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8059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它包括用于盛装磁流变液的工作缸、活塞杆,工作缸中设置有活塞,并由活塞将工作缸分割为上腔和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内端通过连接轴与活塞连接,所述连接轴设有连通上腔和下腔的流道,所述活塞杆呈管状,其中穿设有可转动的调节杆,调节杆在其轴向上被定位,调节杆的端部螺纹连接带磁性元件的轴向运动件,所述轴向运动件的运动方向为接近和远离所述流道,所述连接轴在所述流道和带磁性元件的轴向运动件之间为可供磁力线穿过的壁。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机械连接和调节的手段,调节阻尼器阻尼,结构简单,不具有电磁干扰,调节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磁流变液阻尼器。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以及调节操作的方便性对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需要经常长途驾驶的汽车来说,比如客车、载重卡车等,尤为如此。
[0003]目前,为了提高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在汽车座椅中已引入了磁流变液阻尼器,
[0004]磁流变液体是一种由高磁导率、低磁滞性的微小软磁性颗粒和非导磁体液体混合而成的磁性软粒悬浮液,这种悬浮体在零磁场条件下呈现出低粘度的特性,而在强磁场作用下,呈现出高粘度、低流动性的液体特性。正是磁流变液的这种流变可控性使其能够实现阻尼力的连续可变,从而达到对振动的主动控制之目的。
[0005]其流变特性随外加磁场而变化,在无磁场作用时磁流变为牛顿流体,当受到强磁场时,其悬浮颗粒被感应极化,彼此间相互作用形成粒子链,并在极短的时间相互作用,由流体变为具有一定剪切屈服应力的粘塑体,随着磁场的加强,其剪切屈服应力也会响应增大,这就是磁流变效应。
[0006]目前的磁流变液阻尼器其均通过电磁铁的方式调节阻尼大小,结构较为复杂,且容易引起电磁干扰,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其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进行阻尼调节。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用于盛装磁流变液的工作缸、活塞杆,工作缸中设置有活塞,并由活塞将工作缸分割为上腔和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内端通过连接轴与活塞连接,所述连接轴设有连通上腔和下腔的流道,所述活塞杆呈管状,其中穿设有可转动的调节杆,调节杆在其轴向上被定位,调节杆的端部螺纹连接带磁性元件的轴向运动件,所述轴向运动件的运动方向为接近和远离所述流道,所述连接轴在所述流道和带磁性元件的轴向运动件之间为可供磁力线穿过的壁。
[0009]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0010]所述连接轴有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的上部分与活塞杆连接,且具有所述轴向运动件的活动腔,所述下部分为连通部分,所述下部分和活塞连接且设置所述流道。
[0011]所述连接轴的上部分的侧壁为隔磁侧壁。
[0012]所述轴向运动件具有隔磁侧壁,所述磁性元件处在轴向运动件中。
[0013]所述磁性元件的侧面与上腔之间被隔磁材料隔开。
[0014]所述下腔中设置有补偿气囊。
[0015]所述工作缸中设置有活塞杆导向座。
[0016]所述轴向运动件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件。
[0017]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机械连接和调节的手段,调节阻尼器阻尼,结构简单,不具有电磁干扰,调节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9]图2为连接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用于盛装磁流变液的工作缸1、活塞杆2,工作缸I中设置有活塞3,并由活塞将工作缸分割为上腔11和下腔12 ;所述活塞杆2的内端通过连接轴4与活塞3连接,所述连接轴4设有连通上腔11和下腔12的流道40,所述活塞杆2呈管状,其中穿设有可转动的调节杆5,调节杆5在其轴向上被定位,无法前进和后退(即无法上下运动),调节杆5的端部螺纹连接带磁性元件的轴向运动件6,所述轴向运动件6根据调节杆5的正反旋转调节,其运动方向为向下接近所述流道40和向上远离所述流道40,所述连接轴4在所述流道40和带磁性元件的轴向运动件6之间为可供磁力线穿过的壁41。
[0021]所述磁性元件的侧面与上腔11之间被隔磁材料隔开。该隔磁材料可以是所述轴向运动件6上的隔磁侧壁,所述磁性元件处在轴向运动件中。
[0022]当轴向运动件6处在连接轴4中时,该隔磁材料可以是所述连接轴上的隔磁侧壁,比如:
[0023]所述连接轴4有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的上部分与活塞杆2采用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且上部分具有所述轴向运动件6的活动腔42,所述下部分为连通部分,所述下部分和活塞3连接且设置所述流道40,所述连接轴的上部分的侧壁43为隔磁侧壁。
[0024]所述下腔12中设置有补偿气囊7。
[0025]所述工作缸I中设置有活塞杆导向座8。
[0026]所述轴向运动件6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61,所述连接轴上连接有与限位槽61配合的限位件44。,从而起到限制轴向运动件6转动的作用。
[0027]所述活塞杆在工作缸外的部分上,可设置有开孔,以供传动装置9和调节杆5连接,传动装置9可采用锥形齿轮副,其用于将扭力传递给调节杆5,驱动调节杆5转动,也可通过操作杆直接操作调节杆5转动。
[0028]所述活塞杆的外端和工作缸的另一端分别具有连接部位20、10,以供本实用新型阻尼器安装在座椅中。
[0029]当磁流变液在图示结构从上腔流向下腔(反之也然),在流过流道的流道口时,所述磁性元件产生的磁场使磁流变液变为具有一定剪切屈服应力的粘塑体;通过布置在活塞杆内调节杆的转动,改变磁性元件与流道孔的位置远近(磁场强度对磁流体的变化),就改变了磁场对磁流体的剪切屈服应力变粘塑体的能力,即改变了阻尼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包括用于盛装磁流变液的工作缸、活塞杆,工作缸中设置有活塞,并由活塞将工作缸分割为上腔和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内端通过连接轴与活塞连接,所述连接轴设有连通上腔和下腔的流道,所述活塞杆呈管状,其中穿设有可转动的调节杆,调节杆在其轴向上被定位,调节杆的端部螺纹连接带磁性元件的轴向运动件,所述轴向运动件的运动方向为接近和远离所述流道,所述连接轴在所述流道和带磁性元件的轴向运动件之间为可供磁力线穿过的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有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的上部分与活塞杆连接,且具有所述轴向运动件的活动腔,所述下部分为连通部分,所述下部分和活塞连接且设置所述流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上部分的侧壁为隔磁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运动件具有隔磁侧壁,所述磁性元件处在轴向运动件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元件的侧面与上腔之间被隔磁材料隔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新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中设置有补偿气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新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中设置有活塞杆导向座。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一种运用于汽车座椅的新型磁流变液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运动件设有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连接轴上设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件。
【文档编号】F16F9/44GK203532615SQ20132074074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乐平 申请人:张乐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