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0497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增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慢速转动力增速成高速转动力的装置,尤其是能把一圈的转速增速成3圈转速,增速后力量利用率高输出轴负载力大的增速箱。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增速方法是大齿轮推小齿轮,利用大齿轮与小齿轮之间的齿数差距使小齿轮的转数多于大齿轮,如1∶5增数,当有动力推动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就能转5圈。但它是利用齿数差距来获得增速的,每增一圈小齿轮就要小于大齿轮直径一倍,增速5圈小齿轮就要小于大齿轮5倍,增速越多,小齿轮就越小,增速后小齿轮太小负载力也就随及减少,因此齿轮增速有减力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用齿轮增速减力较多负载力低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增速箱,该增速箱不仅能把一圈的转速增速成3圈的转速,而且减力少力量损失小,增速后输出轴负载力大,功率大。
本发明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长形箱体外两侧,1侧设输入轴,另侧设输出轴,在箱体中输入轴上设置多栓轮,输出轴上设置曲轴,曲轴由连杆与杠杆F2端连接,杠杆F1端伸入多栓轮空腔内一个栓下面。当有动力推动输入轴转动多栓轮上的一个栓就能下压杠杆F1端,杠杆F2端随其上提曲轴周转,杠杆F1端下压倒限定距离就会与第一个栓脱离,曲轴上的偏重铁和贯性力作用使曲轴继续周转,杠杆F1端也就随及上升复位到另一个栓下,多栓轮每周转一圈杠杆F1端就能下压做3次功,曲轴也就获得3圈的增速。而曲轴周转一周的直径只小于多栓轮直径的一倍,力量损失就较少,曲轴一周的直径大也就大大提高了输出轴的负载能力,达到增速和负载力强,力量使用率高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将每一圈的转速动力增速成3圈的转速动力,杠杆力加曲轴的直径就等于多栓轮直径同大,力量损失很少,增速后输出轴负载力也就相对较大,力量利用率高。箱体中仅用一个多栓轮,一个杠杆、一个连杆,一个曲轴,结构简易。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增速箱第一个实施例的俯视剖面构造图。
图2是增速箱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剖面构造图。
图3是增速箱第三个实施例的左视剖面图。
图4是增速箱第四个实施例的右视剖面构造图。
图5是图3的L-L剖视图。
图中(1)输入轴,(2)多栓轮,(3)栓,(4)杠杆,(5)支点轴,(6)曲轴,(7)输出轴,(8)杠杆F1端,(9)杠杆F2端,(10)卡环,(11)偏重铁,(12)连杆,(13)滚筒,(14)轴承,(15)镙帽,(16)箱体坐孔,(17)卡环,(18)箱体,(19)箱盖,(20)梢子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多栓轮(2),杠杆(4),曲轴(6)按顺序分别装在箱体(18)中,输入轴(1)设置一个多栓轮(2),多栓轮(2)的边缘周围装置6个栓(3),支点轴(5)中间部份串套杠杆(4),两侧由卡环(17)防左右移动,杠杆(4)的F2端和连杆与曲轴(6)连接、输入轴(1)与输出轴(7)两端都装置轴承(14)助滑,输入轴(1)与输出轴(7)上都开设梢子槽(20)。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杠杆F1(8)端呈上斜撬形状伸入多栓轮(2)的空腹内,做下上往复做功,杠杆F2(9)与连杆(12)的一端连接,连杆(12)另一端与曲轴(6)连接,偏重铁(11)设置在曲轴(6)凹部两侧。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多栓轮(2)为2片轮中间空隙,周边缘上分别由3个栓(3)栓住,外部两端由卡环(10)卡住,每个栓(3)上都套上滚筒(13)助滚动。
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连杆(12)上端与杠杆F2端(9)连接,下端与曲轴(6)凹部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增速箱,在箱体中多栓轮、杠杆、连杆、曲轴顺序连接,其特征是输入轴上装置一个多栓轮,杠杆F1端伸入多栓轮空腔内,杠杆F2端与连杆一端连接,连杆另端与曲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速箱,其特征是多栓轮由2片轮组成边缘分别由3个栓栓住,中间形成空腔,每个栓上都套上滚筒助滚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速箱,其特征是杠杆F1端是向上斜撬形。
全文摘要
一种能把一圈的转速增成3圈转速的增速箱,在箱体中多栓轮、杠杆、曲轴顺序装置连接,杠杆F
文档编号F16H21/12GK101059164SQ20071010079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9日
发明者胡定国 申请人:胡定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