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8223阅读:7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组合轴承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一般的单向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以及他们之间的离合器内芯、滚子、上盖、下盖、保持架、定位边、收紧弹簧、弹簧槽等部件构成,其中:滚柱与滚珠在轴承内圈的外径相同,在外圈的内经也相同,但对于一套外形尺寸已确定的单向离合器组成轴承,在确保径向承载力较大而使用滚珠轴承的功能外,要提高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的逆止扭矩的承载能力,改变轴承内圈结构及滚子直径及数量成为本设计的关键。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高逆止扭矩的承载能力,并能承担较大的径向力,工序简单,加工方便,效率高,成本低的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包括有内圈和外圈,在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保持器,在保持器上设置有滚珠、滚柱及弹簧,内圈的两端外侧设置有缩径,在两缩径之间的内圈外圆柱面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在环形凸台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与滚珠配合的内滚珠槽,在外圈的内圆柱面上与内滚珠槽的对应处开设有与滚珠配合的外滚珠槽,在环形凸台与其对应的外圈之间设置有滚珠,在内圈的另一侧与其对应的外圈之间设置有滚柱及弹簧。[0005]上述的内圈与环形凸台为一体式结构;或在内圈外圆柱面的一侧套设有环形凸台;或环形凸台与其对应的内圈的下部为一体式结构,内圈的另一侧为独立结构。[000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0007]1、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有单向离合器组成轴承外形尺寸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滚子直径,即利用滚珠轴承的特性确保了单向离合器组成轴承的径向承载力较大,又提高了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的逆止扭矩的承载能力;[0008]2、本实用新型的内圈与环形凸台通过分体式结构设计,减少了加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适宜大批量生产。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圈与环形凸台的结合方式之一的剖视图;[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圈与环形凸台的结合方式之二的剖视图;[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圈与环形凸台的结合方式之三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4:[0014]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包括有内圈20和外圈10,在内圈20与外圈10之间设有保持器1,在保持器I上设置有滚珠3、滚柱2及弹簧4,内圈20的两端外侧设置有缩径21,在两缩径21之间的内圈20外圆柱面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22,在环形凸台22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与滚珠3配合的内滚珠槽23,在外圈10的内圆柱面上与内滚珠槽23的对应处开设有与滚珠3配合的外滚珠槽11,在环形凸台22与其对应的外圈10之间设置有滚珠3,在内圈20的另一侧与其对应的外圈10之间设置有滚柱2及弹簧4。[0015]上述的内圈20与环形凸台22为一体式结构;或在内圈20外圆柱面的一侧套设有环形凸台22 ;或环形凸台22与其对应的内圈20的下部为一体式结构,内圈20的另一侧为独立结构。[0016]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 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包括有内圈和外圈,在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保持器,在保持器上设置有滚珠、滚柱及弹簧,其特征在于:内圈的两端外侧设置有缩径,在两缩径之间的内圈外圆柱面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在环形凸台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与滚珠配合的内滚珠槽,在外圈的内圆柱面上与内滚珠槽的对应处开设有与滚珠配合的外滚珠槽,在环形凸台与其对应的外圈之间设置有滚珠,在内圈的另一侧与其对应的外圈之间设置有滚柱及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圈与环形凸台为一体式结构;或在内圈外圆柱面的一侧套设有环形凸台; 或环形凸台与其对应的内圈的下部为一体式结构,内圈的另一侧为独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组合轴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单向离合器组合轴承,包括有内圈和外圈,在内圈与外圈之间设有保持器,在保持器上设置有滚珠、滚柱及弹簧,内圈的两端外侧设置有缩径,在两缩径之间的内圈外圆柱面的一侧设置有环形凸台,在环形凸台的外圆柱面上开设有与滚珠配合的内滚珠槽,在外圈的内圆柱面上与内滚珠槽的对应处开设有与滚珠配合的外滚珠槽,在环形凸台与其对应的外圈之间设置有滚珠,在内圈的另一侧与其对应的外圈之间设置有滚柱及弹簧,优点是提高逆止扭矩的承载能力,工序简单,加工方便,效率高,成本低,适宜大批量生产。
文档编号F16C19/49GK203146578SQ20132014056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陶健 申请人:陶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