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换档器空档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475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换档器空档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换档器技术,具体涉及到换档器处于空档时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换档器在整车上大多数都采用拉索与变速器相连来实现变速器的换档功能,要求档位准确、清晰。往往在装配过程中,特别是拉索的长度未调节好等不稳定等因素,容易造成装配时选档臂已不处在空档位置,从而导致在选档过程中行程不均勻,最终引起换档困难甚至挂不上档的后果,影响操纵和乘坐舒适性。因此,通常会在换档器上使用空档定位装置。如附图1所示,目前此装置结构主要包括选档臂1、换档底座2、和定位销4,在选档臂1和换档底座2上分别开一个圆孔3,将定位销4插入圆孔3内使其起到定位的作用。 这种定位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效果不佳,因为选档臂1在稍微有一点外力驱动的情况下就会摆动,容易使定位销4发生扭曲,甚至松脱,从而起不到定位的效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换档器空档定位装置,特别对定位销进行优化改进,使其定位更精准,装配更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及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汽车换档器空档定位装置主要涉及到选档臂、换档器底座及定位销,在选档臂和换档器底座上均对应开有定位孔,定位销为“U”型结构,其两端同时插入选档臂和换档器底座上的两组定位孔,用定位销通过换挡臂和换档器底座上的定位孔将换挡臂定位在空档位置,待拉索装配好后再将定位销拆除,可以回收利用。具体来讲,定位销和定位孔的直径均为Φ3πιπι,采用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装置对定位销和定位孔都做了较大的优化和改进,其定位销采用“U”型结构比采用“I”型结的强度要高,在拆装方面更方便、更符合人机;另外采用两组点位孔的结构比采用一组定位孔的结构在定位的精度方面要高得多。可见,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装配工艺及装配精度,使得本装置在成本无变化的情况下,使其定位更精准,装配更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及可靠性。

图1是原有空档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空档定位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孔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定位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参见图2,本汽车换档器空档定位装置主要包括选档臂1、换档器底座2和定位销 3。定位销3通过选挡臂1和换档器底座2上的定位孔4和定位孔5将选挡臂1定位在空档位置处。定位销3与定位孔4和定位孔5之间为间隙配合,便于拆装。参见图3,选档臂1和换档器底座2上的定位孔4的轴线重合,选档臂1和换档器底座2上的定位孔5的轴线重合,定位孔4和定位孔5的孔径大小相等,均为Φ 3mm。这样保证了换档器在空档位置时的精确度。参见图4,定位销3为“U”型结构,直径为Φ3πιπι,它配合选档臂1和换档器底座2 上的定位孔4及定位孔5准确地将选档臂定位在空档位置。当拉索装配完毕后再将定位销拆除,可以回收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换档器空档定位装置,其包括选档臂1、换档器底座2和定位销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选档臂(1)和换档器底座(2)上分别对应开有两组定位孔(4)和(5),选档臂 (1)上的定位孔(4)和换档器底座( 上的定位孔(4)的轴线重合,选档臂(1)上的定位孔 (5)和换档器底座(2)上的定位孔(5)的轴线重合;所述定位销为“U”型结构,其两端同时插入选档臂(1)和换档器底座( 上的两组定位孔(4)和(5),将换挡臂(1)定位在空档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换档器空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定位孔(4)和(5) 的孔径大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档器空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定位销(3)、 定位孔⑷和(5)的直接均为Φ 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汽车换档器空档定位装置,主要包括选档臂、换档器底座及定位销,在选档臂和换档器底座上均对应开有定位孔,定位销为“U”型结构,其两端同时插入选档臂和换档器底座上的两组定位孔,用定位销通过换档臂和换档器底座上的定位孔将换档臂定位在空档位置。本装置的定位销采用“U”型结构比采用“I”型结的强度要高,在拆装方面更方便、更符合人机,同时采用两组点位孔的结构比采用一组定位孔的结构在定位的精度方面要高得多。可见,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人机工程、装配工艺及装配精度,使得本装置在成本无变化的情况下,使其定位更精准,装配更方便,提高了装配效率及可靠性。
文档编号F16H59/02GK201963856SQ20112010039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乔斌, 冉文明, 芦岩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