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隙齿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3291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隙齿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传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传动精度和传动效率、消除齿轮在传动中由于正反旋转换向时所存在间隙的消隙齿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消除齿轮传动间隙方面,其方法是利用弹簧作为加载的力来消除一对啮合齿轮的传动间隙。对于不同类型的齿轮传动,弹簧加载的方式不同,在圆锥齿轮传动中,将弹簧力加载在一圆锥齿轮的轴线方向上,使一对齿轮保持紧密啮合,从而消除间隙;在直 齿圆柱齿轮传动中,是采用双片齿轮,一对齿轮的从动轮由与轴垂直的平面分为两片齿轮,其中一片固定在轴上,另一片套装在前一齿轮片的轮毂上。两片薄齿轮上分别装有螺钉固定扭簧(或弹簧),利用一根扭簧的张力(或多根弹簧的拉力),使两片齿轮错齿,其中一片齿轮的左侧和另一片齿轮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的齿槽左右两侧,达到了消隙的目的。该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其中弹簧的设计和安装较复杂,在传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降低传动效率。对于尺寸较小的齿轮和尺寸较大的齿轮来说,设计与制造较难。同时,在传动中因两片齿轮在不同转向时分别与主动齿轮啮合,存在齿轮受力不均衡问题,使齿轮和传动轴受力状态不好。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消隙齿轮,该消隙齿轮由三片齿轮片组成,并有消隙机构将三片齿轮组合联接。该消隙齿轮在传动中,不仅具有消隙作用,还有作用力均衡,受力状态好,可靠性高的优点。本发明设计的消隙齿轮,包括纵分的从动齿轮和消隙机构。与齿轮轴垂直的平面将一对啮合齿轮的从动轮纵分为三片齿轮片,两个外侧齿轮片的厚度相等,中间的齿轮片的厚度可根据传动状况和齿轮啮合区域来确定与外侧齿轮片厚度的比,中间齿轮片的厚度可为一个外侧齿轮片厚度的I. 5 2. 2倍,中间齿轮片左右端面有轮毂,可将另外2个齿轮片分别套在中间齿轮片左右侧的轮毂上,再用左右轮毂上的弹簧卡圈(或用螺钉等轴向定位的方法)将三片齿轮轴向定位(如图6所示);若三个齿轮片均无轮毂(如图2所示),可将它们相互叠加安装在轴上,通过轴向的弹簧卡圈(或用螺钉等轴向定位的方法)将三片齿轮轴向固定。所述消隙机构安装于齿轮左右端面,中间齿轮片上开有4个连接孔,其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4个连接孔的位置均布于同一分布圆上,或每2个(I对)分别均布于两个分布圆上,也可以根据齿轮的结构设计其分布位置。其分布圆的大小在齿轮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大一点(这样其作用效果会更好)。所述连接孔为通孔(销孔)或螺纹丝孔。外侧的两片齿轮,每片上开有与中间齿轮片的连接孔相对应的通孔或腰形槽。消隙机构包括螺纹连接部分和偏心部分组成,可以是带有螺纹的楔销(如图3所示)或带有螺纹的偏心销(如图7所示);也可以是由螺栓和楔块共同组成的结构(如图11所示)。销的长度或螺栓的杆部长度可根据使用的齿轮片厚度大小来设计,螺纹的长度根据使用情况设计。销或螺栓穿过外侧齿轮片上的通孔与中间齿轮片的通孔(如图2、图3所示)或中间齿轮上的螺纹丝孔相连接(如图7、图11所示)。偏心部分为楔销或偏心销或楔块,偏心部分夹在螺纹连接部分和外侧齿轮片的孔壁之间,当锁紧螺纹连接部分时,偏心部分对外侧齿轮片产生周向推力,如图4、图8、图12所示。这样使中间齿轮片与外侧齿轮片错齿。在由三个齿轮片组成的从动轮与主动齿轮啮合时,调整锁紧螺纹连接部分,使得中间齿轮片各齿的左侧和外侧两齿轮片各齿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各齿槽的右左两侧,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所述消隙机构的另一方案为中间齿轮片上开有4个腰形通孔(槽),其腰形通孔(槽)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其位置均布于同一分布圆上,或每2个(I对)分别均布于两个分布圆上,也可以根据齿轮的结构设计其分布位置。其分布圆的大小在齿轮结 构允许(不与轮缘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大一点(以使其作用效果更好)。外侧的两片齿轮,每个齿轮片上开有2对孔,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每一对孔包括一个螺纹孔和一个光孔,二孔的中心距为二孔的半径之和再加上3 10mm。二孔的直径均小于中间齿轮片腰形通孔(槽)的宽度,二孔的半径之和与二孔中心距的和小于中间齿轮片腰形通孔(槽)的长度,如图15所示。外侧齿轮片上的2对孔与中间齿轮片的腰形通孔(槽)位置相对应,并能与其配合使用。当外侧齿轮片叠放于中间齿轮片上,其2对孔所处的中心与对应的中间齿轮片的腰形通孔(槽)的中心重合。消隙机构包括压力螺栓和V形杠杆件。压力螺栓为沉头螺栓,与外侧齿轮片上的螺纹丝孔相连接,压力螺栓底端接同轴的小于螺栓本体直径的延伸杆,螺栓与延伸杆之间是一过度圆台,延伸杆的底端有直径稍大于延伸杆的杆脚。过度圆台、延伸杆和杆脚的总长度小于中间齿轮片厚度、且大于中间齿轮片厚度的1/2。其中延伸杆的长度为圆台高度的I 2倍,杆脚的长度为延伸杆长度的O. 5 O. 8倍。过度圆台与杆脚的作用是卡住V形杠杆件一端,以便控制V形杠杆件的移动。如图15所示,V形杠杆件的两臂顶端及底端(转角处)均为圆滑曲面,两臂夹角的大小在45° 60°之间,可根据齿轮的结构大小来设计选取。V形杠杆件卡在压力螺栓与外侧齿轮片的光孔壁、中间齿轮的腰形通孔(槽)侧壁之间,其短臂顶端抵于压力螺栓延伸杆上,其底端(转角处)抵于中间齿轮片的腰形通孔(槽)侧壁,其长臂顶端抵于外侧齿轮片的光孔壁,如图15所示。当压力螺栓在外侧齿轮片的螺孔中向内旋进时,压力螺栓上的过度圆台侧面下压V形杠杆件的短臂顶端,使V形杠杆件以抵于中间齿轮片的底端(转角处)为支点转动,从而使V形杠杆件的长臂顶端推动外侧齿轮片与中间齿轮片间产生相对转动,使二者错齿。在与主动齿轮啮合时,调整旋入压力螺栓,使中间齿轮片各齿的左侧和外侧两齿轮片各齿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各齿槽的右左两侧,消除了主动轮与从动轮的齿隙。本发明消隙齿轮的有益效果是1、克服了现有弹簧加载的双片齿轮消隙的不足,设计简单,结构简洁,易于制造,安装、使用及维护方便,制造和使用的成本降低;2、对尺寸较小的齿轮或尺寸较大的齿轮非常适用。3、齿轮在承受重载荷或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齿轮的消隙性能。4、三片齿轮传动时无偏作用力,作用力均衡,传动精度高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0012]图I为本消隙齿轮实施例I齿轮端面正视图;图2为图I的A-A向剖面图;图3为图I中的B-B向剖面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I中的局部M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消隙齿轮实施例2齿轮端面正视图;图6为图5的C-C向剖面图;图7为图5中的D-D向剖面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局部N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消隙齿轮实施例3齿轮端面正视图;图10为图9的E-E向剖面图;图11为图9中的F-F向剖面放大示意图;图12为图9中的局部P放大示意图;图13为本消隙齿轮实施例4齿轮端面正视图;图14为图13的G-G向剖面图;图15为图13中的H-H向剖面放大示意图;图16为图13中的局部Q放大示意图;在图I、图2、图3、图4中,I.楔销,2.外侧齿轮I,3.轴,4.弹簧卡圈,5.中间齿轮,6.外侧齿轮II,7.防松垫圈,8.螺母。在图5、图6、图7、图8中,11.偏心销,2.外侧齿轮I,4.弹簧卡圈,5.中间齿轮,
6.外侧齿轮II。在图9、图10、图11、图12中,Ib.消隙机构,Ibl.楔块,lb2.螺栓,2.外侧齿轮I,
4.弹簧卡圈,5.中间齿轮,6.外侧齿轮II。在图13、图14、图15、图16中,Ib.消隙机构,Icl.压力螺栓,lc2. V形杠杆件,2.夕卜侧齿轮I,4.弹簧卡圈,5.中间齿轮,6.外侧齿轮II。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本消隙齿轮实施例I如图I、图2所示,包括纵分的从动齿轮和消隙机构。与轴线垂直的平面将从动轮纵分为三片齿轮片,外侧齿轮I (2)、外侧齿轮11(6)和中间的齿轮片
(5),外侧齿轮I (2)与外侧齿轮II (6)的厚度相等,中间的齿轮片(5)的厚度为外侧齿轮片
(2)厚度的2倍。无轮毂的中间齿轮片(5)与另外2个外侧齿轮片(2、6)安装在轴(3)上,轴上的左右弹簧卡圈(4)将三片齿轮(2、5、6)轴向定位,如图2所示。所述消隙机构安装于中间齿轮片(5)的左右两侧,中间齿轮片(5)上有4个连接孔,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4个连接孔的位置均布于同一分布圆上,其分布圆的大小根据齿轮的结构设计为连接孔的中心至轮毂和至齿缘的距离相等,如图I所示。所述连接孔为通孔,其直径大小大于楔销(I)的直径2 4mm。外侧齿轮I (2)和外侧齿轮II (6),每片上开有与中间齿轮片(5)的连接孔相对应的通孔(或腰槽),其通孔直径大于中间齿轮上的连接通孔直径,如图2、图3所示。如图2、图3所示,消隙机构是带有螺纹的楔销(I),其长度大于三个齿轮片叠加厚度的和,斜楔部分的长度大于外侧齿轮片的厚度,斜度为15°。楔销(I)穿过外侧齿轮片(2,6)上的通孔和中间齿轮片(5)的通孔,在另一侧用螺母⑶锁紧,防松垫圈(7)起到螺纹连接的防松作用。如图3、图4所示,当螺母(8)锁紧时,在中间齿轮片通孔的孔侧壁的作用下,楔销(I)的斜楔部分对外侧齿轮片的孔壁产生推力,使外侧齿轮片与中间齿轮片产生错齿。这样,在与主动齿轮啮合时,预紧四个楔销上的螺母(8),使中间齿轮片各齿的左侧和外侧两齿轮片各齿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各齿槽的右左两侧,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实施例2本消隙齿轮实施例2如图5、图6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I相似,与轴线垂直的平面将从动轮纵分为三个齿轮片,外侧齿轮I (2)、外侧齿轮II (6)和中间的齿轮片(5),外侧齿轮I (2)与外侧齿轮II (6)的厚度相等,中间齿轮片(5)的厚度为外侧齿轮I (2)厚度的2倍。中间齿轮片(5)左右端有轮毂,2个外侧齿轮片(2,6)分别安装在中间齿轮片(5)的左右轮毂上,左右轮毂上的弹簧卡圈(4)将三个齿轮片轴向定位,如图6所示。 中间齿轮片(5)上有4个螺纹孔,螺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4个螺纹孔的位置均布于同一分布圆上,其分布圆的大小根据齿轮的结构设计为螺孔中心至轮毂和至齿缘的距离相等,如图5所示。两外侧齿轮片(2,6),每片上开有与中间齿轮片(5)的螺孔相对应的通孔,通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通孔的半径比偏心销(11)销头的半径大2 5mm,如图8所示。每个外侧齿轮片上的2通孔分别与中间齿轮片(5)的螺孔相对应,并能与其配合使用。当外侧齿轮片(2,6)叠放于中间齿轮片(5)上,其通孔中心与中间齿轮片(5)螺孔中心偏离O. 5 2mm(或10 30倍的齿隙),如图6、图7、图8所示。消隙机构为偏心销(11),偏心销(11)包括销头和带螺纹的销杆部分组成。其中带螺纹的销杆部分的长度为中间齿轮片(5)厚度的4/5。销头为与带螺纹的销杆体偏心的光滑圆柱,其销头的中心与带螺纹的销杆体的中心的偏心距离为I 3mm(或20 50倍的齿隙)。所述消隙机构安装于中间齿轮片(5)的左右侧,偏心销(11)穿过外侧齿轮片的通孔与中间齿轮片(5)的螺纹丝孔相连。当转动偏心销(11)时,由于销头为与带螺纹的销杆体偏心的光滑圆柱,偏心销头对外侧齿轮片的孔壁产生周向推力,使中间齿轮片与外侧齿轮片产生错齿。在与主动齿轮啮合时,调整转动偏心销(11),使中间齿轮片(5)各齿的左侧和外侧两齿轮片(2,6)各齿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各齿槽的右左两侧,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实施例3本消隙齿轮实施例3如图9、图10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2相似,与轴线垂直的平面将从动轮纵分为三个齿轮片,外侧齿轮I (2)、外侧齿轮II (6)和中间的齿轮片(5),外侧齿轮I (2)与外侧齿轮II (6)的厚度相等,中间齿轮片(5)的厚度为外侧齿轮I (2)厚度的2倍。中间齿轮片(5)左右端有轮毂,2个外侧齿轮片(2,6)安装在中间齿轮片(5)的左右轮毂上,轮毂上的弹簧卡圈(4)将三个齿轮片轴向定位,如图10所示。所述消隙机构(Ib)安装于中间齿轮片(5)的左右端,中间齿轮片(5)上4个连接孔的位置与实施例2相同,所述的连接孔为螺纹孔。外侧齿轮片(2,6)上的通孔位置也与实施例2相同,通孔为长腰形孔(槽),其短径处于齿轮片的径向,短径的大小大于螺栓(lb2)头的直径。腰形孔(槽)短径方向的两侧孔(槽)壁为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腰形孔(槽)的长径与短径垂直,长径方向的一端孔(槽)壁为母线与中心轴线平行的内圆柱面,另一端为向下倾斜的内柱面,斜度为15°,如图11、图12所示。消隙机构(Ib)包括楔块(Ibl)和螺栓(lb2)。螺栓(lb2)的螺纹部分长度为中间齿轮片厚度的2/3,靠近螺栓(lb2)头处为无螺纹的光杆部分,其长度等于楔块(Ibl)的厚度。楔块(Ibl)为与外侧齿轮片(2,6)上的腰形孔(槽)相配合使用,楔块(Ibl)的短径小于腰形孔(槽)的短径I 3mm、楔块(Ibl)的长径小于腰形孔(槽)的长径3 7mm。楔块(Ibl)短径两端侧壁为与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长 径一端为母线与中心轴线平行的外圆柱面,另一端为向下倾斜的外柱面,斜度为15°,如图11、图12所示。楔块(Ibl)上开有垂直于上下面的一个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栓(lb2)光杆部分直径O. 5 I. 5_,通孔的中心与楔块(Ibl)下底面的中心相重合,并保证螺栓(lb2)旋入中间齿轮片(5)的螺孔时,楔块(Ibl)的倾斜外柱面能推动外侧齿轮片移动O. 5 1mm。螺栓(lb2)穿过楔块(Ibl)的通孔,将楔块(Ibl)套在螺栓(lb2)的光杆处,一并穿过外侧齿轮片(2)的通孔与中间齿轮片(5)上的螺纹孔相连。当螺栓(lb2)旋入中间齿轮片(5)的螺孔时,带动楔块(Ibl)向下运动,在楔块(Ibl)的倾斜柱面作用下,推动外侧齿轮片转动,从而使外侧齿轮片(2)与中间齿轮片(5)产生错齿。在与主动齿轮啮合时,调整锁紧螺栓(lb2),使中间齿轮片(5)各齿的左侧和外侧两齿轮片(2,6)各齿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各齿槽的右左两侧,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实施例4本消隙齿轮的实施例4如图13、图14所示,其结构与实施例2相似,与轴线垂直的平面将从动轮纵分为三个齿轮片,外侧齿轮I (2)、外侧齿轮II (6)和中间的齿轮片(5),外侧齿轮I (2)与外侧齿轮II (6)的厚度相等,中间的齿轮片(5)的厚度为外侧齿轮片(2)厚度的2倍。如图14所不。中间齿轮片(5)上开有4个腰形通孔(槽),其腰形通孔(槽)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其位置均布于同一分布圆上,腰形通孔(槽)的中心线至轮毂和至齿缘的距离相等,如图13、图14所示,外侧的两片齿轮(2,6),每个齿轮片上开有2对孔,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每一对孔包括一个螺纹孔和一个光孔,二孔的中心距为二孔的半径之和再加上5mm,如图16所示。二孔的直径均小于中间齿轮片(5)腰形通孔(槽)的宽度,二孔的半径之和与二孔中心距的和小于中间齿轮片(5)腰形通孔(槽)的长度。每个外侧齿轮片上的2对孔与中间齿轮片(5)的腰形通孔(槽)相对应,并能与其配合使用。当外侧齿轮片(2,6)叠放于中间齿轮片(5)上时,其每对的二孔所处的中心与对应的中间齿轮片
(5)的腰形通孔(槽)的中心相重合。消隙机构(Ib)包括压力螺栓(Icl)和V形杠杆件(lc2)。压力螺栓(Icl)为沉头螺栓,与外侧齿轮片(2,6)上的螺孔相配合。压力螺栓(Icl)底端接同轴的小于螺栓本体直径的延伸杆,如图15所示,螺栓与延伸杆之间是一过度圆台,延伸杆的底端有直径稍大于延伸杆的杆脚。圆台、延伸杆和杆脚的总长度小于中间齿轮片(5)厚度,并大于中间齿轮片(5)厚度的1/2。其中延伸杆的长度为圆台高度的2倍,杆脚的长度为延伸杆长度的O. 5倍。如图15所示,V形杠杆件(lc2),其短臂、长臂的顶端及底端(转角处)均为圆滑曲面,长短臂的夹角为45°。V形杠杆件(lc2)卡在压力螺栓(Icl)与外侧齿轮片的光孔壁、中间齿轮片(5)的腰形通孔(槽)侧壁之间。其短臂顶端抵于压力螺栓(Icl)延伸杆上,其底端(转角处)抵于中间齿轮片(5)的腰形通孔(槽)侧壁,其长臂顶端抵于外侧齿轮片的光孔壁,如图15所示。当压力螺栓(Icl)在外侧齿轮片的螺孔中向内旋进时,压力螺栓(Icl)上的圆台侧面下压V形杠杆件(lc2)的短臂顶端,使V形杠杆件(lc2)以抵于中间齿轮片(5)的底端为支点转动,从而使V形杠杆件(Icl)的长臂顶端推动外侧齿轮片与中间齿轮片间产生相对转动,使二者错齿。在与主动齿轮啮合时,调整旋入压力螺栓(Icl),使中间齿轮片(5)各齿的左侧和外侧两齿轮片(2,6)各齿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各齿槽的右左两侧,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 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一步详细说明的具体个例,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凡在本发明的公开的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消隙齿轮,包括根据齿轮传动状况及啮合区域来纵分的齿轮片和联接齿轮片的消隙机构,其特征是与齿轮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将一对啮合齿轮的从动轮纵分为三片齿轮片,两个外侧齿轮片的厚度相等,中间的齿轮片的厚度可根据传动状况和齿轮啮合区域,确定中间齿轮片的厚度与外侧齿轮片厚度的比;中间齿轮片左右端有轮毂,可将2个外侧齿轮片分别套在中间齿轮片左右侧的轮毂上,再用左右轮毂上的弹簧卡圈或用螺钉轴向定位的方式将三片齿轮轴向定位;若三个齿轮片均无轮毂,可将它们相互叠加安装在轴上,通过轴上的弹簧卡圈或用螺钉轴向定位的方式将三片齿轮轴向固定; 所述消隙机构安装于中间齿轮片的左右端,中间齿轮片上开有4个连接孔,其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连接孔为通孔或螺纹丝孔;外侧的两片齿轮,每片上开有与中间齿轮片的连接孔相对应、并能与其配合使用的通孔或腰形槽或螺纹丝孔; 消隙机构包括螺纹连接部分和偏心部分组成,当锁紧螺纹连接部分时,偏心部分对外侧齿轮片产生周向推力,使中间齿轮片与外侧齿轮片产生错齿,在与主动齿轮啮合时,调整锁紧螺纹连接部分,使得中间齿轮片各齿的左侧和外侧两齿轮片各齿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各齿槽的右左两侧,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隙齿轮,其特征是,中间齿轮片4个连接孔的位置均布于同一分布圆上,或每2个分别均布于两个分布圆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隙齿轮,其特征是,中间齿轮片的厚度可为一个外侧齿轮片厚度的I. 5 2. 2倍。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隙齿轮,其特征是,中间齿轮片上有4个连接通孔,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其直径大小大于楔销的直径2 4mm,每片外侧齿轮上开有与中间齿轮片的连接孔相对应的通孔或腰槽,其通孔直径大于中间齿轮上的连接通孔直径;消隙机构是带有螺纹的楔销,其长度大于三个齿轮片的叠加厚度的和,斜楔部分的长度大于外侧齿轮片的厚度,斜度为15° ;楔销穿过外侧齿轮片上的通孔和中间齿轮片的通孔,在另一侧用螺母锁紧,当螺母锁紧时,在中间齿轮片通孔的孔侧壁的作用下,楔销的斜楔部分对外侧齿轮片的孔壁产生推力,使外侧齿轮片与中间齿轮片产生错齿,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隙齿轮,其特征是,中间齿轮片上有4个螺纹孔,螺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4个螺纹孔的位置均布于同一分布圆上,外侧的两片齿轮,每片上开有与中间齿轮片的螺孔相对应的通孔,通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通孔的半径比偏心销销头的半径大2 5mm ;每个外侧齿轮片上的2通孔分别与中间齿轮片的螺孔相对应,并能与其配合使用,当外侧齿轮片叠放于中间齿轮片上,其通孔中心与中间齿轮片螺孔中心偏离O. 5 2mm或10 30倍的齿隙; 消隙机构为偏心销,偏心销包括销头和带螺纹的销杆部分组成,其中带螺纹的销杆部分的长度为中间齿轮片厚度的4/5,销头为与带螺纹的销杆体偏心的光滑圆柱,其销头的中心与带螺纹的销杆体的中心的距离为I 3mm或20 50倍的齿隙; 偏心销穿过外侧齿轮片的通孔与中间齿轮片的螺纹丝孔相连,当转动偏心销时,由于销头为与带螺纹的销杆体偏心的光滑圆柱,偏心销头对外侧齿轮片的孔壁产生周向推力,使中间齿轮片与外侧齿轮片产生错齿;在与主动齿轮啮合时,调整转动偏心销,使中间齿轮片各齿的左侧和外侧两齿轮片各齿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各齿槽的右左两侧,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隙齿轮,其特征是,中间齿轮片上有4个螺纹孔,螺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4个螺纹孔的位置均布于同一分布圆上,外侧的两片齿轮,每片上开有与中间齿轮片的螺孔相对应的长腰形孔,其短径处于齿轮片的径向,短径的大小大于消隙机构中的螺栓头的直径,腰形孔短径方向的两侧孔壁为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腰形孔的长径与短径垂直,长径方向的一端孔壁为母线与中心轴线平行的内圆柱面,另一端为向下倾斜的内柱面,斜度为15° ; 消隙机构包括楔块和螺栓,螺栓的螺纹部分长度为中间齿轮片厚度的2/3,靠近螺栓头处为无螺纹的光杆部分,其长度等于楔块的厚度,楔块为与外侧齿轮片上的腰形孔相配合使用,楔块的短径小于腰形孔的短径I 3mm、楔块的长径小于腰形孔的长径3 7mm ;楔块短径两端侧壁为与中心轴线平行的平面,长径一端为母线与中心轴线平行的外圆柱面,另一端为向下倾斜的外柱面,斜度为15°,楔块上开有垂直于上下面的一个通孔,通孔的直径大于螺栓光杆部分直径O. 5 I. 5_,通孔的中心与楔块下底面的中心相重合,并保证螺栓旋入中间齿轮片的螺孔时,楔块的倾斜外柱面能推动外侧齿轮片移动O. 5 Imm ;螺栓穿过楔块的通孔,将楔块套在螺栓的光杆处,一并穿过外侧齿轮片的通孔与中间齿轮片上螺纹孔相连,当螺栓旋入中间齿轮片的螺孔时,带动楔块向下运动,在楔块的倾斜柱面作用下,推动外侧齿轮片转动,从而使外侧齿轮片与中间齿轮片产生错齿;在与主动齿轮啮合时,调整锁紧螺栓,使中间齿轮片各齿的左侧和外侧两齿轮片各齿的右侧分别紧贴在主动齿轮各齿槽的右左两侧,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隙齿轮,其特征是,中间齿轮片上开有4个腰形通孔,其腰形通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外侧的两片齿轮,每个齿轮片上开有2对孔,孔的中心线与齿轮中心轴线平行,每一对孔包括一个螺纹孔和一个光孔,二孔的中心距为二孔的半径之和再加上5_,二孔的直径均小于中间齿轮片腰形通孔的宽度,二孔的半径之和与二孔中心距的和小于中间齿轮片腰形通孔的长度;每个外侧齿轮片上的2对孔与中间齿轮片的腰形通孔相对应,并能与其配合使用,当外侧齿轮片叠放于中间齿轮片上时,其每对的二孔所处的中心与对应的中间齿轮片的腰形通孔的中心重合; 消隙机构包括压力螺栓和V形杠杆件,压力螺栓为沉头螺栓,与外侧齿轮片上的螺孔相配合,压力螺栓底端接同轴的小于螺栓本体直径的延伸杆,螺栓与延伸杆之间是一过度圆台,延伸杆的底端有直径稍大于延伸杆的杆脚,圆台、延伸杆和杆脚的总长度小于中间齿轮片厚度,并大于中间齿轮片厚度的1/2,其中延伸杆的长度为圆台高度的2倍,杆脚的长度为延伸杆长度的O. 5倍;V形杠杆件的短臂、长臂的顶端及底端转角处均为圆滑曲面,长短臂的夹角为45° ;V形杠杆件卡在压力螺栓与外侧齿轮片的光孔壁、中间齿轮片的腰形通孔侧壁之间,其短臂顶端抵于压力螺栓延伸杆上,其底端转角处抵于中间齿轮片的腰形通孔侧壁,其长臂顶端抵于外侧齿轮片的光孔壁;当压力螺栓在外侧齿轮片的螺孔中向内旋进时,压力螺栓上的圆台侧面下压V形杠杆件的短臂顶端,使V形杠杆件以抵于中间齿轮片的底端为支点转动,从而使V形杠杆件的长臂顶端推动外侧齿轮片与中间齿轮片间产生相对转动,使二者错齿,达到消除了齿轮传动间隙的效果。
专利摘要一种消隙齿轮,由纵分的齿轮片和消隙机构组成。具体为与齿轮轴线垂直的平面将齿轮纵分为三片,两外侧齿轮片(2,6)的厚度相等,中间齿轮片(5)的厚度可根据传动状况和啮合区域来确定与外侧齿轮片(2)厚度比。中间齿轮片(5)上开有4个与齿轮轴线平行的连接孔,连接孔为通孔(销孔)或螺纹丝孔,两外侧齿轮片(2,6)上开有与中间齿轮片(5)的连接孔相对应、并能与其配合使用的通孔或腰形槽或螺纹丝孔。消隙机构(1)安装于中间齿轮片的左右侧,消隙机构(1)包括螺纹连接部分和偏心部分组成,在齿轮啮合时,当锁紧螺纹连接部分时,偏心部分对外侧齿轮片产生周向推力,使中间齿轮片与外侧齿轮片发生错齿,在传动中消除了传动间隙。
文档编号F16H55/12GK202510663SQ20122002935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1日
发明者王斌武 申请人:王斌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