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470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棉机配件,特别是一种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棉机一般都是采用润滑脂来润滑,而润滑脂的加注有通过人工或者加注泵实现,将润滑脂添加到需要润滑的部件中。这里使用加注泵时,存在的问题是从市场上购得筒装润滑脂在开封后,需要将润滑脂添加到采棉机上存放润滑脂的油箱中,加注泵与油箱连通,这样操作不仅增加操作的复杂性,浪费时间和体力,而且润滑脂添加过程中容易外漏,造成污染。还有就是加注泵是由牵引车辆通过机械传动装置传递的动力带动工作,虽然看上去经济节能,实际上由于机械传动效率低造成的能耗更高,而且会增加采棉机的整机重量,占用空间也可能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结构简单、经济耐用, 占用空间小,也减少了采棉机重量,而且方便更换补充润滑脂,在操作上更省心省力。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包括润滑脂加注泵,其特征在于在润滑脂加注泵下部设有与筒装润滑脂的包装筒安装配合的安装结构,在采棉机机架上设有安放包装筒的定位架,润滑脂加注泵的入油口与包装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润滑脂加注泵为直流加注泵,直流加注泵上设有导线与车载电源连接并由车载电源提供动力。进一步的,所述安装结构为配合盖在包装筒上端的筒盖,润滑脂加注泵的入油口穿过筒盖伸入包装筒中。进一步的,所述筒盖上设有弹力挂钩,定位架的顶部设有定位环,弹力挂钩勾在定位环上将筒盖压紧在包装筒上。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架的底部设有两块角铁,两块角铁的一边分别固定在定位架上,两块角铁的另一边相近设置形成卡槽,在机架上设有横梁,定位架通过卡槽定位在横梁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用电源驱动代替机械传动,简化结构,也符合环保理念;直流加注泵直接安装在筒装润滑脂的包装筒上,安装方便,使用完了更换也方便;整个润滑系统可以与采棉机分开来携带存放,避免了润滑脂被偷的风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发明润滑系统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包括润滑脂加注泵1,在润滑脂加注泵下部设有与筒装润滑脂的包装筒2安装配合的安装结构,在采棉机机架3上设有安放包装筒的定位架4,润滑脂加注泵的入油口与包装筒连通。所述安装结构为配合盖在包装筒上端的筒盖11,润滑脂加注泵的入油口穿过筒盖伸入包装筒中。筒盖上设有弹力挂钩12,定位架的顶部设有定位环41,弹力挂钩勾在定位环上将筒盖压紧在包装筒上。所述定位架的底部设有两块角铁42,两块角铁的一边分别固定在定位架上,两块角铁的另一边相近设置形成卡槽,在机架上设有横梁31,定位架通过卡槽定位在横梁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润滑脂加注泵为直流加注泵,直流加注泵上设有导线与车载电源连接并由车载电源提供动力。筒装润滑脂一般常用18L筒装黄油。
权利要求
1.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包括润滑脂加注泵(1),其特征在于在润滑脂加注泵下部设有与筒装润滑脂的包装筒(2)安装配合的安装结构,在采棉机机架(3)上设有安放包装筒的定位架,润滑脂加注泵的入油口与包装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脂加注泵为直流加注泵,直流加注泵上设有导线与车载电源连接并由车载电源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为配合盖在包装筒上端的筒盖(11),润滑脂加注泵的入油口穿过筒盖伸入包装筒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上设有弹力挂钩(12),定位架的顶部设有定位环(41),弹力挂钩勾在定位环上将筒盖压紧在包装筒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架的底部设有两块角铁(42),两块角铁的一边分别固定在定位架上,两块角铁的另一边相近设置形成卡槽,在机架上设有横梁(31),定位架通过卡槽定位在横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棉机润滑系统改进,包括润滑脂加注泵,在润滑脂加注泵下部设有与筒装润滑脂的包装筒安装配合的安装结构,在采棉机机架上设有安放包装筒的定位架,润滑脂加注泵的入油口与包装筒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经济耐用,占用空间小,也减少了采棉机重量,而且方便更换补充润滑脂,在操作上更省心省力。
文档编号F16N1/00GK102182902SQ20111004765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8日
发明者陈勇 申请人: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