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4735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尤指一种螺套在轴杆上,可稳定牢固地将轴杆上的物件锁固,以提高锁固效能及多重选择而便于操作的技术。
背景技术
按习知轴杆的锁固螺帽,是用来螺套于轴杆后再进一步锁固迫紧,目前较常见的,是用来安装定位机器主轴上或滚珠螺杆上的物件。为了使锁固螺帽与轴杆固定,第一种传统的习知技术,是在锁固螺帽上设螺孔,螺孔填置迫紧块,利用螺栓螺入螺孔顶推迫紧块而使锁固螺帽迫紧于轴杆上。第二种则是在螺帽内壁设横切的环沟,并设轴向螺孔延伸至环沟,于螺孔螺锁螺栓,使螺帽内壁形变而使螺帽迫紧于轴杆上。因前述习知技术,在实际操作上仍有诸多缺失,本申请人长期投入研发加以改善。例如本申请人所拥有中国台湾公告第沈8543号物件用锁定螺帽专利案,是在改善上述第二种习知技术,所研发的成果。然而,此专利案的技术主要是剖设环沟的设计,其与利用螺栓顶推迫紧块的技术仍有不同的作用及效果。例如本申请人所拥有中国台湾专利第1262262号主轴平衡螺帽专利案,是在改善上述二种习知技术不具有平衡功能,以及目前习知轴杆锁定螺帽的平衡技术,是直接挖洞去料的平衡方式,而产生操作不便及浪费工时等缺失。然而,此专利案的技术主要是在螺帽上加设配重块以做平衡,而且该技术在实施例,仍有噪音问题及平衡未臻完善的情形。例如本申请人所拥有中国台湾专利第M273418号高速主轴及其螺帽的封塞结构专利案,是在改善上述二种习知技术不具有平衡功能,目前习知轴杆锁定螺帽的平衡技术,为直接挖洞去料的平衡方式,而产生操作不便及浪费工时等缺失,以及目前习知平衡技术中,螺帽因具有凹洞而产生噪音及不稳定性等缺失。然而,此专利案的技术,在实施时仍有噪音问题及平衡未臻完善的情形。例如本申请人所拥有中国台湾专利第M379665号螺帽锁固结构专利案,是在改善上述第一种习知技术迫紧效果不佳的缺失,而产生螺帽锁固不稳定的缺失,及本申请人所拥有第1262262号及第M273418号等专利技术中顶推迫紧技术未臻完善的情形。本申请人长期投入轴杆锁定螺帽的研发,累积相当丰富的经验。为弥补上述本申请人所拥有的专利产品仍有不足之处,本申请人秉持研发创新、卓越进步的经营理念,持续积极投入研发,产出的成果已陆续申请中国台湾第99130583、99135923、99218005及99221417号专利。此期间,又鉴于本申请人先前所研发及已提出专利申请的产品,仍有设计上未臻完善之处,乃再积极投入研发,经不断的研究、设计及实作与实验,终而再有本发明的研发成果。为确保本申请人的研发心血及合法权益获得保障,爰依法具文提出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牢固地将轴杆上的组件锁固,及具双重选择操作以增进使用方便性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牢固地将轴杆上的组件锁固,及具三重选择操作以增进使用方便性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稳定牢固地将轴杆上的组件锁固,增进使用方便性,提升轴杆旋转稳定性及减低噪音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包括一本体,供固定于一轴杆上而随同该轴杆旋转,其外周轮廓呈圆柱状,并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承靠于一邻近该轴杆的一组件上,维持该轴杆与该组件的良好支承;一套孔,其沿着该本体轴向贯穿,其横断面呈圆形,该套孔内壁设有一第一螺牙段,供螺套于该轴杆上;一第一剖沟横切于该套孔内壁;至少一第一穿孔设于该本体上,其具有相反朝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平行于该本体的轴向且连通该第一剖沟,该第一端开口位于该本体的该第二端面;该第一穿孔内壁设有螺牙以锁紧一第一螺栓,以该第一螺栓对该第一剖沟的两对壁产生一反向作用力,使该套孔内壁局部变形,而使该本体锁定在该轴杆上;至少一第二穿孔,其设于该本体上;该第二穿孔包括相连接的二个第二直伸段,该二第二直伸段分别开通至该本体外周面及该套孔内部;开通至该本体外周面的该第二直伸段具有内螺纹以供一第二螺栓螺入其内部;开通至该套孔内部的该第二直伸段供一第一迫紧块填置其内;该第一迫紧块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承受该第二螺栓顶推;该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一迫合面;该第一迫合面位于该套孔壁面,其曲度与该套孔相同,且设有一第二螺牙段,该第二螺牙段与该套孔内壁的该第一螺牙段共螺牙。其中该第一穿孔贯穿该第一剖沟,以该第一螺栓锁紧该第一穿孔所产生的该反向作用力,使该两对壁相互靠近。其中该本体外圆周面上靠近该第一端面的位置上设有一第二剖沟,该第一剖沟靠近该第二端面;该第一穿孔贯通该第一、第二剖沟。其中该至少一第二穿孔的轴向沿着该本体的径向延伸;该本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三穿孔;该第三穿孔的轴向分别与该第二穿孔的轴向及该本体的轴向具有一夹角,其包括相连接的二个第三直伸段;该二第三直伸段分别开通至该本体外周面及该套孔内部,开通至该本体外周面的一该第三直伸段具有内螺纹以供一第三螺栓螺入其内部,开通至该套孔内部的另一第三直伸段供一第二迫紧块填置其内;该第二迫紧块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承受该第三螺栓顶推;该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二迫合面;该第二迫合面位于该套孔壁面,其曲度与该套孔相同,且设有一第三螺牙段,该第三螺牙段与该套孔内壁的该第一螺牙段共螺牙。其中该本体的周面与该第二端面相接处形成一斜面,该第三穿孔的一该第三直伸段开通至该斜面。其中,该至少一第二穿孔及该至少一第三穿孔为复数个,数量相同,且沿着该套孔的中心轴线依序交错环绕。其中该第一穿孔贯穿该第一剖沟,并由该第一剖沟区隔成二第一直伸段,其一第一直伸段连接一通孔;该通孔沿着该本体径向延伸,且一端开通至该套孔内部,该通孔内填置一第三迫紧块;该第三迫紧块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第一端部承受该第一螺栓顶推,而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三迫合面,该第三迫合面位于套孔壁面,其曲度与该套孔相同,且设有一第四螺牙段,该第四螺牙段与该套孔内壁的该第一螺牙段共螺牙。其中该第一螺栓末端设有锥面,该迫紧块的该第一端部设有相配合的锥面。其更包括一第四穿孔,该第四穿孔包括二第四直伸段,该二第四直伸段的轴向具一夹角;其一该第四直伸段开通至该本体的该第二端面,其内具螺牙供一第四螺栓螺锁;另一该第四直伸段开通至该套孔内壁,其内填置一第四迫紧块;该第四迫紧块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第一端部承受该第四螺栓顶推,而第二端部具有一第四迫合面,该第四迫合面位于套孔壁面,其曲度与该套孔相同,且设有一第五螺牙段,该第五螺牙段与该套孔内壁的该第一螺牙段共螺牙。其中该本体外周面上设有复数个一端具一开口的螺孔,每一该螺孔具有由内而外依序分布的一第一螺孔段及一第二螺孔段,该第二螺孔段一端延伸至该开口 ;该复数个螺孔沿着该本体的中央轴线环绕及等圆心角地分布;另设有至少一配重块,及与该复数个螺孔等数量的复数个消音块;该配重块及该消音块分别具螺牙,该配重块供螺设于该螺孔的该第一螺孔段,该复数个消音块逐一对应地螺设于该复数个螺孔的该第二螺孔段。本发明的第一目的达成的技术手段是包括一本体、一轴向贯穿本体的套孔、至少一第一穿孔、一第一剖沟及至少一第二穿孔。第一剖沟横切于该套孔内壁;第一穿孔平行本体的轴向而连通第一剖沟;第二穿孔的轴向与本体的轴向具有一夹角,其二端分别开通至本体外周面及套孔内部。令使用者可选择于第一穿孔锁紧螺栓,使第一剖沟的两对壁产生一反向作用力,使套孔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锁定在轴杆上;或选择于第二穿孔螺锁螺栓,以顶推其内的迫紧块而抵紧轴杆,使本体有效固定在轴杆上。本发明的第二目的达成的技术手段是包括一本体、一轴向贯穿本体的套孔、至少一第一穿孔、一第一剖沟、至少一第二穿孔及至少一第三穿孔。第一剖沟横切于该套孔内壁;第一穿孔平行本体的轴向而连通第一剖沟;第二穿孔的轴向分别与第三穿孔的轴向及本体的轴向具有一夹角,第二穿孔及第三穿孔的二端分别开通至本体外周面及套孔内部。令使用者可选择于第一穿孔锁紧螺栓,使第一剖沟的两对壁产生一反向作用力,使套孔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锁定在轴杆上;或选择于第二穿孔或第三穿孔螺锁螺栓,以顶推其内的迫紧块而抵紧轴杆,使本体有效固定在轴杆上。本发明的第三目的达成的技术手段是包括一本体、一轴向贯穿本体的套孔、至少一第一穿孔、一第一剖沟及至少一第二穿孔。第一剖沟横切于该套孔内壁;第一穿孔平行本体的轴向而连通第一剖沟;第二穿孔的轴向与本体的轴向具有一夹角,其二端分别开通至本体外周面及套孔内部。不仅令使用者可选择于第一穿孔锁紧螺栓,使套孔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锁定在轴杆上;或选择于第二穿孔螺锁螺栓,以顶推其内的迫紧块而抵紧轴杆,使本体有效固定在轴杆上。而且藉由本体外周面上设有复数个螺孔,于部份螺孔螺入配重块以使轴杆稳定旋转,并于部份螺孔螺入消音块,以弥补凹洞而减低噪音。本发明提供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通过上述结构达到多重选择操作以增进使用方便性,及提高锁固效能的目的。


图1是本发明基本结构及应用于轴杆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撷自图2中A-A面的断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5是撷自图4中A-A面的断面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7是撷自图6中A-Al面的断面示意图。图8是撷自图6中A-A2面的断面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使套孔变形的第二种具体实施例断面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使套孔变形的第三种具体实施例断面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使套孔变1形的第四种具体实施例断面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断面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另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14是撷自图13中A-A面的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I.本发明的第一具体实施例请配合参看图1至3所示,达成本发明第一及第三目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是设计包括一外观呈圆柱形的本体10、一套孔11、三第一穿孔14、一第一剖沟19、三第二穿孔14b、六个螺孔15、至少一配重块16及六消音块18。其中,套孔11沿着本体10的轴向贯穿本体10,其横断面为圆形,其内壁具有一螺牙段12,螺牙段12与一轴杆40的外螺牙相配合。第一剖沟19横切于套孔11内壁,剖沟19至少一部份与套孔11相通,第一穿孔14沿着本体10的轴向而连通第一剖沟19。第一穿孔14设于本体10上,其具有相反朝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平行于本体10的轴向延伸而连通第一剖沟19,其第一端开口 143位于本体10的第二端面102。第一穿孔14的内壁设有螺牙段144以螺锁一螺栓20,以螺栓20对第一剖沟19的两对壁产生一反向作用力,使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第二穿孔14b设于本体10上,且其轴向与本体10的轴向具有一夹角A,图3的示例中夹角A为九十度;第二穿孔14b包括相连接的二个第二直伸段140b/141b,二第二直伸段140b/141b分别开通至本体10外周面及套孔11内部。其中,开通至本体10外周面的一第二直伸段140b具有内螺纹以供一螺栓21螺入其内部;开通至套孔11内部的另一第二直伸段141b供一迫紧块30填置其内。迫紧块30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31及一第二端部32,第一端部31承受螺栓21顶推,第二端部32具有一迫合面320,迫合面320位于套孔11壁面,其曲度与套孔11相同,且设有一螺牙段321,该螺牙段321与该套孔11内壁的螺牙段12共螺牙。六个螺孔15沿着本体10的中央轴线环绕等圆心角地分布,每一螺孔15 —端封闭,另一端具一开口 150,每一螺孔15具有由内而外依序分布的一第一螺孔段151及一第二螺孔段152,第二螺孔段152 —端延伸至开口 150 ;配重块16供螺入第一螺孔段151,消音块18供螺入第二螺孔段152。本第一实施例操作时,使用者先将本体10螺套于轴杆40上,使本体10有效迫紧临近轴杆40的一物件41。其中欲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可选择a)旋转位在第一穿孔14内的螺栓20,当螺栓20锁紧时,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或b)于第二穿孔14b螺锁螺栓21,以顶推其内的迫紧块30而抵紧轴杆40,使本体10有效固定在轴杆40上。再者,若轴杆40为一转轴,则使用者测试本体10相对轴杆40是否呈平衡状态,当其呈不平衡状态时,于相对应的螺孔15螺锁配重块16。当部份螺孔15的第一螺孔段151内螺入具螺牙的配重块16,而使轴杆40稳定旋转时,全部螺孔15的第二螺孔152段再逐一螺入一具螺牙的消音块18,藉以消除轴杆40在高速运转时,螺孔15所产生的高频噪音,及维护螺孔15的清洁,避免螺孔15生锈而影响平衡精度,进而确保轴杆40的寿命和精度。其中,当配重块16螺设在本体10完成配重时,每一螺孔15的第二螺孔段152再螺入一消音块18,因为螺入的全部消音块18呈等圆心角分布,故不会再影响本体10的配重稳定状态。i.使套孔变形的第一具体实施请参看第三图所示,第一穿孔14贯通至第一剖沟19,以螺栓20锁紧于第一穿孔14内,其末端顶推第一剖沟19 一壁面,使第一剖沟19的两对壁承受一反向作用力,而使两对壁相互略微分开,令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 使套孔变形的第二具体实施请参看图9所示,第一穿孔14贯通第一剖沟19。第一穿孔14 一端外径扩大形成开口 143,而贯穿第一剖沟19的另一端设螺牙段144,以螺栓20的头部卡制于第一穿孔14外径扩大的一端开口 143,末端螺锁于第一穿孔14的螺牙段144,使第一剖沟19的两对壁承受一反向作用力,而使两对壁相互略微靠近,令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iii.使套孔变形的第三具体实施请参看图10所示,第一剖沟19靠近本体10的第二端面102,另于本体10外圆周面上靠近第一端面101的位置上设有一第二剖沟190,第一穿孔14贯通第一、第二剖沟19/190。第一穿孔14 一端外径扩大形成开口 143,而贯穿第一、第二剖沟19/190的另一端设螺牙段144,以螺栓20的头部卡制于第一穿孔14外径扩大的一端开口 143,末端螺锁于第一穿孔14的螺牙段144,使第一、第二剖沟19/190的两对壁承受一反向作用力,而使两对壁相互略微靠近,令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穿孔14 一端封闭,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穿孔14两端均呈开口。II.本发明的第二具体实施例请参看图1、图4及图5所示,达成本发明第一、第三目的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是设计包括一外观呈圆柱形的本体10、一套孔11、三第一穿孔14、一第一剖沟19、三第三穿孔14c、六个螺孔15、至少一配重块16及六消音块18。其中,套孔11沿着本体10的轴向贯穿本体10,其横断面为圆形,其内壁具有一螺牙段12,螺牙段12与一轴杆40的外螺牙相配合。第一剖沟19横切于套孔11内壁,剖沟19至少一部份与套孔11相通,第一穿孔14沿着本体10的轴向而连通第一剖沟19。第一穿孔14设于本体10上,其具有相反朝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平行于本体10的轴向延伸而连通第一剖沟19,其第一端开口 143位于本体10的第二端面102。第一穿孔14的内壁设有螺牙以锁紧一螺栓20,以螺栓20对第一剖沟19的两对壁产生一反向作用力,使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第三穿孔Hc设于本体10上,第三穿孔14c的轴向与本体10的轴向具有一夹角B。第三穿孔14c包括相连接的二个第三直伸段140c/141c,二第三直伸段140c/141c分别开通至本体10外周面及套孔11内部。其中,开通至本体10外周面的一第三直伸段140c具有内螺纹以供一螺栓22螺入其内部;开通至套孔11内部的另一第三直伸段/141c供一迫紧块30填置其内。迫紧块30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31及一第二端部32,第一端部31承受螺栓22顶推,第二端部32具有一迫合面320,迫合面320位于套孔11壁面,其曲度与套孔11相同,且设有一螺牙段321,该螺牙段321与套孔11内壁的螺牙段12共螺牙。六个螺孔15沿着本体10的中央轴线环绕等圆心角地分布,每一螺孔15 —端封闭,另一端具一开口150,每一螺孔15具有由内而外依序分布的一第一螺孔段151及一第二螺孔段152,第二螺孔段152 —端延伸至开口 150 ;配重块16供螺入第一螺孔段151,消音块18供螺入第二螺孔段152。本第二实施例操作时,使用者先将本体10螺套于轴杆40上,使本体10有效迫紧临近轴杆40的一物件41。其中欲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可选择a)旋转位在第一穿孔14内的螺栓20,当螺栓20锁紧时,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或b)于第三穿孔Hc螺锁螺栓22,以顶推其内的迫紧块30而抵紧轴杆40,使本体10有效固定在轴杆40上。再者,若轴杆40为一转轴,则使用者测试本体10相对轴杆40是否呈平衡状态,当其呈不平衡状态时,于相对应的螺孔15螺锁配重块16。当部份螺孔15的第一螺孔段151内螺入具螺牙的配重块16,而使轴杆40稳定旋转时,全部螺孔15的第二螺孔152段再逐一螺入一具螺牙的消音块18,藉以消除轴杆40在高速运转时,螺孔15所产生的高频噪音,及维护螺孔15的清洁,避免螺孔15生锈而影响平衡精度,进而确保轴杆40的寿命和精度。其中,当配重块16螺设在本体10完成配重时,每一螺孔15的第二螺孔段152再螺入一消音块18,因为螺入的全部消音块18呈等圆心角分布,故不会再影响本体10的配重稳定状态。III.本发明的第三具体实施例请参看图1、图6、图7及图8所示,达成本发明第二及第三目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是设计包括一外观呈圆柱形的本体10、一套孔11、三第一穿孔14、一第一剖沟19、三第二穿孔14b、三第三穿孔14c、六个螺孔15、至少一配重块16及六消音块18。其中,套孔11沿着本体10的轴向贯穿本体10,其横断面为圆形,其内壁具有一螺牙段12,螺牙段12与一轴杆40的外螺牙相配合。第一剖沟19横切于套孔11内壁,第一剖沟19至少一部份与套孔11相通,第一穿孔14沿着本体10的轴向而连通第一剖沟19。第一穿孔14设于本体10上,其具有相反朝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平行于本体10的轴向延伸而连通第一剖沟19,其第一端开口 143位于本体10的第二端面102。第一穿孔14的内壁设有螺牙以锁紧一螺栓20,以螺栓20对第一剖沟19的两对壁产生一反向作用力,使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第二穿孔14b设于本体10上,第二穿孔14b的轴向沿着该本体10的径向延伸,第二穿孔14b的轴向分别与第三穿孔14c的轴向及本体10的轴向具有一夹角。第二穿孔14b及第三穿孔Hc分别包括相连接的二个第二直伸段140b/141b及二个第三直伸段140c/141c,二第二直伸段140b/141b及二第三直伸段140c/141c分别开通至本体10外周面及套孔11内部。其中,开通至本体10外周面的一第二直伸段140b及一第三直伸段140c分别具有内螺纹以供一螺栓21/22螺入其内部;开通至套孔11内部的另一第二直伸段141b及另一第三直伸段/141c分别供一迫紧块30填置其内。迫紧块30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31及一第二端部32,第一端部31承受螺栓21/22顶推,第二端部32具有一迫合面320,迫合面320位于套孔11壁面,其曲度与套孔11相同,且设有一螺牙段321,该螺牙段321与该套孔11内壁的螺牙段12共螺牙。六个螺孔15沿着本体10的中央轴线环绕等圆心角地分布,每一螺孔15 —端封闭,另一端具一开口 150,每一螺孔15具有由内而外依序分布的一第一螺孔段151及一第二螺孔段152,第二螺孔段152 —端延伸至开口150 ;配重块16供螺入第一螺孔段151,消音块18供螺入第二螺孔段152。本第三实施例操作时,使用者先将本体10螺套于轴杆40上,使本体10有效迫紧临近轴杆40的一物件41。其中欲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可选择a)旋转位在第一穿孔14内的螺栓20,当螺栓20锁紧时,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上;或b)于第二穿孔14b螺锁螺栓21,以顶推其内的迫紧块30而抵紧轴杆40,使本体10有效固定在轴杆40上;或c)于第三穿孔Hc螺锁螺栓22,以顶推其内的迫紧块30而抵紧轴杆40,使本体10有效固定在轴杆40上。再者,若轴杆40为一转轴,则使用者测试本体10相对轴杆40是否呈平衡状态,当其呈不平衡状态时,于相对应的螺孔15螺锁配重块16。当部份螺孔15的第一螺孔段151内螺入具螺牙的配重块16,而使轴杆40稳定旋转时,全部螺孔15的第二螺孔152段再逐一螺入一具螺牙的消音块18,藉以消除轴杆40在高速运转时,螺孔15所产生的高频噪音,及维护螺孔15的清洁,避免螺孔15生锈而影响平衡精度,进而确保轴杆40的寿命和精度。其中,当配重块16螺设在本体10完成配重时,每一螺孔15的第二螺孔段152再螺入一消音块18,因为螺入的全部消音块18呈等圆心角分布,故不会再影响本体10的配重稳定状态。IV.其它较佳实施例请参看图1、图12所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是设计使第一穿孔14贯穿第一剖沟19,由第一剖沟19将第一穿孔14区隔成二第一直伸段140/141,其一第一直伸段141连接一通孔142。通孔142沿着本体10径向延伸,且其一端开通至套孔11内部,并于通孔142内填置一迫紧块30。迫紧块30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31及一第二端部32,其第一端部31承受第一螺栓20顶推,而第二端部32具有一迫合面320,迫合面320位于套孔11壁面,其曲度与套孔11相同,且设有一螺牙段321,螺牙段321与套孔11内壁的螺牙段12共螺牙。当螺栓20锁紧于第一穿孔14时,一方面使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另一方面顶推迫紧块30而抵紧轴杆40,而使本体10锁定在轴杆40。其中一种更佳实施例,螺栓20末端设有锥面200,迫紧块30的第一端部31设有相配合的锥面33,螺栓20进给时,利用锥面200与锥面33的配合作用,使迫紧块30可更加顺畅地朝向本体10中央轴线进给。请参看图13及图14所示,本发明一种较佳实施例,除了先前所述本体10上具有第一剖沟19横切于套孔11内壁,第一穿孔14连通第一剖沟19及锁紧一螺栓20,使第一剖沟19的两对壁产生一反向作用力,而使套孔11内壁局部变形的外。更包括一第四穿孔14d,其包括二个轴向具一夹角的第四直伸段140d/141d。其一第四直伸段140d开通至本体10的第二端面102,其内具螺牙供一螺栓23螺锁,另一第四直伸段141d开通至套孔11内壁,其内填置一迫紧块30。迫紧块30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31及一第二端部32,其第一端部31承受螺栓23顶推,而第二端部32具有一迫合面320,迫合面320位于套孔11壁面,其曲度与套孔11相同,且设有一螺牙段321,该螺牙段321与该套孔11内壁的螺牙段12共螺牙。
IV.结论因此,藉由上述的具体实施例说明,可归纳本发明具有下列几点优点1.本发明的轴杆锁定精密螺帽,具复合锁制功能,不仅可稳定牢固地将轴杆上的对象锁固,且具多重选择操作功能,大幅增进使用方便性。2.本发明的轴杆锁定螺帽,兼具形变及交错锁固功能,可稳定牢固地将轴杆上的组件锁固,且具多重选择操作功能,大幅增进使用方便性,及提高锁固效能。3.本发明的轴杆锁定螺帽,具多向全方位、配重及消音功能,可稳定牢固地将轴杆上的组件锁固,增进使用方便性,及提升轴杆旋转稳定性及减低噪音。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举依据下列请求项所述的内容、特征以及其精神而为的其它变化的等效实施,皆应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本发明所具体界定于请求项的结构特征,未见于同类物品,且具实用性与进步性,已符合发明专利要件,爰依法具文提出申请,谨请钧局依法核予专利,以维护本申请人合法的权益。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包括一本体,供固定于一轴杆上而随同该轴杆旋转,其外周轮廓呈圆柱状,并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面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承靠于一邻近该轴杆的一组件上,维持该轴杆与该组件的良好支承;一套孔,其沿着该本体轴向贯穿,其横断面呈圆形,该套孔内壁设有一第一螺牙段,供螺套于该轴杆上;一第一剖沟横切于该套孔内壁;至少一第一穿孔设于该本体上,其具有相反朝向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并平行于该本体的轴向且连通该第一剖沟,该第一端开口位于该本体的该第二端面;该第一穿孔内壁设有螺牙以锁紧一第一螺栓,以该第一螺栓对该第一剖沟的两对壁产生一反向作用力,使该套孔内壁局部变形,而使该本体锁定在该轴杆上;至少一第二穿孔,其设于该本体上;该第二穿孔包括相连接的二个第二直伸段,该二第二直伸段分别开通至该本体外周面及该套孔内部;开通至该本体外周面的该第二直伸段具有内螺纹以供一第二螺栓螺入其内部;开通至该套孔内部的该第二直伸段供一第一迫紧块填置其内;该第一迫紧块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承受该第二螺栓顶推;该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一迫合面;该第一迫合面位于该套孔壁面,其曲度与该套孔相同,且设有一第二螺牙段,该第二螺牙段与该套孔内壁的该第一螺牙段共螺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中该第一穿孔贯穿该第一剖沟,以该第一螺栓锁紧该第一穿孔所产生的该反向作用力,使该两对壁相互靠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中该本体外圆周面上靠近该第一端面的位置上设有一第二剖沟,该第一剖沟靠近该第二端面;该第一穿孔贯通该第一、第二剖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中该至少一第二穿孔的轴向沿着该本体的径向延伸;该本体上设有至少一第三穿孔;该第三穿孔的轴向分别与该第二穿孔的轴向及该本体的轴向具有一夹角,其包括相连接的二个第三直伸段;该二第三直伸段分别开通至该本体外周面及该套孔内部,开通至该本体外周面的一该第三直伸段具有内螺纹以供一第三螺栓螺入其内部,开通至该套孔内部的另一第三直伸段供一第二迫紧块填置其内;该第二迫紧块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承受该第三螺栓顶推;该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二迫合面;该第二迫合面位于该套孔壁面,其曲度与该套孔相同,且设有一第三螺牙段,该第三螺牙段与该套孔内壁的该第一螺牙段共螺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中该本体的周面与该第二端面相接处形成一斜面,该第三穿孔的一该第三直伸段开通至该斜面。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中,该至少一第二穿孔及该至少一第三穿孔为复数个,数量相同,且沿着该套孔的中心轴线依序交错环绕。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中该第一穿孔贯穿该第一剖沟,并由该第一剖沟区隔成二第一直伸段,其一第一直伸段连接一通孔;该通孔沿着该本体径向延伸,且一端开通至该套孔内部,该通孔内填置一第三迫紧块;该第三迫紧块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第一端部承受该第一螺栓顶推,而第二端部具有一第三迫合面,该第三迫合面位于套孔壁面,其曲度与该套孔相同,且设有一第四螺牙段,该第四螺牙段与该套孔内壁的该第一螺牙段共螺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中该第一螺栓末端设有锥面,该迫紧块的该第一端部设有相配合的锥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更包括一第四穿孔,该第四穿孔包括二第四直伸段,该二第四直伸段的轴向具一夹角;其一该第四直伸段开通至该本体的该第二端面,其内具螺牙供一第四螺栓螺锁;另一该第四直伸段开通至该套孔内壁,其内填置一第四迫紧块;该第四迫紧块具有相反的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其第一端部承受该第四螺栓顶推,而第二端部具有一第四迫合面,该第四迫合面位于套孔壁面,其曲度与该套孔相同,且设有一第五螺牙段,该第五螺牙段与该套孔内壁的该第一螺牙段共螺牙。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中该本体外周面上设有复数个一端具一开口的螺孔,每一该螺孔具有由内而外依序分布的一第一螺孔段及一第二螺孔段,该第二螺孔段一端延伸至该开口 ;该复数个螺孔沿着该本体的中央轴线环绕及等圆心角地分布;另设有至少一配重块,及与该复数个螺孔等数量的复数个消音块;该配重块及该消音块分别具螺牙,该配重块供螺设于该螺孔的该第一螺孔段,该复数个消音块逐一对应地螺设于该复数个螺孔的该第二螺孔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复合锁制的精密螺帽,其包括一本体、一套孔、至少一第一穿孔、一第一剖沟及至少一第二穿孔。第一剖沟横切于套孔内壁。第一穿孔连通第一剖沟。第二穿孔与本体的轴向具有一夹角,其二端分别开通至本体外周面及套孔内部。令使用者可选择于第一穿孔锁紧螺栓,使第一剖沟的两对壁产生一反向作用力,使套孔内壁局部变形,而使本体锁定在轴杆上;或选择于第二穿孔螺锁螺栓,以顶推其内的迫紧块而抵紧轴杆,使本体有效固定在轴杆上。通过上述结构达到多重选择操作以增进使用方便性,及提高锁固效能的目的。
文档编号F16B37/00GK102562760SQ2011100482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
发明者巫有崇, 巫有捷 申请人:盈锡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