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294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框架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框架连接件(10),包括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20),所述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20)均包括第一和第二沟槽(32,34)。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40)的每一个所述连接构件都具有包括第一平面构件的第一端部(42)和包括第二平面构件的第二端部(44)。所述每一个端部(42,44)均包括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50)。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40)的所述第一端部(42)分别接入在所述第一细长构件(18)的第一和第二沟槽(32,34)内,所述第二端部(44)分别接入在所述第二细长构件(20)的第一和第二沟槽(32,34)内。紧固件穿过所述孔(50),将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40)连接至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20),然后侧盖构件(36)横跨所述第一和第二沟槽(18,20)被固定。
【专利说明】框架连接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应用于例如护栏板、筛板、栏杆或扶手等的框架连接件。
【背景技术】
[0002]很多结构,例如护栏板,筛板,扶手和栏杆,包括支撑多个横向构件的外部框架。一 般地,这些形成框架的构件包括多个突出部,在其端部以45度角切割并固定以形成框架。
[0003]连接突出部端部的常用方法是将单个角形构件插入到每个突出部的端部,并且将 突出部的侧部拧入角形构件从而与突出部连接在一起。尽管组装这种装置比较简单,但是 由于在使用中突出部弯曲,边角连接会变松。进一步,这种组装会产生可见的固定件,从而 有损于框架的外观。
[0004]本发明涉及用于连接框架构件的框架连接件,意在以没有可见的固定件的情况下 提供简便的组装方式和牢固的连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框架连接件,包括:
第一细长构件,所述第一细长构件具有第一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位于第一细长 构件的第一纵向侧面内,且所述第二沟槽位于第一细长构件的相对的第二纵向侧面内;
第二细长构件,所述第二细长构件具有第一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位于第二细长 构件的第一纵向侧面内并且所述第二沟槽位于第二细长构件的相对的第二纵向侧内;第一 连接构件,其具有包括第一平面构件的第一端部和包括第二平面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 一和第二端部都包括设置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
第二连接构件,其具有包括第一平面构件的第一端部和包括第二平面构件的第二端 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分都包括设置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以及 侧盖构件;
其中,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一端部分别接入在第一细长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沟槽 内,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部分别接入在第二细长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沟槽内,紧固 件穿过孔,以将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固定于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然后侧盖构件固定覆盖 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沟槽。
[0006]优选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一和第二端部均包括相对的平行侧边和末端。
[0007]优选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每一个相对的平行侧边都具有位于其上的多个突出部 以与沟槽的内侧面相结合,从而使得连接构件压合到沟槽内。
[000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突出部由在其与沟槽的内侧面结合时会产生变形的材料制 成。每个所述突出部可以包含三角形凸起。
[000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由通过第一和第二内壁相互连接在一 起的平行的第一和第二端壁形成,从而使第一沟槽与第一、第二端壁的第一端部和第一内 壁之间的细长构件的第一侧面相邻,且第二沟槽与第一、第二端壁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内壁之间的细长构件的第二侧面相邻。
[0010]细长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沟槽,优选具有与连接构件的第一和第二端部互补的形 状,使得在横截面上,第一和第二端壁之间的沟槽的长度比宽度大。
[0011]优选地,第一和第二侧壁的都具有沿其边缘形成的纵向槽,以便所述槽能够接收 提供在侧盖构件上的互补的肋条,使得侧盖构件能够横跨压合所述沟槽。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平面构件被定向在同一个平面中,并且第一平面构 件的相对的平行侧边垂直于第二平面构件的相对的平行侧边。
[0013]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构件的第一平面构件被定向在与第二平面构件所在 的平面垂直的平面中。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主体设置成,使得所述连接主体将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 第一连接构件的一部分连接至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二连接构件。
[0015]侧盖构件可以通过弯曲的顶壁相互连接,以便提供单个的盖单元用于覆盖第一和 第二沟槽并且横跨第一端壁延伸。优选地,连接主体具有与盖单元相同的横截面形状,以便 形成始终具有一致横截面的连接点。
[0016]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主体具有球接头,使得连接构件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角度, 可以相对于连接构件的第二端部进行调整。
[001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主体具有第三端部,所述第三端部沿着与第一和第二端 部垂直的方向延伸,并且用以连接至第三细长构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本发明将结合以下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加以描述:
图I是框架组件的上部透视图,所述框架组件用于固定使用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的百 叶窗;
图Ib是图Ia的框架组件的分解图;
图2是图I的框架组件的一个细长构件的端面视图;
图3是细长构件局部的上部透视图;
图4a是框架连接件的连接构件的俯视图;
图4b是图4a的连接构件的侧视图;
图4c是图4a的连接构件的上部透视图;
图4d是图4a的连接构件的下部透视图;
图5是图Ib的细长构件的相邻端部的近视图;
图6a是与图I的框架组件一起使用的端部支撑件的俯视图;
图6b是图6a的端部支撑件的侧视图;
图6c是图6a的端部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6d是图6a的端部支撑件的上部透视图;
图6e是图6a的端部支撑件的下部透视图;
图7a是与图6的端部支撑件一起使用的端部支撑盖板的俯视图;
图7b是图7a的端部支撑盖板的侧视图;
图7c是图7a的端部支撑盖板的上部透视图;图7d是图7a的端部支撑盖板的下部透视图;
图8a是包含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的护栏板的上部透视图;
图8b是图8a的栅栏板的分解图,示出了端部支撑件的连接;
图9a是包括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的框架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上部透视图;
图9b是图9a的框架组件的分解图;
图IOa是图9的框架连接件的连接构件的俯视图;
图IOb是图IOa的连接构件的侧视图;
图IOc是图IOa的连接构件的主视图;
图IOd是图IOa的连接构件的上部透视图;
图IOe是图IOa的连接构件的下部透视图;
图11是图9b的细长构件的相邻端部的放大图;
图12a是图9的框架组件的主视图;
图12b是图9的框架组件的侧视图;
图12c是沿线C-C的框架组件的截面图;
图12d是图12c中D的局部放大图;
图13a是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的第三实施例的上部透视图;
图13b是图13a的框架连接件的放大图;
图13c是图13a的连接有侧盖构件的框架连接件的上部透视图;
图14a是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的第四实施例的上部透视图;
图14b是图14a的框架连接件的侧视图;
图14c是图14a的连接有侧盖构件的框架连接件的上部透视图;
图14d是图14a的框架连接件的分解图;
图15a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的第四实施例连接的护栏组件的上部透视图; 图15b是图15a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16a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的第五实施例连接的护栏组件的上部透视图; 图16b是图16a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17a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的第六实施例连接的护栏组件的上部透视图;
以及
图17b是图17a中C的局部放大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参照附图,其示出了用于连接框架组件12的细长构件的框架连接件10。在图I至 5的所示实施例中,框架组件12包括第一框架部分14和第二框架部分15,所述第一和第二 框架部分14和15均包括安装到垂直表面的多个细长构件,例如围绕窗户的壁;多个窗叶 16固定在第一框架部分14和第二框架部分15之间。
[0020]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细长构件都包括具有如图2和3所示的横截面形状的 突出部。本发明包括用于连接一对相邻细长构件的框架连接件10 ;如图Ib所示,将参考第 一细长构件18和第二细长构件20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0021]参考图2和3,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和20都由平行的的第一和第二端壁22和24形成。所述端壁22和24通过第一和第二内壁26和28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内壁 26和28都与第一和第二端壁22和24的端部偏置,从而限定纵向沟槽。第一沟槽32被限 定成与位于第一和第二端壁22和24的第一端部和第一内壁26之间的细长构件的第一侧 面相邻;第二沟槽34被限定成与位于第一和第二端壁22和24的第二端部和第二内壁28 之间的细长构件的第二侧面相邻。
[0022]一般地,在横截面上,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和20为H形。第一和第二沟槽32 和34,在细长构件的第一和第二侧面被侧盖构件36封闭。第一和第二侧壁22和24的都具 有沿其边缘的纵向槽38,使得槽38能够接收在侧盖构件36上的互补的肋条。侧盖构件36 能够压合覆盖沟槽32和34,为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和20提供完成后的外观。
[0023]如图4所示,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和20,在其第一端通过一对连接构件40固定 在一起。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和20的相邻端呈一定的角度,以使得第一细长构件18的 一端与第二细长构件20的一端斜角榫接合。在连接件成垂直状态的一个实施例中,细长构 件18和20的每一个的端部被切割呈45度角。
[0024]连接构件40包括被接入在第一细长构件18的第一沟槽32或第二沟槽34中的第 一端部42和被接入在第二细长构件20的相应沟槽32或34中的第二端部44。
[0025]第一端部42包括具有相对的平行侧边46和末端47的第一平面构件43。第二端 部44包括同样具有相对的平行侧边46和末端47的第二平面构件45。第一和第二平面构 件43和45被定向在同一平面内,并且第一平面构件43的相对的侧边46垂直于第二平面 构件45的相对侧边46。即连接构件40大致上形成L形的板。
[0026]细长构件18和20的第一和第二沟槽32和34具有与连接构件40的第一和第二 端部42和44互补的形状。即在横截面上,位于第一和第二壁22和24之间的沟槽32和 34的长度,相比位于内壁26或28和侧盖构件36之间的宽度,略大。
[0027]在使用中,第一连接构件40的第一端部42被插入到第一细长构件18的第一沟槽 32中,而第一连接构件40的第二端部44被插入第二细长构件20的第一沟槽32中。第二 连接构件40的所述第一端部42被插入所述第一细长构件18的第二沟槽34中,而第二连 接构件40的第二端部44被插入第二细长构件20的第二沟槽34中。
[0028]连接构件40的第一和第二端部42和44的每一个的相对侧边46上,具有位于其 上的多个突出部48,所述突出部48与端壁22和24的内侧结合,以便连接构件40 —定能 压合至沟槽32和34中。连接构件40可以,例如由塑料基材料制成,而细长构件18,20为 金属挤出件。当突出部48与端壁22和24的内侧结合时,它们会变形。在所示出的实施例 中,每个突出部48都包含三角形凸起。
[0029]连接构件40同样在第一和第二端部42和44中具有多个孔50。一旦连接构件40 被压入沟槽32和34,如螺纹紧固件类的合适紧固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孔50插入内壁 26或28 ;通过将螺纹紧固件钻入内壁26或28,在侧盖构件36被压到位之前,螺纹紧固件 将进一步连接构件40牢固地连接至细长构件18或20。
[0030]图9-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10的第二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 记表不相同的部件。在图9-12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和20具有与第一实施 例相同的截面形状,但是连接件被旋转了 90度。在第一实施例中,位于第一和第二细长构 件18和20之间的斜角榫被切割,以使得第一和第二沟槽32和34位于所连接的细长构件18和20所在的平面的相对侧面上。即如果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和20形成为图9所示 的框架,那么沟槽32和34会位于所形成的框架组件的相对侧面上。但是,在图9-12的实施 例中,第一沟槽32位于框架组件12的内侧上,而第二沟槽34位于框架组件12的外侧上。
[0031]第二实施例(如图10所示)的连接构件40的形状可以修改。在第一和第二部分42 和44仍然垂直地连接以形成L形同时连接构件40的第一平面构件43被定向在,与第二平 面构件45所在平面垂直的平面中。连接构件40的其他特征依旧相同,并且连接构件40用 于以前述相同的方式,将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和20连接在一起。
[0032]另外还有端部支撑件52,其用于将框架组件的细长构件12连接至支撑面,例如墙 壁或地面。端部支撑件52包括基板54和一对平面构件56。每个平面构件56都具有与连 接构件40的第一和第二平面构件43和45相似的构造,这是因为它们每一个构件都包括具 有突出部48和末端47的相对的平行侧边46。但是,每个平面构件56都从基板56向彼此 平行延伸。平面构件56被设置成接入在细长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沟槽32和34中,而细长构 件被连接至支撑面。然后,基板54通过合适的装置,例如螺纹紧固件,被连接至支撑面。
[0033]端部支撑盖板58也用以套在基板56。所述端部支撑盖板58包括开口 60,细长构 件通过所述开口 60被接入。
[0034]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10的第三实施例,图13的实施例与图9的 实施例相似,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0035]在图13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40被固定在一起。连接主体62用于, 将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连接构件40的一部分和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二连接构 件40连接。
[0036]在此实施例中,侧盖构件36通过弯曲的顶壁37连接,从而使单个的盖单元39用 于覆盖第一和第二沟槽32和34并横跨第一端壁22延伸。连接主体62具有与盖单元39 相同的截面形状,以便形成始终具有一致横截面的连接点。这种类型的第一和第二细长构 件18和20可以被用作扶手结构的一部分。
[0037]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的第四实施例。第四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 类似,因为连接主体62用以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40。但是,连接构件40被定向在与图 1-8的实施例相同的构造中。
[0038]连接主体62具有在其中的球形接头64,以使得连接构件40的第一端部之间的角 度,可以相对于连接构件40的第二端部进行调整。此实施例的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18,和 20同样可以用于扶手结构中,在所述扶手结构中,可以对所连接的扶手之间的角度进行调

iF. O
[0039]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10的第四实施例。图15的实施例与图13 的实施例相似,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0040]在图15的所述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40被固定在一起,并且连接主体62 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端部42和43之间的第一连接构件40的一部分连接至第一和第二端部 42和43之间的第二连接构件。
[0041]但是,连接主体62具有第三端部45,所述第三端部沿着与第一和第二端部42和 44垂直的方向延伸。第一和第二端部42和43,用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将第一细长构 件18连接至第一细长构件。第三端部45被连接至第三细长构件21,并且其方向设置使得第一和第三端部42和45间的连接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相同。第一,第二和第三细长构 件18,20和21因此都以直角方式连接,以形成如图15a所示的护栏组件的边角连接。
[0042]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框架连接件10的第五实施例,图16的实施例与图15 的实施例相似,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0043]在图16的实施例中,连接主体62有第四端部45,所述第四端部45平行且以相反 的方向延伸至第二端部44。第四端部45被连接至第四细长构件23,并且方向设置使得由 第一和第四端部42和47之间的连接与第二实施例中的连接相同。第四细长构件23在离 开第二细长构件20的方向上延伸,从而形成如图16a所示的护栏组件的T形连接。
[0044]图17示出了框架连接件10的第六实施例。图17的框架连接件10的实施例与图 15相似。但是,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端部42和45相互呈钝角。因此,如图17a所示, 该连接方式提供了用于护栏组件的弯曲连接件。
[0045]对于相关【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来说,除了本发明已经描述的,很显而易见可以 基于上述实施例做任何修改和改进,并且各种修改和改进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构思。
【权利要求】
1.一种框架连接件,包括:第一细长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位于所述第一细长构件的第一纵向侧面内,所述第二沟槽位于所述第一细长构件的相对的第二纵向侧面内;第二细长构件,其具有第一和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位于所述第二细长构件的第一纵向侧面内,所述第二沟槽位于所述第二细长构件的相对的第二纵向侧内;第一连接构件,其具有包括第一平面构件的第一端部和包括第二平面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都包括位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第二连接构件,其具有包括第一平面构件的第一端部和包括第二平面构件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都包括设置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孔;以及侧盖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被分别接入在所述第一细长构件的第一和第二沟槽内,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被分别接入在第二细长构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沟槽内,紧固件穿过所述孔被以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然后所述侧盖构件固定覆盖所述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沟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构 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均包括相对的平行侧边和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的每一个相对的平行侧边都具有设置在其上的多个突出部以与所述沟槽的内侧面相结合,从而使得所述连接构件被压合入所述沟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由在其与所述沟槽的所述内侧面结合时会产生变形的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均包括三角形的凸起。
6.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细长构件,由通过第一和第二内壁相互连接在一起的平行的第一和第二端壁形成,使得所述第一沟槽,与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一内壁之间的所述细长构件的第一侧边相邻,并且所述第二沟槽与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内壁之间的所述细长构件的第二侧边相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长构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沟槽,具有与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互补的形状,使得横截面上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壁之间的所述沟槽的长度比宽度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都具有沿其边缘的纵向槽,以便所述槽能够接收在所述侧盖构件上的互补肋条,使得所述侧盖构件横跨压合所述沟槽。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平面构件被定向在相同的平面内,并且所述第一平面构件的相对的平行侧边垂直于所述第二平面构件的相对的平行侧边。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平面构件被定向在与第二平面构件所在的平面垂直的平面中。
11.根据前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连接主体的设置,使得所述连接主体将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所述第一连接构件的一部分连接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之间的所述第二连接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构件通过弯曲的顶壁连接,以便提供单个盖单元用于覆盖所述第一和第二沟槽并且横跨所述第一端壁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具有与所述盖单元相同的截面形状,以便形成始终具有一致横截面的连接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具有球形接头,使得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一端部之间的角度能够相对于所述连接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进行调整。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框架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具有第三端部, 所述第三端部沿着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端部分用以连接至第三细长构件。
【文档编号】F16B12/00GK103459747SQ201180067309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0日
【发明者】达伦·海特, 爱德华·约瑟夫·库里 申请人:优-凯力克栅栏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