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0436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工程钻机,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房装修也越来越多,在装修房屋过程中墙壁钻孔多采用手持式工程钻进行钻孔和取样。[0003]传统的工程钻大多只有一种钻速,由于其钻速单一,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工程钻,例如在钻小孔的时候要求选用的机器转速高一点,钻大孔的时候要求机器的转速低一点,通常情况下客户又不可能同时购买一台高速钻和一台低速钻,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0004]目前市场了也出现了一些可调速的手持工程钻机,但大多都是采用开关来调速,这种调速功能不能代替变速功能;也有的是采用机械变速,使用控制开关控制内部大小齿轮的啮合来实现变速,但是这类机构齿轮切换啮合后缺乏相应的锁定机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脱齿风险。发明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手持式工程钻机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可实现调速功能并具备锁定机构的工程钻机。[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包括头壳、机壳、电机和输出轴,输出轴和电机分别设置在头壳和机壳内,输出轴与电机驱动轴之间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一个一级传动齿轮和两个大小不同的二级传动齿轮,一级传动齿轮与驱动轴哨合,输出轴上设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动齿轮与静齿轮,动齿轮与静齿轮可分别与上述两个二级传动齿轮啮合以驱动输出轴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程钻机还包括有调速机构,调速机构包括旋转拨钮和拨杆,拨杆的一头与旋转拨钮固连,另一头插入至上述动齿轮上开设的环形卡槽内,动齿轮与输出轴周向联动并可在拨杆的控制下沿输出轴来回运动实现与静齿轮的插接和分尚,静齿轮与输出轴周向活动连接,所述的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设有锁定机构。[0007]拨杆设置在旋转拨钮偏离圆心位置,转动旋转拨钮时,通过拨杆拨动动齿轮沿输出轴滑动,当动齿轮与静齿轮插接时,动齿轮、静齿轮和输出轴三者周向联动,静齿轮与传动轴上对应的二级传动齿轮啮合,动齿轮与相应的二级传动齿轮分离。反向转动旋转拨钮,动齿轮与静齿轮分离,待动齿轮滑动到位后,动齿轮和静齿轮分别与相对应的二级传动齿轮啮合,动齿轮与输出轴周向联动,静齿轮相对于输出轴空转,动齿轮运动到位后,均可由锁定机构实现锁定。[0008]在上述的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中,所述的动齿轮面向静齿轮的一侧设有卡块,静齿轮与动齿轮相向的一侧则设有与上述卡块对应配合的卡口。卡块可卡入卡口内,实现动齿轮与静齿轮的周向联动。在上述的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中,所述输出轴的表面轴向设有凸出的方键,动齿轮的内圈开设有与所述方键对应的键槽,方键设置在键槽内。在上述的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中,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弹簧、钢珠和径向开设在输出轴上的销孔,钢珠和弹簧设置在销孔内,弹簧的一端与钢珠连接,另一端顶于销孔底部且处于压缩状态,钢珠的直径大于销孔端口的孔径,上述动齿轮的内圈间隔开设有两个与钢珠相匹配的凹口。两个凹口分别对应动齿轮的两个工作状态,动齿轮调速切换到位后,钢珠可分别卡入相应的凹口内,实现对动齿轮的锁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通过操作旋转旋钮来拨动动齿轮进行变速,操作简单方便。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钢珠实现锁定,防止使用过程中动齿轮因震动而与二级传动齿轮分离,提高了安全性。

图1是本工程钻机的内部剖视图。图2是本工程钻机传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工程钻机俯视角度的内部剖视图。图中,1、头壳;2、机壳;3、电机;3a、驱动轴;4、输出轴;4a、方键;4b、销孔;5、中间盖;6、拨杆;7、传动轴;7a、一级传动齿轮;7b、二级传动齿轮;8、动齿轮;8a、卡接部;8al、卡槽;8b、凹口 ;8c、卡块;9、钢珠;10、弹簧;11、旋转拨钮;12、连接螺钉;13、静齿轮;13a、卡口 ;14、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包括头壳1、机壳2、电机3和输出轴4,头壳I和机壳2之间通过一中间盖5连接在一起,电机3设置在机壳2内部,电机3的驱动轴3a穿过中间盖5,输出轴4设置在头壳I内部,其一端从头壳I前端伸出并设置有钻头,另一端与驱动轴3a之间设有传动轴7,传动轴7上设有一个一级传动齿轮7a和两个大小不同的二级传动齿轮7b, —级传动齿轮7a与驱动轴3a卩齿合,输出轴4上设有两个大小不一且可分别与上述两个二级传动齿轮7b —一对应啮合的动齿轮8和静齿轮13。动齿轮8的一侧设有卡接部8a,卡接部8a上开设有一环形卡槽8al,另一侧设有若干周向间隔设置的卡块8c,静齿轮13面向动齿轮8的一侧对应开设有卡口 13a,卡块8c可卡设在卡口 13a内。输出轴4的表面轴向设有凸出的方键4a,动齿轮8的内圈开设有与所述方键4a对应的键槽,方键4a设置在键槽内。动齿轮8的内圈间隔开设有两组凹口 Sb,输出轴4上径向开设有销孔4b,销孔4b内设有钢珠9和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与钢珠9连接,另一端顶于销孔4b底部且处于压缩状态,钢珠9的直径大于销孔4b端口的孔径,所述钢珠9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部分可被顶出销孔4b并卡入上述凹口 8b内。头壳I的外侧部设有一旋转拨钮11,旋转拨钮11通过一连接螺钉12与头壳I转动连接,头壳I内部设有一拨杆6,拨杆6的一头与旋转拨钮11固连,另一头插入至上述动齿轮8上开设的环形卡槽8al内。[0021]使用时,静齿轮13与较小的二级传动齿轮7b啮合(如图1所示),动齿轮8上的卡块8c卡入静齿轮13上的卡口 13a内,钢珠9卡在图示右侧的凹口 8b内,输出轴4上的方键4a设置在动齿轮8上的键槽内,输出轴4、动齿轮8和静齿轮13三者周向联动,电机3的驱动轴3a通过传动轴7驱动上述三者同步转动,此时工程钻机以较低转速工作。[0022]需要调速时,操作旋转拨钮11,带动拨杆6沿输出轴4向后拨动动齿轮8,钢珠9受力被压回至销孔4b内,动齿轮8解除锁定并沿输出轴4向后运动,卡块Sc从卡口 13a内抽出,动齿轮8和静齿轮13分离。动齿轮8运动到位后,钢珠9重新弹出并卡入图示左侧的凹口 8b内,动齿轮8与较大的二级传动齿轮7b啮合,动齿轮8与输出轴4周向联动,电机3通过传动轴7驱动动齿轮8和输出轴4转动工作,转速变快。此时,静齿轮13仍处于与较小的二级传动齿轮7b啮合的状态,在传动轴7的带动下相对于输出轴4空转,输出轴4的实际转速由动齿轮8转速决定。[0023]为确保钢珠9能准确卡入凹口 8b内,特在输出轴4的尾端设置了挡圈14,对动齿轮8起限位作用,动齿轮8另一侧的限位工作由静齿轮13完成。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包括头壳(I)、机壳⑵、电机(3)和输出轴(4),输出轴(4)和电机⑶分别设置在头壳⑴和机壳⑵内,输出轴⑷与电机⑶驱动轴(3a)之间设有传动轴(7),所述传动轴(X)上设有一个一级传动齿轮(7a)和两个大小不同的二级传动齿轮(7b),—级传动齿轮(7a)与驱动轴(3a)哨合,输出轴(4)上设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动齿轮(8)与静齿轮(13),动齿轮(8)与静齿轮(13)可分别与上述两个二级传动齿轮(7b)啮合以驱动输出轴(4)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程钻机还包括有调速机构,调速机构包括旋转拨钮(11)和拨杆出),拨杆出)的一头与旋转拨钮(11)固连,另一头插入至上述动齿轮(8)上开设的环形卡槽(8al)内,动齿轮(8)与输出轴(4)周向联动并可在拨杆(6)的控制下沿输出轴(4)来回运动实现与静齿轮(13)的插接和分尚,静齿轮(13)与输出轴(4)周向活动连接,所述的动齿轮(8)与输出轴(4)之间设有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齿轮(8)面向静齿轮(13)的一侧设有卡块(8c),静齿轮(13)与动齿轮(8)相向的一侧则设有与上述卡块(8c)对应配合的卡口(13a)。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的表面轴向设有凸出的方键(4a),动齿轮(8)的内圈开设有与所述方键(4a)对应的键槽,方键(4a)设置在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弹簧(10)、钢珠(9)和径向开设在输出轴(4)上的销孔(4b),钢珠(9)和弹簧(10)设置在销孔(4b)内,弹簧(10)的一端与钢珠(9)连接,另一端顶于销孔(4b)底部且处于压缩状态,钢珠(9)的直径大于销孔(4b)端口的孔径,上述动齿轮(8)的内圈间隔开设有两个与钢珠(9)相匹配的凹口 (Sb).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工程钻机内部机械变速机构过于复杂且不安全等问题。本机械变速的工程钻机包括头壳、机壳、电机和输出轴,输出轴与电机驱动轴之间设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有一个一级传动齿轮和两个不同大小的二级传动齿轮,一级传动齿轮与驱动轴啮合,输出轴上设有两个大小不同的动、静齿轮,动齿轮与静齿轮可分别与上述两个二级传动齿轮啮合,装置还设有调速机构,调速机构包括旋转拨钮和拨杆,动齿轮与输出轴可在拨杆的控制下实现与静齿轮的插接和分离,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设有锁定机构。本装置通过控制拨动动齿轮进行变速,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钢珠实现锁定,简便安全。
文档编号F16H59/02GK203061923SQ20122075547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应杭海, 舒海法, 张希望, 赵建平 申请人:浙江东森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