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电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69016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落地式电动支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落地式电动支架,包括传动机构、底座、摆臂、伸缩臂、三轴夹头、显示屏托盘、立柱、变速箱、操控盘和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电动支架,机构简单体积小,电机能耗低,且便于摆放;新型的三轴自由度夹头可以通过调整各轴运动副配合间隙来实现对各轴夹紧力的调整,简化了操作;可充电电池的设计,方便移动使用。
【专利说明】落地式电动支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地式电动支架,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显示屏或触控屏的支架为手动调节,通过锁紧各关节来调整屏幕角度或位置,由于这种形式的支架关节多,调节和锁紧过程繁琐;同时,各关节的虚位间隙累计造成整个支架的刚性不良,操作触控屏时屏幕晃动,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的显示屏和触控屏支架调整繁琐和刚性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落地式电动支架,该落地式电动支架通过电机驱动和机械传动来实现显示屏或触控屏的位置调整;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三轴旋转自由度,并可通过一只旋钮同时将三轴锁紧或释放,简化显示屏或触控屏角度调整的操作。
[0005]( 二 )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电动支架,包括传动机构、底座、摆臂、伸缩臂、三轴夹头、显不屏托盘、立柱、变速箱、操控盘和控制电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号电机、一号直齿轮、二号直齿轮、斜齿轮、蜗杆、蜗轮、扭力弹簧和传动机构外壳;所述一号电机和一号直齿轮轴连,二号直齿轮与一号直齿轮连接,经斜齿轮换向后与蜗杆连接;所述一号电机、一号直齿轮、二号直齿轮、斜齿轮和蜗杆均安装在传动机构外壳上;所述蜗杆和蜗轮连接;所述扭力弹簧一端铰接在蜗轮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外壳上;所述摆臂径向固定在蜗轮上;所述摆臂内固定安装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通过丝杆和螺母与伸缩臂连接;所述三轴夹头固定安装在伸缩臂上,显示屏托盘安装在三轴夹头上;所述操控盘有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传动机构外壳上;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变速箱和立柱连接;所述立柱和底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三轴夹头由第一轴、轴套、中间轴、旋转轴和第三轴组成;所述第一轴通过无头螺丝将轴套固定在伸缩臂上;所述第三轴穿过中间轴的轴心经旋转轴固定在轴套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内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立柱底部设置有USB接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摆臂的转动角度为80° -90°。
[0010]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位置传感器、触控面板、触摸按键1C、马达I驱动1C、马达2驱动1C、可充电电池、按键背光LED、电池状态显示LED、蓄电池充电管理IC和AC-DC充电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有4个,分别为位置传感器1.1、位置传感器1.2、位置传感器2.1和位置传感器2.2 ;所述触控面板设置有2个,分别为触控面板I和触控面板2 ;所述触控面板和触摸按键IC连接;所述蓄电池充电管理IC分别和AC-DC充电器、可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池分别连接马达I驱动IC和马达2驱动IC ;所述马达I驱动IC连接一号电机,马达2驱动IC连接二号电机;所述位置传感器、触摸按键1C、马达I驱动1C、马达2驱动1C、电池状态显示LED、蓄电池充电管理IC分别和CPU连接。
[0011](三)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落地式电动支架,采用蜗杆蜗轮机构实现摆臂摆动以及丝杠螺旋副实现伸缩臂伸缩,摆臂和伸缩臂位置组合可以满足电动支架使用者对支撑高度和跨度的要求,同时支架机构简单体积小,通过按键操控支架定位,操作简单,运行平稳顺滑;支架占用空间小,便于摆放;新型三轴自由度夹头可以通过调整各轴运动副配合间隙来实现对各轴夹紧力的调整,操作一只旋钮可以同时锁紧或释放三轴,简化了操作;双操控盘的引入方便使用者无论是将本电动支架置于左侧或右侧都可方便观察和操作;可充电电池的设计,方便移动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轴夹头装配图;
[00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落地式电动支架,包括传动机构、底座20、摆臂11、伸缩臂13、三轴夹头14、显示屏托盘15、立柱17、变速箱18、操控盘19和控制电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号电机1、一号直齿轮2、二号直齿轮3、斜齿轮4、蜗杆6、蜗轮9、扭力弹簧7和传动机构外壳8 ;所述一号电机I和一号直齿轮2轴连,二号直齿轮3与一号直齿轮2连接,经斜齿轮4换向后与蜗杆6连接;所述一号电机1、一号直齿轮2、二号直齿轮3、斜齿轮4和蜗杆6均安装在传动机构外壳8上;所述蜗杆6和蜗轮9连接;所述扭力弹簧7 —端铰接在蜗轮9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外壳8上;所述摆臂11径向固定在蜗轮9上;所述摆臂11内固定安装有二号电机10,二号电机10通过丝杆和螺母12与伸缩臂连接;所述三轴夹头14固定安装在伸缩臂13上,显示屏托盘15安装在三轴夹头14上;所述操控盘19有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传动机构外壳8上;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变速箱18和立柱17连接;所述立柱17和底座20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三轴夹头14由第一轴24、轴套21、中间轴26、旋转轴25和第三轴27组成;所述第一轴24通过无头螺丝22将轴套固定在伸缩臂13上;所述第三轴27穿过中间轴26的轴心经旋转轴25固定在轴套21上。
[0020]进一步地,所述立柱17内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立柱17底部设置有USB接口。
[0021]进一步地,所述摆臂11的转动角度为80° -90°。
[002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位置传感器、触控面板、触摸按键1C、马达I驱动1C、马达2驱动1C、可充电电池、按键背光LED、电池状态显示LED、蓄电池充电管理IC和AC-DC充电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有4个,分别为位置传感器1.1、位置传感器1.2、位置传感器2.1和位置传感器2.2 ;所述触控面板设置有2个,分别为触控面板I和触控面板2 ;所述触控面板和触摸按键IC连接;所述蓄电池充电管理IC分别和AC-DC充电器、可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池分别连接马达I驱动IC和马达2驱动IC ;所述马达I驱动IC连接一号电机,马达2驱动IC连接二号电机;所述位置传感器、触摸按键1C、马达I驱动1C、马达2驱动1C、电池状态显示LED、蓄电池充电管理IC分别和CPU连接。
[0023]本实用新型的落地式电动支架,采用蜗杆蜗轮机构实现摆臂摆动以及丝杠螺旋副实现伸缩臂伸缩,摆臂和伸缩臂位置组合可以满足电动支架使用者对支撑高度和跨度的要求,同时支架机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运行平稳顺滑;支架占用空间小,便于摆放;新型三轴自由度夹头可以通过调整各轴运动副配合间隙来实现对各轴夹紧力的调整,操作一只旋钮可以同时锁紧或释放三轴,简化了操作;双操控盘的引入方便使用者无论是将本电动支架置于左侧或右侧都可方便观察和操作;可充电电池的设计,方便移动使用。
[0024]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落地式电动支架,其特征是:包括传动机构、底座、摆臂、伸缩臂、三轴夹头、显不屏托盘、立柱、变速箱、操控盘和控制电路;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一号电机、一号直齿轮、二号直齿轮、斜齿轮、蜗杆、蜗轮、扭力弹簧和传动机构外壳;所述一号电机和一号直齿轮轴连,二号直齿轮与一号直齿轮连接,经斜齿轮换向后与蜗杆连接;所述一号电机、一号直齿轮、二号直齿轮、斜齿轮和蜗杆均安装在传动机构外壳上;所述蜗杆和蜗轮连接;所述扭力弹簧一端铰接在蜗轮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机构外壳上;所述摆臂径向固定在蜗轮上;所述摆臂内固定安装有二号电机,二号电机通过丝杆和螺母与伸缩臂连接;所述三轴夹头固定安装在伸缩臂上,显示屏托盘安装在三轴夹头上;所述操控盘有两个,分别对称安装在传动机构外壳上;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变速箱和立柱连接;所述立柱和底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电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三轴夹头由第一轴、轴套、中间轴、旋转轴和第三轴组成;所述第一轴通过无头螺丝将轴套固定在伸缩臂上;所述第三轴穿过中间轴的轴心经旋转轴固定在轴套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电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立柱内安装有可充电电池,立柱底部设置有USB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电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摆臂的转动角度为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电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CPU、位置传感器、触控面板、触摸按键1C、马达I驱动1C、马达2驱动1C、可充电电池、按键背光LED、电池状态显示LED、蓄电池充电管理IC和AC-DC充电器;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有4个,分别为位置传感器1.1、位置传感器1.2、位置传感器2.1和位置传感器2.2 ;所述触控面板设置有2个,分别为触控面板I和触控面板2 ;所述触控面板和触摸按键IC连接;所述蓄电池充电管理IC分别和AC-DC充电器、可充电电池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池分别连接马达I驱动IC和马达2驱动IC ;所述马达I驱动IC连接一号电机,马达2驱动IC连接二号电机;所述位置传感器、触摸按键1C、马达I驱动1C、马达2驱动1C、电池状态显示LED、蓄电池充电管理IC分别和CPU连接。
【文档编号】F16M11/42GK203477805SQ201320427190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8日
【发明者】马丰楠, 雷宇 申请人:马丰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