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32785阅读:1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力角接触球轴承。
背景技术
有些机械的工作部件在轴向推进过程中,其上所装配的轴承
要承受很大的轴向载荷, 一般要达到20t (200kN)以上。为了适 应这类工件上所装配轴承的受力要求,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过 去通常采用圆锥滚子轴承或推力自动调心滚子轴承。这两类轴承 确实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载荷,但这两类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动 体是可分离的。在把轴承装配到一些工作部件中时,由于内、外 圈分别与不同的工作部件紧配合,而它们却是分别安装的,在装 配完毕后不易保证内、外圈与滚动体之间有理想的配合关系,所 形成的游隙难以调整。这既会影响到这些工作部件的工作稳定性、 可靠性,轴承的使用寿命也不能保证。而且滚子轴承摩擦力矩大, 工作中会损失一些不必要的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推力角接触球 轴承,它便于装配、便于运输和流通,在装配到工作部件上时, 能够保证工作部件的工作稳定性,而且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功 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推力角接触 球轴承,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构成,所述滚动体为 钢球,钢球与内、外圈沟道的接触角为50。 60° 。所述的接触 角为一个钢球与轴承内、外圈沟道相接触的两点连线与垂直于轴 承轴线的截面之间的夹角。本推力角接触球轴承还可作如下进一步的优化 所述用于保持钢球的保持架为闭合型。
所述内、外圈沟道上的锁口高度为0.3 0.6mm。 所述的钢球直径为20. 638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在与机械设备中的一些工作部件装配在 一起时,内、外圈之间是不能被分离的,装配方便,且装配完毕 后,内、外圈之间的配合关系和轴承的游隙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 能够保证工作部件工作的稳定性。轴承在搬运及安装过程中不分 离,避免沟道及钢球的磕碰伤。而且由钢球代替滚子,钢球的磨 擦力矩要小很多,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功耗。内、外圈沟道与钢
球的接触角为50。 60° ,增大了其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避免 轴承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早期疲劳失效,保证了轴承的寿命可靠性。 闭合型保持架两边均连接,钢球装入保持架的孔中,强度高。


图1是本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中保持架与钢球装配在一起时的 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B-B方向沿轴承周向的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中外圈的局部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推力角接触轴 承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包括外圈1、内圈2和 位于内、外圈之间的保持架3和若干钢球4。
4所述的保持架3为闭合式,在它的上面形成有若干个闭合的
孔5,每个孔5内均束缚有一个钢球4。钢球与外圈1和内圈2 上的沟道均相接触,两个沟道为倾斜设置,钢球4与两个沟道的 接触角为50。 60° 。己有的推力角接触轴承钢球与沟道的接触 角一般为25° ,现设计为50° 60° ,有效地增大了轴承的轴向 额定载荷。
钢球4的直径为20.638 mm,相关的设计手册上的推荐为 18. 256mm,现把钢球4直径增加13% ,可以有效增大其额定载荷。 所述内、外圈沟道上的锁口 6高度为0. 3 0.6mm,即沟道底部 与钢球装入那一面的沟道口部之间的高度差为0. 3 0.6mm。现 有普通轴承的锁口高度通常为0. 1mm左右,锁口高度的增加可有 效地适应大直径钢球的稳定性要求,使钢球能够很好地保持在内、 外圈之间。轴承上局部尺寸的改变对装配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装配时可采用加热外圈、冷却内圈的方法进行。
权利要求1、一种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为钢球,所述的钢球与内、外圈沟道的接触角为50°~6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 用于保持钢球的保持架为闭合型。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 于,所述内、外圈沟道上的锁口高度为0.3 0.6m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推力角接触球轴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钢球直径为20. 638 mm。
专利摘要一种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是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构成,所述滚动体为钢球,钢球与内、外圈沟道的接触角为50°~60°。本推力角接触轴上的内、外圈保持相对固定,便于运输和流通,在装配到工作部件上时,能够保证工作部件的工作稳定性,而且也能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功耗。
文档编号F16C19/12GK201273337SQ20082016470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冯云清, 戴学利, 牛建平, 王建平, 王苏平, 陈振林 申请人:戴学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