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管带材及塑钢缠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8725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缠绕管带材及塑钢缠绕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管道的管材,还涉及使用该管材制造的管道,具体涉及一种缠绕管带材及塑钢缠绕管。
背景技术
采用钢带缠绕增强管道环刚度的塑钢缠绕管具有结构轻、环刚度高、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地下管网工程中已得到广泛运用。塑钢缠绕管是采用缠绕管带材通过专用缠绕设备缠绕加工而成,在缠绕过程中,带材侧端面相互搭接后加热熔接为一体。2009年 8月沈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CN200910130205.0 “可卷绕形成螺旋管的复合带、复合管及其制造方法”公开了一种缠绕管带材的搭接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搭接结构是在缠绕管带材100的一侧设置与带材塑胶壁101连续过渡的搭接平台103,缠绕制管时,该搭接平台 103搭接在带材的另一侧边104,使搭接平台两侧的带材塑胶壁101位于同一圆柱面内。上述现有的缠绕管带材存在如下缺陷1、塑钢缠绕管的搭接平台是通过其根部与带材塑胶壁弯曲过渡实现连接的,其过渡连接处具有较大的应力集中,使得管材容易沿搭接平台根部拐角102处开裂;2、带材塑胶壁101外侧表面直立设置的内置加强钢带的加强塑胶壁105通常采用等间距布置,而不考虑加强钢带106的宽度与加强钢带106的布置间距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难以使塑钢缠绕管带材做到用最少的材料用量得到最合理的管材截面惯性矩;3、由于加强钢带106采用等间距布置,使得塑钢缠绕管的管道的纵向可挠性较低,当安装管网的土壤发生不均勻沉降时,容易造成管道局变结构因沉降使管道所产生的内部应力导致管体发生开裂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缠绕管带材,克服现有缠绕管带材搭接结构应力集中、搭接平台根部容易开裂的缺陷、直立钢带缠绕管带材中布置不合理、塑钢缠绕管纵向可挠性较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塑钢缠绕管,克服现有缠绕管带材搭接结构应力集中、搭接平台根部容易开裂的缺陷、直立钢带缠绕管带材中布置不合理、塑钢缠绕管纵向可挠性较低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一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缠绕管带材,包括呈带状的塑胶壁层、沿该塑胶壁层长度方向直立设置在该塑胶壁层外侧表面上的加强塑胶壁和沿该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加强塑胶壁中的加强金属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加强壁,每组加强壁至少包括两条所述加强塑胶壁,每组加强壁中的加强金属带的宽度H与该组加强金属带中相邻的加强金属带中心间距B之比大于等于 1. 35、小于等于1. 75,B大于等于15毫米、小于等于60毫米,相邻两组加强金属带之间相邻两所述加强金属带的中心间距L大于等于B、小于等于4B ;[0011]一个所述加强塑胶壁设置在所述塑胶壁层的一侧边缘且该边缘加强塑胶壁的侧表面与该塑胶壁层的边缘平齐,包括沿所述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在该边缘加强塑胶壁上的搭接短边,该搭接短边在缠绕制管与所述塑胶壁层的另一侧边缘搭接配合时,所述塑胶壁层内侧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内。在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中,所述每组加强金属带的数量为两条、三条或四条。在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中,所述搭接短边横截面为平直边,与该搭接短边搭接配合的所述塑胶壁层的侧边为平直边。在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中,所述搭接短边横截面为L形边,与该搭接短边搭接配合的所述塑胶壁层的侧边为与该L形搭接短边相搭接配合的L形边。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之二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塑钢缠绕管,由缠绕管带材缠绕制成,所述缠绕管带材包括呈带状的塑胶壁层、沿该塑胶壁层长度方向直立设置在该塑胶壁层外侧表面上的加强塑胶壁和沿该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加强塑胶壁中的加强金属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加强壁,每组加强壁至少包括两条所述加强塑胶壁,每组加强壁中的加强金属带的宽度H与该组加强金属带中相邻的加强金属带中心间距B之比大于等于 1. 35、小于等于1. 75,B大于等于15毫米、小于等于60毫米,相邻两组加强金属带之间相邻两所述加强金属带的中心间距L大于等于B、小于等于4B ;一个所述加强塑胶壁设置在所述塑胶壁层的一侧边缘且该边缘加强塑胶壁的侧表面与该塑胶壁层的边缘平齐,包括沿所述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在该边缘加强塑胶壁上的搭接短边,该搭接短边在缠绕制管与所述塑胶壁层的另一侧边缘搭接配合时,所述塑胶壁层内侧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内。在本实用新型的塑钢缠绕管中,所述每组加强金属带的数量为两条、三条或四条。在本实用新型的塑钢缠绕管中,所述搭接短边横截面为平直边,与该搭接短边搭接配合的所述塑胶壁层的侧边为平直边。在本实用新型的塑钢缠绕管中,所述搭接短边横截面为L形边,与该搭接短边搭接配合的所述塑胶壁层的侧边为与该L形搭接短边相搭接配合的L形边。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及塑钢缠绕管,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1.采用将加强塑胶壁设置在塑胶壁层边缘、将搭接短边设置在加强塑胶壁上,搭接短边与加强塑胶壁连接的根部不会产生应力集中,不会造成因搭接短边根部应力集中出现裂纹导致管道泄漏的情况发生;2.采用直立钢带成组布置的概念,更有效地发挥直立钢带对塑胶管壁的加强作用,在获得最合理的管材截面惯性矩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钢材、塑胶材料的用量;3.采用直立钢带成组布置的概念,在保证塑钢缠绕管环刚度的同时,提高了管道的纵向挠度,利用管道在土壤发生不均勻沉降环境下适应土壤沉降,避免管体开裂的发生。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现有缠绕管带材搭接的半剖面图。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4[0028]图3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图3实施例的搭接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缠绕管带材另一种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如下缠绕管带材包括呈带状的塑胶壁层1、沿该塑胶壁层1的长度方向直立设置在该塑胶壁层1外侧表面上的加强塑胶壁2、宽度沿直立于塑胶壁层方向、长度沿该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加强塑胶壁中的加强金属带3。加强塑胶壁2成组布置构成加强壁。每组加强壁包括两条或两条以上(如两条、 三条、四条、五条等)加强塑胶壁2,每组加强壁中的加强金属带3的宽度H与该组加强金属带中相邻的加强金属带中心间距B之比满足1. 35彡H/B彡1. 75,其中,B大于等于15毫米、小于等于60毫米,同时,相邻两组加强壁之间相邻的两条加强金属带3的中心间距L满足B彡L彡4B。其中,将一个加强塑胶壁2设置在塑胶壁层1的一侧边缘且该边缘加强塑胶壁2 的侧表面与塑胶壁层1的边缘平齐,在该边缘加强塑胶壁2上沿塑胶壁层1的长度方向设置搭接短边5,该搭接短边在缠绕制管与塑胶壁层的另一侧边缘4搭接配合时(如图4所示),塑胶壁层1的内侧表面11位于同一圆柱面内。在本实施例中,缠绕管带材设置两组加强壁。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需要,缠绕管带材可以设置三组、四组、五组加强壁,每组加强壁中的加强金属带3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上述加强金属带3可以采用钢带或其它金属带。在本实施例中,搭接短边5的横截面采用平直边,与该搭接短边5搭接配合的塑胶壁层1的侧边4也相应采用平直边。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搭接短边的横截面采用L形边51,与该搭接短边搭接配合的塑胶壁层1的侧边相应采用与该L形搭接短边51相搭接配合的L形边41。该结构通过L形搭接短边51与塑胶壁层1的L形边41的钩接连接,可以有效提高搭接连接的连接强度和连接可靠性。在其他实施例中,缠绕管带材的搭接短边和塑胶壁层1的对应侧边可以采用其他满足连接需要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的塑钢缠绕管采用带有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缠绕管带材缠绕制成,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缠绕管带材,包括呈带状的塑胶壁层、沿该塑胶壁层长度方向直立设置在该塑胶壁层外侧表面上的加强塑胶壁和沿该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加强塑胶壁中的加强金属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加强壁,每组加强壁至少包括两条所述加强塑胶壁,每组加强壁中的加强金属带的宽度H与该组加强金属带中相邻的加强金属带中心间距B之比大于等于1. 35、 小于等于1. 75,B大于等于15毫米、小于等于60毫米,相邻两组加强金属带之间相邻两所述加强金属带的中心间距L大于等于B、小于等于4B ;一个所述加强塑胶壁设置在所述塑胶壁层的一侧边缘且该边缘加强塑胶壁的侧表面与该塑胶壁层的边缘平齐,包括沿所述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在该边缘加强塑胶壁上的搭接短边,该搭接短边在缠绕制管与所述塑胶壁层的另一侧边缘搭接配合时,所述塑胶壁层内侧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管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加强金属带的数量为两条、 三条或四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缠绕管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短边横截面为平直边, 与该搭接短边搭接配合的所述塑胶壁层的侧边为平直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缠绕管带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短边横截面为L形边, 与该搭接短边搭接配合的所述塑胶壁层的侧边为与该L形搭接短边相搭接配合的L形边。
5.一种塑钢缠绕管,由缠绕管带材缠绕制成,所述缠绕管带材包括呈带状的塑胶壁层、 沿该塑胶壁层长度方向直立设置在该塑胶壁层外侧表面上的加强塑胶壁和沿该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在该加强塑胶壁中的加强金属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组加强壁,每组加强壁至少包括两条所述加强塑胶壁,每组加强壁中的加强金属带的宽度H与该组加强金属带中相邻的加强金属带中心间距B之比大于等于1. 35、 小于等于1. 75,B大于等于15毫米、小于等于60毫米,相邻两组加强金属带之间相邻两所述加强金属带的中心间距L大于等于B、小于等于4B ;一个所述加强塑胶壁设置在所述塑胶壁层的一侧边缘且该边缘加强塑胶壁的侧表面与该塑胶壁层的边缘平齐,包括沿所述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在该边缘加强塑胶壁上的搭接短边,该搭接短边在缠绕制管与所述塑胶壁层的另一侧边缘搭接配合时,所述塑胶壁层内侧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加强金属带的数量为两条、 三条或四条。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塑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短边横截面为平直边, 与该搭接短边搭接配合的所述塑胶壁层的侧边为平直边。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塑钢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短边横截面为L形边, 与该搭接短边搭接配合的所述塑胶壁层的侧边为与该L形搭接短边相搭接配合的L形边。
专利摘要一种缠绕管带材及塑钢缠绕管,带材包括呈带状的塑胶壁层、加强塑胶壁和加强塑胶壁中的加强金属,加强塑胶壁成组布置,每组中加强金属带宽度H与该组相邻加强金属带中心间距B之比1.35≤H/B≤1.75,15毫米≤B≤60毫米,相邻两组加强金属带之间相邻两加强金属带中心间距满足B≤L≤4B;将一个加强塑胶壁的侧表面与该塑胶壁层边缘平齐,在该边缘加强塑胶壁上沿塑胶壁层长度方向设置搭接短边,搭接短边在缠绕制管与塑胶壁层的另一侧边缘搭接配合时,塑胶壁层内侧表面位于同一圆柱面内;该塑钢缠绕管采用上述带材缠绕制成。本实用新型搭接短边根部无应力集中,直立钢带成组布置,可获最合理管材截面惯性矩并降低钢材、塑胶材料用量;同时提高管道纵向挠度。
文档编号F16L9/16GK201944439SQ201020613099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杨春江, 郑能欢 申请人:华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