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磁先导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408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电磁先导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 种空调、冷冻冷藏等制冷系统中使用的电磁先导阀。
技术背景见图1所示现有的电磁先导阀包括连接于导管01上下两端的电磁线圈02和阀座03,以及封堵在导管01上端的静铁芯04和位于导管01内的动铁芯05,阀座03分别与介质进口连接管07、介质出口连接管08相连,阀座03内设有阀口 031,动铁芯05内下端设有与阀口 031配合的密封件06,另外,在静铁芯04和动铁芯05之间设有复位弹簧09。随着电磁线圈02的通电和断电,动铁芯05沿着导管01的轴心上下移动,使密封件06开启或封堵阀口 031,从而控制介质通过阀口 031的流量。上述电磁先导阀的电磁线圈02吸合动铁芯05所需的最小电磁力,需克服动铁芯 05重力、阀口 031压差力、以及复位弹簧09的初始弹簧力。随着近年来环保型新冷媒不断出现,对电磁阀的开阀压差力的要求不断增大,现有电磁阀通电所产生的电磁吸合力不能满足动铁芯05和静铁芯04的吸合,导致电磁阀开启困难以及开启不可靠等问题出现。虽然也可通过改变芯铁的磁通面积、增加线圈的匝数以及增加线圈漆包线的线径等增加电磁线圈的电磁力以克服电磁阀开启困难以及开启不可靠的问题,但产品的成本也将随之增加。另外,上述结构的电磁阀随着电磁线圈02长时间的通断电,使得密封件06与阀口 031不断撞击,容易出现阀口 031凹陷变形以及密封件06的磨损问题。使得电磁阀在关闭状态时密封件06与阀口 031之间产生间隙,最终导致阀的内泄漏量超标,严重影响产品的开闭性能,缩短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增加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磁先导阀,它具有工作可靠、密封件和阀口的磨损变形小、使用寿命长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电磁先导阀包括有导管、电磁线圈、阀座、 静铁芯、动铁芯、密封件、介质进口连接管、介质出口连接管,其中,电磁线圈和阀座连接于导管上下两端,静铁芯封堵于导管上端,与静铁芯配合的动铁芯位于导管中,阀座分别与介质进口连接管和介质出口连接管相连,密封件设置于动铁芯内下端,并与阀座内的阀口配合,所述的动铁芯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静铁芯相连, 另一端与密封件相连。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密封件通过动铁芯下端的缩口而限位,密封件在动铁芯内部具有一段自由行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密封件关闭阀口时,动铁芯的下端面与阀座的上端面贴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力在初始形成中只需克服动铁芯自身重力,在后段行程中,由于动铁芯与静铁芯之间的气隙减少,电磁吸合力增大,加上在动铁芯吸合的第一个行程中的惯性力进一步助于动铁芯向上吸合,工作非常可靠; 另外,由于复位弹簧直接与密封件接触压缩,阀口关闭时可起到减震作用,可减缓密封件在关闭瞬间的不稳定撞击而导致的阀口变形凹陷和密封件磨损问题,从而有效地防止泄漏增加并减小阀口关闭时的噪音,有效延长电磁先导阀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现有电磁先导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阀口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阀口关闭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动铁芯吸合第一行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动铁芯吸合第一行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动铁芯完全吸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动铁芯完全吸合时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 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电磁先导阀包括有导管10、电磁线圈20、 阀座30、静铁芯40、动铁芯50、密封件60、介质进口连接管70、介质出口连接管80,其中,电磁线圈20和阀座30连接于导管10上下两端,静铁芯40封堵于导管10上端,与静铁芯40 配合的动铁芯50位于导管10中,阀座30分别与介质进口连接管70和介质出口连接管80 相连,密封件60设置于动铁芯50内下端,并与阀座30内的阀口 31配合;动铁芯50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复位弹簧90,复位弹簧90的一端与静铁芯40相连,另一端与密封件 60直接相连。密封件60通过动铁芯50下端的缩口而限位,密封件60在动铁芯50内部具有一段自由行程Li,在没有弹簧压紧的情况下可以在动铁芯50内部活动自如。密封件60 关闭阀口 31时,动铁芯50的下端面与阀座30的上端面贴合在一起。图2所示为电磁线圈20在失电时动铁芯50位置的状态,此时密封件60在阀口 31 进出口端压差力以及复位弹簧90的压力作用下关闭阀口 31,动铁芯50下端面限位在阀口 31面上,其作用在于控制L2的距离,保证电磁线圈的吸合距离。图4所示为电磁线圈20在得电时产生电磁力克服动铁芯50重力进行吸合的位置状态,动铁芯50向上的位移为Li,此动作过程中动铁芯50与静铁芯40之间的气隙减小,电磁吸合力逐渐增大,同时产生向上的惯性力。图6所示为电磁线圈20在得电时产生电磁力以及在Ll段吸合位移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来克服动铁芯50重力、阀口 31进出口压差力、复位弹簧90的弹力进行第二段吸合行程L2-L1,此时动铁芯50被完全吸合,阀口 31全部打开。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先导阀在工作时,密封件60不断撞击阀口 31,此时复位弹簧90 吸收了密封件60与阀口 31撞击产生的大部分力,大大减小了密封件60与阀口 31撞击产品的不规则振幅,有利于减小密封件60以及阀口 31的撞击磨损以及撞击时的噪音。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电磁先导阀,包括有导管(10)、电磁线圈00)、阀座(30)、静铁芯00)、 动铁芯(50)、密封件(60)、介质进口连接管(70)、介质出口连接管(80),其中,电磁线圈 (20)和阀座(30)连接于导管(10)上下两端,静铁芯00)封堵于导管(10)上端,与静铁芯GO)配合的动铁芯(50)位于导管(10)中,阀座(30)分别与介质进口连接管(70)和介质出口连接管(80)相连,密封件(60)设置于动铁芯(50)内下端,并与阀座(30)内的阀口 (31)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铁芯(50)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复位弹簧(90),复位弹簧(90)的一端与静铁芯00)相连,另一端与密封件(6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60)通过动铁芯 (50)下端的缩口而限位,密封件(60)在动铁芯(50)内部具有一段自由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件(60)关闭阀口(31) 时,动铁芯(50)的下端面与阀座(30)的上端面贴合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电磁先导阀,它包括有导管、电磁线圈、阀座、静铁芯、动铁芯、密封件、介质进口连接管、介质出口连接管,其中,电磁线圈和阀座连接于导管上下两端,静铁芯封堵于导管上端,与静铁芯配合的动铁芯位于导管中,阀座分别与介质进口连接管和介质出口连接管相连,密封件设置于动铁芯内下端,并与阀座内的阀口配合,所述的动铁芯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静铁芯相连,另一端与密封件相连。本实用新型具有工作可靠、密封件和阀口的磨损变形小、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文档编号F16K1/14GK201982679SQ20112008702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李维槽, 田鹏 申请人: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