座70、一上夹持块71、一弹性垫圈72、一止隙环73、一下夹持块74、一套头75和一控制阀76;阀室体10通过铸造方式一体成型,其呈中空且下方和侧边较短的“”字形状,其上端内部设有一适当长度的阀室11,中段内部设有一与阀室体10成一体的中空的入水流道12,该入水流道12的上端与阀室11之间设有一较大径阶的贴抵段121,该贴抵段121和入水流道12的外壁与阀室体10的内壁之间有一适当的距离,从而形成一出水环道13;阀室体10的外边缘上端设有一较小半径的套头外螺纹段14,在该端端口处设有二个相对的定位切口15;阀室体10的中段设有一适当长度的主外螺纹段16,该主外螺纹段16的下方连接有一出入水套筒17,该出入水套筒17的下方有一入水管18,侧边有一出水管19,该入水管18与入水流道12相连通,该出水管19与出水环道13的一侧相贯通;入水管18的外边缘端部设有一入水外螺纹段181,出水管19的外边缘端部设有一出水外螺纹段191;把手座70的一侧设有一扳动把手701;该把手座70的壳体内部设有一控制孔702;在上夹持块71和下夹持块74的中心处均设有一适当大小的主内螺纹孔(711、741);套头75的中心处设有一下大上小的阶梯孔,其大孔径的孔壁上设有套头内螺纹段751;控制阀76的上端设有一控制杆761,该控制杆761可连动控制阀76的控制瓷片,从而达到出水或止水的功效;在控制阀76的外边缘中段二相对位置处各设有一定位凸块762。
往浴缸或洗脸盆80上安装时(图2所示为已知的水龙头阀室体的安装组合剖面和表面粗糙及带有砂孔的示意图),首先将下夹持块74通过其主内螺纹孔741锁结在阀室体10的主外螺纹段16的适当高度上,将止隙环73套设在阀室体10的主外螺纹段16上,且使其下端面贴抵在下夹持块74的上端面上,然后将阀室体10由下往上穿过浴缸或洗脸盆80的壁孔81,使之伸出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上端面一段长度,止隙环73的上端面此时贴抵在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下端面上,随后将弹性垫圈72套设在伸出浴缸或洗脸盆80上端面外的主外螺纹段16上,将上夹持块71通过主内螺纹孔711锁结在该主外螺纹段16上,并将其旋紧,这样可就使阀室体10受到上、下夹持块71、74的锁结而夹持在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上、下端面上,从而稳固地定位在浴缸或洗脸盆80上。再将控制阀76的下端放入阀室体10的阀室11内,并使其二定位凸块762卡掣在阀室体10的定位切口15上,就可使控制阀76在进行开关水切换时不会随意旋动;将套头75通过其套头内螺纹段751锁结在阀室体10的套头外螺纹段14上,并使套头75的小孔径的下端面贴抵在控制阀76的阀面上,这样就可使控制阀76因受套头75的挡止而不会与阀室体10脱离,此时控制阀76的控制杆761伸出套头75的上端外;随后将把手座70盖合在阀室体10的上端上,并使控制孔与控制阀76的控制杆761相嵌合,这样就可使控制阀76通过把手座70的旋动带动控制杆761,从而连动其控制瓷片,达到出入水的功效。最后将浴缸或洗脸盆代80的进水管82与流出管83分别接在阀室体10的入水管18与出水管19上,进水管82的另一端可接水源,流出管83的另一端可接在出水龙头上,从而完成组合。
由上述结构,可知其具有下列缺点(一)由于阀室体10采用铸造方式一体成型,因此当铸造完毕而想加工其内孔壁时,就会因入水流道12与出水环道13的壁间的空间太小而无法完成,这不仅会造成入水流道12和出水环道13二处壁的表面精度极差(如
图1中的A处所示),更会因为表面粗糙而影响水流,造成出水不顺畅;(二)由于铸件在铸造完成后会多少在其内、外表面形成砂孔,其外表面的砂孔虽然可通过加工而去除,但因该阀室体10的入水流道12与出水环道13间的壁缘呈适当厚度,故一旦当砂孔形成后,不但无法去除,更会因砂孔穿透入水流道12与出水环道13间的壁缘使阀室体10渗水,从而出现在水龙头不出水时仍有水通过砂孔处而漏出的现象(如图2的B处所示);(三)由于阀室体10以铸造方式一体成型,且其铸造完成后无法加工内孔,又因该阀室体10的出水环道13为近封闭状,无法目视检查,因此就会因无法目视检查而使该产品的优良率低,当其不良品流入市面时会影响该产品的信誉;(四)由于浴缸或洗脸盆80的壁厚不固定,因此当阀室体10欲制造出多种尺寸以配合不同的壁厚时,就需同时开设多组模具,但这会增加成本而使获利相对减少;(五)由于把手座70无法完全盖合贴抵在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上平面上,因此当把手座70损坏而欲更换时,需要将上夹持块71一起更换掉,然而当上夹持块71更换时,不仅会使阀室体10因无上定位处而往下掉落,更会因阀室体10掉落后需重新锁结定位而使更换时的动作繁杂;(六)由于把手座70更换时需将上夹持块71一起更换掉,则该更换上夹持块71的动作不仅会造成更换成本的增加,更会因上夹持块71还未损坏就将其更换掉而造成物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其内、外表面均很光滑,从而不会出现因表面粗糙而影响水流,进而造成出水不顺畅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其内、外表面均无砂孔,在使用时,不会发生关闭出水开关时仍有水通过砂孔渗出而产生漏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其可在组装前进行目视检查,从而防止不良产品进入市场,保持产品的良好信誉。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其可容易制作适应不同壁厚的浴缸或洗脸盆而不需开设多组模具,从而使成本大幅度降低,使获利相对地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当其把手损坏而欲更换时,不需将上锁固块一起更换掉,就可完成,从而不会产生因更换上锁固块而使阀室体掉落的现象,并且避免了因阀室体掉落而重新定位其的繁杂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由于更换把手时不需将上锁固块一起更换掉,因此其不仅节省了成本,更因不需更换尚末损坏的上锁固块而使物资相对不被浪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其主要包括一切控阀体、一入水流管、一主管体、一出入水套筒以及配合使用的一把手、一壳体、一上锁固块、一环圈、一止隙环和一下锁固块,该把手的顶面贯设有一个二阶梯孔,该二阶梯孔的大孔径的周缘设有呈锯齿状的传动孔,壳体的顶面贯设有一壳体内螺纹,该上锁固块和下锁固块的中心处均设有一主内螺纹孔,所述切控阀体的上端设有一周缘呈锯齿状的连动杆,该连动杆的顶端穿设有一小螺孔,该切控阀体的下方依序车削有壳体外螺纹段和设有一个二阶梯状的挡抵块,该挡抵块的大径阶下方依序套设有一止水环圈和车削有锁合外螺纹段;所述入水流管是用铜条经车削而成型的中空状体,其中空部形成一入水流道,该入水流管外周缘上端环设有一卡抵贴合段,中段车削成二阶梯状,该二阶梯状下方连接有一导流凸块,该导流凸块下方套设有一止水环圈和车削有锁结外螺纹段;所述主管体是用铜条经车削而成型的中空状体,其中空部形成一容置流通槽道,该容置流通槽道内上端口处设有锁合内螺纹段,下端部分处向内环设有一挡抵凸块,该主管体外周缘设有主外螺纹段,该主外螺纹段下方的部分呈阶梯状,在该阶梯状部分上套设有一止水环圈和车削有锁固外螺纹段;所述出入水套筒以压铸的方式而成型,其中心设有一个二阶梯状的转接流道,该转接流道的大径阶的端口处设有锁固内螺纹段,小径阶内设有锁结内螺纹段,该出入水套筒的外周缘下方有一入水管,侧边有一出水管,该入水管和出水管均与上述转接流道相连通,该入水管的外周缘端部设有一入水外螺纹段,该出水管的外周缘端部设有一出水外螺纹段。
另外一种方案是,不使用切控阀体,其主要组成包括一入水流管、一主管体、一出入水套筒以及配合使用的一把手座、一上夹持块、一弹性垫圈、一止隙环、一下夹持块、一套头和一控制阀。
所述入水流管的卡抵贴合段在该阀室体安装组合的过程中进行初步定位时能够与所述主管体的挡抵凸块相挡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入水流管与主管体均由车削而成型,故其内、外表面很光滑,不会影响水流,不会造成出水不顺畅的现象;另外由车削而成型的内、外表面不会有因铸造而产生的砂孔,因此也不会发生不出水时仍有水通过砂孔渗出产生漏水的情况;由于阀室体的入水流管、主管体及出入水套筒分别在加工完成后再组装,因此可于组装前进行目视检查,从而防止不良品流入市面,可保持该产品的良好信誉;当阀室体装设在不同壁厚的浴缸或洗脸盆时,仅需在入水流管及主管体制造时,配合壁厚车削出适当的长度即可,从而不需开设多组模具;由于壳体可完全盖合贴抵在浴缸或洗脸盆的上平面上,故当把手损坏而欲更换时,不需将上锁固块一起更换掉,从而该结构不会出现因更换上锁固块而使阀室体掉落的现象,并且避免了因阀室体的掉落而重新锁结定位的麻烦;由于在更换把手时,不需将上锁固块一起更换掉,因此不仅节省了更换成本,并且因不需更换尚末损坏的上锁固块而使物资相对不被浪费。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已知的水龙头阀室体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知的水龙头阀室体的安装组合剖面和表面粗糙及带有砂孔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组合和整体构件分解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使用状态组合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组合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立体分解图(同时参考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组合和整体构件分解图),阀室体2主要由一切控阀体20、一入水流管30、一主管体40、一出入水套筒50以及配合使用的一把手60、一壳体61、一上锁固块62、一环圈63、一止隙环64及一下锁固块65组合而成。其中切控阀体20上端设有一周边缘呈锯齿状的连动杆21,该连动杆21可连动控制瓷片,达到出入水的功效;该连动杆21顶端设有一小螺孔22,下方一适当长度处依序车削有壳体外螺纹段23以及设有一上小下大的二阶梯状挡抵块24;该挡抵块24的大径阶下方依序套设有一止水环圈25以及车削有锁合外螺纹段26,入水流管30是用铜条经车削而形成的,其呈中空状,其中空部形成一入水流道31;该入水流管30的上端环周设有一较大阶梯状的卡抵贴合段32,中段车削成二阶梯状,二阶梯状下方连接有一较大阶梯状的导流凸块33,该导流凸块33下方套设有一止水环圈34以及车削有锁结外螺纹段35;主管体40也是用铜条经车削而形成的,其呈中空状,其中空部形成一容置流通槽道41,该容置流通槽道41的内部上端口处设有锁合内螺纹段42,内部近下端处向内环设有一挡抵凸块43,主管体40的外表面设有一适当长度的主外螺纹段44,该主外螺纹段44的下方呈较小阶梯状,在该较小阶梯状上套设有一止水环圈45以及车削有锁固外螺纹段46;出入水套筒50以压铸的方式成型,其中央设有一个二阶梯状的转接流道51,该转接流道51的大径阶的端口处设有锁固内螺纹段52,小径阶内设有锁结内螺纹段53;出入水套筒50的下方形成有一入水管54,侧边则形成有一出水管55,该入水管54和出水管55均与转接流道51相连通,另外,该入水管54的外边缘端部设有一入水外螺纹段541,出水管55的外边缘端部设有一出水外螺纹段551;把手60的一端有把手杆,该把手60顶面贯穿设有一个二阶梯孔,其大孔径的边缘设有呈锯齿状的传动孔601;壳体61的顶面贯穿设有一壳体内螺纹孔611;上锁固块62和下锁固块65的中央各设有一适当大小的主内螺纹孔621和651。
阀室体2组合时(如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组合和整体构件分解图),首先将入水流管30穿入主管体40的容置流通槽道41内,因入水流管30有一卡抵贴合段32,而主管体40设有一挡抵凸块43,因此当入水流管30穿入主管体40后,可使卡抵贴合段32与挡抵凸块43相挡卡,从而使入水流管30与主管体40完成初步的组合。入水流管30的锁结外螺纹段35此时伸出主管体40外,然后将入该水流管30的锁结外螺纹段35与出水入套筒50的锁结内螺纹段53相锁结;主管体40的锁固外螺纹段46与出入水套筒50的锁固内螺纹段52相锁结,从而将入水流管30、主管体40及出入水套筒50结合成一体;最后将切控阀体20的锁合外螺纹段26与主管体40的锁合内螺纹段42相锁结,便可完成阀室体2的组合。
把阀室体2安装在浴缸或洗脸盆80上时(如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使用状态组合图),首先将下锁固块65通过其主内螺纹孔651锁结在阀室体2的主外螺纹段44的适当高度上,同时将止隙环64与环圈63按顺序套设在阀室体2的主外螺纹段44上,使止隙环64的下端面贴抵在下锁固块65的上端面上,然后将阀室体2由下往上穿过浴缸或洗脸盆80的壁孔81,伸出该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上端面一段长度,环圈63的上端面此时贴抵在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下端面上;随后将上锁固块62通过其主内螺纹孔621锁结在伸出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上端面的主外螺纹段44上,并将其旋紧,这样就可使阀室体2因受上、下锁固块62、65的锁结而夹持在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上、下端面上,从而可稳定地定位于浴缸或洗脸盆80上。然后将壳体61盖合在阀室体2的切控阀体20上,并使切控阀体20的壳体外螺纹段23与壳体61的壳体内螺纹孔611相锁结,连动杆21穿过壳体内螺纹孔611而伸出壳体61的上端,壳体61的下端此时可完全盖合贴抵在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上平面上;然后将把手的传动孔601与切控阀体20的连动杆21相插接契合,同时一螺钉穿过把手60的传动孔601锁结在切控阀体20的小螺孔22上,这样,切控阀体20通过把手60的旋动而带动连动杆21,进而连动其控制瓷片,达到出入水的功效。最后将浴缸或洗脸盆80的进水管82与流出管83分别接于在阀室体2的入水管54与出水管55上,进水管82的另一端可接水源,流出管83的另一端可接在出水龙头上,从而完成组合。
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其中也可以不使用切控阀体20,阀室体2’改成由一入水流管30’、一主管体40’、一出入水套筒50’以及配合使用的一把手座70、一上夹持块71、一弹性垫圈72,一止隙环73、一下夹持块74、一套头75和一控制阀76(请同时参考
图1的局部结构图)组合而成。其中入水流管30’是用铜条经车削而成,呈中空状,其中空部形成一入水流道31’;该入水流管30’外边缘上端环设有一较大阶梯状的卡抵贴合段32’,中段车削成二阶梯状,二阶梯状下方连接有一较大阶梯状的导流凸块33’;该导流凸块33’的下方套设有一止水环圈34’和车削有锁结外螺纹段35’;主管体40’也是用铜条经车削而成,呈中空状,其中空部形成一容置流通槽道41’,该容置流通槽道41’内部近下端处向内环设有一挡抵凸块42’;该主管体40’的外边缘上端设有一较小径的套头外螺纹段43’,在该端口处切设有二个相对的定位切口44’,中段设有一适当长度的主外螺纹段45’,该主外螺纹段45’下方呈较小的阶梯状,在该较小的阶梯状上套设有一止水环圈46’以及车削有锁固外螺纹段47’;出入水套筒50’是以压铸的方式而成型的,其中央设有一个二阶梯状的转接流道51’;该转接流通51’的大径阶的端口处设有锁固内螺纹段52’,小径阶内设有锁结内螺纹段53’;该出入水套筒50’的外边缘下方形成有一入水管54’,侧边形成有一出水管55’,该入水管54’和出水管55’均与转接流道51’相连通;入水管54’的外边缘端部设有一入水外螺纹段541’,出水管55’的外边缘端部设有一出水外螺纹段551’。
阀室体2’组合时(如图7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首先将入水流管30’穿入主管体40’的容置流通槽道41’内,因入水流管30’设有一卡抵贴合段32’,而主管体40’设有一挡抵凸块42’,因此当入水流管30’穿入主管体40’后,可使卡抵贴合段32’与挡抵凸块42’相挡卡,从而完成入水流管30’与主管体40’的初步组合,入水流管30’的锁结外螺纹段35’此时伸出在主管体40’外;然后将入水流管30’的锁结外螺纹段35’与出入水套筒50’的锁结内螺纹段53’相锁结,主管体40’的锁固外螺纹段47’与出入水套筒50’的锁固内螺纹段52’相锁结,从而可将入水流管30’、主管体40’和出入水套筒50’相结合成一体;同时入水流管30’的卡抵贴合段32’的上端与主管体40’的容置流通槽道41’的上端口之间形成一适当深度的阀室20’;入水流管30’的外壁与主管体40’的内壁以及出入水套筒50’的大孔径的内壁形成一适当大小的出水环道21’。此时就完成了阀室体2’的组合。
当阀室体2’往浴缸或洗脸盆80上安装时(如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的第二个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组合图),首先将下夹持块74通过其主内螺纹孔741锁结在阀室体2’的主外螺纹段45’的适当高度上,同时将止隙环73套设在阀室体2’的主外螺纹段45’上,其下端面贴抵在下夹持块74的上端面上;然后将阀室体2’由下往上穿过浴缸或洗脸盆80的壁孔81而伸出一适当长段在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上端面外,此时止隙环73的上端面贴抵在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下端面上;随后将弹性垫圈72和上夹持块71通过其主内螺纹孔711分别套设和锁结在伸出浴缸或洗脸盆80上端面外的主外螺纹段45’上,将其旋紧,就可使阀室体2’因受上下夹持块71、74)的锁结而分别夹持在浴缸或洗脸盆80的上、下端面上,从而稳固地定位在浴缸或洗脸盆80上;将控制阀76的下端穿入阀室体2’的阀室20’内,并使其二定位凸块762卡掣在阀室体2’的定位切口44’上,这样就可使控制阀76在开关水切换时不会随意旋动;再将套头75通过套头内螺纹段751锁结在阀室体2’的套头外螺纹段43’上,并使套头75小孔径的下端面贴抵在控制阀76的阀面,这样就可使控制阀76因受套头75的挡止而不会与阀室体2’相脱离,同时其控制杆761伸出在套头75的上端外;随后再将把手座70盖合在阀室体2’的上端上,并使控制孔702与控制阀76的控制杆761相嵌合,这样就可使控制阀76通过把手座70的旋动而带动控制杆761,进而连动控制瓷片,达到出入水的功效。最后将浴缸或洗脸盆80的进水管82与流出管83分别接在阀室体2’的入水管54’与出水管55’上,进水管82的另一端可接水源,流出管83的另一端可接在出水龙头上,从而完成整体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有相同或等效原理之变化者,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主要包括一切控阀体、一入水流管、一主管体、一出入水套筒以及配合使用的一把手、一壳体、一上锁固块、一环圈、一止隙环和一下锁固块;上述把手的顶面贯设有一个二阶梯孔,该二阶梯孔的大孔径的周缘设有呈锯齿状的传动孔;上述壳体的顶面贯设有一壳体内螺纹;上述上锁固块和下锁固块的中心处各设有一主内螺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控阀体的上端设有一周缘呈锯齿状的连动杆,该连动杆的顶端穿设有一小螺孔,该切控阀体的下方依序车削有壳体外螺纹段和设有一个二阶梯状的挡抵块,该挡抵块的大径阶下方依序套设有一止水环圈和车削有锁合外螺纹段;所述入水流管是用铜条经车削而成型的中空状体,其中空部形成一入水流道,该入水流管外周缘上端环设有一卡抵贴合段,中段车削成二阶梯状,该二阶梯状下方连接有一导流凸块,该导流凸块下方套设有一止水环圈和车削有锁结外螺纹段;所述主管体是用铜条经车削而成型的中空状体,其中空部形成一容置流通槽道,该容置流通槽道内上端口处设有锁合内螺纹段,下端部分处向内环设有一挡抵凸块,该主管体外周缘设有主外螺纹段,该主外螺纹段下方的部分呈阶梯状,在该阶梯状部分上套设有一止水环圈和车削有锁固外螺纹段;所述出入水套筒以压铸的方式而成型,其中心设有一个二阶梯状的转接流道,该转接流道的大径阶的端口处设有锁固内螺纹段,小径阶内设有锁结内螺纹段,该出入水套筒的外周缘下方有一入水管,该出入水套筒的侧边有一出水管,该入水管和出水管均与上述转接流道相连通,该入水管的外周缘端部设有一入水外螺纹段,该出水管的外周缘端部设有一出水外螺纹段。
2.一种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主要包括一入水流管、一主管体、一出入水套筒以及配合使用的一把手座、一上夹持块、一弹性垫圈、一止隙环、一下夹持块、一套头和一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流管是用铜条经车削而成型的中空状体,其中空部形成一入水流道,该入水流管外周缘上端环设有一卡抵贴合段,中段车削成二阶梯状,该二阶梯状下方连接有一导流凸块,该导流凸块下方套设有一止水环圈和车削有锁结外螺纹段;所述主管体是用铜条经车削而成型的中空状体,其中空部形成一容置流通槽道,该容置流通槽道内上端口处设有锁合内螺纹段,下端部分处向内环设有一挡抵凸块,该主管体外周缘设有主外螺纹段,该主外螺纹段下方的部分呈阶梯状,在该阶梯状部分上套设有一止水环圈和车削有锁固外螺纹段;所述出入水套筒以压铸的方式而成型,其中心设有一个二阶梯状的转接流道,该转接流道的大径阶的端口处设有锁固内螺纹段,小径阶内设有锁结内螺纹段,该出入水套筒的外周缘下方有一入水管,该出入水套筒的侧边有一出水管,该入水管和出水管均与上述转接流道相连通,该入水管的外周缘端部设有一入水外螺纹段,该出水管的外周缘端部设有一出水外螺纹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流管的卡抵贴合段在该阀室体安装组合的过程中进行初步定位时能够与所述主管体的挡抵凸块相挡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水龙头阀室体,主要由切控阀体、入水流管、主管体、出入水套筒以及配合使用的把手、壳体、上锁固块、环圈、止隙环和下锁固块组合而成;也可以不使用切控阀体,而改由入水流管、主管体、出入水套筒以及配合使用的把手座、上夹持块、弹性垫圈、止隙环、下夹持块、套头和控制阀组成。这种结构,其内、外表面光滑,内部无砂孔,水流顺畅,不漏水,不需开设多组模具,更换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文档编号F16K3/00GK2477902SQ0121864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1日
发明者柯锡佳 申请人:仲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