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5900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合部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嵌合部件,特别涉及能够在汽车等车辆的强度部件中使用的嵌合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等车辆的底盘部件中使用各种支架或衬套这样的防振部件,但是, 该防振部件是橡胶制的,一股采用如下结构将橡胶部粘接于金属制的圆筒状的轴环,或者,将其插入设于横梁或臂这样的强度部件的轴环中。该轴环需要较高地维持防振部件中的粘接性和相对于强度部件的安装性,但是, 由于是一种强度部件,因此还要求较高地维持轴环自身的强度。在该状况下,专利文献1提出了在内筒1和外筒2的至少一方形成凸部5和凹部 6并使其嵌合的衬套型防振橡胶。并且,专利文献2提出了形成凸部32和凹部33并使它们咬紧、并且对接缝36进行焊接而得到的衬套用简体4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320332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3151M号公报但是,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认为,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采用如下结构准备预先在板状部件形成了凸部和凹部的预备成形体,将该预备成形体弯曲成圆筒状并使凸部和凹部嵌合,所以,嵌合自身烦杂,而且,由于在凸部和凹部中存在的尺寸公差,嵌合后的凸部和凹部之间的卡合面无法紧密贴合,产生不必要的间隙等。特别地,在使凸部和凹部形成为中间变细的形状而成为燕尾接合型嵌合的情况下,嵌合自身困难,并且,即使以撬剜的方式强制嵌合,凸部和凹部之间的卡合面无法紧密贴合的倾向也很强。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增强具有凸部和凹部的接合部的接合强度,对接合部进行焊接,但是,该焊接自身是附加作业,进而考虑到之后的粘接工序和插入工序时,还需要顺畅地切削该焊接部,成为更加烦杂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经过以上研究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利用不使用焊接等的简便结构充分地确保必要的强度的嵌合部件。为了达成以上的目的,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嵌合部件具有第1端部;第2端部,其与所述第1端部对置;以及嵌合构造,其具有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通过使所述第1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相互嵌合,从而使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相互连接,其中,经由所述第1卡合部对所述嵌合部件的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从而形成所述第2卡合部,同时使所述第1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从而构成所述嵌合构造。并且,在所述第1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2方面为,所述第2卡合部具有仿照所述第1卡合部的形状的形状。
并且,在所述第1或第2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3方面为,所述第1卡合部包括形成于所述第1端部的凸状部和凹状部,所述第2卡合部是以与形成于所述第1端部的所述凸状部和所述凹状部对应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2端部的凹状部和凸状部。并且,在所述第3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4方面为,所述第2端部的所述凹状部和所述凸状部是一边使所述第1端部的所述凸状部和所述凹状部抵接、一边对所述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而形成的。并且,在所述第3或第4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5方面为,所述凸状部具有在所述凸状部的端部侧扩宽的形状,所述凹状部具有在所述凹状部的里部侧扩宽的形状。并且,在所述第1或第2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6方面为,所述第1卡合部是由与所述预备成形体独立的单独部件形成的片状部,所述第2卡合部是在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形成的孔状部。并且,在所述第6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7方面为,所述片状部是对所述单独部件进行冲裁而形成的,并且,所述孔状部是使用所述片状部对所述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而形成的。并且,在所述第6或第7方面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8方面为,所述片状部具有在两端部侧扩宽的形状,所述孔状部具有在从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离开的一侧扩宽的形状。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的结构,经由第1卡合部对嵌合部件的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从而形成第2卡合部,同时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从而构成嵌合构造,所以,能够提供如下的嵌合部件利用不使用焊接等的简便结构,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紧密地抵接,能够充分地确保必要的强度。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的结构,第2卡合部具有仿照第1卡合部的形状的形状,所以,能够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的结构,第1卡合部是形成于第1端部的凸状部和凹状部,第2卡合部是以与形成于第1端部的凸状部和凹状部对应的方式,形成于第2端部的凹状部和凸状部,由此,能够利用简便的结构,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的结构,第2端部的凹状部和凸状部是一边使第1端部的凸状部和凹状部抵接、一边对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而形成的,由此,能够利用更加简便的结构,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面的结构,凸状部具有在凸状部的端部侧扩宽的形状, 凹状部具有在凹状部的里部侧扩宽的形状,由此,即使在所谓的燕尾接合型的嵌合构造中, 也能够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面的结构,第1卡合部是由与预备成形体独立的单独部件形成的片状部,第2卡合部是在第1端部和第2端部形成的孔状部,由此,能够利用简便的结构,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面的结构,片状部是对单独部件进行冲裁而形成的,并且,孔状部是使用片状部对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而形成的,由此,能够利用更加简便的结构,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面的结构,片状部具有在两端部侧扩宽的形状,孔状部具有在从第1端部和第2端部离开的一侧扩宽的形状,由此,即使在所谓的燕尾接合型的嵌合构造中,也能够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第1预备成形体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第2预备成形体的立体图。图4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制造工序,在位置关系上相当于图3的B-B剖面。图5A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下级的制造工序,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在位置关系上均相当于图1的A-A剖面。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立体图。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第1预备成形体和板部件的立体图。图8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制造工序,在位置关系上相当于图7的D-D剖面。图9A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下级的制造工序,图9B是图9A的局部放大图,在位置关系上均相当于图6的C-C剖面。标号说明10 轴环;12 —端部;14 另一端部;16 凸部;16a 凹部;18 凸部;18a 凹部; 20 嵌合构造;Ml 第1预备成形体;M2 第2预备成形体;50 下模;50a 承受部;60 芯模; 70 冲头模;70a 支承部;70b 冲头;70c 退避部;100 轴环;112 一端部;114 另一端部; 116 贯通孔;118 卡合片;120 嵌合构造;M3 第1预备成形体;150 下模;150a 承受部; 160 芯模;160a 贯通孔;160b 中央孔;170 冲头模;170a 支承部;170b 冲头;170c 退避部;170d 退避部;200 板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适当参照附图,以轴环为例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的嵌合部件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中,χ轴、y轴和ζ轴构成三轴直角坐标系。并且,设轴环的轴方向为与y轴平行的方向。(第1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 图5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轴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铁或铝等金属制的在与y轴平行的方向上具有中心轴的圆筒状的轴环10,具有在其周方向上彼此对置的端部即一端部12和另一端部14。这里,在该轴环10 是筒状部件的情况下,除了圆筒以外,也可以具有方筒的筒形状,在x-z平面中切断的剖面形状也可以非对称。更具体而言,轴环10的一端部12具有在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凸部16,在该凸部 16彼此之间对应地形成有凹部16a。这里,在位于轴方向两端部的凸部16存在在轴方向的外侧相邻的剩余部分的情况下,将该剩余部分也视为凹部16a。并且,在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16不限于多个,也可以仅形成一个。该情况下,在一端部12形成的凹部16a存在于在仅形成一个的凸部16的轴方向两侧相邻的部分。另一方面,轴环10的另一端部14具有在轴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凸部18,该多个凸部 18分别对应地进入于在一端部12形成的多个凹部16a。在所述凸部18彼此之间对应地形成有凹部18a,在一端部12形成的多个凸部16分别对应地进入该凹部18a。这里,在轴环10的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16具有在该轴环10的周方向的末端部侧向轴环10的轴方向扩宽的形状,并且,在轴环10的一端部12形成的凹部16a具有在该轴环10的周方向的里部侧向轴环10的轴方向扩宽的形状。另一方面,与在该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16和凹部16a的形状对应地,在轴环10的另一端部14形成的凸部18具有在该轴环10的周方向的末端部侧向轴环10的轴方向扩宽的形状,并且,在轴环10的另一端部 14形成的凹部18a具有在该轴环10的周方向的里部侧向轴环10的轴方向扩宽的形状。并且,轴环10具有连接轴环10中的一端部12和另一端部14的嵌合构造20。该嵌合构造20具有由在轴环10的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16和凹部16a构成的第1卡合部、 以及由在轴环10的另一端部14形成的凸部18和凹部18a构成的第2卡合部,通过使该第 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相互嵌合,从而连接轴环10中的一端部12和另一端部14。更详细地讲,使在轴环10的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16和凹部16a的端面、以及在轴环10的另一端部14形成的凸部18和凹部18a的端面分别对应地紧密抵接并卡合,由此构成该嵌合构造20,该嵌合构造20连接轴环10中的一端部12和另一端部14。这种使在轴环10的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16和凹部16a的端面、以及在轴环10 的另一端部14形成的凸部18和凹部18a的端面分别对应地紧密抵接并卡合而构成的嵌合构造20,能够通过如下的轴环10的制造方法而得到,所以,进一步参照图2 图5对该轴环 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第1预备成形体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第2预备成形体的立体图。并且,图4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制造工序,在位置关系上相当于图3的B-B剖面。图5A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下级的制造工序,图5B是图5A的局部放大图,在位置关系上均相当于图1的A-A剖面。在制造轴环10时,如图2所示,首先,对平板状的毛坯材料实施冲裁加工,得到在一端部12形成有沿y轴方向依次相连的凸部16和凹部16a的第1预备成形体Ml。这里, 第1预备成形体Ml的另一端部14是直线状的端部,未形成凸部和凹部。接着,如图3所示,对该第1预备成形体Ml实施弯曲加工,以使形成有凸部16和凹部16a的一端部12并列设置于另一端部14下方的方式,得到使一端部12和另一端部14 重叠的筒状的第2预备成形体M2。接着,如图4所示,将该第2预备成形体M2载置于下模50的承受部50a上,并且, 将具有能够与最终制造物即轴环10的内周面紧密贴合的外周面的芯模60插入第2预备成形体M2的内部。然后,针对这种状态的第2预备成形体M2,使冲头模70从第2预备成形体 M2的上方与其对置。冲头模70具有支承部70a以及在支承部70a内相对移动自如的冲头 70b,在冲头70b形成有向ζ轴的正方向凹陷设置的退避部70c。该冲头模70的冲头70b隔着第2预备成形体M2的另一端部14而与一端部12的凹部16a对置配置,冲头70b的退避部70c隔着第2预备成形体M2的另一端部14而与一端部12的凸部16对置配置。
接着,如图5A和图5B所示,针对该状态下的第2预备成形体M2,使冲头模70的支承部70a下降,对插入有芯模60的第2预备成形体M2进行按压,另一方面,使冲头模70的冲头70b下降,对第2预备成形体M2的另一端部14进行按压时,这样被按压的另一端部14 沿着该另一端部14抵接的一端部12的凹部16a的轮廓局部被切断,从而形成另一端部14 中的凸部18,同时,该凸部18从上方进入一端部12的凹部16a内而与其卡合。同时,这样与一端部12抵接并被按压的另一端部14中的与一端部12的凸部16对应的部分,沿着凸部16的轮廓完全被切断而成为碎片P,该碎片ρ收纳于其上方的冲头70b的退避部70c,另一方面,形成另一端部14中的凹部18a,同时,该凹部18a从上方进入一端部12的凸部16 的周围并与其卡合。这里,在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16和凹部16a依次相邻而形成,所以, 在另一端部14中,凸部18和凹部18a也对应地依次相邻而形成。进而,这样利用冲头模70的冲头70b,经由第2预备成形体M2的一端部12对另一端部14进行冲裁,使另一端部14的凸部18与一端部12的凹部16a卡合,且另一端部14 的凹部18a与一端部12的凸部16卡合,然后使冲头模70的支承部70a和冲头70b上升。 于是,碎片P从冲头70b的退避部70c向下方落下而排出,另一方面,得到具有如下的嵌合构造20的轴环10 该嵌合构造20是使在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16和凹部16a的端面、以及在另一端部14形成的凸部18和凹部18a的端面分别对应地抵接并卡合而形成。这里,切断这样得到的轴环10的嵌合构造20,观察该切断部分时,在轴环10的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16和凹部16a的端面、以及在轴环10的另一端部14形成的凸部18和凹部18a的端面分别对应地紧密抵接,在这里没有产生不必要的间隙等。并且,对该轴环10 的嵌合构造20施加了轴方向和周方向的预定载荷,但是,依然维持该卡合状态,确认到在作为汽车等的强度部件使用时在实用方面具有充分的结合强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轴环10的一端部12具有至少一个凸部16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代替该凸部16,当然也可以设有至少一个凹部。该情况下,在一端部12 仅设有一个凹部的结构中,在一端部12形成的凸部存在于在仅形成一个的凹部的轴方向两侧相邻的部分。并且,以如下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形成有凸部16和凹部16a的一端部12并列设置于直线状的另一端部14下方并被按压,在上方收纳碎片ρ并在另一端部14形成凸部18 和凹部18a,但是,也可以将形成有凸部16和凹部16a的一端部12并列设置于直线状的另一端部14上方而进行按压,该情况下,在另一端部14形成凸部18和凹部18a的情况下所生成的碎片P向下方落下并排出。并且,当然也可以使一端部12为直线状,且预先在另一端部14形成凸部和凹部,从而形成同样的嵌合构造。并且,形成嵌合构造的部件不限于由一张板部件形成并利用嵌合构造连接的筒状部件,也可以是利用嵌合构造连接多个板部件之间而成的筒状部件,还可以是在利用嵌合构造连接多个板部件之间时、使两端彼此局部不连接或敞开的屈曲或弯曲板状部件。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经由第1卡合部对嵌合部件的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从而形成第2卡合部,同时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彼此嵌合,从而构成嵌合构造,所以,能够提供如下的嵌合部件利用不使用焊接等的简便结构,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紧密地抵接,能够充分地确保必要的强度。并且,第2卡合部具有仿照第1卡合部的形状的形状,所以,能够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第1卡合部是形成于第1端部的凸状部和凹状部,第2卡合部是以与形成于第1端部的凸状部和凹状部对应的方式形成于第2端部的凹状部和凸状部,由此,能够利用简便的结构,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第2端部的凹状部和凸状部是一边使第1端部的凸状部和凹状部抵接、一边对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而形成的,由此,能够利用更加简便的结构,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 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凸状部具有在凸状部的端部侧扩宽的形状,凹状部具有在凹状部的里部侧扩宽的形状,由此,即使在所谓的燕尾接合型的嵌合构造中,也能够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第2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6 图9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轴环进行详细说明。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的轴环100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主要不同点在于,嵌合构造120的结构不同,其余的结构相同。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着眼于该不同点进行说明,对相同结构标注相同标号,并适当简化或省略说明。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轴环100具有在周方向上彼此对置的端部即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彼此抵接,另一方面,分别具有延伸形成的贯通孔 116。在该贯通孔116中嵌入有铁或铝等金属制的卡合片118。这里,在轴环100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形成的贯通孔116具有在从该轴环 100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向周方向分开的一侧扩宽的形状,另一方面,卡合片118 对应于该贯通孔116的形状,具有在该轴环100的周方向的两端部侧扩宽的形状。并且,轴环100的嵌合构造120具有由卡合片118构成的第1卡合部、以及由在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形成的贯通孔116构成的第2卡合部,通过使该第1卡合部和第 2卡合部彼此嵌合,从而连接轴环100中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更详细地讲,使在轴环100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形成的贯通孔116的内周面以及卡合片118的外周面遍及它们的整周紧密抵接并卡合,由此构成该嵌合构造120, 该嵌合构造120连接轴环100中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这种使在轴环100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形成的贯通孔116的内周面以及卡合片118的外周面遍及它们的整周紧密抵接并卡合而构成的嵌合构造120,能够通过如下的轴环100的制造方法而得到,所以,进一步参照图7 图9对该轴环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图7是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第1预备成形体和板部件的立体图。并且,图8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制造工序,在位置关系上相当于图7的D-D剖面。图9A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环的下级的制造工序,图9B是图9A的局部放大图,在位置关系上均相当于图6的C-C 剖面。在制造轴环100时,如图7所示,首先,对平板状的毛坯材料实施弯曲加工,得到使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抵接的筒状的第1预备成形体M3,然后,使板部件200与该第1预备成形体M3对置。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将该第1预备成形体M3载置于下模150的承受部150a上, 并且,将芯模160插入第1预备成形体M3的内部。芯模160具有能够与最终制造物即轴环 100的内周面紧密贴合的外周面,并且,芯模160具有贯通孔160a以及与贯通孔160a连通且在y轴方向开口的中央孔160b。然后,针对这种状态下的第1预备成形体M3,使板部件200从第1预备成形体M3 的上方与该第1预备成形体M3对置,并且,进一步使冲头模170从该板部件200的上方与该板部件200对置。冲头模170具有支承部170a以及在支承部170a内相对移动自如的冲头170b,在支承部170a,以防止与板部件200之间的不必要的干涉的方式,形成有向ζ轴的正方向凹陷设置的退避部170c,并且,在冲头170b形成有向ζ轴的正方向凹陷设置的退避部170d。并且,芯模160的贯通孔160a与该冲头170b对应地配置,从ζ轴方向观察,具有与冲头170b的尺寸相同的尺寸的开口形状。接着,如图9A和图9B所示,针对该状态下的第1预备成形体M3,使冲头模170的支承部170a下降,借助该退避部170c维持不与板部件200干涉的状态,同时对第1预备成形体M3进行按压,另一方面,使冲头模170的冲头170b下降,一边夹持板部件200 —边对板部件200以及第1预备成形体M3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进行按压时,这样被按压的板部件200沿着由冲头170b的退避部170d的轮廓所规定的轮廓局部被冲裁,从而形成卡合片118。于是,该卡合片118与第1预备成形体M3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抵接, 所以,卡合片118对第1预备成形体M3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进行按压并冲裁,一边形成贯通孔116,一边从上方进入该贯通孔116内并与该贯通孔116卡合。同时,这样被冲裁的第1预备成形体M3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成为碎片p,经由芯模160的贯通孔160a落下到中央孔160b内,然后被排出到外部。进而,这样利用冲头模170的冲头170b,经由板部件200对第1预备成形体M3的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进行冲裁,使卡合片118与贯通孔116卡合,然后使冲头模170 的支承部170a和冲头170b上升。于是,得到具有如下的嵌合构造120的轴环100 该嵌合构造120是使在一端部112和另一端部114形成的贯通孔116的端面以及由板部件200形成的卡合片118的端面彼此抵接并卡合而形成。这里,切断这样得到的轴环100的嵌合构造120,观察该切断部分时,在一端部112 和另一端部114形成的贯通孔116的端面以及由板部件200形成的卡合片118的端面彼此紧密抵接,在这里没有产生不必要的间隙等。并且,对该轴环100的嵌合构造120施加了轴方向和周方向的预定载荷,但是,依然维持该卡合状态,确认到在作为汽车等的强度部件使用时在实用方面具有充分的结合强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形成一个卡合片118,但是,卡合片118也可以通过适当设定板部件200的宽度等而形成多个,该情况下,对应地形成多个贯通孔11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嵌合构造的部件不限于由一张板部件形成并利用嵌合构造连接的筒状部件,也可以是利用嵌合构造连接多个板部件之间而成的筒状部件,还可以是在利用嵌合构造连接多个板部件之间时、使两端不闭合而敞开的屈曲或弯曲板状部件。以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第1卡合部是由与预备成形体独立的单独部件形成的片状部,第2卡合部是在第1端部和第2端部形成的孔状部,由此,能够利用简便的结构,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片状部是对单独部件进行冲裁而形成的,并且,孔状部是使用片状部对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而形成的,由此,能够利用更加简便的结构,实现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的嵌合构造。并且,片状部具有在两端部侧扩宽的形状,孔状部具有在从第1端部和第2端部离开的一侧扩宽的形状,由此,即使在所谓的燕尾接合型的嵌合构造中,也能够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之间的接合面更加可靠地紧密抵接。另外,本发明的部件的形状、配置、个数等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将其构成要素适当置换为发挥同等作用效果的构成要素等,能够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适当变更。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嵌合部件中,能够提供能够利用不使用焊接等的简便结构充分地确保必要的强度的嵌合部件,所以,根据其通用普遍的性能,期待其能够广泛地应用于车辆等移动体的强度部件的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嵌合部件,该嵌合部件具有第1端部;第2端部,其与所述第1端部对置;以及嵌合构造,其具有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通过使所述第1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相互嵌合,从而使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相互连接,其中,经由所述第1卡合部对所述嵌合部件的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从而形成所述第2卡合部,同时使所述第1卡合部和所述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从而构成所述嵌合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部件,其中,所述第2卡合部具有仿照所述第1卡合部的形状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合部件,其中,所述第1卡合部是形成于所述第1端部的凸状部和凹状部,所述第2卡合部是以与形成于所述第1端部的所述凸状部和所述凹状部对应的方式形成于所述第2端部的凹状部和凸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合部件,其中,所述第2端部的所述凹状部和所述凸状部是一边使所述第1端部的所述凸状部和所述凹状部抵接、一边对所述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而形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嵌合部件,其中,所述凸状部具有在所述凸状部的端部侧扩宽的形状,所述凹状部具有在所述凹状部的里部侧扩宽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嵌合部件,其中,所述第1卡合部是由与所述预备成形体独立的单独部件形成的片状部,所述第2卡合部是在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2端部形成的孔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嵌合部件,其中,所述片状部是对所述单独部件进行冲裁而形成的,并且,所述孔状部是使用所述片状部对所述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而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嵌合部件,其中,所述片状部具有在两端部侧扩宽的形状,所述孔状部具有在从所述第1端部和所述第 2端部离开的一侧扩宽的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能够利用不使用焊接等的简便结构充分地确保必要的强度的嵌合部件。嵌合部件(10、100)具有第1端部(12、112);第2端部(14、114),其与第1端部对置;以及嵌合构造(20、120),其具有第1卡合部(16、16a、118)和第2卡合部(18、18a、116),通过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相互嵌合,从而使第1端部和第2端部相互连接,其中,经由第1卡合部对嵌合部件的预备成形体进行冲裁,从而形成第2卡合部,同时使第1卡合部和第2卡合部相互卡合,从而构成嵌合构造。
文档编号F16C13/00GK102233800SQ20111009800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20日
发明者伊豆透, 长堀胜美 申请人:株式会社F.泰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