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窝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2988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球窝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按照权利要求I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球窝接头。
背景技术
球窝接头以各种形式例如应用在汽车构造中。对于这种球窝接头以下是已知的一轴瓦容纳在接头外壳中,其中一球面轴颈的球头铰接地布置在轴瓦中。轴瓦大多由塑料构成,这会使球头与轴瓦之间具有有利的滑动系数或者摩擦系数,并且同时促成有利的制造费用。在球窝接头的使用寿命期间出现的磨损通过轴向的预紧カ来补偿,该预紧カ基本上沿球面轴颈的纵轴线的方向施加到球头上。通过这种预紧カ可阻止接头中的自由间隙。
现有技术示出了各种技木,以使球窝接头的球头相对于外壳处于预紧状态。US 5 188 477示出单侧敞开的轴向球窝接头,在该轴向球窝接头中,在外壳内腔中的底面与轴瓦之间布置有弾性体元件。轴瓦在此以以下方式容纳在外壳中,使弾性体元件承受压力。由此,弾性体元件在轴瓦上施加轴向的作用力,从而使布置在轴瓦内部的球头基本上沿球面轴颈的纵轴线的方向预紧。US 3 226 142与US 4 225 260分别示出一种径向球窝接头,在该种径向球窝接头中,在封闭接头外壳的开ロ的外壳盖与轴瓦的边缘侧的凸肩段之间引入一弾性体环。在接头的安装状态中,该弾性体环在轴向上张紧轴瓦,从而由此使轴头基本上沿球面轴颈的纵轴线的方向预紧。如已经解释过地,这种预紧カ在接头的使用寿命期间抵抗磨损,并且阻止了自由间隙或者诸如此类的现象的出现。在另外ー种类型的球窝接头中已知轴瓦相对于外壳盖在采用金属一螺旋弹簧的情况下承受预紧力。这例如由EP 348 642、US 924 029或DE I 678 052已知。螺旋弹簧支撑在外壳盖上,并且将轴瓦或者轴承装置的上轴瓦压向球头。在此,螺旋弹簧的预紧カ决定了轴瓦在球头上的挤压力,并且同时确定球窝接头的工作特性值。同时可通过轴瓦的预紧カ补偿球窝接头内部的磨损。此外,由现有技术中还已知了球窝接头110 (见图25),在该球窝接头中,在外壳盖124与轴瓦114之间在接头的安装状态下设置有盘形弹簧128形式的弹簧系统。通过该盘形弹簧128的预紧カ使轴瓦114压向球面轴颈116的球头118,从而即使在轴瓦114出现磨损的情况下,轴瓦114与球头118之间也具有持久的接触,并且在球头118与轴瓦114之间不会产生自由间隙。盘形弹簧128可理解为弹簧元件的串联,并且保障了预先确定的、期望的弹簧特性曲线。这种已知的接头的缺点为用于盘形弹簧的相对大的空间需求和其高的材料费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球窝接头,在该球窝接头中,用简单并且特别节省空间的措施实现球头相对于外壳的预紧。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I的特征的球窝接头来实现。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定义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本发明的主要方面基于以下的认识弹簧系统,借助于该弹簧系统球头被预紧,包括多个弹簧元件,这些弹簧元件并联和/或串联,其中该弹簧系统的至少ー个弹簧元件由聚合材料或弾性体材料制成。按照球窝接头的预先给定的相应的应用场合,弹簧系统的所要求的合成的特性曲线通过适当地连接这些弹簧元件,串联和/或并联,精确设定。合成的特性曲线可以是线性的、多重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弹簧系统的合成的特性曲线特别对以下情况是重要的球窝接头承受外部载荷,例如沿轴向或者沿球面轴颈的纵轴线的方向。通过为弹簧系统的至少ー个弹簧元件选择聚合材料或弾性体材料,此外还可实现弹簧系统的价格低廉的并且特别是节省空间的设计结构。有利的是,轴瓦由塑料材料或者聚合材料制成。这使轴瓦与球头之间具有有利的摩擦系数。通过弹簧系统基本上沿球面轴颈的纵轴线方向在球头上施加预紧力,通过该预紧カ还实现了当塑料轴瓦具有沉降效应时的调整作用,所述沉降效应可能在负载或老化时会出现。即使当球窝接头沿球面轴颈的纵轴线方向承受大的负载时,也由此可靠阻止了在球窝接头的使用寿命期间自由间隙的出现。关于弹簧系统的多个弹簧元件的连接可理解如下在安装的球窝接头中,这些弹簧元件优选串联。可如此选择參与弹簧系统的弹簧元件的配置使在出现载荷情况下则附加地产生弹簧元件的并联,该并联与弹簧元件的串联叠加。由此可避免弹簧系统的过载或者损伤。备选地,以下也是可能的在安装的球窝接头中,构成弹簧系统的弹簧元件已经既串联又并联。若弹簧系统的ー弹簧兀件由聚合材料或弾性体材料制成,则在本发明ー种有利的变型方案中,该弹簧元件可一体成型在轴瓦上。为此可选地,该弹簧元件也可是轴瓦的部件,并且优选由轴瓦的极区域构成。将所述至少ー个弹簧元件整合入轴瓦的构件中会有利地节省空间和花费。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弹簧系统的ー另外的弹簧元件可与轴瓦分开制成,其中,该弹簧元件在接头的安装状态下布置在轴瓦上。在此,该另外的弹簧元件既与轴瓦接触,也与外壳或者外壳盖接触,通过该外壳盖封闭外壳的开ロ。为此可选地该另外的弹簧元件也可直接一体成型在轴瓦上,优选通过双组分注射成型来成型。将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直接一体成型在轴瓦上具有以下优点排除了在加工球窝接头过程中错误安装该另外的弹簧元件。在本发明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布置在轴瓦上或者一体成型在其上的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可由弾性体材料制成。通常情况下,弾性体材料所具有的刚度与聚合材料或者金属的刚度不同,并且适用于调节特别是递增的弹簧特性曲线。在此以下是有利的所述另外的由弾性体材料制成的弹簧兀件容纳在空腔中,该空腔构造在一方面轴瓦与另一方面外壳或者外壳盖之间。在接头的安装状态中,该空腔通过弾性体一弹簧元件过半填塞。自球窝接头的一定的轴向载荷起,弾性体一弹簧元件基本上填满空腔,从而这使弹簧系统的弹簧特性曲线递增地升高。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弾性体一弹簧元件可以以其横截面适配轴瓦与外壳或者外壳盖之间的空腔。这具有以下优势在球窝接头的轴向载荷的情况下,空腔有针对性地通过弾性体一弹簧元件填塞,以保障弹簧系统的弹簧特性曲线的所期望的递增走向。、在此,弾性体ー弹簧材料可在外壳或者外壳盖的内侧面上毗邻于主体接缝或诸如此类的位置具有合适的凹槽,从而在通过弾性体一弹簧元件填塞空腔时不会在该弾性体一弹簧元件处产生损伤。在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中,封闭元件可紧固在接头外壳中,通过其,轴瓦可防丢失地保持在接头外壳内部。封闭盖可构造为封闭环的形式或封闭盖的形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封闭元件可同时行使弹簧元件的功能,并且在此可以是弹簧系统的部件,借助于该弹簧系统,球头向着接头外壳预紧。应如下理解前面所述的和下文中还将阐述的特征不仅可应用在各个所提供的组合中,还可应用在其它组合中或単独使用,而并不偏离本发明的框架。


下文中借助于附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来进ー步阐述本发明。附图中示出图I :穿过根据本发明的在完成安装状态下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图2 :图I的区域I的放大视图;图3 :应用在图I的球窝接头中的轴瓦的透视图;图4 :穿过图3的轴瓦的横剖视图;图5 :穿过根据本发明的、处在预安装状态中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此时,外壳盖已装上,但是还未紧固在外売上;图6 :图5的区域II的放大视图;图7 :弾性成型环的横剖视图,该成型环应用在图I的球窝接头中;图8 :图I中的球窝接头的部分,类似于图2中的放大视图,其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在其中原理性示出弹簧元件;图9 :弹簧ー替代连接图用于示出图8中的球窝接头;图IOa — c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球窝接头的不同的、可能的弹簧特性曲线;图11 :穿过图I中根据本发明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其中出现轴向的载荷情况;图12 :图I中的左边区域的放大视图;图13 :用于根据本发明的球窝接头的、不同的、可能的实施方式的共同的弹簧ー替代连接图;图14 :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按照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处在完成安装状态下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图15 :图14的左边区域的放大视图;图16 :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按照又一种实施方式的、处在完成安装状态下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图17 :图16的左边区域的放大视图;图18 :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按照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处在完成安装状态下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图19 :图18的左边区域的放大视图;图20 :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按照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处在完成安装状态下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图21 :图20中的区域III的放大视图;图22 :穿过根据本发明的图20中的、处在完成安装状态下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其中以修改的实施方式;图23 :穿过根据本发明的按照再一种实施方式的、处在完成安装状态下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图24 :图23的左边区域的放大视图;和图25 :穿过根据现有技术的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示出穿过根据本发明的球窝接头10的纵剖视图,该球窝接头处于完成安装的状态。球窝接头10包括一接头外壳12,该接头外壳构造在底盘导杆13或诸如此类的构件的端部上。在接头外壳12中容纳有ー轴瓦14。球窝接头10此外还包括带有球头18的球面轴颈16,其中球头18可回转运动地布置在轴瓦14中。波纹管密封件20以ー个端部紧固在接头外壳12上,其中,该波纹管密封件20的相反的一端与球面轴颈16接触。该波纹管密封件20以已知的方式向外密封接头外壳12,并且既阻止了轴承润滑脂的溢出,又阻止了污垢颗粒、水或诸如此类的物质的进入。图2在放大视图中示出图I的区域I。图I中所示出的球窝接头以径向球窝接头的形式构造,其中接头外壳12具有一安装孔22。在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中,安装孔22通过外壳盖24形式的封闭元件封闭。为了紧固外壳盖24,接头外壳12的边缘区域向内卷边,从而使外壳盖24形状锁合地紧固在接头外壳12上。在外壳盖24与轴瓦14的极区域 26之间容纳有弾性成型环28形式的弹簧元件。成型环28优选由弾性体材料制成。图2中示出,在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中,成型环28既与外壳盖24接触,又与轴瓦14的极区域26接触。关于轴瓦14的细节与其联合成型环28在接头外壳12中的安装在下文中參照附图3至7来阐述。图3在透视图中示出轴瓦14,其中图4示出穿过轴瓦14的横剖视图。轴瓦14优选由弹性的聚合材料制成。轴瓦14包括柱形的侧壁30,其在图4中所示出的下面的区域中是敞开的。在轴瓦14的上边的区域中,侧壁30过渡进入极区域26,该极区域通过端壁32构成。毗邻于极区域26,轴瓦14具有边缘侧的凸肩段34。端壁32具有一中心的孔38,该空的上边缘39关于轴瓦14的纵轴线A在轴向上比边缘侧的凸肩段34向外伸得更远。由此,孔38的边缘在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下构成与外壳盖24接触的环形的盖接触面(见图2)。图4示出,在凸肩段34与端壁32之间构造了凹陷处36。可将弹性成型环28置入该凹陷处中。在无负载状态下,从外面观察端壁32,其构造为凹形的,从而使其曲面相反于球头18的表面延伸。端壁32在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中承担在球头18上作用的弹簧元件的功能,这还会在下文中详细阐述。成型环28特别由弾性体材料制成。例如,成型环28可制造为单独的部件,在安装球窝接头时将该単独的部件置入凹陷处36中。为此备选地,成型环28也可直接一体成型在轴瓦14上ー轴瓦14的这种一体的设计结构例如可通过双组分注射成型制成,其中优选轴瓦由聚合材料构成,而成型环由弾性体材料构成。图5和6中示出在部分安装状态下的球窝接头10,其中外壳盖24放置在安装孔22中,但是还未紧固在其中。图5详细示出穿过在部分安装状态下的图I中的球窝接头10的纵剖视图,并且图6在放大视图中示出图5的区域II。在将轴瓦14安装在接头外壳12中之前或之时,将弹性成型环28置入轴瓦14的凹陷处36中。当轴瓦14容纳入接头外壳12中时,其纵轴线A与球面轴颈16的纵轴线重合。图7在横剖视图中示出成型环28。成型环28以其横截面适配凹陷处36的形状或者适配构成在轴瓦14的极区域26与外壳盖24之间的空腔40。这个特别适用于以下情况当成型环28由弾性体材料制成吋。为了封闭球窝接头10,先将外壳盖24轴向向下压,直到其与轴瓦14的边缘侧的凸肩段34接触。在此,轴瓦14的中心的孔38的环形的盖接触面同样与外壳盖24接触。这导致端壁32受载弯曲,并且在此将球头18基本上沿球面轴颈16的纵轴线A的方向向接头外壳12预紧。附加地,在此弹性成型环28被压缩或者挤压。因此,成型环28过半地填 塞了凹陷处36或者轴瓦14的极区域26与外壳盖24之间的空腔40 (见图2)。外壳盖24通过以下方式适当地紧固在安装孔22中,即,接头外壳12的边缘区域向内卷边。下文中阐述,球头18按照什么原理基本上沿球面轴颈16的纵轴线的方向通过弹簧系统向接头外壳12预紧。在球窝接头10的完成安装的状态下,轴瓦14的端壁32和弾性成型环28承担弹簧元件的功能,通过其在球头18上施加作用力,以将后者基本上沿球面轴颈16的纵轴线A的方向预紧。成型环28与端壁32共同构成弹簧系统33。在图8中示出完成安装的球窝接头10的一部分,其中对端壁32和成型环28来说所属的弹簧常数是按照原理标明的,且图9示出相应的弹簧替代连接图。毗邻于球头18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常数Cu涉及的是端壁32的中心区域,其中弹簧常数C2涉及的是弹性成型环28。此外,弹簧常数C1.2涉及的是端壁32的上边缘39,其中端壁32作为整体可理解为弹簧常数Cu与Cl.2的串联。轴瓦14的极区域26以其端壁32受载弯曲,因为中心的孔38的上边缘39与外壳盖24接触(图8)。端壁32直接接触球头18,并且另一方面轴向向下的在该球头上施加作用力。弾性成型环28容纳在外壳盖24与极区域26之间的空腔40中,但是却不与球头18直接接触。这就导致与成型环28毗邻的端壁32的中心区域与成型环28构成弹簧元件(具有弹簧常数C11或者C2)的串联。端壁32的作为弹簧常数Cl.“出的上边缘39与成型环28 (弹簧常数C2)可理解为并联。結果,端壁32与成型环28按照弹簧系统的类型作用在球头18上,在该弹簧系统中,所參与的弹簧元件按照前面所述既串联又并联。图9中的弹簧替代连接图再次示出了弹簧系统33或者上面所述的端壁32与成型环28的连接。通过这种构成并联与串联的叠加的连接可根据机械规律精确设定该弹簧系统的总特性曲线,根据所述机械规律,所參与的弹簧元件的各自的弹簧常数合成为弹簧系统33的总弹簧特性cヰ。此外材料的选择,例如用于轴瓦14的聚合塑料和用于成型环28的弾性体塑料,能够准确设定总弹簧特性cヰ,即使当球窝接头的轴向负载情况下也能够准确设定该总弹簧特性。球头18通过弹簧系统33在轴向上,也就是说基本上沿球面轴颈16的纵轴线A的方向向接头外壳12预紧。通过这种方式可极为有效地应对球窝接头10的磨损,例如沉降效应形式的磨损,自由间隙或诸如此类的现象。由此还能在球窝接头10的使用寿命期间保障其所要求的特性值。相关于參与弹簧系统33的弹簧元件的材料特性与弹簧元件彼此连接的类型,合成的总弹簧特性c㈣可具有线性的、多重线性的或还有非线性的变化曲线。这个原则上在根据图10a、10b或者IOc的作用カー位移一特性曲线中示出。关于前面所述的弹性成型环28由弾性体制成的实施方式可如此理解特性曲线对此根据图IOc实现。在图11与12中示出在轴向上负载,也就是说沿纵轴线A的方向负载时的球窝接头10。图11详细示出了穿过球窝接头10的纵剖视图,类似于图1,图12在放大视图中示出图11的左边的区域。沿纵轴线A的方向施加到球窝接头10上的轴向负载在图11与图12中分别通过箭头标明。图2与图12的对比示出在载荷情况下,弾性成型环28现在不是仅仅过半地填塞外壳盖24与极区域26之间的空腔,而是基本上完全填满了该空腔。一旦在载荷情况下出现这种情况,特性曲线(见图IOc)在其斜率上就逐步增加,从而弹簧系统 33的刚度増大。在根据图IOc的图中,用“K”表示这个点,从该点起,成型环28在载荷情况下基本上完全填满空腔40。成型环28除了其作为附加的弹簧元件的功能外还通过以下方式保障了特别在较高的轴向负载情况下球窝接头10的工作可靠性,其阻止了端壁32向内弯折进入空腔40。由此球窝接头10在较高的轴向负载情况下,也是工作可靠地设计的,并且受到保护而不会中断工作。适当地如此选择弾性成型环28的横截面,使在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下,成型环28的边缘区域与构成在轴瓦14和外壳盖24或者接头外壳12的内壁之间的主体接缝有间隔。在图2中可看到,成型环28的横截面毗邻于这样的主体接缝具有适当的倒圆29,从而使成型环28不与该主体接缝相接触。由此在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下避免了对成型环28的损伤,并且由此提高了该成型环的使用寿命。球头18可通过弹簧系统轴向预紧,关于该弹簧系统可理解如下其通常可包括多个弹簧元件,这些弹簧元件彼此并联和/或串联。这个可在根据图13的弹簧替代连接图中看到。在此,用附图标记“18”表示球头,且用附图标记“24”表示外壳盖24或者接头外壳12的内侧面。上述的多个弹簧元件可布置在球头18与外壳盖24 (或者外壳12的内侧面)之间。详细地,Btt邻于球头可设置弹簧元件,这些弹簧元件以其弹簧常数Cu、Cl.2、cLn等等而并联。可将ー组弹簧元件与上述弹簧元件连接,该组弹簧元件彼此之间以其弹簧常数C2. I、C2.2> C2.n等等而各自并联,但是关于具有弹簧常数Cu、C1. 2、C1. n的弹簧兀件,却是串联的。同样地也适用于具有弹簧常数Cn. PCn^Can等等的弹簧元件,只要有这些弹簧元件。根据图13的弹簧替代连接图在其右面的图形部分中示出这些组弹簧元件一起组合而形成ー个总弹簧特性c㈣,借助于这个总弹簧特性值,球头18相对于外壳12预紧。下面在图14 一 24中阐述用于球窝接头10的其它实施方式。这些可选的实施方式的区别之处在于轴瓦18的设计结构方面以及弹簧系统的构造方面,借助于该弹簧系统,球头18轴向预紧。倘使根据这些可选的实施方式的球窝接头相对于图I中的实施方式来说具有相同的特征,在此也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图14中示出用于球窝接头10的另ー种实施方式,其中,图15放大地示出图14的左边的区域。图14或者图15示出处于完成安装状态下的球窝接头10。在该实施方式中,在极区域26的上侧面上,也就是说在端壁32的大约中心的区域中,一体成型有ー接片33,该接片基本上平行于纵轴线A延伸。接片33有利地由与轴瓦14自身相同的材料构成,从而使该轴瓦例如通过注射成型无需值得注意的再加工即可制成。接片33以其上面的自由端部与外壳盖24接触,并且由此构成外壳盖24与端壁32之间的连接。在关于图9的弹簧替代连接图中,接片33可理解为弹簧常数C2,从而使其与端壁32的中心区域(弹簧常数Cu)构成弹簧的串联。关于根据图14与15的实施方式可理解如下在此不采用弾性成型环28,因为该成型环通过接片33代替。这种实施方式的总弹簧特性具有相对大的刚度,因为接片33在其纵向上只可微小变形或者压缩。不考虑这一点,在该实施方式中由端壁32与接片33构成的弹簧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前面用图9所阐述的相同,因而为了避免重复,參照前述内容。在图16与17中示出用于球窝接头10的另ー种变型。 图16示出穿过该球窝接头的纵剖视图,其中图17在放大视图中示出图16的左边的区域。该变型基本上符合根据图14的实施方式。其中唯一的区别在于,一体成型在端壁32上的接片33’现在并非构造成线性的突出部分,而是构造成弯曲的。通过这种弯曲,总弹簧特性总的来说“更软”,因为当球窝接头10在轴向上,即平行于纵轴线A的方向上,承受载荷时,接片33’在该方向上可轻易变形。在图18与19中示出用于球窝接头10的另外ー种实施方式,其中图18示出穿过该接头的纵剖视图,而图19放大地示出图18的左边区域。在该实施方式中,球形窝的设计结构符合图I中的球形窝的设计结构。但是对此区别在于凹陷处36中没有置入成型环28,而是置入金属环42。金属环42具有U形的横截面,具有底部区域44与上边缘46。在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中(见图19),凹陷处36内部的底部区域44处在极区域26的上表面上,其中上边缘46的臂与外壳盖24接触。在金属环42作为弹簧元件的工作原理中,该金属环相应于弹性成型环28 (图2)或者接片33 (图15),其中为了避免重复,參照上文中在相应位置中的阐述。金属环42由此与端壁32 —起构成ー弹簧系统,该弹簧系统的刚度由于金属环42而相对较大。在图20 — 22中示出球窝接头10的另ー种变型,其中图20示出穿过该接头的纵剖视图,而图21在放大视图中示出区域III。关于包括端壁32与弾性成型环28的弹簧系统33的工作原理,本实施方式完全符合图I中的球窝接头。相对于图I中的接头的区别之处在于在该实施方式中(图21),接头外壳12在其上边区域中构造为完全封闭。相应地没有设置外壳盖24。由此,上边缘39以及成型环28在接头的安装状态中与接头外壳12的内侧面接触。在该实施方式的可安装性方面可理解如下轴瓦14与球头18从下侧导入接头外壳12,其中紧接着,接头通过变形钟罩(Umformglocke)封闭,并且旋转波纹管式槽(Balgnut)0对于图20来说备选地,在图22中示出了该实施方式的修改方案,在该修改方案中,在接头外壳12的下边的区域中紧固有一封闭环48。在插入轴瓦14与球头18之后,将该封闭环48适当地紧固在接头外壳12处(例如通过旋紧),以将轴瓦14防丢失地保持在接头外壳12中。在图23与24中示出球窝接头10的另ー种实施方式,其中图23示出穿过该接头的纵剖视图,而图24在放大视图中示出图23的左边区域。在该实施方式中,外壳盖24具有ー轴向指向内部的环状的隆起部50。在接头的安装状态(图24),该隆起部50与球形窝14的极区域26或者该极区域的端壁32相接触。以与图I中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如下将外壳盖24紧固在接头外壳12中,S卩,所述接头外壳的上边的、外边的边缘区域向内卷边。外壳盖24优选由弹簧钢制成。隆起部50承担一弹簧元件的功能,并且參考图9的弹簧替代连接图,该隆起部相当于弹簧常数c2。只要上边缘39不与外壳盖24接触,端壁32就只相当于弹簧常数Cu,因为弹簧常数Cl.2为零。相应地,隆起部50与端壁32在图24所示出的状态中构成弹簧元件的串联,通过该串联,球头18轴向向接头外壳12预紧。若在球窝接头10的轴向负载的情况下,上边缘39应与外壳盖接触,则产生按照图9的 原理的弹簧元件的连接,因为这样上边缘39相当于弹簧常数Cl.2,并且构成与隆起部50的并联。因此弹簧系统合成的弹簧刚度増加。
权利要求
1.球窝接头(10),包括一接头外壳(12)、一容纳在所述接头外壳(12)中的轴瓦(14)、一帯有球头(18)的球面轴颈(16),该球头可回转运动地布置在所述轴瓦(14)中,其中,所述球头(18)基本上沿所述球面轴颈(16)的纵轴线(A)的方向通过ー弹簧系统向所述接头外壳(12)预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系统(33)由并联和/或串联的弹簧元件(28、32、33、.50)构成,其中所述弹簧系统(33)的至少ー个弹簧元件(32)由聚合材料制成,或由弾性体材料制成。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系统的至少ー个弹簧元件(32) —体成型在所述轴瓦(14)上,或为所述轴瓦(14)的部件。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系统(33)的第一弹簧元件(32)由所述轴瓦(14)的极区域构成,并且在所述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中被加载弯曲。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元件(32)在所述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中或通过所述球窝接头的轴向载荷而接触所述接头外壳(12)或封闭元件(24、48),该封闭元件紧固在所述接头外壳(12)的开ロ(22)内,从而由此获得与另外的弹簧元件(28)构成的弹簧ー并联,该另外的弹簧元件与所述轴瓦(14)接触。
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之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干,所述弹簧系统的另外的弹簧元件(28、42)既与所述轴瓦(14)接触,又与所述外壳或一封闭元件接触,该封闭元件紧固在所述外壳的开ロ中。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8、42)构造为环的形式。
7.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8、.42)与所述轴瓦(14)分开制成,并且在接头的安装状态中布置在所述轴瓦(14)上。
8.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8)一体成型在所述轴瓦(14)上,优选通过双组分注射成型来一体成型。
9.按照权利要求5至8之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8)由弾性体材料制成。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8)容纳在空腔(40)中,该空腔在一方面所述轴瓦(14)与另一方面所述接头外壳(12)或所述外壳盖(24)之间构成,优选地,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在所述球窝接头(10)的安装状态下过半地填塞所述空腔(40)。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8)以其横截面适配于所述空腔(40),其中,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28)在所述球窝接头的轴向载荷的情况下基本上完全填满所述空腔(40 )。
12.按照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另外的弹簧元件(42、.50)由金属制成。
13.按照权利要求5至12之任一项所述的球窝接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元件(24)构成所述弹簧系统(33)的另ー弹簧元件(50),并且与所述轴瓦(14)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封闭元件为封闭环或外壳盖(2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窝接头(10),该球窝接头包括一接头外壳(12)、一容纳在所述接头外壳(12)中的轴瓦(14)和一带有球头(18)的球面轴颈(16),该球头可回转运动地布置在所述轴瓦(14)中。所述球头(18)基本上沿所述球面轴颈(16)的纵轴线(A)的方向通过一弹簧系统向所述接头外壳(12)预紧。所述弹簧系统(33)由并联和/或串联的弹簧元件(28、32、33、50)构成,其中所述弹簧系统(33)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32)由聚合材料制成,或由弹性体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F16C11/06GK102725544SQ201180006456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9日
发明者D·沃尔基, H·沃尔特, L·绍曼, U·福尔特豪斯, V·菲亚法克迪 申请人: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