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套筒式补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7103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套筒式补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供热管道冷热伸缩用套筒补偿器,特别涉及对其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供热(水、蒸汽、油…)管道在介质温度变化时,长度尺寸同时要发生变化,为此在长距离输配管线中要设置补偿器吸收管道伸缩。在地下直埋预制保温热网中,大约在30~50m的两段管路间设置一只波纹补偿器,每只补偿器补偿量大约为100mm~200mm;同时还要配置同等数量的固定节,其目的是保证每只补偿器只承担设计时付与的负荷,目前波纹补偿器的结构是,采用类似手风琴的伸缩结构达到补偿作用。这种波纹补偿器的使用建设费用高,故障概率较高,易损坏;而且设置在地下时,置于全封闭的保护套管中,一旦波纹补偿器破裂,蒸汽在保温管中蔓延,对热网造成严重破坏,查找困难,维修难度相当大;严重时可导致管网保温整体失效,热网报废。在地上架空热网中使用普通轴向波纹补偿器,热网管线转弯处产生很大的盲板力,必须为之配置尺寸庞大的主固定支座,常发生因固定支座不够强固,导致热网挣脱、下架的恶性事故。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结构的通过旋转方式吸收热力管道轴向伸缩的旋转套筒式补偿器。
旋转套筒式补偿器,芯管1位于套筒2内,芯管中部开有连通芯管内腔的用于输送蒸汽用的通气孔6,套筒两端区域与芯管之间对称设置密封填料3,套筒两端部通过刚性压盖4密封;套筒相对于芯管内腔通气孔6的位置设有横向接口管7,接口管7与套筒内腔连通;芯管一端设封帽5。
芯管中部沿圆周一圈上开有若干连通芯管内腔的通气孔6。
套筒内壁设有两圈挡环8,分别抵住密封填料3的内端。
本旋转套筒补偿器通常组对使用,两只一组、三只一组或四只一组,介质从一只套筒芯管进入,经旁通管进入下一只补偿器的芯管,介质也可以从横向接口管进入,从芯管流出。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封帽;密封填料对称布置,因而不产生由盲板力引起的对外轴向推力。
本实用新型在地面上使用,即可对地下热网提供热补偿,也可用于架空敷设热网热补偿,由于消除了盲板力,当用于架空敷设热力管网时,可省掉热网主固定支座。用于地下直埋敷设热网时,通过地面装置的旋转运动吸收地下管道的轴向伸缩。本实用新型补偿能力大于现行弯管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以及套筒补偿器中任何一种补偿器的补偿能力。因此,可显著减少热网上的部件,提高热网安全性,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维修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当芯管1与套筒作轴向相对运动,在热网上作压力平衡式补偿器用,可省掉热网上主固定支座。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芯管、2套筒、3密封填料、4刚性压盖、5封帽、6通气孔、7接口管、8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旋转套筒式补偿器,芯管1位于套筒2内,芯管中部沿圆周一圈上开有若干连通芯管内腔的通气孔6。套筒两端区域与芯管之间对称设置密封填料3,套筒内壁设有两圈挡环8,分别抵住密封填料3的内端。套筒两端部通过刚性压盖4密封;套筒相对于芯管内腔通气孔6的位置设有横向接口管7,接口管7与套筒内腔连通;芯管一端设封帽5。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套筒式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芯管(1)位于套筒(2)内,芯管中部开有连通芯管内腔的通气孔(6),套筒两端区域与芯管之间对称设置密封填料(3),套筒两端部通过刚性压盖(4)密封;套筒相对于芯管内腔通气孔(6)的位置设有横向接口管(7),接口管(7)与套筒内腔连通;芯管一端设封帽(5)。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套筒式补偿器,其特征在于,芯管中部沿圆周一圈上开有若干连通芯管内腔的通气孔(6)。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套筒式补偿器,其特征在于,套筒内壁设有两圈挡环(8),分别抵住密封填料(3)的内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应用于供热管道冷热伸缩用套筒补偿器,结构为,芯管位于套筒内,芯管中部沿圆周一圈上开有若干连通芯管内腔的通气孔。套筒两端区域与芯管之间对称设置密封填料,因而不产生由盲板力引起的对外轴向推力。套筒内壁设有两圈挡环,分别抵住密封填料的内端。套筒两端部通过刚性压盖压紧密封填料;套筒相对于芯管内腔通气孔的位置设有横向接口管,接口管与套筒内腔连通;芯管一端设封帽。本实用新型在地面上使用,即可对地下热网提供热补偿,也可用于架空敷设热网热补偿,本实用新型补偿能力大于现行弯管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以及套筒补偿器中任何一种补偿器的补偿能力。因此,可明显提高热网安全性、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维修工作量。
文档编号F16L27/12GK2755393SQ20042010973
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1日
发明者刘领诚, 陈雷 申请人:上海科华热力管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