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925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混合水龙头,具体地涉及ー种具有用于进行出水的出水头、和通过操作杆来实施对出水的流量和温度的调节的水龙头阀芯的混合水龙头。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广泛公知ー种洗面化妆台,在该洗面化妆台上分別独立地设置了用于朝向洗面盆喷出冷水或热水的出水头、和对热水的出水量以及出水温度进行调节的杆式水龙头阀芯(例如,參考文献文件I)。但是,在从上述的专利文献I中了解到的现有示例中,由于在洗面盆后部的上表面上,分别独立地设置了出水头和杆式水龙头阀芯,因此存在无法实现外观流畅的设计的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8-55113号公报实用新型的内容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实现出水头、操作杆以及水龙头阀芯在外观上的整洁的、设计性优异的混合水龙头。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ー种混合水龙头1,具有出水头4,其用于进行出水;水龙头阀芯3,其基于以操作杆2的转动轴2a为中心的旋转操作、和与转动轴2a的轴线d交叉的方向C上的倾斜操作,来实施对出水的流量和温度的调节。所述混合水龙头I的特征在于如下内容。将所述出水头4、所述操作杆2以及所述水龙头阀芯3收纳在ー个操作箱5中,且在操作箱5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杆罩2c,所述杆罩2c覆盖所述操作杆2中的与水龙头阀芯3相连接的连接部分;多个支承单元6、7,所述多个支承单元6、7将杆罩2c以在以所述转动轴2a为中心的绕轴方向B上旋转自如的方式,分别支承在操作箱5的内表面部以及所述水龙头阀芯3上;阀芯支架3b,所述阀芯支架3b对所述水龙头阀芯3进行固定。在杆罩2c上分別设置有罩孔2d,所述罩孔2d供所述操作杆2的前端的操作部2b倾斜自如地插穿;卡合部8,所述卡合部8与所述转动轴2a卡合,从而随着所述操作杆2的旋转操作而使杆罩2c旋转。对于操作箱5的一部分,在操作箱5上设置有操作用开ロ部9,并且,以从操作箱5中取出放入自如的方式形成出水头4,所述操作用开ロ部9用于使杆罩2c的至少包含罩孔2d的部分露出于外部,且使所述操作杆2的操作部2b以可操作的状态突出于外部。通过采用这种结构,从而能够将出水头4、操作杆2以及水龙头阀芯3收纳在ー个操作箱5中,由此成为流畅的设计。而且通过操作用开ロ部9,从而能够从外部容易地进行对操作杆2的操作,且通过杆罩2c,从而能够防止操作杆2与水龙头阀芯3之间的连接部分从操作用开ロ部9露出于外部的情況。[0012]而且,优选为,使所述杆罩2c的至少包含罩孔2d的部分和所述水龙头阀芯3的一部分从所述操作箱5的操作用开口部9分别露出,并且将杆罩2c的露出部分和水龙头阀芯3的露出部分连续形成为处于同一面上的形状,此时,由于不易在杆罩2c和水龙头阀芯3的各露出部分的边界部分处产生高低差或缝隙等、或积蓄有杂物,因此能够良好地保持外观。而且,优选为,在操作箱5的底面部5b形成所述操作用开口部9,且使所述操作杆2的操作部2b朝向操作箱5的下方而突出,此时,从使用者看来,操作用开口部9和杆罩2c或水龙头阀芯3的各露出部分分别变得不明显,从而进一步改善了美观度。实用新型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操作箱而能够实现将出水口、操作杆以及水龙头阀芯设置得较为流畅的外观,且在采用于操作箱上设置了用于操作操作杆的操作用开口部的结构的同 时,能够防止操作杆和水龙头阀芯之间的连接部分从操作用开口部露出于外部的情况。

图I为从斜前下方观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混合水龙头时的立体图。图2为安装了上述实施方式的混合水龙头的洗面化妆台的主视图。图3为安装了上述实施方式的混合水龙头的洗面化妆台的侧视图。图4为从斜后下方观察上述实施方式的混合水龙头时的立体图。图5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混合水龙头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操作杆、杆罩、阀芯主体以及阀芯罩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水龙头阀芯以及操作箱进行了局部剖视的分解立体图。图8(a)和图8(b)中,在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操作杆的操作部进行倾斜操作时,图8(a)为表示向后方倾斜的状态的剖视图,图8(b)为表示向前方倾斜的状态的剖视图。图9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被分割为操作箱主体和固定板的操作箱的组装状态进行说明的剖视立体图。图10为对上述实施方式的操作杆的转动轴与杆罩的卡合部之间的卡状态进行说明的后视图。图11 (a)至图11 (C)图示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安装有人感传感器的传感器壳的安装结构,图11(a)为插入有人感传感器的内壳和传感器支架的分解立体图,图11(b)为传感器支架和传感器壳的分解立体图,图11(c)为在操作箱内装入了传感器壳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2(a)和图12(b)图示了上述实施方式的出水头的收纳结构,图12(a)为出水头和出水头收纳部的分解图,图12(b)为出水头的收纳状态的主视图。符号说明I :混合水龙头2 :操作杆2a:转动轴2b :操作部2c :杆罩2d:罩孔3 :水龙头阀芯[0036]3a:阀芯主体3b:阀芯支架4:出水头5 :操作箱5a :前表面部5b :底面部6、7 :支承单元8 :卡合部9:操作用开ロ部B:绕轴方向d :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水龙头1,例如如图2、图3所示,被用于洗面化妆台10中。洗面化妆台10具备带镜橱柜13和下部橱柜14,所述带镜橱柜13在前表面上具有照明灯11以及镜子12,且在内部具有收纳搁板,所述下部橱柜14在上表面上设置有洗面盆15,本实用新型的混合水龙头I被安装在带镜橱柜13的背面板18上。如图I、图4所示,混合水龙头I具有出水头4,其具备切换直流水和喷头水的手柄部4a ;水龙头阀芯3,其基于以操作杆2的转动轴2a为中心的旋转操作、和与转动轴2a的轴线d交叉的方向C(图I)上的倾斜操作,来对来自出水头4的出水的流量和温度分别进行调节;ー个操作箱5,其收纳这些部件。如图6所示,本示例的水龙头阀芯3由阀芯本体3a、用于收容阀芯本体3a的筒形的阀芯支架3b、和覆盖阀芯本体3a以及阀芯支架3b的大直径筒形的阀芯罩3c构成。在阀芯支架3b的外周设置有,被固定在固定板5B的配管孔的外周的内表面位置处的凸缘部
3e0阀芯本体3a包括阀体(未图示)和阀轴3d,所述阀体基于操作杆2的操作,而对来自供水管的冷水和来自供热水管的温水之间的混合比以及流量进行调节,并使之从出水头4流出,所述阀轴3d通过操作杆2的转动轴2a而进行工作,从而对阀体进行驱动。在本示例中,当使操作杆2左右旋转吋,阀轴3d将沿绕轴方向B(图8(a)和图8(b))进行旋转,从而实施阀体对热水的温度调节,当使操作杆2前后倾斜吋,阀轴3d将在与轴线d交叉的方向C(图8(a)和图8(b))上傾斜,从而实施阀体对出水量的调节。上述阀芯支架3b以及阀芯主体3a被大直径的阀芯罩3c覆盖。如图7、图8(a)和图8(b)所示,阀芯罩3c的后端部3f抵接在固定板5B的内表面上,阀芯主体3a的阀轴3d从阀芯罩3c的前端的操作用开ロ部3g突出,且此阀轴3d和操作杆2的转动轴2a通过螺栓16而相互连接。操作杆2中的与水龙头阀芯3相连接的连接部分被杆罩2c覆盖。杆罩2c被形成为,在后方开ロ的截面呈“コ”字状的帽状,并且杆罩2c的外径与所述阀芯罩3c的外径被设定成相同尺寸,以使杆罩2c的外表面与阀芯罩3c的外表面连续成同一面。[0054]在杆罩2c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供操作杆2的操作部2b插穿的、在轴方向A上延伸得较长的罩孔2d,能够沿着此罩孔2d而实施操作部2b的倾斜操作。[0055]如图10所示,在杆罩2c的内侧,设置有仅在绕轴方向上与操作杆2的转动轴2a卡合的卡合部8。在本示例中,转动轴2a被形成为,在从正面观察时呈四角形形状,卡合部8由以夹着该四角形的转动轴2a的两侧面的方式而相向的一对肋部8a、8b构成,由此使得转动轴2a倾斜自如,且在使转动轴2a旋转时,杆罩2c将随着转动轴2a而进行旋转。上述出水头4和水龙头阀芯3被收纳在一个操作箱5内。如图5所示,本示例的操作箱5被分割为在后方开口的操作箱主体5A、和从后方覆盖操作箱主体5A的固定板5B。固定板5B被固定在洗面化妆台的带镜橱柜的背面板18 (图2、图3)上。如图9所示,上述操作箱主体5A和固定部5B之间的接合,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即,在将操作箱主体5A的后部上端钩住并卡合在固定板5B的上端的卡合爪30上的状态下,使用螺栓31 (图4)来使固定板5B的下端部和操作箱主体5A的后部下端相互紧固在一起。图9中的32为止水衬垫,33为用于按压止水衬垫32的按压肋部33。如图5所示,操作箱主体5A的前表面部5a向正前方的斜上方倾斜,在其中央部处设置有切换开关19,所述切换开关19用于对基于后述的人感传感器的信息的自动出水模式、和通过操作杆2而实施的手动出水模式进行切换,在前表面部的一侧设置有以放入取出自如的方式收纳出水头4的出水头收纳部20。而且如图12所示,在出水头4的两侧面和与其对置的出水头收纳部20的两内侧壁的各个对置面上,分别设置有拆装自如地进行卡合的出水头下垂防止用卡合部29a、29b,从而防止了由于来自外部的载荷或振动等而导致的、处于收纳状态下的出水头4下垂的情况。而且,此出水头收纳部20中的与出水头4对置的部分、以及出水头4中的与出水头收纳部20对置的部分,分别由比操作箱主体5A的形成材料更硬的材料形成,从而防止了对出水头4的表面的损伤。如图8 (a)和图8 (b)所示,上述杆罩2c通过第一支承单元6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操作箱5的内表面部上。第一支承单元6由被设置在杆罩2c的前表面中央处的中央凸部6a、和与该中央凸部6a对置的被设置在操作箱5的内表面部分的中央凹部6b形成,并且通过中央凸部6a以在与操作杆2的转动轴2a相同的轴线d上旋转自如的方式嵌入中央凹部6b中,从而杆罩2c以在以转动轴2a为中心的绕轴方向B上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在操作箱5上。如图8(a)和图8(b)所示,所述杆罩2c通过第二支承单元7而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在阀芯罩3c上。第二支承单元7由被设置在杆罩2c的后端的外周部上的外周凸部7a、和与之相对置的被设置在阀芯罩3c的前端的外周部上的外周凹部7b形成,并且通过使外周凸部7a旋转自如地嵌入外周凹部7b中,从而杆罩2c以在以转动轴2a为中心的绕轴方向B上旋转自如的方式被支承在阀芯罩3c上。如图I所示,在上述操作箱5的底面部5b上设置有,使杆罩2c的至少含有罩孔2d的部分和阀芯罩3c的一部分分别露出于外部的操作用开口部9,操作部2b朝向操作箱5的下方而突出。本示例中的操作用开口部9具有可实现操作部2b的旋转操作和倾斜操作的大小。图11 (a)至图11 (C)图示了被安装在操作箱5中的人感传感器的安装构造的一个不例。在本不例中,在与操作箱5的切换开关19相对应的底面部分处设置有传感器壳41的安装孔。在本示例中,使传感器壳41的前端的爪部42卡合在被设置于操作箱5侧的槽(未图示)中,并经由衬垫且通过螺栓而将传感器壳41的后端部固定在操作箱5的底面部上。对于传感器外壳41的凸起部43,将插入有人感传感器(未图不)的内壳46罐封在传感器支架44内部,再使用螺栓17而将该传感器支架44的固定部44a固定在传感器壳41的凸起部43上。位于人感传感器的光轴方向L上的、传感器壳41的前端的倾斜面为,由透光材料形成的窗部41b。如此,由于通过人感传感器相对于传感器壳41的倾斜、和传感器壳41的窗部41b的傾斜,从而能够将人感传感器的光轴方向L相对于操作箱5的底面部5b的倾斜角度Θ确保为较大的角度,与此同时能够减缓传感器壳41的窗部41b的倾斜,因此从使用者侧观察时,传感器41变得不明显,从而改善了美观度。下面,对混合水龙头I的组装顺序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首先,将固定板5B固定在位于洗面盆的后部上方的带镜橱柜的背面板18(图2、图3)上,接着,如图7所示,将阀芯主体3a收纳在被安装于固定板5B上的阀芯支架3b内之后,罩上阀芯罩3c,并在通过螺栓16而将操作杆2的转动轴2a安装在了阀芯主体3a的阀轴3d上的状态下,安装杆罩2c。此时,仅在将操作杆2的操作部2b插入杆罩2c的罩孔2d内的同时,将杆罩2c的外周凸部7a嵌入阀芯罩3c的外周凹部7b中,便能够在不使用エ具等的条件下简单地安装杆罩2c。另ー方面,出水头4的管23从固定板5B的前方穿过管导向部22的内部而向背面板18的后方引出,并连接至水龙头阀芯3的混合水流出口。之后,将操作箱主体5A安装在固定板5B上。此时设定为将杆罩2c的中央凸部6a嵌入操作箱主体5A内表面的中央凹部6b中的状态,且设定为使操作杆2的操作部2b从操作箱主体5A的底面的操作用开ロ部9向下方突出的状态,而且,在将操作箱主体5A的后部上端钩住并卡合在固定板5B上端的卡合爪30上的状态下,用螺栓31 (图4)从下方将固定板5B的下端部与操作箱主体5A的后部下端紧固在一起。由此,操作箱5的组装以及安装结束。于是,能够通过操作箱5而沿着洗面化妆台10的带镜橱柜13的下端面,整洁地设置出水头4、操作杆2以及水龙头阀芯3。而且操作杆2能够穿过操作用开ロ部9而从外部进行操作,此外,通过杆罩2c,从而操作杆2和水龙头阀芯3之间的连接部分也不会从操作用开ロ部9露出至外部。而且,由于操作用开ロ部9被设置在操作箱5的底面部5b上,因此从使用者观察时,操作用开ロ部9和从其中露出的杆罩2c的一部分以及水龙头阀芯3的一部分变得不明显,从而进ー步改善了美观度。并且,由于从操作箱5的操作用开ロ部9露出的杆罩2c的露出部分和水龙头阀芯3的露出部分连续成同一面,因此不易在这些露出部分的边界部分处产生高低差或缝隙等、或存留杂物,因此,不会对操作造成障碍,而且还能够节省对杆罩2c的清扫的工作。此外在本示例中,由于将操作箱5安装在带镜橱柜13的背面板18上,因此还具有如下优点,即,无需在既存的洗面盆15侧设置如现有的这种龙头安装孔或杆安装孔等。另ー方面,在维护时,将操作箱主体5A从固定板5B上拆下,之后,拆下杆罩2c。此吋,仅通过如下方式便能够在不使用工具等的条件下简单地拆下杆罩2c,即,使杆罩2c向将杆罩2c的外周凸部7a从阀芯罩3c的外周凹部7b上取下的方向下降,并从罩孔2d中拔出操作杆2的操作部2b。之后,通过将操作杆2的转动轴2a从阀芯主体3a的阀轴3d上拆下,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对水龙头阀芯3的维护工作。[0070] 虽然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在操作箱5的底面部5b上设置有用于使操作部2b突出的操作用开口部9的示 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操作用开口部9的位置不一定仅限于操作箱5的底面部5b,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操作箱5的侧面部或前表面部5a上。
权利要求1.ー种混合水龙头,具有出水头,其用于进行出水;水龙头阀芯,其基于以操作杆的转动轴为中心的旋转操作、和与转动轴的轴线交叉的方向上的倾斜操作,来实施对出水的流量和温度的调节,所述混合水龙头的特征在干, 将所述出水头、所述操作杆以及所述水龙头阀芯收纳在ー个操作箱中,且在操作箱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杆罩,所述杆罩覆盖所述操作杆中的与水龙头阀芯相连接的连接部分;多个支承单元,所述多个支承单元将杆罩以在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的绕轴方向上旋转自如的方式,分别支承在操作箱的内表面部以及所述水龙头阀芯上;阀芯支架,所述阀芯支架对所述水龙头阀芯进行固定,在杆罩上分别设置有罩孔,所述罩孔供所述操作杆的前端的操作部倾斜自如地插穿;卡合部,所述卡合部与所述转动轴卡合,从而随着所述操作杆的旋转操作而使杆罩旋转,对于操作箱的一部分,在操作箱上设置有操作用开ロ部,并且,以从操作箱中取出放入自如的方式形成出水头,所述操作用开ロ部用于使杆罩的至少包含罩孔的部分露出于外部,且使所述操作杆的操作部从罩孔突出于操作箱的外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合水龙头,其特征在干, 使所述杆罩的至少包含罩孔的部分和所述水龙头阀芯的一部分从所述操作箱的操作用开ロ部分别露出,并且将杆罩的露出部分和水龙头阀芯的露出部分连续形成为处于同一面上的形状。
3.如权利要求I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水龙头,其特征在干, 在操作箱的底面部形成所述操作用开ロ部,且使所述操作杆的操作部朝向操作箱的下方而突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混合水龙头(1),其能够良好地实现出水头、操作杆和水龙头阀芯在外观上的整洁从而设计性优异。在收纳有出水头(4)、操作杆(2)以及水龙头阀芯(3)的操作箱(5)的内侧设置有覆盖操作杆(2)中的与水龙头阀芯(3)之间的连接部分的杆罩(2c);将杆罩(2c)旋转支承在操作箱(5)及水龙头阀芯(3)上的支承单元(6、7);固定水龙头阀芯(3)的阀芯支架(3b)。在杆罩(2c)上设置有供操作杆(2)的操作部(2b)倾斜自如地插穿的罩孔(2d);卡合在转动轴(2a)上的卡合部(8)。对于操作箱(5)的一部分,在操作箱(5)上设置使包含杆罩(2c)的罩孔(2d)的部分露出,且使操作部(2b)以可操作的状态突出于外部的操作用开口部(9)。
文档编号F16K31/44GK202418720SQ20112057068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中岛高志, 柴田尚纪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